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沙坡頭風光。
在寧夏平原上,有一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城,近年來卻因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快速的旅遊發展而名揚四海甚至享譽世界。它,就是中衛。「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回顧中衛市的發展歷程,旅遊在它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默默地影響和改變著這座西部邊陲小城。
為打造高度集約型旅遊強市夯實基礎
作為寧夏旅遊的排頭兵,中衛旅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起步,最著名的景區沙坡頭的旅遊發展,略顯意外地源於防沙治沙。從治沙、賞沙到玩沙,中衛旅遊業逐漸發展起來。
沙坡頭旅遊集團董事長王福中幾十年來與沙坡頭朝夕相處,見證著它的變化和發展。「接近4.3萬平方公裡的騰格里沙漠和其他沙漠風景不同,它色彩美,金燦燦的顏色令人迷醉;它柔和美,沙粒像絲綢般細膩;它曲線美,沙峰一座一座,沙紋一浪一浪;它大氣磅礴,充滿蒼涼美、壯闊美。」王福中閉著眼睛都能描繪出沙坡頭的美景。有人說,如果你沒有到過沙漠,就無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沒有深入到沙漠腹地,就無法真正領會到茫茫瀚海的雄渾與壯美。無數人來到沙坡頭被眼前的風景所震撼,沙漠、黃河、高山、綠洲在這裡奏響了一曲交響樂。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資源,沙坡頭不斷挖掘產品,開發了大大小小30多種遊客可參與和體驗的項目。面向青少年搞「扎麥草方格」體驗,讓孩子們親身參與到治沙中,做地球衛士參與環保行動;讓探險愛好者們徒步穿越沙漠,磨鍊意志;讓喜歡刺激的人,坐上沙漠衝浪車感受速度與激情;還可以騎駱駝遨遊沙海、在大沙丘上飛速滑落體驗滑沙、在黃河上坐著羊皮筏子漂流、在沙丘和黃河之上乘坐飛索,體驗一把「飛黃騰達」……如今的沙坡頭,不僅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全球環保500佳單位,全民健身二十個著名景觀,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遊客們都覺得這裡好看更好玩,是真正的「合家歡」好去處。
「一個景區的發展要有好的產品、好的資源、好的營銷、好的管理,中衛在營銷上持續做了很多年,2014年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播出成為了一個引爆點,是對過去沙坡頭營銷的一個肯定,遊客來了發現這裡確實各方面都不錯,但在全域旅遊的發展格局中,沙坡頭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寧夏沙坡頭產業集團總經理朱文軍說。
特色產業和優勢板塊的「旅遊+」夢想
隨著旅遊格局的發展,光有一個景區還不足以支撐和改變一個地區。近年來,中衛市充分挖掘,整合旅遊資源,不斷優化旅遊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了大旅遊、大市場、大產業的發展格局,旅遊業已逐步成為中衛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和對外展示的靚麗名片。
始建於明朝永樂初年儒釋道合一的中衛高廟,丹霞與喀斯特地貌共存的寺口子景區,大漠、溼地交相輝映的騰格里湖沙漠溼地休閒度假區等風景名勝共同勾畫出了中衛獨有的絕版美景和獨特的旅遊組合優勢。2015年,沙坡頭旅遊新鎮開工建設,將沙坡頭景區大門東擴7公裡,打造中衛旅遊集散中心,集中承擔旅遊諮詢、交通等服務。遊客可以從這裡進入沙坡頭,也可以向北輻射金沙島、通湖草原等景區,向東可以抵達寺口子,向城市可以前往高廟參觀。真正實現東擴、北跨、南躍、西進,拉大了旅遊格局,滿足遊客不斷增長的需要,針對不同景區設置不同的定位。2017年3月,中衛智慧旅遊電商公司掛牌成立,標誌著中衛旅遊業正式進入「網際網路+旅遊」的新時代,對於促進中衛旅遊業從地面到空中、從線下到線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從觀光體驗到休閒度假再到探險運動,從產品的差異化到產業鏈的延伸,中衛的全域旅遊發展更加完整了。
「風景是不收費的,景區是收費的。全域旅遊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要打造景區,而是讓每個地方都能成為風景。城市要美,鄉村也要美。」據王福中介紹,近年來中衛市全力推進鄉村由常規傳統農業,向特色、休閒、現代化農業轉變,注重塑造鄉村景觀和現代休閒農業,鼓勵村民在發展鄉村旅遊中實現經濟價值。將農業發展、農民致富和旅遊掛起鉤來,讓鄉村真正「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中衛市的工業發展也始終與旅遊相配套,堅持工業發展要必須建立在旅遊優先發展的基礎上,積極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砍掉了許多高耗能高汙染工業企業,鼓勵雲基地、光伏發電等高科技、無汙染、低耗能企業入駐,把計算機雲產業和旅遊結合起來,吸引大量人才流、信息流和產業流。
王福中說:「如果為了暫時的GDP而引進汙染項目,破壞了西部的天藍地綠水清,旅遊環境便不存在。過去人們總認為名山大川才是旅遊資源,如今隨著城市汙染的加重,陽光、空氣都成了旅遊資源,遊客們也在慢慢轉變觀念,更願意到自然環境好的地方大口呼吸新鮮空氣、肆意享受乾淨陽光。在這種情況下,中衛市政府始終在旅遊優先發展的格局下有效地開展和部署工作。工業要發展,但哪怕暫時慢一點也得跟著旅遊走,不論黨和政府的領導怎樣更替,這個主線都沒有變,許多人都感嘆這幾年中衛的旅遊發展速度快,主要是得益於一個理念能夠持續貫穿。將旅遊產業打造成為支柱性產業,中衛始終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用旅遊國際化的理念引領城市國際化
雖是一個沙漠邊陲小鎮,但許多人來到中衛後都給予了這裡高度評價。在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條件下下,短短幾年時間,中衛先後榮獲「杜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100強」、「中國最佳綠色生態城市」等殊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僅有水有沙、綠化植被覆蓋率高,而且「以克論淨」管理城市——垃圾落地不超過5分鐘,每平方米浮沉不超過5克。在城市管理上加大力度、下足功夫是因為中衛市明白,打造全域旅遊光有景區是不夠的,旅遊目的地的時代特徵是景區+城市,景區是旅遊吸引物,城市才是休閒、娛樂、吃、住、購的主要構成部分,要能夠吸引遊客在景區參觀,到城市消費。
2013年一個名叫陳浩楠的成都女孩,在走遍了祖國大陸的每一個省份後來到寧夏中衛後,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這裡磅礴的大漠和寧靜的生活。2014年她在中衛開了一家名叫西北偏北的青年旅舍,這是寧夏第一家YHA國際青年旅舍。2014到2016年,在中衛開店期間,她先後走過伊朗、阿富汗、約旦、阿聯等10多個國家。一路都帶著西北偏北的店卡和世界著名景點合影,將西北偏北的海報貼在了世界各地她住過的每一家青年旅舍中,無意中,陳浩楠也成了中衛的城市宣傳大使。
中衛的旅遊發展在陳浩楠身上就像一個信號,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像她一樣,來到中衛後願意留在這裡生活和創業。居民與遊客共享的生活空間表明了中衛旅遊日趨成熟,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居民文明、生活舒適,遊客從過去的來了只為看風景變成願意長時間在這裡待下去。
2016年中衛市對城市景觀進行了大幅改造,將高廟老街區改造成歷史文化街區,以高廟鼓樓為核心,搭建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築,新區按生態進行裝飾布局,讓不同街區擁有不同味道。旅遊發展起來了,從業人員增加了。中衛有許多人都在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旅遊,跟著旅遊同致富。「沙坡頭景區過去有個沙坡頭村,在10年前這個村的收入一直排在全區農村之首,5年前我們曾做過一個測算,如果在沙坡頭有一個快艇,一年收入就接近十萬,有一匹駱駝一年收入三五千元,一般一家至少也有4匹,所以現在沙坡頭村幾乎每家都是百萬資產。旅遊在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沙坡頭旅遊集團董事長王福中對記者說,「南長灘是黃河進入寧夏的第一個村落,環繞在大山之中,黃河兩岸,以西夏文化為歷史淵源,村裡百姓多數都姓拓,為了帶動老百姓致富,沙坡頭旅遊產業集團在那裡建了一個拓跋站,發動家家搞農家樂,過去大棗一斤兩塊錢,現在一斤十塊,村民們還開發了一些特色農家菜供遊客品嘗,收入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旅遊產業最大的特點是產業鏈特別長、還能輻射各行各業,對於帶動致富改變環境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們總結了三句話『旅遊改變環境、旅遊快樂生活、旅遊創造生活』」
2017年中衛市又確定了一批旅遊新產品,打造沙漠水世界、建設沙漠度假酒店——太陽酒店、恢復過去的影視基地紅柳客棧、增加沙漠全地形山地車表演、推廣黃河南岸深度度假產品……將本土文化和旅遊深度文化結合起來,將旅遊發展和遊客的審美、需求結合起來,努力做到「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設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
「去年,習總書記在寧夏視察時指出『發展全域旅遊,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同年9月。第二屆全國全域旅遊推進大會在中衛市隆重舉行,寧夏繼海南之後成為第二個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省』。這些都給我們發展旅遊事業增添了極大的信心和勇氣。」中衛市副市長蔡菊說。今後3年,中衛將統籌近200億元資金,實施全域旅遊項目46個,使沙坡頭區做片、中寧縣做線、海原縣做點,打造特色鮮明的旅遊品牌,實現旅遊產品從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和深度體驗型的轉型升級,形成融觀光、休閒、度假、體驗、科考為一體的旅遊新業態。展望中衛未來旅遊發展,一幅濃墨重彩的旅遊藍圖正在繪就。(寧夏新聞網記者 姜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