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新平臺」實際是網絡傳銷 6個月發展下線層級108層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理財新平臺」實際是網絡傳銷

短短6個月,發展下線層級108層,吸納會員註冊帳號67萬個,涉案金額達8.14億元

平臺成立大會時某在宣講

庭審現場

檢察官與公安人員就本案細節進行討論

虛構柬埔寨「西港特區」投資項目,虛構亞泰坊「數字貨幣」,引誘他人加入傳銷組織。短短6個月,就發展下線層級108層,吸納會員註冊帳號67萬個,涉案金額達8.14億元……經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一審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時某、明某等16名被告人六年零十個月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涉案贓物、贓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時某等10人不服,提出上訴。2020年4月23日,二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理財新平臺受熱捧

「只要花200塊錢買入,每天至少都有5‰的返利,還只漲不跌。」2018年1月初,王先生參加了一場「亞泰坊網際網路投資平臺成立大會」。受邀前來的,除了王先生在內的300餘名投資人,還有數十家媒體。該平臺分析師宣講這是一個理財新平臺,「投資攻略」讓王先生十分心動,但他也心存疑惑:真能穩賺不賠嗎?

「亞泰坊承接柬埔寨『西港特區』投資項目,柬方金融公司授權發行亞泰坊幣,可靠度高……」禁不住分析師的推介,王先生及在場的300餘名投資人當場籤訂了「合作協議」。

王先生購買了2萬元的亞泰坊幣。按照平臺規定,系統對會員帳戶進行鎖定,並以每天最高8‰的返利釋放亞泰坊幣;介紹新人加入,還可以獲得提成。

沒過多久,王先生發現自己的亞泰坊幣迅速累積,折算成現金至少翻了一倍。一傳十,十傳百,王先生的親朋好友都知道他有個「高收益」的門道,也紛紛加入進來。

這個所謂的理財平臺成立兩個月後,王先生又參加了該平臺的培訓會。這一次,參會人員達到了3000多人,來自江蘇、湖北、陝西等多個省份。

2018年6月2日,鹽城市公安局在日常網絡巡查中發現了這個平臺資金異常。初查後發現,該平臺通過網際網路發展會員,收繳會員費,並採用虛擬幣變現的盈利模式,疑似網絡傳銷。

當日,警方即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立案。警方查明:亞泰坊是個披著理財外衣的傳銷平臺。時某所謂的「投資」,實際上是以銷售虛擬貨幣為幌子,實施網絡傳銷。

2018年1月,時某以虛構的「亞泰坊幣」項目為名,通過此前註冊成立的興長源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為其披上合法外衣,再罩上「軍民融合」「柬埔寨『西港特區』」「相關權威單位授權」的光環,以召開推介會、培訓會、網絡宣傳等方式,大肆宣傳其合法性和美好前景,以「高返點、高收益」的利好,吸引會員購買「亞泰坊幣」。

該平臺沒有任何實體產業,靠不斷發展會員收取會員資金維持運營。至2018年6月案發,平臺已吸收會員18萬人,會員層級多達108級,註冊帳號41萬個,累計涉案金額高達6.32億元。

空殼公司的「虛擬幣交易」

2017年8月,時某在山東青島成立了興長源大數據有限公司,並擔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公司註冊資本100萬元,主要從事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服務。

「剛開始我也認真經營,但公司太小,一年到頭基本沒業務。」陷入困境的時某將目光盯在了火爆的虛擬貨幣上,並打起了歪主意。

2017年12月,興長源公司建立了亞泰坊網絡平臺。2018年1月,亞泰坊網絡平臺正式上線。時某任命行政、財務、技術等管理人員,設立辦公室、技術部、客服部等部門,定期組織員工開會、培訓,打造了如同正規公司一樣的專業化運營模式。

來自內蒙古的明某在成為亞泰坊副總裁後,與行政秘書劉某等其他骨幹成員通過投放廣告、宣傳講授「亞泰坊」的背景、盈利模式、操作模式等內容,在青島、西安等地不斷吸引、發展下線人員,收取會員資金維持運營。

為了打造公司「硬實力」,創始人時某帶著副總裁明某、大區總裁楊某某、團隊長吳某某等公司「領導層」到柬埔寨進行「路演」。時某以軍民融合為名,虛構柬埔寨「西港特區」投資項目,給投資者「洗腦」,吸引更多人購買「亞泰坊幣」。

會員買入亞泰坊幣後,怎麼獲得收益呢?

時某「打造」了兩種模式:一種是靜態收益,跟銀行定期存款吃利息一樣的鎖定期套餐——鎖定滿5天每天返利5‰,滿15天每天返利6‰,滿30天每天返利7‰,滿60天每天返利8‰。另一種是動態收益,即拉人頭賺提成,也就是會員之間有層級隸屬關係,下線新會員買入亞泰坊幣後,會有5%至25%的投資額度返利給上線會員,作為上線發展下線的提成。只要不斷地去發展新會員,上線就可以獲得其發展的1到10層級下線會員的投資提成。這兩種方式的返利都是以「亞泰坊幣」的形式發放至會員帳戶中。

會員若想退出投資變現,則必須通過「內盤對衝」和「外盤提現」兩種方式進行提現。「內盤對衝」即上下線會員之間可以對自己持有的「亞泰坊幣」直接在亞泰坊平臺內進行交易,絕大多數會員都選擇這種方式「買入賣出」;「外盤提現」即藉助代幣交易平臺進行搭橋,以供非上下級關係且有需求的買賣雙方直接交易。

亞泰坊平臺規定,會員每月只能把鎖定套餐內5%的亞泰坊幣轉到外盤——「環太平洋資產交易平臺」(簡稱「環太網」)進行交易提現。「環太網」作為數字貨幣的交易場所,一般交易的都是比特幣、狗狗幣等主流數字貨幣,像亞泰坊幣這種時某自創的虛擬貨幣在「環太網」中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

為了製造外盤繁榮假象,以此擴大亞泰坊平臺吸引力,時某特地安排專人對會員轉入「環太網」的亞泰坊幣進行「高價」回購。

但實際上,所有的「投資款」都落在了時某手中,而且「只進不出」。時某將發行的「亞泰坊幣」的初始幣值與人民幣的兌換比例設置為1∶1,並鼓吹「亞泰坊幣」會不斷升值,每天人為調控隨意提高「亞泰坊幣」價格,以此誘使會員不斷買入「亞泰坊幣」並持有,防止會員拋售引起崩盤。

不少會員為了獲得更多的「亞泰坊幣」累積,就中了時某的圈套,除了不斷地發展下線賺提成,也通過「內盤」不斷買入其他會員持有的「亞泰坊幣」,並伺機「高價」賣出。

補充偵查追加1.82億

2018年10月20日,該案移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審查起訴。在閱卷過程中,承辦檢察官發現,在部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下線會員的談話中均提到「碼聯天下」這個平臺。

「碼聯天下」由熊某某(另案處理)於2018年3月創立,通過「分紅」吸引會員購買「產品包」,其組織架構、盈利模式與亞泰坊平臺如出一轍,均沒有任何實體產業,靠不斷發展會員收取會員資金維持運營。時某在2018年4月帶隊對「碼聯天下」考察後,認為其「前景廣闊」,遂提出合作事宜。時某在成立亞泰坊平臺的四五個月後,為了吸收更多的「投資額」,決定把會員平移至「碼聯天下」,其層級關係保持不變,並要求會員繳納3330元購買「產品包」參與動態獎勵。2018年6月,「碼聯天下」被公安機關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立案。

經進一步審查,承辦檢察官認為,「碼聯天下」平臺已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遂引導公安機關對時某在「碼聯天下」平臺中的作用、地位及涉案金額、參與人數、層級關係方面進行補充偵查。

最終查明,時某於2018年4月利用亞泰坊平臺組織架構,組織會員參加「碼聯天下」平臺,通過亞泰坊平臺帳戶收取「碼聯天下」「投資款」,截至2018年6月12日,時某在「碼聯天下」平臺有下線層級124層,共有會員帳號26萬個,共轉給「碼聯天下」平臺「投資款」合計人民幣1.82億元。

在審查起訴過程中,承辦檢察官又發現已被取保候審的蘇某某、吳某某、楊某某系亞泰坊傳銷平臺的「團隊長」,發展的下線會員人數均達幾千甚至數萬人。

根據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組織、領導的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120人以上的,屬於情節嚴重,依法應當在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因該三人無法定或酌定減輕情節,故該院依法決定追捕三人,該三人最終均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亞泰坊實際通過人為操作來控制價格,內外盤市場價格不固定。被發展為下線的受害者剛開始得到了返現金額,但是過後又將錢投入到買幣中,成為其他下線的收益。一旦沒有新的投資者進來,資金鍊就斷了。」該案承辦檢察官揭露亞泰坊平臺「高收益」的虛擬幣交易內幕。

檢察官手記

近年來,隨著「區塊鏈」「比特幣」等新概念的興起,一些不法分子以自創「虛擬貨幣」等新名詞、新概念為噱頭,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各種宣傳培訓吸引老百姓參與其中。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新名詞,迷惑性強,很容易上當受騙。檢察官提醒:目前,依據《人民銀行法》《證券法》《商業銀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傳銷活動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管罩上什麼時髦的外衣,都是騙人的把戲。網絡傳銷套路深似海,高回報創富神話是個坑。

(江蘇省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負責人、員額檢察官 徐玉潔)

相關焦點

  • MFC理財平臺是傳銷騙局
    11月4日,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檢察院對外披露了兩起涉及MFC理財平臺的傳銷案件不起訴的決定書。鷹鑑在該決定書上看到,陳某、鄧某某因為組織、領導MBI集團公司的傳銷活動,發展下線人員達400餘人,被大足區公安局移送審查起訴。最終,檢察院認為,上述二人是從犯,其犯罪情節輕微,可免予刑事處罰。
  • "沃客理財"經營模式實為傳銷 五百餘人被發展成下線會員
    正義網漳州5月10日電(通訊員黃思佳 鄭清輝 歐新蕊)以投資理財經營活動為名,引誘他人進行傳銷投資,騙取錢財,案發後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近日,福建省龍海市檢察院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對林某某提起公訴。
  • 揭沃客理財傳銷騙局:309個層級 創立人獲利12億
    新華社福州7月4日電 題:30多萬人瘋狂購買的「虛擬貨幣」竟是傳銷騙局——起底沃客理財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鄭良    火爆時需排隊一個月才能買上其所發行的虛擬貨幣,短短一年內就吸引會員35萬人。曾經在網絡上火爆的所謂「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平臺」——沃客理財,其實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犯罪嫌疑人搭建的傳銷平臺。
  • 揭沃克理財傳銷騙局:309個層級 創立人獲利12億
    火爆時需排隊一個月才能買上其所發行的虛擬貨幣,短短一年內就吸引會員35萬人。曾經在網絡上火爆的所謂「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平臺」——沃克理財,其實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犯罪嫌疑人搭建的傳銷平臺。根據近日福建泉州市公安局通報的情況,這起傳銷案形成高達309層的傳銷網絡,涉案總金額50億元。
  • 購買「4G隨身WIFI」發展下線有返利?實際是傳銷騙局
    11月21日,廣東省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就公開了該起案件的判決書。鷹鑑在該判決書上看到李某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該判決書顯示,2017年7月,戴某在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銘豐大廈註冊成立深圳市颼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颼颼科技公司)於2017年7月註冊成立。實際控制人為蔡某。
  • 警惕這類傳銷騙局!號稱走路、看視頻就能月入百萬 實際要不斷發展...
    而動態收益的傳銷特徵更加明顯,參與者發展一名下線加入,就可獲得投資額6%-10%的獎勵,根據發展人數不同,可以獲得「領導獎」、「對碰獎」、「見點獎」等。整個運作模式,實際就是靠不斷拉人頭獲利。 在喬軍「結婚」之名的哄騙下,李雯先後拿出50來萬買了多個會員,當她發覺自己捲入網絡傳銷後,喬軍不僅沒有退款,還將「未婚妻」拉黑了。
  • 虛擬幣項目、騙老陷阱,新型網絡傳銷模式花樣多
    這股自上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的妖風,早就過了傳統線下傳銷以及初代網絡傳銷的時代,自2010年以後,跨地域、無接觸式的新型網絡傳銷開始成為主流。根據4月2日騰訊發布的《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顯示,截止2018年2月28日,基地共識別到3534個疑似傳銷平臺,平臺參與人數高達3176萬,並且每天新增識別傳銷平臺30個左右。
  • 「雲集品」傳銷 富川55歲阿姨發展百名下線成「全球銷售副總裁」獲刑
    近日,富川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楊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一案作出判決,依法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並處罰金20000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17年7月,被告人楊某經李某(另案處理)推薦註冊成為傳銷組織「雲集品」的會員。註冊會員後,楊某為獲取高額利益,晉升「職位等級」,積極向身邊親屬、熟人鼓吹宣傳「雲集品」平臺獲利模式並將她們發展成為下線。在此期間,楊某通過自身消費或直接、間接發展下線的方式成為了全球市場副總裁(LV6級別會員)。
  • 冒用「西港特區」投資項目 涉案8.14億 實為網絡傳銷!
    記者獲悉,一起以冒用「西港特區」投資項目,涉案8.14億,實為網絡傳銷的案件,經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一審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時某、明某等16名被告人六年零十個月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涉案贓物、贓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時某等10人不服,提出上訴。2020年4月23日,二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普頓PTFX」外匯網絡傳銷案 玉林一男子發展會員一萬多個被公訴
    11月18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玉林市陸川縣人民檢察院披露一起網絡傳銷案,該傳銷組織宣傳投資「普頓PTFX」外匯可以獲得高額回報為誘餌開展傳銷活動。被告人加入該傳銷組織後,積極發展下線,截止案發,發展下線會員數11982個,其行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依法提起公訴。經依法審查查明2017年6月,被告人龐某甲經朋友邱某某的介紹了解到「普頓PTFX」外匯交易投資網站,並註冊成為該平臺會員。
  • (附34個傳銷組織名單)
    近日,家住同心縣豫海鎮的楊某某使用其手機登錄「龍愛量子」網絡平臺,登記註冊兩個帳號「ym11468」「ym116888」,並用微信轉帳的方式向該平臺支付9350元費用,成為「龍愛量子」傳銷組織會員。為獲取高額利潤,楊某某通過網絡引誘會員,不斷發展下線參加「龍愛量子」網絡傳銷。
  • 冒用/借用他人信息註冊會員,人數與層級如何計算?一傳銷辯護5
    審理查明,「空單」人員本人雖未參加傳銷活動,但都實際繳納了申購款並導致下線人數的增加,造成了下線參與人的實際經濟損失,客觀上又擴大了該傳銷組織的規模,使其更具欺騙性和社會危害性,依法應計入下線人員人數。」2.各被告人借用他人身份證註冊的帳號基本上是由各被告人實際操控,該行為在傳銷體系中起到承接上下、連接左右的作用。
  • 以推銷「2697」三楂紅酒為名開展傳銷活動 男子發展下線891人獲刑
    8月13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平頂山市寶豐縣人民法院審理一起傳銷案,該傳銷組織以推銷「2697」三楂紅酒為名開展傳銷活動,被告人趙某傑經人介紹加入三楂紅公司,發展下線數為891,從中獲取返利2127987.30元。
  • 公安緊急提醒:2018投資理財需謹慎!這些是已知傳銷資金盤
    我們來看看這個吹的吊炸天的網站的模式:FN未來網的入門費分為10美金、25美金、50美金、100美金、500美金、1000美金6個級別,每層下面只能有三個人,一層3人,2層9人,3層27人,4層81人,5層243人,到10層59049人!投資185美金,滿10層可以賺80萬美金!
  • 西安警方破三起重大傳銷案:一公司借虛擬貨幣傳銷獲利八千萬
    自8月11日起,西安警方啟動了為期一個月的打擊傳銷犯罪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先後破獲了「8.04」民間資金互助合作理財傳銷案、「8.08」新型傳銷案和「4.20」特大網絡傳銷案等重大傳銷案件。圖為:「4.20」特大網絡傳銷案抓捕現場。 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西安公安 圖網絡傳銷組織伺服器設在境外2017年3月,西安警方在工作中發現一網站涉嫌傳銷活動,該網站伺服器設置在境外,按照層級發展會員,牟利分紅,涉及多省,人數眾多。
  • 網絡傳銷套路深 擦亮雙眼別當真
    同時,通過不斷發展下線,隨著會員層級提高,還有源源不斷的獲利。參與人向推薦人以每顆300元價格購買一顆「善種子」,即可激活一個會員帳號。會員帳戶激活後,可通過投入資金和發展下線獲得高額靜態、動態收益。靜態收益是指會員按照平臺指令,向陌生會員匯款,稱為「布施」。這一環節完成一段時間後,平臺會安排其他會員向此人匯款,稱為「感恩受助」。
  • 買面膜或會被發展成「下線」 傳銷滲透到朋友圈
    買面膜可能會被發展成「下線」,警惕傳銷滲透到朋友圈!  新華社濟南1月29日電 題:買面膜可能會被發展成「下線」,警惕傳銷滲透到朋友圈!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陽、邵魯文、袁軍寶  目前,微商概念火熱。據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微商工作組估算,2017年微商從業人員規模為2018.8萬人。
  • 新華社起底「沃客理財」傳銷騙局:30多萬人瘋狂購買
    火爆時需排隊一個月才能買上其所發行的虛擬貨幣,短短一年內就吸引會員35萬人。 據新華社7月4日報導,曾經在網絡上火爆的所謂「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平臺」——沃客理財,其實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犯罪嫌疑人搭建的傳銷平臺。根據近日福建泉州市公安局通報的情況,這起傳銷案形成高達309層的傳銷網絡,涉案總金額50億元。
  • 紹興「道和雲科」特大網絡傳銷案宣判 主犯發展下線3萬餘人
    去年6月,廣州番禺警方破獲「道和雲科」特大網絡傳銷犯罪團夥,抓獲2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鷹鑑了解到,10月下旬,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法院對其中四名傳銷骨幹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其中, 主犯肖某民發展下線高達3萬餘人。
  • 起底沃客理財:30多萬人瘋狂購買的虛擬幣,竟是傳銷騙局
    曾經在網絡上火爆的所謂「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平臺」——沃客理財,其實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犯罪嫌疑人搭建的傳銷平臺。根據近日福建泉州市公安局通報的情況,這起傳銷案形成高達309層的傳銷網絡,涉案總金額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