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策論備考指南(一)什麼是策論

2020-12-14 聯創世華

聯創世華公選考試網為您提供山東公開選拔當真領導幹部考試的資訊,歡迎收藏本網站!

第一節 什麼是策論
一、策論概述
策是策問,論是議論文。以對策措施為主的文章叫「策」,以論述闡發事理為主的文章叫「論」。
來源於宋金科舉制度,曾用以取士。
    策,古代考試以問題書之於策,令應試者作答,成為「策問」,也簡稱為「策」,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 。
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現代策論的性質:以論點作為寫作的中心,分條析理,解紛排難,解決最現實的實際問題的公務應用文。是就國家政治事務中的某一實際問題陳述見解、提出謀略和對策性建議的文章體裁。

二、策論文與政論文的區別
策論文和政論文是申論文章中最重要的兩種類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它們都屬於申論文章,因此都是「官味」議論文,都要求有鮮明的觀點、完整的結構、清晰地邏輯、流暢而規範的表達。
它們的區別在於,策論重點是寫對策。而政論重點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等問題。

政論範文:破除「潛規則」刻不容緩?
當前在不少地方、行業、部門和人際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辦,總是在這些顯規則之外尋求「潛規則」。諸如,進藥得「回扣」、審批得「紅包」、貸款得「分成」等等。「潛規則」的蔓延,危害了社會機體的健康,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破除「潛規則」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意義深遠。
「潛規則」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大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品質」,是講誠信、公平、秩序和法治。由於「潛規則」的存在,從事商品經營活動或服務的個別市場主體,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商品或服務的質量上,而是「走捷徑」,金錢或提供其他利益的方式,打通關節,從而使自己的利益非正常的渠道得到實現。這不僅踐踏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誠信、公平、法治的「品質」,更為嚴重的是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交易的秩序,阻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
「潛規則」是誘發權錢交易、滋生腐敗的溫床。「潛規則」的一方如果是不法經營者,另一方往往是政府工作人員或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潛規則」的通常模式是:公權力與不法經營者相互勾結,公權力「尋租」,不法經營者「買租」,二者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利益均沾,但犧牲的往往是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這也是被實踐所證明了的,在我們查處的許多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和經濟犯罪案件中,很多涉案人都與「潛規則」脫不了干係。……如此,勢必滋生腐敗歪風。
「潛規則」敗壞了社會道德,毒化社會風氣。「潛規則」為法律所不容,自然為道德所不允。……上述現象的存在,不僅敗壞了社會道德,也將使公平、正義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保障和實現。長此以往,人們必將對道德評判標準發生顛覆,對公平價值理念的認識發生錯位,歪風邪氣將盛行於社會。「潛規則」不除,不僅社會難得和諧,社會穩定的大局恐怕也難以保障。
破除「潛規則」,刻不容緩!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指出:「要認真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堅決糾正不正當交易行為,依法查處商業賄賂案件。」這是向「潛規則」吹響的開戰號角,我們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一定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採取行動,展開一場圍剿「潛規則」的攻堅戰。

策論範文:破除「潛規則」
當前在不少地方、行業、部門和人際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辦,總是在這些顯規則之外尋求潛規則。諸如,進藥得「回扣」、審批得「紅包」、貸款得「分成」等等。所謂「潛規則」,相對於顯規則而言,大致有隱蔽性、違規性和功利性三個特點。「潛規則「的蔓延,危害了社會機體的健康,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決維護顯規則權威,破除潛規則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潛規則」流行,貽害無窮。首先,它嚴重危害社會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建立在相應的制度、秩序基礎上的,社會公正要靠制度、秩序來維持。而「潛規則」恰恰破壞制度、擾亂秩序,嚴重敗壞黨風政風民風,誘發消極腐敗現象,侵蝕社會肌體。其次,它嚴重損害群眾利益。近年來,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勞動安全、坑農害農、違法違規徵收徵用土地、教育亂收費、破壞環境資源等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一些部門和行業不是按顯規則辦事,而是按「潛規則」亂作為。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必須堅決破除形形色色的「潛規則」。
首先要加強思想教育。對領導幹部來說,要重點加強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的教育,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帶頭樹正氣,自覺抵制包括「潛規則」在內的各種不良風氣。特別是要加強遵紀守法的教育,堅決按黨紀國法、規章制度辦事,守規矩,講政策,不給「潛規則」留下可乘之機。
其次要切實建立健全制度。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就是顯規則,它與「潛規則」具有此消彼長的關係,潛規則泛濫,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制度的缺失或者失靈。因此,破除「潛規則」,不僅要加強思想教育,更要從制度上著手。要不斷建立健全針對「潛規則」的制度體系,「潛規則」在哪裡出現、在哪裡盛行,就要對症下藥、針鋒相對,設立相應的制度規定,從源頭上堵塞「潛規則」的黑洞。「潛規則」的要害是「潛」和「暗」,最怕「陽光」和曝光,所以,破除「潛規則」,要堅持和完善信息公開制度、聽證會制度等各項公開辦事制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和知情權。……
總之,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契機和抓手,切實破除行業「潛規則」,對於淨化社會風氣,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真正實現「四保」目標,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策論備考指南(二)申論與策論的關係
    一、古今策論辨析(相似點)古代的對策根據朝廷需要選拔人才 ;不受文體的限制 ;闡述見解都是國家政事;要求遠見卓識,切實可行 要求語言文字有表現力 ;公選策論考試 為了國家挑選人才 ;沒有嚴格的限定 ;涉及國計民生的內容 ;要求高屋建瓴,切中時弊 要求文字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說服力 ;一、古今策論辨析(不同點)古代策問考試 對對策措施沒有明確要求
  • 申論從古代的「策論」中借鑑了什麼?
    申論知識百問百答(6)策論,作為我國古代的一種選拔人才的考試方法,產生於西漢初年。《漢書晁錯傳》中記載,在漢文帝十五年九月,「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正式頒布了這種選拔人才的辦法。這兩種「策試」的區別,一種是將若干試題密封,抽籤作答,這是射策;一種是當面公開提問,現場直接應對,這是對策。漢代的倪寬、蕭望之等著名的大臣就是通過「射策」選拔上來的,董仲舒等是通過「對策」選拔上來的。不論是射策還是對策,都要求被選拔者根據給定的問題,在簡策上逐條應對,所以,「策試」也稱「策問」或「對策」。
  • 詩詞和重策論:古代科舉考試中,為何詩詞和策論能夠相提並論?
    隋朝之前按照朝代的不同,統治者對於官職選拔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但也有著一定程度的相同。宋朝的科舉制度則大致的沿用了唐朝時候的政策,但其在地位上選出來的官員要比唐朝時期所選官員的地位高的多,同事擴大了考試招生的範圍與規模,還將考試時間做出調整,改為三年一貢舉。在這之後的幾個朝代裡科舉制度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了,經歷了唐宋的繁榮它也很快的走向了衰敗。
  • 中共中央印發《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全文如下。  第十條 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黨政領導幹部可以從黨政機關選拔任用,也可以從黨政機關以外選拔任用,注意從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以及社會組織中發現選拔。地方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應當注意從擔任過縣(市、區、旗)、鄉(鎮、街道)黨政領導職務的幹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選拔。
  • 內蒙古自治區公開選拔15名副廳級領導幹部
    關於公開選拔副廳級領導幹部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工作力度,不斷優化盟市廳局領導班子結構,經自治區黨委研究決定,面向全區公開選拔副廳級領導幹部。
  • 「策論中國」進校園 看浙大學子都有哪些奇思妙想
    在12月13日於浙江大學舉辦的第二屆「策論中國(2017)」活動頒獎典禮上,浙江大學暨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金雪軍如是說。金雪軍介紹,正如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創建一流智庫,打造創新基地,成就人才搖籃」的辦院宗旨,本活動旨在培養現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大學生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責任感。
  • 申論技巧:深度理解申論和策論的關係
    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從多種角度為各位考生解讀這種文體,並為各種考生解析申論和策論的關係。  一、申論與策論的關係  在現行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的用語環境裡,策論型文章基本等同於以對策為主、兼有論述的文章。
  • 策論文章寫作的思路策略、思維支點及思想空間
    原因有二:一、申論測查的一個最高目標就是考生是否具備潛在的宏觀決策能力,如果說概述題考查的是,公務員職業生涯的第一階段,你是否能夠承擔起一個為他人決策提供參考的問題的梳理者和信息的整理者的角色任務,既能全面、準確、思路清晰、語言簡煉地將複雜、瑣碎、凌亂的問題加以概括整理,又能忠實於問題的原貌,克制自我,不做太多的主觀發揮,以致扭曲事實原貌,你只需客觀真實地將問題加以概括,以供決策者參考;那麼,相對於概述題而言
  • 2015國考申論作文高分技巧:不要太糾結政論還是策論
    我們在說申論文章的時候實際就是在說政論,說策論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說政論——以政治問題為論述對象的文章。中公教育專家認為,澄清了這個概念,我們才可以細分申論文章的體裁,從論證方法上去把握,說政論是以分析論述為主的文章,策論是以對策論證為主的文章;兩種文章中同樣都含有分析和對策兩種元素,只是重點有所不同,政論是以分析為鋪墊的策論,重點在分析;策論是以對策為主體的政論,重點在對策。
  • 蘇軾出的這道國考策論題,你會答嗎?不要再誤認為科舉是八股文了
    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一篇論點明確、結構清晰、分析論證到位、見解有深度的策論文章嗎?長久以來,對古代科舉考試一直有這樣的輿論觀點:什麼八股文,禁錮讀書人思想等負面觀點。但這是不科學,也是不準確的一種論調。不要說什麼社會不公,想迎娶白富美,那就考場上比比吧。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男人一生中最高光、最興奮的兩個時刻說科舉是八股取士,主要是因為明清時期,科舉漸漸失去了生氣,成了形式主義,策論題目也逐漸僵化,評分也按固定框架和條條來套,考生不能解放思想,也選不出真正具有經國治世之人才。
  • 公務員申論:深度理解申論和策論的關係寫好策論型文章
    專家從多種角度為各位考生解讀 這種文體,並為各種考生解析申論和策論的關係。  一、申論與策論的關係  在現行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的用語環境裡,策論型文章基本等同於以對策為主、兼有論述的文章。  從考試史和文章史上看,嚴格意義上的策論,是古代官吏選拔考試中的一個科目,正規名稱是「策問」,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預先擬制好書面問題,向通過會試等前幾道考試程序的知識分子提出,出題叫做「問策」,考生作答叫做「對策」。其題目多為最高統治集團比較關心的治民、治官、治國方面的現實問題,如需要什麼樣的官員,官員怎樣效忠帝王、修身為官、治理國家等。
  • 2012年司法考試卷一複習策論
    2012年司法考試卷一複習提分策論,司法考試第一卷知識點多,門類複雜,不少司考考生有畏難心理。下面法律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2年司法考試卷一複習策論。這部分知識點包括法理學、憲法、法制史、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等科目,司法考試複習知識點瑣碎易混淆。
  • 論古代科舉與現代公務員之策論
    拿到改題目,我們第一想法可能就是改寫策論,但策論該如何寫呢?首先我們的站位要站在假如我是公務員,我該怎麼做?拿一下網上申論參考答案,如下:當然,我們拿現在40分鐘的,或者1小時的文章和古人的一考就是三天的,似乎有點不公。但看看我們身邊,還有多少文人能寫出那些令人深刻的作品呢?大多數是流入市場,流量化,所謂的火爆的作品是抄襲作品,比如某三生三世,比如某錦繡等等,文化成了利益的誘餌,多少人在試探的邊緣作死。
  • 【遴選策論範文】爭做改革路上的「疾風勁草」
    【遴選策論範文】爭做改革路上的「疾風勁草」 ,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甘肅中公教育備考。迎接十九大十集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繼第一集「時代之問」之後引發了「追劇」熱潮,並引發熱議。開篇以吸人眼球的畫面、感動心扉的話語、磅礴大氣的度量,目睹了泱泱中華「築夢」的改革「強國」之路。
  • 【遴選策論範文】宣傳工作要「接地氣」
    【遴選策論範文】宣傳工作要「接地氣」  2017年甘肅省遴選考試QQ群:652849756丨微信公眾號:gsoffcnjc【導語】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帶來關於公選、遴選的備考複習資料
  • 【遴選策論範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遴選策論範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17年甘肅省遴選考試QQ群:652849756丨微信公眾號:gsoffcnjc【導語】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帶來關於公選、遴選的備考複習資料
  • 第三屆「策論中國」在浙大成功舉辦,一篇古村落保護的調查奪魁
    通訊員 阮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雲山1月4日下午,第三屆「策論中國(2018)」活動頒獎典禮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圓正·啟真酒店隆重舉行。第三屆「策論中國(2018)」活動面向全省高校徵集調研報告,共徵集到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財經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高校共265篇調研報告。經徵集海選、初審、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現場答辯等環節的層層篩選,最終有18篇作品脫穎而出。
  • 【遴選策論範文】會說、多說、善說「群眾話」
    【遴選策論範文】會說、多說、善說「群眾話」 ,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甘肅中公教育備考。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一種能力。古人云「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從中可見說話的重要性。基層作為最接近人民群眾的重要一環,同人民群眾面對面直接交談說話的最多,也最能從其中體會到人民群眾的真實想法和情感。所以正因如此,掌握群眾語言,說好「群眾話」,真正同人民群眾交流溝通到一起,對於做好基層群眾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 七八十年前考作文,更重策論
    在《民國老試卷》責編孫志鵬看來,這些作文題承襲了中國科舉的傳統,更像是考察你策論的能力,而不是現在的寫作和觀察能力,「比如,燕京大學會讓你寫一個抗戰計劃,或者對政府的抗戰政策進行批評。」  ……  當孫志鵬他們收集檔案資料,看到這些作文題時,都很感慨,「非常貼近現實,也非常大膽,更像是考察你策論的能力,而不是現在的寫作和觀察能力。」
  • 少年陳獨秀參加鄉試 為何兩場策論都交白卷?
    少年陳獨秀參加鄉試 為何兩場策論都交白卷?   少年陳獨秀參加鄉試  為何兩場策論都交白卷?  陳獨秀自幼喪父,兒時由祖父陳章旭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