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之後,地鐵到站,小夏的演講結束了,她帶著哭腔告訴大家:「謝謝大家,如果您覺得剛才的演講還可以,就為陽陽的媽媽獻上您的一份愛心,如果您覺得剛才的演講不好,也請為我們的勇氣鼓鼓掌。」
當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有的人伸出雙手求助,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換取……當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自我的時候,有的人是為了鍛鍊膽量,有的人卻有更重要目的。行色匆匆的地鐵車廂內,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她們,然而飽含熱情的地鐵演講,讓來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7名女生收穫了乘客讚許,並為慷慨解囊。
學生們地鐵演講的背後,是為了幫助同學身患癌症的母親籌集治病的錢。
小女生的勇氣1月3日下午4點,在結束當天的課程後,夏源嶺和3名同學再一次來到了學校附近的地鐵2號線連山坡站,開啟車廂內的英語演講。
幾分鐘後,進城方向的地鐵開了過來,4位女生跟著人流走進了車廂,小夏很快進入角色,她走到一節車廂的一端,面向低頭耍手機的乘客,旁若無人地講起了一段英語,告訴大家,珍惜身體,遠離癌症。
聲音大、感情豐沛,肢體語言頻繁,小夏的演講吸引了車廂內大部分乘客的目光,隨著演講的推進,大家回過神來,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兩分鐘後,地鐵到站,小夏的演講結束了,她帶著哭腔告訴大家:「謝謝大家,如果您覺得剛才的演講還可以,就為陽陽的媽媽獻上您的一份愛心,如果您覺得剛才的演講不好,也請為我們的勇氣鼓鼓掌。」
車廂內的乘客紛紛從自己的包裡、口袋裡掏出現金放在夏源嶺簡陋的募捐盒裡,一元、五元、十元……有的乘客直接投進了一百元。一邊接受乘客的心意,小夏和同學一邊鞠躬感謝。4名女生繼續往下一節車廂走,輪流進行英語演講。儘管英語口語水平並非一流,但2號線連山坡站到牛市口站往返18個站,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4名女生用這樣的方式,收穫了800多元現金。
背後原因裝錢的盒子上貼了張「募捐盒」的字條,一些乘客主動和4名地鐵演講的女學生聊了起來。原來,他們均來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龍泉校區),是學校「sunshine晨讀俱樂部」的成員。
「我們課餘時間都在一家英語口語培訓機構學習。」小夏說,3周前,他們得知了培訓班同學陽陽的媽媽患上了癌症,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自己的同學。
晨讀俱樂部是學校一些喜歡英語的同學成立的一個小團體,共20多人,這是他們第3次通過地鐵演講的方式為陽陽媽媽募捐。「每次大概4到7個人,乘坐地鐵2號線往進城,然後坐回來。」第一次為陽陽媽媽募捐是去年12月29號,有6個小夥伴參與,捐了860元左右;第二次是去年12月31號,只有2個人,捐了300多元。三次演講下來,已經為陽陽的母親籌得了2000多元錢。
小夏拿起他們平時所用的「募捐盒」向記者展示,這是一個普通的長方形透明塑料盒,盒蓋上貼了一張帶有「募捐盒」字樣的紙條,另一個就是一個黑色的鞋盒,裡面都是一些零碎的現金,還沒來得及給陽陽送過去。
為了讓地鐵車廂內乘客知道他們的用意,在每次演講之前,學生們會用中文簡單地闡述他們希望幫助同學母親的目的,「我們首先要說明來意,要不然別人會認為我們是騙子。」
乘客點讚其實,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晨讀俱樂部學生在地鐵上演講募捐,在2017年5月份就已經開始,「當時是為了給山區的孩子募捐一些學習工具和書籍,前後一共捐了2000多元,還有為學校的志願者協會籌集資金。」劉瀟憶同學說,之所以會選擇在地鐵上演講,是因為地鐵上大家都是坐著的,空間相對比較封閉,演講的效果要好一點。
她還告訴記者,從來沒遇到過說他們是騙子的人,「我們都會隨身帶著學生證和身份證給乘客看,大部分人都相信我們並為我們捐款。」
在1月3日地鐵演講中,一位乘客叫住了小夏說:「你們為什麼不拿個二維碼呢?現在大家出門都很少帶現金了。」小夏表示,現在還沒有對公的收款二維碼。這位乘客立馬拿出手機用微信轉了10元,他告訴記者,自己也是一名英語老師,被他們的勇氣打動,「能在這種場合下用英文演講,而且還是為了幫助別人,很值得大家學習點讚。」
還有乘客表示,和別的募捐不同,學生們在地鐵內演講,不僅要用真本事,還要克服心理上的困難,還有可能面對並不搭理他們的顧客,「和一些直接展示自己的困難甚至騙人的不同,他們是付出了的,對這些女學生來說實屬不易。」
受助同學因為同在一家英語口語培訓班學習,晨讀俱樂部的學生與陽陽成了朋友。陽陽的家,在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冷家鄉,她目前就讀於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今年上大一。
2018年,陽陽的媽媽被診斷為卵巢癌中晚期。在公益組織的幫助下,陽陽母親申請到了滴水公益互助項目,在網上籌款。夏源嶺通過陽陽的微信,得知了她母親患病一事。
陽陽的朋友圈裡寫滿了無助,她告訴記者:「媽媽在老家務農,爸爸在煤廠做工,自己上大學的學費都是貸款來的。」
得知同學在地鐵車廂演講幫媽媽籌治病錢後,陽陽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希望同學們不要太辛苦,馬上期末考試了,不要因此耽誤了課程。「我雖然是學英語的,但讓我去地鐵車廂內當著這麼多陌生人演講要錢,我可能都做不到。」
陽陽希望通過媒體,表達對同學以及所有好心人的感謝。「我跟媽媽說,外面有很多人在幫助我們,希望她好好配合醫生治療。」
(原題為:《同學媽媽患癌 大學生地鐵上英語演講募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