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人文江西叢書·歷史文化名人傳記系列》的緣起與構想

2020-12-15 人民網

編撰《人文江西叢書 歷史文化名人傳記系列》,以至於關注江西文化,於我個人而言,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緣分;是一種對江西這方工作生活之地樸素的情感表達,更是一種對江西文化深沉的致敬。我生長、求學於荊楚,早歲工作於京華。對於與家鄉湖北僅一江之隔的贛鄱大地,像其他人一樣,我更多的是通過由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朱熹、湯顯祖等文化巨人組成的明星譜系,以及以《桃花源記》《望廬山瀑布》《滕王閣序》《牡丹亭》等為代表的千古詩文,有著一種紙上文章的常識性了解與間接性認知。2010年,受組織委派,我有機會來到江西工作,期間主要分管文化與旅遊。轉眼過去八年,在這段寶貴的時光裡,我走遍了江西的每一個縣域。作為一個從外地赴江西工作的「進口老表」,江西文化獨特的氣韻一次次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對這方水土優美的自然風景與悠久的人文歷史,我日益了解,深有感觸,直至迷醉、認同。這種感覺,就如同我在叢書序言中所說:在廣袤的山川大地間行走,經常邂逅古代文化名人的舊居故地等等與他們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千載之下,流風所及,這些文化先賢,仍然給江西大地以深遠的人文影響。江西向被稱為吳頭楚尾,我這個楚人,足之所至,日久生情,由了解到感佩,不能自己,對江西這方土地的歷史人文,日益生出無上的敬意與溫情。與這份情愫相輔相成,受這種情愫的鞭策與激勵,在江西,我積極地、愉悅地工作,尤其是在推介與宣傳江西歷史文化方面,盡己所能,用心較多,力求通過合適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向世人展示江西這份深藏著的美好與特色。實踐工作之外,文字書寫方面,我主編了《江西風景獨好旅遊文化叢書》十卷本,撰寫了文化大散文《風流江西》,論著《文化江西的巔峰》《江西旅遊戰略》《江西教育路徑》《江西符號》等,與歷史學家方志遠教授合撰了普及性的《人文江西讀本》,在省內外作了多次文化演講,總之,在各種場合宣講江西文化、研究江西文化。這是一種工作與服務,更是一種學習與享受。隨著實踐、思考與寫作的深入,我越來越意識到文化中最為終極的力量,無疑來自於「人」這一核心。秀美山川,因人而有精氣神;深厚文化,賴人而得以傳承與創新;江西歷史,由人來書寫與推進。正是抱著這種想法,我欣然接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的邀請,主編了這套「人文江西叢書 歷史文化名人傳記系列」。叢書中,作為「開場鑼鼓」,我寫了第一本《情裡夢裡湯顯祖》和第七本《大明第一才子解縉》,更多精彩之作,則出自各位大家之手。可以欣慰地說,叢書反映、總結了我撫摩、了解、解讀、體認江西文化的一段心路歷程,更表達了我對江西文化的一份崇敬與致謝。

簡而言之,豐富的江西文化資源可以用「三色」名片來歸納,即古色、綠色與紅色。古色,是她優秀的傳統文化;綠色,是她獨一無二的生態文明;紅色,是這方土地現代的紅色基因。古色、綠色、紅色,成為江西文化的根、情、魂。

具體來說,第一,江西是一幅畫,一幅綠水青山,鍾靈毓秀的秀美畫卷。全省森林覆蓋率63.1%,居全國前茅。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武功山、黃崗山,山山相依。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拓林湖、仙女湖、陡水湖,湖湖蕩漾。「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小橋流水,如詩如畫;江西贛南客家圍屋,風情濃鬱,獨具魅力。

第二,江西是一部書,一部物華天寶、底蘊厚重的鴻篇巨著。江西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野生稻與栽培稻標本距今1.2萬年、陶片距今2萬年;景德鎮是世界瓷都,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江西是青銅王國,新幹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多件國寶級青銅器震驚中外;江西八大山人等優美的中國畫卷獨樹一幟;江西是中國宗教文化一大中心,道教的主要發源地與傳播地在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祖庭。「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解決了佛教發展的硬體和軟體建設問題,推動了禪宗的長盛不衰,禪宗的五家七宗,有三家五宗起源於江西。江西的儒學在全國具有很高的地位,以理學昌明為標誌的儒家思想哲學化進程就是在江西完成的,江西的朱熹、陸九淵為儒學雙峰,他們的鵝湖之辯首創學術自由爭辯之風,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千年瓷都景德鎮、千年名樓滕王閣、千年書院白鹿洞、千年古剎東林寺名播五洲,向我們述說著厚重的江西文化。

第三,江西是一首詩,一首人傑地靈、俊採星馳的英雄史詩。江西是中國著名的文章節義之邦,湧現了陶淵明、晏殊、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朱熹、陸九淵、黃庭堅、文天祥、解縉、宋應星、湯顯祖、舒同、傅抱石等一大批文化巨擘。由隋至清,江西進士共10506人,佔全國10.7%。文科鼎甲(狀元、榜眼、探花)117人,其中狀元共48人。江西人任宰輔100餘人,在二十四史中立傳者高達500餘人。宋代江西曾出現了「隔河兩宰相,五裡三狀元,一門九進士」的驚人情形。而如果再要細分,我曾經梳理出江西的「十大文化」,就是書院、陶瓷、茶葉、藥業、稻作、造紙、礦治、風水、宗教與商幫。不是為了刻意追求「十全十美」,實在因為這方土地上的文化過於豐富多採。我與方志遠教授合作的《人文江西讀本》,就充分體現了三大板塊、十大文化符號元素。雖然不能面面俱到、無一疏漏,但我以為,這大概反映了江西文化深厚的內涵,凸顯了江西文化鮮明的特色。

有同志問,過去有過一些寫江西歷史文化名人的書,現在你們為什麼仍要編寫?是的,江西歷史文化名人傳記並不少見,但此前出版的江西歷代文化名人傳記著作,多為零散單行本,或側身於文化學術叢書,或被收入為江西各地域性的文化叢書,如讀書界熟知的由匡亞明先生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中,收錄有不少江西歷史文化名人傳記,但少見有單獨成一集群方陣的江西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尤其是,傳記多專業精深、注重學理,形態上多方正端莊,缺少普及性的江西文化名人傳記,未出現在廣大讀者中有強烈吸引力的江西文化名人傳記,對於陶淵明、王安石、湯顯祖、朱熹等有著世界性影響的文化名人來說,未出現與傳主地位相匹配、在讀書界廣獲好評的傳記。這種不足嚴重影響江西歷史文化的傳播與推廣。有鑑於此,我們試圖以一種文化性與可讀性兼具、雅俗共賞、既為專業圈叫好且讀書界叫座的大眾傳記讀物的方式,來集群式記錄與展示江西歷史文化名人的魅力與風採。在寫法上,既拒絕毫無根據、過度演繹、「另類」消費的通俗讀物,亦不收錄學院氣息過重的專業研究性著作,而選擇「中道而行」。著作定位為歷史題材的人物傳記。在處理虛實關係時,做到大事真實,小處可以虛構;故事真實,細節可以虛構。文字重在能營造畫面感、情境感、立體感,吸引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每冊篇幅十餘萬字,以適於當下讀者的閱讀要求。而整個叢書的設想是,待「名人傳記系列」成熟後,進而在「人文江西叢書」的板塊下推出「文化形態系列」(如書院、陶瓷、古村、禪宗等突出的江西文化形態或者代表性文化符號)、「地域文化叢書」(如景德鎮文化、廬陵文化、臨川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獨具的地域性亞文化板塊)等,由此人、物、文化縱橫合一,呈現出江西人文歷史的豐富內涵,從人文的角度接續歷史深處的精神動力,建構江西地域文化認同,大力傳播江西文化,服務於當代江西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希望各位同仁能就此賜教賜稿,與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共襄盛舉,嘉惠廣大讀者,造福美麗江西。

(文章轉自:旅遊顧問楊老師公眾號)

(責編:陳燦、丁濤)

推薦閱讀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見證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詳細】

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人民網文化頻道與「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媒體團一同實地走訪六大書院,深入挖掘書院文化中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討書院參與地方及國家文化建設的作用、貢獻,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詳細】

相關焦點

  • 《民國名人傳記叢書》出版 為500位名人立傳
    5月28日,由江蘇省中國近現代史學會與政協江蘇省委員會文史委員會聯合組織編撰、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民國名人傳記叢書》正式面世。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這套叢書包括5卷,分別是楊穎奇研究員主編的《民國政治要員百人傳》、張連紅教授與嚴海建副教授主編的《民國經濟巨擘百人傳》、楊穎奇與郭必強研究員主編的《民國軍事將領百人傳》、張衡研究員主編的《民國科教精英百人傳》、謝世誠教授主編的《民國文化名流百人傳》。各卷分別收錄民國時期相關領域的名人100位,皆為各特定領域的著名人物。
  • 《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稿酬豐厚
    為數百位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文化名人著書立傳,並匯集成一套叢書,中國作家協會今年啟動的《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不可謂不浩大。然而,截至目前該「叢書」還有48位名人無人「認領」。中國作協副主席、「叢書」編委會主任何建明近日表示,這是因為目前報名者尚不符合「叢書」要求。
  • 《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創作會召開
    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創作會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叢書」編委會主任何建明就叢書工程的總體框架和創作要求作了說明與動員。   《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創作會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叢書」編委會主任何建明就叢書工程的總體框架和創作要求作了說明與動員。
  • 王蒙、何建明等作家入選《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
    本報訊(記者 劉霄)《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創作會於3月18日在京舉行。經多方徵求專家意見,目前已經制定出一個120餘人的參考名單,孔子、莊子、老子、孟子、屈原等最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名人位列其中,並確定王蒙、何建明、王充閭、張煒、韓靜霆、徐剛、雷抒雁等40餘位作家為叢書第一批入選者。
  •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第七輯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第七輯 2018-11-22 21:該「叢書」是中國作家協會組織實施的國家重要文化工程,整項工程將逾130部,共將組織120餘位作家,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湧現出的一大批傑出文化巨匠立傳。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此前已完成60部人物傳記的創作與出版,此次出版的10部傳記將傳記人物總數增至70人。
  • 《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啟動
    《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啟動 發表時間:2012-03-2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日前在京啟動。
  •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韓作榮遺作《李白傳》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天生我才——李白傳》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7電(記者高凱)《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日前推出《天生我才——李白傳》,這部傳記由詩人韓作榮創作,是他生前的一部遺著。全書38萬字,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 爍古耀今的文化大觀園——品讀大型叢書《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
    王錦慧 原文竹   書櫥裡珍藏著一套《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每當聞著淡淡的墨香撫之讀之,便恍若時空悠然穿越倒轉,群峰般聳立的歷史文化名人躍然字裡行間。中華文化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條從未斷流的長河。  倘若沿著這條長河溯源,眼前會幻化出一幅波光粼粼的圖景:奔湧的浪花簇擁著眾多文化巨匠,他們開創的中華文化源頭活水蜿蜒不息流向遠方,滋養了一個古老民族遠去的昨天,光耀著共和國走進新時代的今天。
  • 傳播歷史文化名人事跡 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
    3年辛苦 60部傳記  據中國作協副主席、叢書編委會主任何建明介紹,他從2012年年初開始籌備叢書的相關工作,當年下半年開始進行學術研究,確定歷史文化名人範圍,並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對5000年文明史中優秀的文化人物進行梳理,最後確定了127個傳主,從孔子開始,一直到冰心結束。
  • 《齊魯海外名人傳記叢書》第二輯出版
    □李奎林 李 木 報導  本報濟南訊 旨在弘揚和展示海外山東人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記述和展示海外山東人心繫祖國家鄉桑梓情懷的《齊魯海外名人傳記叢書》第二輯日前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 一部寫出特色的傳記叢書
    進入新世紀以來,地域文化的研究,日益興盛,正在成為我國學術界的一大亮點。在汗牛充棟的地域文化研究作品中,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發起主持的「浙江文化名人傳記」叢書是很有特色、引人注目的一種。在我國各省、區中,浙江面積不大,但是歷史文化資源深厚,可以說居於全國各省、區的前列。
  •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首發 萃聚歷史文化菁華
    首發式上,李政華為叢書第五輯編著者頒發出版證書。市委宣傳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委會還向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黨校、五區區委宣傳部、佛山市圖書館、佛山市博物館等27家單位贈送書籍。萃聚歷史文化菁華 涵養城市人文精神昨日上午,《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首發式在佛山新聞中心佛山日報社舉行。
  • 中國作協推出百位文化名人傳記 尚有48位無作者
    中國作協推出百位文化名人傳記 尚有48位無作者   為數百位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文化名人著書立傳,並匯集成一套叢書,中國作家協會今年啟動的《中國百位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工程不可謂不浩大。
  • 《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一卷首發式舉行
    7月9日,《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編委會第一卷首發式暨第二、第三卷啟動儀式貴陽舉行。  近日,大型編輯出版工程《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一卷,由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正式推出。該《叢書》由貴州近現代發展的4個重要歷史階段入手,即明清時期「改土歸流」大量「流官」入黔帶來的先進理念,民國乃至抗戰時期內地8所大學「西遷」貴州,新中國成立初期以及「大小三線」建設對貴州的歷史性貢獻,改革開放40年貴州教育、科技、經濟、社會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編委會對傑出科學家的相關線索、成長曆程、突出貢獻和歷史影響進行系統梳理,形成《叢書》編撰出版的工作脈絡。
  • 穿越時空 與歷史名人對話 這套系列小說你值得擁有!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肖姍姍)昨日,《四川歷史名人叢書·研究系列》剛剛首發;今日,《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小說系列》(其中8種)又在2019天府書展亮相。作家聶作平、凸凹、劉甚甫生動地講述四川歷史名人的生命故事,與讀者分享了他們筆下四川歷史名人與四川這片土地的歷史聯繫,彰顯了這套作品的創作對當下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意義。
  • 「名人傳記研討會」於陳子昂故裡舉行 界內縱論史料之文學表達
    由中國作家協會組織實施、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是一項重大國家文化工程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 高凱)「對於名人傳記而言,史料很重要,應當特別重視其梳理、分析和用法,名人傳記既要依循尊重史料,又應當有高品質的文學化表達
  • 「我的書屋·我的夢」走進文化禮堂,共讀《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
    通訊員宋穎馬麗記者駱炳浩「我的書屋·我的夢」走進文化禮堂、共讀《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活動,今天上午在富陽區靈橋鎮新華村文化禮堂舉行。我們厚植人文,以富陽特色地方文化為範疇,重點挖掘提煉最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組織青少年兒童、文化志願者和全體市民,走進農村文化禮堂,走進農家書屋,走進圖書館閱覽室,持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在讀好優秀傳統文化叢書,在講好富陽故事中,引導人、影響人、塑造人,堅定文化自信,強化使命擔當。活動現場,少兒古詩連誦,帶領大家穿越千年,領略杭州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
  • 名人傳記聯手奔向暢銷書行列
    近日,全國上百家書店和圖書批發市場都在顯要的位置擺上了綑紮著彩帶的12本名人傳記,一場「名人傳記暢銷書全國聯展活動」,正大張旗鼓地鋪展開來。四個出版社同時推出名人傳記,意欲炒熱歷經非典而略顯冷清的圖書市場。  安徽人民出版社編輯室主任賈興權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次推出的這套傳記叢書,特點在於所選傳主的傳記圖書出版相對較少,同時又都有獨特的人生歷程。
  • 央媒看四川|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讓歷史名人走進現實
    這是四川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的最新成果。2017年,四川啟動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當年即評出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等首批10位歷史名人。三年來,四川圍繞評選出來的歷史名人,推動學術研究、文化傳習、品牌打造、文藝創作、文創產業等工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 阿里巴巴系列三本新書上市,拉開「中國著名企業家傳記」叢書大幕
    2019年11月,《馬雲傳:阿里巴巴二十年歸來》《馬雲思維:阿里二十年狂飆突進的三大思維》《彭蕾傳:阿里巴巴背後的女人》三本重磅圖書上市,各大網上書店排名迅速上升,由此拉開了「中國著名企業家傳記」叢書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