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騎彎梁摩託車的人不是太多,但是東南亞一帶普遍都喜歡用彎梁車。彎梁摩託車的典型好處是:省油,小巧方便,維修方便,維修費用也低,而且故障率也低,就是外觀有點醜了,可能是這個中國人審美上不喜歡它導致騎它的人不多了,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一、彎梁車定位在踏板和騎士車之間
跨騎=手控離合+檔位=操控複雜+動力強
踏板=自動離合+自動變速皮帶傳動=操控方便+動力弱
彎梁=無手控離合+檔位=兼顧操控方便+動力略強
同時彎梁車架強度也高於踏板,適宜廣大第三世界國家人民拉半片豬肉+一籠-雞上市場。彎梁就是給地處路況一般地區、短途為主,輔以少量中長途、需要攜帶各種物資同時又夠不上三輪的運載量的、所處區域機械維修水平不高的人預備的。
二、彎梁車的好處
1、首先彎梁輪子大。雖然摩託不是輪子越大越好,但是大輪子帶來的是速度的提升和爛路況下的舒適性。具體的你找個搓板路用小踏板走一遍就知道了。再考慮速度上,雖然萬元踏板急速也不慢,但是震動和穩定性的話,和七八千的彎梁比劣勢還是有的,人家轉速在那擺著,而且踏板也小了點,壓不住啊。
2、容易學習問題。要說變速系統,理論上講,CVT變速箱的平順性是最好的,但是,同樣這個平順性帶來的是油耗和不穩定性(說白了容易壞)。而跨騎的操作有一定難度(你知道的,很多年齡稍大的人的口頭禪:「太複雜了我學不會」。他們能在三分鐘內搞清楚四川麻將和山東麻將的區別,也能在幾分鐘內搞明白手機軟體的使用,也可以在段時間內「學會」各種「營養學」常識,但是往往在幾年內都搞不清楚離合器該怎麼抓,當然做設計的只能適應他們而不能他們適應我們)。所以,彎梁這種只需要前後踩就可以換擋的方式,無異於是一個經濟性和方便雙贏的結局(跨騎尤其是運動型摩託,油離配合是個非常有用的技巧,和這個是有區別的)。
3、攜帶量問題,座子前方有地方,後備箱還可以放東西,最前面還有個車筐,不行的話還能加貨架,不考慮溫度的話裝上一車冰糕夏天都能賣上一天多。
4、容易修理。高轉速電噴多缸發動機沒幾個能修好的,但是普通125 和110的化油器發動機還是隨便找個修車攤都能修了的,這就是優勢。就像中東的皮卡,比悍馬差遠了,奈何人家好修,所以遍地開花。
5、舒適型。它坐姿基本上屬於兩個款式的綜合體,上半身直立,下半身屈膝踩在腳踏上,比跨騎舒服,比踏板也差不多。
6、實用性。彎梁被稱為農用車不是沒道理的,符合廣大農村的消費需求,他們不需要大排量的激情,踏板的悠閒,醜醜的彎梁,更加實用一點。
7、經濟型。省油,百公裡油耗1.5升,相比我以前騎踏板3升多的油耗,我做夢都要笑醒了。
8、空間大。彎梁可以加前置物箱和後備箱,空間能力有很大提高,不比踏板差太多。
9、安全性。小偷整體上對彎梁不太感冒,你連鎖都可以不用買很貴的,什麼GPS防盜都讓它見見鬼去吧。
10、有體重優勢。一般80公斤,比較輕巧。歪倒了,自己輕鬆扶起來。而聽說CB400的摩託車,倒在地上後,一個人根本扶不動。誰的摩託車都難免壞在半路上,輕巧摩託車的優勢顯而易見。
11、有啟動優勢。彎梁摩託車不怕電瓶沒電,沒電了可以用腳啟動,甚至沒有電瓶也可以正常行駛,而電噴摩託車,想都不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