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尚文 本報特約記者 陳 洋
將優秀的、有人氣的犯罪懸疑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可以說是日本的一大傳統。比如今年就有日本人氣作家中山七裡的犯罪懸疑小說《安樂死醫師的遺產》被改編為電影,日本知名懸疑小說家橫山秀夫的《北極光》被改編為劇集。對於是否應將犯罪懸疑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在日本網絡上不定期就會出現「不能進行影視化的犯罪懸疑小說」的帖子。認為不能影視化的理由是將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後會限制讀者的想像,特別是經過演員演繹後,讀者對小說主人公的認知會變得單一和刻板。不過也有持不同意見的網友認為,影視作品對小說細節的描繪有助於加深對原著小說的總體理解。
作為小說成功改編的日本影視作品,不得不提日本著名推理作家橫溝正史創作的長篇小說《犬神家族》。在日本,這部犯罪懸疑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次數僅次於《八墓村》,特別是由日本知名導演市川崑執導的1976年版電影被日本媒體稱為「日本電影的金字塔」。此外,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麒麟之翼》,以及日本推理懸疑小說家湊佳苗的《告白》等小說在改變成影視劇後也都獲得廣泛好評。當然,也有一些犯罪懸疑小說的影視化改編不太成功。比如2005年上映的《姑獲鳥之夏》改編自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京極夏彥的暢銷推理小說,電影上映後並沒有取得預期成績,很多日本讀者批評稱,該片沒有拍攝出原作精髓,人物設定不合理,劇情過於跳躍。
要說韓國人心目中懸疑經典之作,《殺人者的記憶法》是一部難得的電影與原著小說相互成就的作品。2017年上映的該片改編自韓國著名作家金英夏同名小說,小說從2014年7月出版到電影上映前已發行13萬冊,在韓國算成績不錯;之後藉助電影上映,又加印14.5萬冊,是繼2011年孔枝泳的《熔爐》之後,拍攝成電影的原著小說首次獲得韓國暢銷書綜合類第一名。這一現象在韓國被稱為「銀幕暢銷書」。「銀幕暢銷書」現象給韓國出版界帶來新風景,電影版權被銷售的小說要額外加費用。
近年來,隨著韓國網漫影響力和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人氣懸疑網漫作品的影視化也成為一大熱點。2010年上映韓國驚悚懸疑電影《苔蘚》正是改編自漫畫家尹泰浩的同名網絡漫畫,原著曾在2007年創下3600萬人次點擊率,獲得「2007年大韓民國漫畫大賞優秀獎」。為了將長達70章節的漫畫搬上銀幕,導演康佑碩甚至想過把電影拍成韓國首部分為上下集的電影。從漫畫到電影,《與神同行》在韓國無疑是現象級的。該作品是韓國漫畫家周浩旻創作的人氣漫畫,共分三季,於2012年8月29日完結。原著漫畫在韓國屢獲殊榮,改編自漫畫第一季的電影《與神同行:罪與罰》獲得韓國第39屆青龍電影獎最高票房獎。如今網漫已完結,而電影還在繼續,漫畫中懸疑神幻的情節是否在電影中得以體現,探尋兩者的不同成為漫迷和影迷共同熱衷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