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和線下融合是大勢所趨,但有一難關!

2020-12-12 老方說

自「新零售」概念橫空出世,引發社會各個層面、特別是零售業的極大關注和參與,一方面線上巨頭在頻頻收購布局線下,一方面線上實體也在積極擁抱線上,形式似乎一片大好。

但是,除了阿里和企鵝、京東關於「新零售」和「智慧零售」的話語權之爭外,不管是無人超市,還是各種生鮮店等新物種的推出,實際上都還在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積累經驗的階段。

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不只是簡單的收購、改造就可以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場革命。

而革命從來都不是一團和氣、順順利利的。

.

提出問題並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很難!

但在解決問題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也並不容易。

比如,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是由網際網路方面主導呢?還是由傳統企業主導呢?

路遙說,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滿泥濘。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何嘗不是。

.

在所有的問題當中,最難解決的還是人的問題。

技術可以攻關,流程可以改造,可人的根深蒂固的觀念怎麼扭轉呢?

對於網際網路,傳統行業的大佬們如宗慶後就有從看不上、看不起、看不懂,到跟不上、積極參與的轉變過程。

其中有憤怒,有不解,有困惑,有無奈,但最終還是形勢比人強。

可全國只有一個宗慶後,傳統行業卻還有許許多多思維封閉、跟不上宗老的企業老闆們。

.

星轉鬥移,與時俱進。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甲方當慣了,讓那些傳統企業的老闆放下面子和身段虛心接受、學習,比登天還難。

就算是不得不開始融合的時候,也總想著主導把控,站在過去的經驗路徑上指指點點,且過去越成功的,越有迷之自信,認為自己都是對的。

不就是花點錢買點網際網路產品和服務、招聘幾個技術的事嘛!公司都開這麼多年了,這點事還不簡單!

其實不簡單呢。

.

當年晚清也認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夠了,天朝上國,用點西方技術是他們的榮幸和福氣,不讓洋鬼子感恩戴德就不錯了。

可日本人是怎麼幹的呢?

明治維新,全盤改造。

你的思維方式、組織流程、工作機制都還是老路子,怎麼可能真正的地和網際網路融合一體呢?

線上線下的融合最難的一關就在這裡,老闆或管理層對過去的迷戀和抱殘守缺,從心理上就不想真正的予以改變。

.

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對事情不是以真實和事實為原則,而是以自我的喜好為準繩。

開始決定結果,起點和發心就錯了,再怎麼努力也是見效不大。

於是,老闆們又說了,都是這些網際網路不對,還是自己英明,一開始就沒真正想要融入網際網路。

不相信,誰也沒辦法、沒理由幫助你轉過彎來。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自以為是、自娛自樂也是一種幸福。

.

網上曾經有一個著名的段子:

出國熱的時候,一個北京人賣了自己的四合院,湊了幾十萬萬,背井離鄉到國外淘金……

風風雨雨30年,歷盡艱難辛苦,兩鬢染風霜,終於攢下了幾百萬的家產,打算衣錦還鄉,回國養老。

結果回北京後發現當年賣掉的四合院現在值8000萬,於是崩潰了……

故事雖然誇張戲劇化,但未嘗不告訴了我們:選擇比努力重要(追求財富更是如此),選擇不對,一生可能就是瞎忙一場。

.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連接、分享和創新。

只有你真正理解、融入到其中,才可以讓網際網路產品和服務完全的發揮作用。新零售不但是業績增長的需要,更是整個思維觀念、行為邏輯的再造,這不僅僅是只要採用網際網路技術就萬事大吉了。

傳統行業之所以積極融合線上,根本在於追求發展的需要,過去的作法已經成熟到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沒有外力的話很難突破瓶頸。

而線上融入線下同樣追求的也是發展和增長,但網際網路的本質決定了它更有效率、更能發揮資源的價值。

過去是人力、產品和渠道為王,如今是信息和數據的流動為王,它們是效率實現的基礎。更需要注意的是,網際網路人的價值分野是巨大的,在傳統行業,籠統的說一個工人最多勝過兩三個工人的價值,而在網際網路行業,一群程式設計師創造的價值也許都頂不上一個張小龍的價值。

線上和線下融合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都知道的是,這個過程不可逆,且越來越快、越來越前面深入。商業就是商業,不進則退,優勝劣汰。

相關焦點

  • 瑞思OMO:線上線下知識與能力的融合
    隨著疫情穩定,線下課程恢復,但教育機構們意識到,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時代已經來臨, 「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往的純線下的教學模式。」梁健說,改變產品形態,既是當下的最佳選擇,也是主動擁抱大勢所趨,「OMO的形態與未來教育不謀而合。」
  • 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走紅衛浴業
    據悉,隨著消費升級的進一步深化,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已經成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它的要求就是精準化、場景化的體驗式服務。需要的電商平臺和實體零售企業之間相互合作,通過大數據及時了解用戶的消費需求。這對於衛浴潔具行業來說,其實在很多方面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電商強勢崛起,也給衛浴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10月13日電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教育、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大勢所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使傳統的課堂教育受到了根本挑戰,線上教育實現更為明顯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逐步成為一種教育新常態。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其實對於行業而言還是有一個極大的變化。今天疫情已經基本結束了,恢復到了正常運轉的狀態,線下機構也要正常去做地推招生,線上過去幾年燒錢越來越多,沒有產生變化的話,其實這個事情是沒有太大價值的。現在也有很大的變化,我們還是會發現現在瑞思在做線上線下融合的轉型,包括持續探索業務層面、教學層面、運營層面,開啟這種數位化的轉型和融合。
  • 線上和線下的完美結合,新零售是大勢所趨,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
    線上和線下的完美結合,新零售是大勢所趨,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曾經因為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傳統零售行業被擠的喘不過氣來,但是立足與線上的電子商務始終和消費者之間有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用戶看到的永遠都只是圖片,沒有辦法接觸到實物,缺乏體驗感,另外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獲官方認可,動因體育OMO交出滿意答卷
    其中,動因體育作為體育教育行業領跑品牌,一直努力在體育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創新上重點摸索與探路。線上+線下的融合教育方式,是動因體育早在2017年開始,就進行探索和研發,2019年正式上線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早在2019年,OMO就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疫情則加速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步伐。此次《意見》的出臺,意味著線上線下融合是大勢所趨,但究竟該如何融合,眾多企業還在探索之中。在動因體育看來,線上教學必將成為常態化教學的補充,而線下教學效果線上化,線上線下教學數據共享,是實現融合重要的一步。
  • 線上線下融合或成新趨勢
    有機構負責人表示:「雖然復工已有兩月,但疫情影響還在持續,機構想恢復到疫情前的運營狀態並非易事。」未來想要生存,線上線下相融,或將是大多數培訓機構的選擇。困局學生線上分流線下教師緊缺付愛靜分析,素質類和學科類培訓機構招生一冷一熱,是因為非剛需的素質類培訓機構在今年暑假尤其需要跟學科類培訓機構搶時間、搶註意力。疫情期間,孩子學校文化課在線學習效果不理想,不少家長希望孩子能利用暑假補齊,因此需要讓渡一部分時間給學科類培訓機構。
  • 教育大咖熱議線上線下融合:明年有很大機會 但步子不要邁太大
    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開始思考疫情背景下行業發展方向,線上和線下、教育和技術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勢所趨。12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在京召開。當日舉行的圓桌論壇上,在泰合資本董事蔣鎧陽的主持下,包括豌豆思維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於大川、世紀海航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林水源、三好網總裁餘敏、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和翼歐教育副總裁高寒在內的教育產業大咖齊聚一堂,深入探討線上線下教育如何融合、高昂的獲客成本現狀如何破解等業界關注的焦點話題。
  • 線上線下全面融合,齊彩「社交電商新零售」創造新商業模式
    齊彩早在《意見》出臺與實施之前,已在進行多方面探索和嘗試,並形成了適合於傳統辦公文具零售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即以實體連鎖文化生活體驗空間為載體,融合社交電商運營的新零售模式,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形成齊彩文化生活服務平臺。
  •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物業管理行業迎新機遇本
    為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住建部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文件提到包括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全域全量採集數據、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融合線上線下服務等多項內容。
  • 海寧皮革城線上線下融合再升級
    1688、淘寶直播、愛庫存、抖音、拼多多錨定海寧 阿里巴巴1688、淘寶直播、愛庫存、抖音、拼多多,6月29日-30日,一眾電商平臺大咖齊聚海寧,戰略發布、乾貨分享,各個線上品牌紛紛錨定海寧皮革城,尋求線上線下合作。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童程童美未來教育研究院的線上運營官唐曉瀾認為,OMO模式是教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疫情褪去之後,以前線下的很多用戶還是會重回線下。但是未來的生活、學習的場景還是會走向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流量越來越貴,不僅線下教培機構要擁抱線上,出於獲客和提升用戶體驗考慮,純在線教育機構也在越來越多考慮融入線下場景。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如何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體系?
    老師們的工作也不得不從線下轉到線上,從教室來到雲端。因此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今年最火的一個詞可能就是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線上線下融合不是對線下教育的簡單補充,不是把線下教育移到線上,也不是線上線下教育的簡單相加,而是 線上線下教育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實現1+1>2的效應。那麼如何培養線上線下融合能力?
  • 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真正融合的開始
    ,其實消費者從一開始就沒有所謂的線上線下觀念,消費者真正渴求的只是希望通過最短路徑滿足自己的需求。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看來,商業本質決定了不會有線上線下之分,而是應該全渠道,全盤打通、融合在一起的。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商業所要思考的本質問題,不外乎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給消費者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創造什麼樣的價值。線上線下之分從來都只是網際網路人杜撰出來的概念,不管是線上渠道還是線下渠道都只是消費者獲取「內容」所選擇的方式。用戶並沒有線上線下有別的概念!
  • 推廣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
    為培育壯大「網際網路++」消費新模式,搭建對接平臺,推動實體商業與電商、新媒體等合作,推廣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6月16日,市商務局舉辦全市實體商業電商直播交流分享會。劉淵與參訓人員分享了多個當下熱門的短視頻營銷案例,共同探討電商直播背後的流量經濟以及潛藏的巨大經濟效益,深入淺出地對實體商業如何藉助電商直播等方式促進企業發展進行講解和剖析。對助力全市實體商業發展新零售,拓展線上銷售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這次交流分享會中,一些成功的電商案例讓我記憶深刻。」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品牌、商家開始認真思考,甚至學習、模仿對方的招式和長處。那麼對於品牌和商家而言,到底線上難做還是線下難做?都說線下艱難,為何依靠電商崛起的完美日記要在線下不計投入地快速開店?傳統線下品牌和門店轉戰線上,私域、直播、社群,到底有沒有效果?
  • 零售商超全渠道融合:沃爾瑪、京東等線上線下融合
    10月31日,沃爾瑪、京東、京東到家、騰訊在北京聯合發布《中國零售商超全渠道融合發展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業內首次以報告的形式解讀四家標杆性企業的融合發展模式,分享在促進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過程中的行業洞察。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需內容和平臺協調推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未來學習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線上、線下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必須是混合在一起。」「那些之前猶豫觀望沒有及時進行線上教育轉型的企業,不少已經關門了,轉型比較早的機構在這次疫情中反而有了更大的發展」。
  • 英孚教育孫鵬:線上線下必將走向融合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8日,《證券日報》以「破浪 融合」為主題,舉辦《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行業頭部企業、知名投資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在2020年疫情對教育行業市場格局產生深刻影響下,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