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件李叔同書畫珍品現文博會 含《十八羅漢圖》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268件李叔同書畫珍品現文博會 含《十八羅漢圖》

2014-05-15 09:32:21來源:廣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古玩城、動漫基地兩大分會場昨開幕

  「帝王之石」壽山田黃、百年婚書展、動漫嘉年華,不管是古今中外古玩字畫,還是婚戀珠寶動漫狂歡,來羅湖分會場,極盡感官體驗!

  昨日,羅湖6大分會場中的古玩城分會場、動漫分會場紛紛開幕。此外,以主打婚愛珠寶的嘉華珠寶,也打響了深圳珠寶集聚區分會場的「頭炮」。

  十八羅漢圖首次亮相文博會

  昨日深圳古玩城分會場開幕,268件李叔同書畫珍品亮相文博會,尤其是十八羅漢圖。

  據羅湖區古玩行業協會會長嚴常明介紹,齊全的十八羅漢圖在國內並不多見,這也是該圖首次亮相文博會,除此之外,展廳內還有不少李叔同書法對聯等多件珍品。

  壽山田黃石素有「帝王之石」美譽。在古玩城分會場,張原帶來了他的鎮店之寶——「祥雲獻瑞」。據其介紹,該作品是清中期壽山石雕刻家董昌門的精品力作。

  仔細端看「祥雲獻瑞」,一個龍頭盤附其上,下為鳳凰嘶鳴,其中點綴朵朵祥雲,刀工犀利,包漿油潤,寓意福壽吉祥。

  動漫主題活動引爆童趣

  鳳冠霞帔、軍裝布鞋、白紗西裝……身著不同時期服裝的四對「新人」登上舞臺,為觀眾展示各個時期的婚禮秀,四對新人的穿著打扮、場景道具都再現了各個時代的婚禮特徵。

  而在另一側,頗具特色的百年結婚證書,從清朝到現代近百年來近百幅形式各異的婚書,展示了中國百年婚慶文化的變遷。

  昨日下午,以婚愛珠寶為主打的嘉華珠寶分會場開幕,其有著濃鬱特色的「囍」字大樓,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婚姻愛情文化的宗旨。

  前往分會場的市民還可以參與「觀嘉華婚愛大樓,集齊印章獲好禮」活動及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讓市民快樂參展,滿載而歸。

  此外,昨日下午文博會動漫分會場在深圳國家動漫畫產業基地開幕,將開展原創動漫主題品牌館、讓愛心快樂傳遞的第四屆愛心一元拍賣會、原創動漫進校園之動漫科幻大賽以及現場繪畫大賽、引爆童趣的親子活動、玩樂無限的遊藝互動、琳琅滿目的創意市集等33項活動,為孩子們帶來豐富的動漫體驗嘉年華。記者崔寧寧

相關焦點

  • 探秘陳良坤佛教題材書畫作品的精髓《十八羅漢圖》
    現任五臺山佛教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院長,擅長人物仕女、現專攻佛像。陳良坤精心創作的《十八羅漢圖》,上面的十八羅漢畫的栩栩如生,禪意盎然。而且用筆嫻熟而凝重,氣韻生動而骨力深厚,設色簡淨,筆到而神採畢現。十八羅漢各有風採,睿智大度的,清矍消瘦的,豐滿肥胖的等,畫家用凝練而富有表現力的線條將之描繪得活靈活現而神情各具。
  • 國內首家李叔同藝術開館 展弘一法師真跡
    開幕式現場(圖片來源:深圳新聞網)   國內首家民營的、公益性的李叔同專題藝術展館28日在深圳開館。記者了解到,館內珍藏有李叔同(弘一法師)的作品及物品200多幅(件)。藝術館免費向市民開放,是繼天津、浙江平湖、杭州之後又一個緬懷、紀念李叔同的場所。  深圳李叔同藝術館從2012年開始籌備,展館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館長莊少林告訴記者,該館從建館之初就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豐子愷的長女——86歲高齡的著名書畫家豐一吟女士為藝術館題寫了館名及賀匾。李叔同嫡孫女李莉娟為李叔同藝術館正門題寫對聯「今生深信入佛智,普現明燈照世間」。
  • 臺灣戲劇《十八羅漢圖》將在兩岸巡演 展現京昆新美學
    新華社臺北1月30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臺灣傳統藝術中心下轄國光劇團創作的戲劇作品《十八羅漢圖》,將自3月起在海峽兩岸多地巡演,為觀眾展現臺灣京昆新美學。30日,《十八羅漢圖》演出暨新書發表會在臺北舉行。
  • 北宋畫家李公麟 十八羅漢圖
    這張局部十八羅漢圖,是北宋畫家李公麟所繪。北宋時期編纂的《宣和畫譜》評其作畫為「以立意為先,布置緣飾為次」,譽為宋畫中第一。「十八羅漢圖」中,十八位羅漢或兩人或多人一組,分布於山林樹下。此圖雖以人物為主,但附有大量山水樹石作配景。描繪山石榛角及樹木枝幹的筆法轉折頓挫有法,俊朗透逸。
  • 明代陳琯 「十八羅漢」重現海口
    有望春節期間免費展出  每屏三人,各具神韻,栩栩如生,共計六屏,十八羅漢躍然紙上。「這些寶貝可真是讓人好找!」海口市博物館內,工作人員無不讚嘆眼前的《十八羅漢圖》。據稱,這套書畫耗時一年多才收集完成,為廣東瓊州府會同縣令(今海南瓊海)陳琯所繪,估價在千萬元以上,該文物有望在春節期間與市民見面。
  • 元代刺繡十八羅漢圖,只因三個原因,讓它無法被模仿,無法被超越
    在2003年北京翰海拍賣會徵集過程中,一件非同尋常的珍寶,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它便是元代才女所繡的「十八羅漢圖」。在場的專家們看到它時,都表現出了錯愕驚訝的神態,並對其連連稱讚。「十八羅漢圖」因何會如此驚豔?著名的「四絕」又從何談起?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 李敖收藏的假畫,卻慌稱是李叔同油畫真跡,讓人難以接受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作為一位著名的學者,李敖在綜藝節目當中,展示了自己收藏李叔同的繪畫作品,並聲稱大陸的潘石屹曾經出價一百萬美金,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自己並沒有賣給他。經過記者走訪發現,李敖公開的這件藏品,無論是在細節的處理上,或者是在來源方面,居然給人一種含糊不清的感覺,因而是一幅假畫無疑了,不知道老頑童李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 來自寧波的南宋 《五百羅漢圖》 奠定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藏品...
    不久之後,日本人反悔想買回這10件《五百羅漢圖》,但被美國人拒絕。回歸日本的餘下88幅作品在1908年被指定為「國家珍寶」,受到嚴格保護。這些留在美國的羅漢圖奠定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繪畫收藏的第一層「家底」,也成為該館建立有關中國收藏的標誌性事件。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於1903年將日本美術部更名為日本中國美術部,後又更名為東方美術部,1911年又獲得費諾羅薩舊藏中國古畫若干。
  • 少見的明代十六羅漢圖,而不是十八羅漢
    此《十六羅漢圖》卷為明代畫家吳彬繪。畫卷為佛教人物題材,描繪釋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羅漢,卷首為明代書畫家米萬鍾題引首:應真變現,卷末有湯賓尹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卷現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而十八羅漢則是在十六羅漢中國化過程中,根據漢民族的特點又追加了兩位。鈐印: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乾隆御覽之寶、乾清宮鑑藏寶、太上皇帝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等。吳彬,宇文中,又字文仲,自稱枝庵發僧,福建莆田人。
  • 南宋明州五百羅漢圖|林庭珪|日本|五百羅漢圖|周季常|羅漢
    公元1895年,日本明治政府特許大德寺為修繕寺院,轉讓其中10幅給美國波士頓美術館,2幅給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成為這兩館入藏的兩宋繪畫珍品。記者 陳曉旻以上圖片由於收集自不同的網頁,所以有各種色差。希望下面一組細節大圖能給大家一點補償。
  • 珠山八友瓷板畫,王大凡真跡《十八羅漢圖》鑑賞
    王大凡是一比特高產的瓷板畫大師,民間流傳四條屏居多,例如 羅漢圖、五子登科、漁區耕讀、四大美女、春夏秋冬、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等。【王大凡瓷板畫「十八羅漢圖」】其作品雋雅飄逸、深穩厚重。此瓷板畫所繪眾仙皆是如此,造型生動,結構準確,美髯亮目,肅靜傳神。
  • 每天古書畫:南宋 周季常、林庭珪 《五百羅漢圖》
    南宋明州車轎街(現寧波市海曙區車轎街)的兩位佛像畫師周季常、林庭珪用10年時間繪製了100幅《五百羅漢圖》,栩栩如生地記錄了當時明州佛教文化的盛況。
  • 重現紫砂珍品曼生十八壺(圖)
    全套曼生十八學士壺  二百多年前,清朝文人陳曼生摒棄前人的工匠之路,以其文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將詩詞的意境、書法的飄逸、繪畫的空靈、金石的質樸有機而生動地融入紫砂壺,創造性地制出了文人紫砂藝術珍品—
  • 16幅明代羅漢圖現身長沙
    省收藏協會專家鑑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紅色收藏委員會副主任廖文偉看著這16幅羅漢圖嘖嘖稱讚。這組羅漢畫像的持有人廖先生打算把羅漢像捐給南嶽大廟,讓更多的人來欣賞它。   「十八羅漢」缺失了兩幅    這組羅漢像是一廖姓先生高價購得,昨日特意請廖文偉來鑑定。記者在鑑定現場看到,畫像是舊時廂房隔扇窗腰花板的格心裝飾畫。
  • 降龍歸瓶:石濤《十六羅漢圖》卷的核心與寄託
    元代的例子 如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元人《十八應真像》雙軸一軸有虎,另一軸最上方的羅漢託缽降龍〔圖七〕。京都國立博物館所藏曇芳守忠(1275-1348)於1348年題贊的《十八羅漢圖》軸又是一例。Kent仔細比較梵隆此作和丁雲鵬約繪於1585年的《白描應真圖》卷以及1590年前後的《十六應真圖》卷(二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出丁畫中數景的結構和羅漢的造型、組合明顯衍自前者。透過精研梵隆,丁雲鵬掌握了所謂李公麟白描人物的精髓,而石濤《十六羅漢圖》的風格即來自李公麟-梵隆-丁雲鵬傳派,下文將詳論。
  • 十八羅漢圖、華清賜浴圖,璟祥拍賣書畫徵集,臻於化境
    璟祥拍賣201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於6月30日舉行,本次拍賣徵集到許多藝術名家的精品佳作,璟祥拍賣精心挑選數件精品與大家共同品鑑。1十八羅漢圖卷佚名 十八羅漢圖捲紙本 立軸 30×360cm款識:
  • 張大千《白雲堂圖》等千餘件珍品將亮相秋拍會,今起在京預展
    下個月,這幅當年為寄友人哀思的畫作將攜1800餘件珍品亮相中國嘉德香港2019年秋季拍賣會。這位曾擔任宋美齡書畫老師的畫家,年幼喪父,又因戰火阻隔,未能回鄉為母親奔喪。為追憶母親,取白雲親舍之意,他將號改為「白雲堂」。專家介紹,1947年,張大千寫贈黃君璧的長逾6米《白雲堂圖》卷,就是黃君璧啟用「白雲堂」之肇始。除了這件6米長卷,張大千1947年贈黃君璧絹本《才子英雄》聯也將一同上拍。
  • 《風光霽月——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書法傳承展》在天津美術館展出
    為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風光霽月——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書法傳承展》於2020年12月15日在天津美術館四樓
  • 一幅1000多年前的羅漢圖,看到僧人的鞋子後,網友:穿越了?
    文/丫丫 以宗教為題材的書畫作品,古今中外都是藝術創作的熱門題材,在我國古代,亦是如此。尤其是在隋唐時期,因為佛教的盛行,因此這個時期的書畫創作,往往都會圍繞佛門故事而展開。通過這些佛家故事為題材的畫作,我們不僅能了解當時的藝術繪畫水平和特點,還能研究那個時代的一些生活習慣,包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並依此來推斷那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等等。本文我們要介紹的這幅羅漢圖,就是完成於1000多年前的《五百羅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