美國日本兩國免疫學家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5)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美國日本兩國免疫學家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5)

"← →"翻頁

當地時間10月1日中午11時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表彰他們發現了抑制負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

發布時間:2018-10-01 18:23:49 【編輯:楊彥宇】

美國日本兩國免疫學家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4/7) "← →"翻頁 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10月7日上午11時30分(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30分)宣布了今年諾獎的第一個獎項:201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為美國哈佛大學醫學教授威廉·凱林(William G.每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所以備受社會高度關注,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截至目前,人類尚有80%的疾病仍無藥可治。換句話說,「有病無藥」是當前人類健康面臨的共同挑戰,科學界的每次新突破都會為人類健康發揮革命性作用。 眾所周知,包括人類在內,絕大多數的動物離不開氧氣。但對氧氣的需求卻又必須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為此,生物也演化出了諸多精妙的機制,來控制氧氣的平衡。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結果出人意料
    儘管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在今年5月宣布取消今年獎項,2020年諾貝爾獎仍會如約而至。 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今晚率先公布。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頒了110次獎,219人獲獎,大批諾獎成果深刻影響著人類生活。例如青黴素的發現讓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的疾病治療變得更加有效,挽救了千萬條生命; 1、青蒿素每年「拯救2億人口」
  • 試管嬰兒之父愛德華茲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核心提示】10月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獲得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獲得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三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8) "← →"翻頁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C肝病毒發現者獲獎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斯坦曼於獲獎前3天去世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斯坦曼於獲獎前3天去世 (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10月3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宣布,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其中一位得主拉爾夫•斯坦曼已去世。
  • 美德三科學家共享201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德三科學家共享201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3) "← →"翻頁 10月7日,2013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揭曉
  •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獲得2016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大隅良典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綜合外媒報導,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因其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大隅良典是第6位出生於日本的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也是第23位出生於日本獲得諾貝爾獎的人。71歲的大隅良典現任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基礎生物學研究所名譽教授,是細胞自噬研究的先驅,曾獲得京都獎、蓋爾德納國際獎及日本人第2座威利獎。大隅良典是細胞自噬研究的先驅,專長生物學,特別是分子生物學領域。最知名的成就,是闡明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理功能。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度解讀!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17:3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Harvey J. Alter、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Michael Houghton和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Charles M. Rice因發現了C肝病毒而獲得此獎。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細胞氧感應機制發現者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32分,在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一間中等大小的階梯教室裡,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了它的得主: 1.自1901年以來,共頒發過109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發,跳過了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和1942年。除了受一戰和二戰影響,還因為在這些年中「所提名的作品,沒有達到章程中所指明的重要性」。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原標題: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是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醫學院拍攝的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新華社發(魏學超攝)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評獎委員會說,今年的獲獎者在與血源性肝炎的鬥爭中做出了「決定性貢獻」,而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問題。
  • 三位常常組團獲獎的醫學家 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7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凱林、格雷格·塞門扎以及英國科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三位科學家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91萬美元)獎金。
  • 約翰﹒戈登和山中伸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8日17時30分,備受世界關注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授予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以及英國生物學家約翰﹒戈登(John B.Gurdon),為了獎勵他們發現了成熟細胞可以被重編碼而具備多能性。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名科學家共同獲得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C肝病毒」發現者
    有外媒分析,諾貝爾和平獎或將成為「新冠和平獎」,及獎項會頒給在抗擊疫情上有突出成就的組織或個人。關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你知道嗎?圖片來自nobelprize.org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和平,化學,物理,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該獎旨在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1]。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現至關重要的氧氣感知通路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重大研究發現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性過程之一其中的機制,其能為我們理解氧氣水平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學功能奠定一定的基礎,相關研究發現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貧血、癌症和多種人類疾病的新型策略。
  • 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他們揭開細胞與氧的秘密
    獲得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三位科學家的研究為我們揭示了這一秘密。 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醫學院,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C型肝炎病毒發現者獲得殊榮!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Harvey J. Alter、Charles M. 據歷年統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1901年至2020年期間總共頒發了110次,有219位獲獎者; 經過統計,僅僅有12位女性獲獎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腎癌治療或最先受益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30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三位獲獎者分別是來自哈佛醫學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