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豆瓣上一條「我不想上班」的話題引發了1326萬人圍觀,而另一條「說服自己上班的理由」的話題也獲得了700多萬瀏覽量。在討論中,許多網友開始聚焦自由職業:每天睡到自然醒,隨心所欲的追劇並且可以拋開複雜無用功的社交……
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自由職業被渴望時,一部分真正的自由職業者卻在豆瓣上成立了「自由職業理想同盟」,一名音樂旅行博主在豆瓣上發文稱:「要不是因為熱愛,誰能扛得住。」
據悉,該名博主於2019年產出90多個音樂旅行視頻,但在第68個之前是沒有任何廣告收入的,博主表示,自己的工作與網友眼中的「別人安排好,花錢請你出去玩」的印象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
自由職業者面臨收入、保障等不穩定
2019年,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曾發布了一份《自由職業者生存發展報告》。報告稱,不少自由職業者雖然看似走上了工作「自由」之路,但這條路也給他們帶來了常人不能體會的壓力。當問及從事自由職業有什麼樣的弊端時,有54.5%的受訪者選擇了「收入不穩定」這個選項。除此之外,43.6%的受訪者認為「不能形成長期規劃」,42.1%的受訪者認為「社會認同較低」。在回答「從事自由職業最大的阻礙」時,超五成的受訪者認為「保障不穩定」。
此外,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崛起,尤其是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大批從業者在餐飲配送、家政服務、短視頻等領域實現了靈活就業。據人社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達2億左右,在靈活就業的新趨勢下,自由職業也成了許多人的選擇,但他們同樣也面臨著職業發展、工資收入等各方面的不穩定。
另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發布的《「網際網路+」靈活就業群體的金融服務現狀與需求》數據顯示,部分低學歷、收入水平低的靈活就業群體還面臨著「需要借貸但借不到錢」的情況,其比例達69%,其中,「想從銀行借錢,但是達不到銀行的標準」的佔比33%,認為「利率太高,無法負擔」的佔比25%,因為「害怕被騙,不敢通過網上借錢」佔比12%,另一部分靈活就業者則表示「不知道有哪些融資的渠道」,佔比為23%。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
一名有過自由職業經歷的房地產銷售向界面職場透露「如果沒有學歷,沒有穩定的工作,想要貸一筆高額的貸款是很難的,甚至辦一張額度高點的信用卡都很難。」而另一位打算年後步入「自由職業」行列的職場人士則認為,貸款存在不確定性,雖然目前自己已有一些積蓄,但如果沒有積蓄的情況下,也不會選擇貸款,其第一方案為向家人或者朋友借錢。
成為自由職業者後,負債近三十萬
「熱愛」是一部分人選擇自由職業的理由,但也有一部分自由職業者卻直言「是為了能掙到更多的錢。」經營過花店的李傑告訴界面職場,由於自己是男士,對於花店並不像女士那麼理想化,純屬想創業,通過經營花店讓自已未來能有一份事業。
但李傑經營花店的經歷卻恰恰印證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在決定經營花店時,李傑在家人的支持下,順利獲得了一筆資金,但除去轉讓費後,所剩無幾。李傑需要重新裝修門店,重新進貨,重新支付租金,在還未正式營業前,李傑還是遇到了資金問題。
「在開花店之前沒有穩定的工作,向銀行貸款基本是被拒絕的,但當時的女朋友在有份穩定的職業,順利辦到了幾張信用卡,我們只能先透支信用卡讓花店先開始營業。」李傑說。
李傑向界面職場透露,花藝行業會有淡季和旺季,在節假日尤其是情人節,花店的生意可以用「火爆」來形容,適逢婦女節、教師節或者國慶節,也會有相應的合作訂單,但一到淡季,有時候連房租都很難持平。由於收入不穩定,加上此前透支信用卡,實際收入並不理想。
經營花店一年後,李傑結婚並成為了一名爸爸。孩子出生後,花店的收入並不能完全支持生活開支,但李傑並不想放棄花店,為了能讓花店繼續營業,李傑選擇了貸款。
在接受界面職場採訪時,李傑已重新回到公司上班。據李傑透露,花店在艱難維持了四年後還是選擇了轉讓:「當時放棄的一部分原因是收入確實不夠一家子的生活,甚至當時已經負債了近三十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到了瓶頸階段,能學習的東西相對較少,所以重新擇業。」
苦過996,為何還是選擇自由職業?
據《2020年輕人理想工作報告》顯示,當完全拋開經濟等現實因素之後,年輕人選擇理想工作的第一大理由是自由,其次則是熱愛和穩定。但王銘選擇自由職業卻包含了其中的兩項:自由和熱愛,而熱愛排在第一。
王銘在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前是一名平面設計師,那時的她最理想的工作卻是從事品牌設計。王銘有個業餘愛好,宅家時會做一些甜品,她報了一個烘焙班,學了一段時間後,製作甜品便成了她的副業。工作之餘王銘也會接一些單子,但不多,大部分是身邊的朋友或者同事的訂單。王銘向界面職場透露,當時製作甜品只是興趣,但她真正熱愛的卻是飾品。因此,在工作了8年後,王銘選擇辭職,並用積蓄開了一家飾品店。
在談及上班和自由職業之間的區別時,王銘坦言:「上班通常是領導安排工作,只要把它完成就好,但選擇開店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自己參與,包括選擇產品、銷售以及售後服務等,甚至在業績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壓力。」
王銘表示,相比於在公司打卡上班,開店在時間上確實很自由,並且能夠隨時兼顧家庭。但在選擇開店的那一刻基本就告別了朝九晚五的生活,甚至要經常加班,尤其是遇到節假日,不僅要晚歸還要早起。
今年是王銘成為自由職業者的第三年,除了開店,王銘也會兼職做一些平面設計和蛋糕製作,她告訴界面職場「開店之後,算是實現了人生的一個理想,但從現實因素出發,想要成為自由職業者,前提條件是要有一份積蓄,其次是要對自己的選擇足夠熱愛,並且能堅持下去,不然有了自由,生活卻會過得艱難。」
與此同時,界面職場也發現,在豆瓣上,一個關於「自由職業生存指南」的話題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對於996深惡痛疾,想要每天睡個回籠覺,害怕遇到奇葩領導,不善於和同事交流,也許這些都是你嚮往自由職業的理由,但自由職業真的有想像中的那麼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嗎?」
對此,不少自由職業者表示「忙起來根本不自由」,也有一些自由職業者則認為自由職業更需要一份自律。
(應受訪者需要,受訪對象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