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E職業選手」真能被稱作職業選手嗎?-虎嗅網

2020-12-12 虎嗅APP


在電子競技蓬勃發展的如今,觀看高水平的電競比賽已經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一種重要娛樂方式。事實上,有無數電競工作者正致力於慢慢消除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之間的差距,這種努力至少已經在形式上得到了體現。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觀眾們更熱衷於觀看對抗性質的比賽內容。這種特點也許和行業的發展軌跡有關。電子競技以RTS和FPS類遊戲開端,逐漸過渡到MOBA和FPS兩家獨大。除了上述的遊戲類型之外,格鬥遊戲、卡牌遊戲、賽車遊戲和MMORPG中的PvP內容也通過緊張刺激的對抗激起觀眾的強烈興趣。


對比之下,PvE遊戲和PvE內容的競技性就變得相形見絀了。從內容到觀賞性,從參與者到收入,PvE領域的職業賽事、職業選手跟PvP領域都有著巨大差別。PvE職業選手們走在一條艱難的路上,甚至有時候,他們並不被看作是「職業選手」。


《英雄聯盟》春季賽進行到白熱化階段,一天多場的職業賽事吸引了大量觀眾


騎士與獵魔人


雖然人氣RPG遊戲的速通競速往往也能引起一定範圍內的熱烈討論,但是這明顯不是大眾在長時間裡的觀看選擇。比起單人速通,MMORPG的多人PvE內容更是無人問津。一位熟練的《只狼》速通選手尚可通過直播換取收入,而《魔獸世界》首殺團隊20人中的1人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回報。


這種無人問津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更少的贊助和更微薄的獎金——這意味著在這些項目裡耗費大量時間的高水平玩家通過遊戲養活自己的難度要比PvP玩家得多。



《怪物獵人:世界》的頂尖玩家們通常會加入「獵團」交流狩獵心得,不過最近似乎他們也把PvE打成了PvP


那麼,並未從「職業」中獲取穩定報酬的「PvE職業選手」們,真能被稱作職業選手嗎?


在我去年採訪國內頂尖《魔獸世界》公會阿爾法時,團長斷風賢曾經提到過,希望為自己的團員爭取註冊成運動員,但直到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個PvE項目在《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員註冊管理辦法》中出現。


如果說PvP職業玩家們是在輝煌的鬥技場裡浴血奮戰的高貴騎士,黃沙紛飛、寒光熱血、萬眾歡呼——在當今時代,振臂高呼的勝利者不僅被賜予金錢和美酒,甚至被簇擁著戴上了皇冠——那麼,自稱職業的PvE選手們就是在人跡罕至的荒野裡用兩把長劍屠殺著骯髒的魔物,用不多的賞金換取一頓飽餐的獵魔人。


「巫師」中的獵魔人被描繪成受到所謂上流社會唾棄的屠魔工具


造成這種強烈對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同時觀看PvE和PvP賽事之後,你很難再將問題全部推給「生不逢時」:必須承認的是,至少在觀賞性上,缺乏具體變化的PvE內容有著壓倒性的不足,而這種不足早在比賽之外的日常訓練直播中就已經顯露無疑了。


青草試煉


和PvP玩家日復一日的對抗練習不同,PvE選手們的訓練更傾向於不斷地優化一套模板,然後通過大量的實踐去完成它。在熟練度不太高的時候,重複的失敗是必然的,對絕大多數觀眾而言,這種失敗對於直播效果的打擊常常是毀滅性的。


《魔獸世界》史詩鑰石地下城全球邀請賽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2020年的MDI即將在4月中旬舉行,許多參賽隊伍的選手選擇在Twitch上直播自己隊伍的訓練過程。史詩鑰石地下城是《魔獸世界:軍團再臨》中新加入的遊戲內容,在這個模式下,玩家將挑戰根據層數有難度加成的5人地下城並獲得獎勵。


英靈殿是《軍團再臨》版本中的一個5人副本。殘暴詞綴下的2號Boss赫雅在當時是許多玩家的噩夢


《爭霸艾澤拉斯》的比賽副本共有12個。在這些職業選手的眼中,每一個副本都應該存在一個最優解,而訓練正是尋找最優解的過程。於是,你會看到這些頂尖的選手不斷地團滅、復活、出本重置——你甚至很難看到他們順利完成一個地下城。去年奪得冠軍的Method NA在阿塔達薩練習了整整一天,直到最後兩個小時才開始變得順利起來。即使是對此很感興趣的玩家也很難一直觀看類似的直播內容——和每一盤都瞬息萬變的PvP遊戲不同,頂尖玩家在地下城中七八次的嘗試足以讓仔細觀察的、具有一定水平的觀眾學到幾乎所有有用的東西,再往後就是機械而枯燥的垃圾時間了。


也許因為觀眾的興趣和主播的個人魅力,這種感受會而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本質依然是痛苦的。


舉個例子來說,國內知名速通團體餵狗組的羽毛在嘗試《血源詛咒》速通的時候選擇了「教學樓邪道」,這個技巧難度很高,而且處於整個攻略過程的後半部分,這意味著一旦在這個細節上操作失敗,之前經歷的時間就全部白費了。試想,若是在一個下午的直播中,你看到同樣的流程重複了幾十次,然後在某個關鍵點不斷失敗,最終一無所獲——這種糟糕的體驗無論是對於選手還是觀眾都是一種折磨


前幾天,羽毛剛剛發布了蒙眼擊殺《只狼》修羅結局全精英和Boss的視頻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對於每一個職業選手而言都是一樣的。在感興趣的觀眾眼中沒有失誤、行雲流水的副本競速和緊張激烈的FPS比賽一樣精彩,但是比賽前過程的觀賞性卻有著雲泥之別。


強大劍士英姿颯爽的揮劍練習是一種藝術,一個喜歡戰鬥的男孩很難不對其產生強烈的憧憬;與之相對的,目睹慘絕人寰的青草試煉的人只會想著如何遠離那個該死的地方,而事實上兩者需要的努力程度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在暴雪的堅持下,MDI目前已經成為一項常規賽事,可惜的是,今年國區被合併入歐洲區,導致相當數量的技術主播放棄了這項賽事。國區推遲一個月開放比賽服,客觀上擴大了與歐美的差距,如果沒有打出成績,不僅失去了賽事期間的直播收入,還要背上丟人的罵名,實在是不划算——長時間的枯燥訓練和虛無縹緲的榮譽與獎金遠遠比不上帶水友「打低保」做節目效果來得實在,這大概已經成為了他們之間的某種共識。


不眠之夜


團隊副本開荒則是前面所說的PvE內容的極端。你可以這樣理解:之前所說的「痛苦而枯燥的訓練過程」就是開荒競賽本身。


MMORPG中的團隊副本由多名玩家以公會的形式進行挑戰,一個典型的副本可能由10個左右的首領構成。通常,在某個伺服器中最快通過副本的公會能夠獲得一個「伺服器第一」的成就。


除此之外,非官方地,《魔獸世界》玩家們從遠古時代開始便自發統計世界範圍內首殺的公會。對於一名參加遊戲內最高難度內容開荒的玩家來說,「世界首殺」是一種無上的榮譽。


可能是由於版本開放時間相差過大,《最終幻想14》副本首殺的討論熱度並不高,尤其是在國內(圖為亞歷山大絕境戰)


Method.GG(Method公會官方網站)詳細地記錄著15年來可考的所有《魔獸世界》團隊副本首殺排名


暴雪從未對「世界首殺」進行任何獎勵。直到如今,他們也只是在首殺之後發一條恭喜的推特,沒有任何金錢獎勵。玩家們使用自己的角色,自發地組成隊伍,甚至連伺服器開放時間也有最多兩天的差距。只要有足夠的精力,你可以隨時隨地加入爭奪,但它看上去也不太公平——不論是戰前的積累還是戰中的休息策略都會影響一次團本的勝負。


《德拉諾之王》末期,在「地獄火堡壘」中失去首殺的芬蘭公會Paragon宣布退出,這似乎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Method在阿克蒙德的勝利昭示著一個成熟的團隊不僅需要優秀的指揮和團員,還需要高水平的插件作者和強大的後勤。


隨著《軍團再臨》的到來,高端公會的競技水平越來越高,維持高強度開荒所需的成本也越來越高。7.0的第一個副本「翡翠夢魘」在一天之內被俄羅斯公會Exorsus攻破,「顏面無存」的暴雪提高了隨後的團隊副本的難度,這讓許多請假開荒的歐洲人苦不堪言——他們不得不尋求贊助來解決開荒期間的開支,Method、Limit等頂尖公會的團員也漸漸轉為了全職玩家。


翡翠夢魘最終Boss薩維斯可能是近年來最簡單的守關Boss——他的「糟糕表現」可能直接影響了後續副本的難度設計


國服首殺則被以阿爾法和佶天鴻為首的、以「現實金錢交易」為基礎的工作室壟斷,他們通過非開荒期的RMT交易來維持開荒期間的人員成本。除了頂尖的幾個公會以外,國服還存在大量僅僅只有RMT內容的工作室。當然,缺乏競技性的職業打手顯然不能被稱作職業玩家——他們看上去只是在打卡上班罷了。


即使是開啟實況轉播、有了一定的熱度,《魔獸世界》團隊副本開荒依然是小眾玩家的自娛自樂。正如上文所說,開荒競賽本身就是PvE不斷重複的練習過程的多次重複。我在那篇關於阿爾法公會開荒「風暴熔爐」的文章中詳細記述了這個令人痛苦的過程:每一個難度較高的Boss倒地之前都經歷了成百上千次的滅團。他們在整整一兩周的時間裡日夜顛倒地奮戰在副本中,而你並不知道具體哪一次嘗試會以掌聲和歡呼結束。


在風暴熔爐副本開荒過程中精疲力盡的阿爾法團員們


試想,一名觀眾從晚上9點開始觀看開荒直播,最終在凌晨1點體力不支,決定上床休息,結果第二天一早醒來看到了2點時Boss倒下的消息,他會有何感想?這種狀況頻繁發生——如果沒能看到最終Boss的倒地瞬間,那麼觀看這一場競賽還有什麼意義呢?


斷風賢曾經向我講述過他的理想:將觀看《魔獸世界》開荒變成大眾的娛樂項目。這看上去實在是不太實際。除了正在萎縮的玩家基數,糟糕的觀看體驗也是項目推廣的巨大難題。


不太職業的職業化


雪上加霜的是,即使首殺爭奪變得日趨專業化,暴雪依然不打算給予某種程度上的官方獎勵——他們甚至常常放出一個數據設計有問題並且充滿各種匪夷所思Bug的最終Boss,讓第一家直面最終Boss的公會苦不堪言,浪費大量的時間。在這個情景下,暴雪自身反而落到了「不專業」的那一邊。


不斷出現的在線熱修、絕望的突然脫戰和令人大跌眼鏡的「隱藏階段」——呈現在選手和觀眾面前的《爭霸艾澤拉斯》版本最終Boss是一個漏洞百出的半成品


不過最近兩年,在暴雪毫無作為的情況下,《魔獸世界》首殺爭奪取得了一定的職業化發展。去年,在「永恆王宮」副本開放之前,功能飲料廠商紅牛試圖大力投資這個項目:他們希望讓一些頂尖公會來到紅牛電競館,通過統一的直播渠道來規範首殺爭奪競賽。然而,可能是由於在直播收益分配上沒有達成共識,一向與紅牛合作良好的Method拒絕了這個提議——他們聯合了另一些排名靠前的公會,在自己的頻道裡轉播開荒畫面。最終,Method獲得了那個副本的最終勝利,這可能是後來紅牛決定放棄這個項目的原因之一。


新年期間剛剛結束的「尼奧羅薩:覺醒之城」開荒則比上一個副本更進一步。美國老牌電競俱樂部compLexity收購了Limit,而Method找到了德國本土電視頻道TaKeTV合作——在兩大主要競爭者的領導下,首殺爭奪正在慢慢變得「職業」起來,這種職業化同時也反饋到了開荒過程的觀看體驗中。


在如今的主頻道直播中,觀眾不僅能夠看到某個公會具體的開荒畫面,還可以通過專業主持人的講解迅速地了解目前觀看的重點——由於參與聯合直播的公會來自五湖四海,主持人們幾乎是24小時輪班解說。旁邊的信息欄醒目地列舉著世界前幾公會的具體進度,因此,觀眾不再需要打開多個直播間來回切換了


Method在紅牛電競館開荒達薩羅之戰——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在團隊副本開荒項目上與紅牛合作


Method在TaKeTV上線下開荒,在他們身後就是Method主導的首殺節目《Race To World First》的解說席


國內平臺的轉播也延續了這些特點。由於觀眾對於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仗著人氣胡說八道的「大主播」僅僅參與了一個時間段的解說就被迫「下臺」,而此前毫無熱度的前職業團長的精彩分析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好評。在疫情期間,觀眾們在彈幕中熱烈討論著他們什麼時候能過Boss、哪位團員會在下一次嘗試中率先陣亡。觀眾們甚至不惜以「一盒N95口罩」為籌碼設下「賭局」,熱度遠超過之前的任何一次團隊副本直播。


在官方緘默不語的情況下,玩家們不得不自己開拓生存的土壤——令人慶幸的是,時至今日,他們終於可以算是「好起來了」。由於人氣的上升,更多的資本注意到了《魔獸世界》首殺爭奪,而資本運作帶來的熱度反過來也將PvE競技節目送到了更多觀眾的面前。


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國內工作室依然擺脫不了RMT的桎梏,他們依然在非開荒期不停地打著單子,換取更高的收入。外服也有持有大量遊戲內金幣的「財團」組織,也進行一些為金幣交易搭橋的服務。由於8.3版本帶有稀有腐蝕屬性的BoE對人物強度的影響遠高於此前任何一個版本,國外頂尖公會開荒期間為了儘可能武裝自己,在「財團」那裡欠下了幾億金幣的外債,同樣需要長時間的「帶老闆」來償還——僅僅依靠贊助費和直播收入依然不能滿足相當一部分玩家的日常開銷和公會的正常運作。這樣看來,PvE玩家的職業道路還遠遠沒有走到勝利的盡頭。


結語


在世界範圍內的新冠肺炎疫情愈發嚴峻的當下,電競比賽承擔了一些本應由傳統體育承擔的責任。剛剛結束的《Dota 2》WeSave!慈善賽將贊助和觀眾捐款所得用於支持抗擊新冠病毒,在足球、籃球等傳統體育賽事被迫停擺的日子裡,電子競技的部分優點顯得愈發明顯。


各大賽區的《英雄聯盟》春季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MDI也會如期舉辦——選手在線上進行比賽、解說戴著口罩侃侃而談的場景大概會成為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憶吧。



這樣的場景也許會成為日後對疫情的鮮明記憶


不論如何,不管是專攻PvP還是PvE內容,相信真正熱愛遊戲、抵擋住各種誘惑的高手們都會全身心投入到屬於自己的戰場中。


在這一刻,他們都是堂堂正正的職業玩家。


相關焦點

  • 跟著職業選手買就對了!職業電競選手外設超詳細盤點_-泡泡網
    跟著職業選手買就對了!    不同遊戲適合的外設產品也不一樣,接下來我們分別總結五款熱門電競遊戲的職業選手多數用哪些外設產品。但大家似乎覺得並不好使,而羅技的這款 G Pro 登網,甚至被網友稱作 FPS 神鼠。不少網友換上 G Pro 後爆頭率驟增。老湯並沒有用過,但 165 名統計的職業玩家中有 20 名都在用它,這已經是同時使用人數最多的一款滑鼠了。守望先鋒 選手滑鼠墊排名
  • 職業選手大盤點:職業圈使用耳塞式耳機的選手
    職業選手大盤點:職業圈使用耳塞式耳機的選手 發布時間:18-01-03 09:47 來源:掌火 作者:
  • 職業電競選手要求
    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從電競這一概念就可以看出它對職業電競選手的要求,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1.體力 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是需要有充沛的體力支撐的。有人說,打遊戲需要什麼體力?一般性地玩遊戲,對體力的要求不高。但是,電競是一個正式體育項目,所有的體育項目,對選手都有體力上的要求。
  • 虎牙可傑組隊吊打職業選手?網友:職業選手就這
    當然比賽14日才正式開始,但是虎牙的主播也是迫不及待擦槍上彈了,邀請了國外的職業戰隊進行訓練賽,這次可傑帶隊的是牛蛙隊,對手是RTZ戰隊,本來以為這是一場苦戰,但是沒有想到可傑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直接輕鬆2:0贏下訓練賽的勝利。
  • 遊戲也能治病,能否成為職業選手的傷病良藥?
    隨著選手們的職業訓練的時間的變長,身體會伴有著不適的感覺,包括腸胃消化紊亂,眼部乾澀與酸脹,以及腕部,肘部和腰腿酸疼。這些看似普通的身體不適,可以引發嚴重的疾病,迅速結束他們的職業生涯,甚至危及他們的生命安全。如何加強職業電競選手們的身體健康是現在選手們面臨的嚴峻問題。
  • CSGO職業選手屏幕解析度為什麼那麼低?需要按照選手的來設置嗎?
    隨著對CSGO的了解越來越多,玩家們發現目前CSGO中大部分職業選手的屏幕解析度都非常低,所以有些玩家會產生疑惑,職業選手的屏幕解析度為什麼這麼低呢?難道這樣會讓敵人變大嗎?其實並不是。職業選手解析度目前CSGO中大部分職業選手的屏幕解析度都是1024*768,一些比較極端的比如FAZE戰隊的狙擊手GuardiaN使用的解析度是800*600,相信大部分玩家使用這種屏蔽解析度都是抓狂,但是對於職業選手來說,這種解析度卻是對自己非常有利的。
  • 當職業選手前的身份對比,有人是網管,有人是職業噴子?
    而這些職業選手大多未成年,從事電子競技行業,自身的實力隨著年齡增長只有斷斷幾年,而在最該讀書的年紀就進了社會,電子競技在大人眼裡往往都是玩物喪志,在耽誤自己。可是現役的職業選手裡不都是學生,有人是職業噴子,有人是網管。
  • 為什麼有的職業選手帶3個耳機,LOL職業選手卻很少使用?
    為什麼有的職業選手帶3個耳機,LOL職業選手卻很少使用?   在CSGO的比賽中,有的職業選手會帶3個耳機,一個是入耳式的,一個是戴在頭上的,一個是掛在脖子上的,為什麼會有這樣奇怪的現象呢?
  • 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有哪些要求?
    近幾年電競行業是越來越壯大了,各種手遊、端遊百花齊放,以現在最火的四款遊戲:英雄聯盟、絕地求生、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來說,各式各樣的官方賽事也是一波接一波,那麼想要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需要哪些條件呢?1.英雄聯盟要求一區大師以上,郊區王者以上,英雄池要深,10分鐘能補到一百刀。2.和平精英要求300場KD10以上,場均傷害不低於1000。
  • 和絕地求生職業戰隊4AM選手一起打遊戲是怎樣的體驗?網友:真難
    你見過職業/主播/路人王與水友混在一起打娛樂賽的嗎?比如4AM的蜜蜂仔/小龍小鹿,國服大主播託馬斯/星魂,百度百家號的作者小夥伴們。職業主播對對碰,似乎誰也不服誰。小編也非常榮幸地加入到了4AM選手的隊伍之中,身邊的朋友紛紛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眼光,可是隊友強,並不代表我強啊!
  • 職業電競選手都能年入百萬嗎?他們的收入從哪來
    "電競選手"作為近幾年的新興職業,很多普通網遊玩家對這個職業的最大印象就是"高收入",其實現實卻是大部分普通電競選手也是拿著七八千元的月薪,只有極少數頂尖明星職業玩家的年薪可以達到幾百萬至上千萬。說到底電競行業成績說明一切,只要技術過硬,高收入自然水到渠成。
  • 你不知道的新興職業:電競職業選手玩著就賺到錢了
    近幾年,因為資本大量進入電競市場,電競戰隊的市場估值被炒高,優秀電競職業選手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他說。  但他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越來越多的人衝著電競的高薪而一頭扎入這個圈子,其實真正能靠電競發家致富的還是極少數,高收入的背後是「兩高一限」,即高強度訓練、高淘汰率和有限的職業生涯。
  • PDD:別把你的興趣愛好當成電競職業,職業選手不好當
    隨著電競職業登上國家體育競技的舞臺,電競選手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讓眾多網癮少年們似乎找到了"逐夢"的方向!也為自己玩遊戲找到了絕佳的藉口!少年們馳騁在遊戲中,自覺水平6到飛起,動輒"電競冠軍夢",殊不知自己戰五渣的水平連職業的門檻都進不去!
  • LOL職業圈的發展歷程,選手從滿臉的青春痘到現在的細皮嫩肉!
    職業選手,一個讓所有遊戲玩家所尊敬,所喜歡的稱號。職業選手代表的是各個遊戲的最強者,他們通常都是光環纏身。要說職業選手有多幸福其實並沒有,在很多人眼中職業選手都是腰纏萬貫,到處都受人追捧的人。其實大家都錯了,在我看來職業選手可能是當今最難生存的一份職業。
  • 《黑色沙漠》職業如何選擇 PVE職業詳細排行
    強在哪 缺點呢,真的閉著眼吊打一切嗎, 首先這個職業pve方便的恢復能力 是明顯不如法師 女巫的 在裝備條件一般的情況下 也達不到法師 女巫刷怪速度 但是我把黑騎排在女巫前面..女巫終究是近戰 技能範圍有限 跑不快..
  • 壹電競年度職業選手人氣投票 你的onepick電競選手是誰?
    作為一個電競資深愛好者,小編我每每看到職業選手們在賽場上的精彩操作,總是忍不住為他們叫好,尤其那些以少勝多的團戰,奇蹟般的搶到關鍵資源,逆風翻盤的操作,總是讓人激動不已。這種魅力不僅僅來自於遊戲本身,更有職業選手們的錦上添花,在他們手中遊戲的機制、優缺點都被無限放大,在毫釐之間,戰場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種無法預測的未知性,給競技又蒙上了一層神秘又充滿期待感的面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8的劍魔、S9的天使,iG戰隊上單選手Theshy接連用天神下凡般的操作,看似不合常理甚至是非常魯莽的決定,卻能將局勢反轉,驚豔全球觀眾。
  • KPL職業選手到底有多有錢?工資情況揭曉!
    近日QG戰隊的Giao選手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新髮型,配文「看看我有什麼不一樣」。眼尖的玩家很快發現他換了新髮型,之後還有粉絲八出他剪這個頭髮花了2744元!對於大眾來說這個價格剪頭髮實在太貴了。職業選手到底有多有錢啊?玩家對他們的工資更加好奇了。
  • 是否對CSGO職業選手遊戲解析度過低有疑惑?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之前的一份對CSGO職業選手遊戲解析度的統計表從表中我們能看出,CSGO職業選手大多選擇的還是4:3的屏幕比例,選擇16:9、16:10屏幕比例的職業選手則是少之又少。相比我們大多數人日常使用的16:9比例的1920x1080解析度,職業選手往往都不走尋常路,像800x600、1024x768這樣的超低解析度早已成為了他們大多數人的菜。而這就引出了問題主的疑問:為什麼CSGO職業選手的解析度和屏幕比例普遍都設置的很低呢?
  • 「新職業」火爆背後 電競「小選手」職業前景堪憂
    電競行業拔尖選手的職業年齡是14歲-25歲,後續的職業發展前景堪憂;有的網絡作家年收入百萬元,卻沒法給自己繳納社保;網絡主播平均月薪8000元至1.5萬元,五險一金繳納也是問題。記者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以網絡主播、電競選手、網絡作家、快遞小哥等為代表的「新職業」受到青年追捧。來自前程無憂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其平臺上直播相關的崗位有近5.5萬個,10月、11月兩個月,有超過19萬人次投遞簡歷,其中本科、專科是求職主體,兩者相加超過八成。電競「小選手」職業前景堪憂近年來,電競行業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尤其受青年群體追捧。
  • 職業選手的手速也有差距,這種「斷手」按法,職業選手都做不到
    在LPL賽區八年的歷史中,可以說是誕生了一批非常優秀的電競選手了,像廠長、UZI以及Rookie等人都是我們LPL賽區非常優秀的選手們,他們也是幫助LPL賽區拿到了非常多的榮譽。不光我們的LPL賽區,在五大賽區中也同樣擁有非常多出色的電競選手,可以說電競選手們的操作和普通玩家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他們的手速可以說是非常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