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註定買不到一套房子,你是否會放棄擁有一套屬於自己房子的想法?是否會考慮為了一套房子,而換一座城市?有沒有想過,你想要的是這套房子,還是房子背後所代表的東西?而這些東西讓你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真的值得嗎?
換城市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會是一個輕鬆的決定。一座城市,就是一種生活,換城市就意味著從新開始,要面臨太多問題和挑戰。如果一個人願意為了一套房子而換一座城市,那這套房子就承載了太多的東西了。
最近幾年來,大多數城市房價依然堅挺,大多數年輕人想完全靠自己買房依然是一種奢望,有的人靠著父輩的支持買了一套房子,從此走上了房奴之路;而有的人,無依無靠,如果真的想要一套房子,就只能選擇鶴崗等房價非常低的城市了。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的文章獲得了很高的關注,我也去看了下,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他放棄了大城市的生活,而去鶴崗買房的,最終我也得到了答案。於李海(文章主角)而言,這套房子真的承載了太多太多,那不是一套房子,那是一個家,是安放他流浪身心的一個地方。
①父母離異,他二十多年沒回過家,沒有太多牽掛。
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五萬塊錢不是一個太大的數目,是可以拿出來的,現在鶴崗五萬塊錢可以買一套房,你願不願意去?相信大多數人都是不會去的,因為我們有親人,有朋友,以及其他的一些影響因素。
而李海不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他父母離異,二十多年沒回過家,相當於是沒有家的,而對於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來說,在哪裡生活,其實都一樣。
他之前在舟山生活,也是在租房子,舟山是他生活的地方,但是他在舟山是沒有歸屬感的,這座城市很美好,但是這份美好卻未必屬於他。而在舟山一年房租的開支也不在少數了。至於買房,就更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了。
一座沒有歸屬感、沒有親人的城市,是沒有什麼值得牽掛的。既然如此,在哪裡生活,又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呢?
②租房的生活已經折騰他太久了。
很多人提起租房都是一肚子的苦水,租房是一個看運氣的事情,碰到好的房東一切都好說,有的人在一個地方住久了,都不知道房東長什麼樣子了;而有的人如果不幸碰到不好的房東,可能就會受很多的折騰,這也是很多人一定要買房的原因。
他是海員,每年有半年時間在海上,半年時間在陸地,有很多東西還是要放的,不可能隨身帶著,所以必須有一個地方。
有一次他人還在海上,房東讓他搬走,他就只能找朋友幫忙,這時他心中一定是不好受的,這種感覺沒有人會喜歡,但這卻是很多租房的人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對於一個被租房折騰過很多次的人來說,產生買房的想法就很正常了。
③玉門老城區人太少,邊境又太亂,鶴崗相對來說要更好一些。
我之前想過去玉門老城區旅遊,因為那邊人很少,而在幾十年之前又非常的繁華,想去看看那是怎樣的景象。但是李海去玉門是想買房子,這其實很令我吃驚,因為那邊是少有人生活的。
他說小區的大門都不知道去哪裡了,很多家門也都是開著的,二十公裡內甚至都沒有賣菜的,六七十平的房子只要兩三千塊錢,但他依然轉身離開了,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下人是很難生活的。
邊境的房子也比較便宜,但是對普通人來說,邊境終究不太安全的,所以經過很多考慮,他最終選擇了鶴崗。
鶴崗的確與大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與玉門老城區和邊境相比,還是要好很多的,周邊的基礎設施是很齊全的,最基本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買房子終究是為了生活的,如果周邊的設施配套不齊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即使房子白送給你,又有什麼意義呢?
④再窮的地方也有富人,再富的地方也有窮人。
如果用舟山和鶴崗相比,那是怎樣的一個結果?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城市,但是這與李海這個人本身有什麼關係嗎,肯定是有的,但是關係並不大。
舟山的基礎設施要更完備,有更多的工作機會等等,但這些對李海來說,有那麼重要嗎?
鶴崗本身的基礎設施的確與舟山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只要可以滿足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就足夠了;而更多的工作機會,對李海也是沒有太大吸引力的,他目前是海員,還不需要找工作,即使真的需要找工作,對於一個沒有學歷,只能從事最基本工作的他來說,鶴崗因為缺少年輕人,反而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窮人和富人,在舟山底層生活的人,就比在鶴崗底層生活的人好到哪裡去嗎?其實並不會的。可能你目之所及的繁華,與你本身而言,只是可見而不可得的幻覺罷了,這與你在哪裡生活可能並沒有任何的關係,不管在哪裡生活,這個事實都是無法去改變的。
我相信你有留在大城市的理由,但是別人也有離開的理由,這其中沒有所謂的對錯,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⑤有的人買的是房,而有的人買的是家。
如果你現在要買一套房,這套房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一個投資工具?一個生活的地方?還是一個家?
我覺得買房就是在買房子背後所代表的這三種屬性,而為了不同的屬性所付出的代價是不一樣的。如果房子僅僅只是投資工具,那要看自己能夠承受的資金壓力以及未來的預期收益,稍不滿意就可能放棄購買;如果是為了一個生活的地方,買不買其實都行,有足夠的資金就買,而如果沒有,租房也並非不能接受,畢竟這不是家;而為了一個家,那很多時候是必須要買的,是沒有太多可商量餘地的。
而對於李海來說,他就是在買一個家。為了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他甚至願意換一座城市生活。他對家的那種渴望是我們這些從小就在長輩呵護下長大的人所很難體會。
對他來說,無論如何必須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因為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他就沒有根,就一直在流浪。一套房子對他來說,真的太重要了。就像評論所說的:有錢的人買的是房,流浪的人買的是家。
同樣的房子,對不同的人所代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對一個流浪了二十多年的人來說,這套房子就是一個家,而為了這個家,他可以不在乎地理位置,因為這套房子承載了太多太多。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看到,所生活的就是世界,其實並不是的。有很多地方,很多人是我們所看不到的,是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的,甚至是從來都不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之中的。
像李海這樣的人,並不會是這個社會的主流,對我們來說,他們只是極小的一個群體,當我們對這個社會充滿各種各樣的要求、各種各樣的欲望時,他們只想要一個容身之所,只想要一個家。
每個人買房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是看重房子在某方面的價值,所以,在你做出買房的決定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然後根據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去評估自己可以為之付出的代價。有所得就必有所失。
(微信公眾平臺:怖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