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10天砸70億造車 剛剛拿下動力電池新龍頭

2021-01-11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許家印是鐵了心要造車的。

10天前(1月15日)剛花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買全球性電動汽車公司NEVS51%股權,今天,又公告以10.6億元入主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第一大股東。

10.6億元收購電池新巨頭

1月24日,恆大健康公告,以10.6億入主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第一大股東。

業內專家認為,動力電池被喻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做大做強的關鍵。

恆大成功入主卡耐新能源,整合國際資源研發世界頂級動力電池技術,充分顯示了恆大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和執行力。

三大特點,10年內設立多個超級工廠

近年來,受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帶動,我國動力電池市場實現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銷量同比增長56%,市場規模已近千億,預計未來幾年動力電池銷量的年複合增長率超47%,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4000億左右,維持高速增長勢頭。

卡耐新能源則有以下三大特點:

1、技術來自於日本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直屬機構)與日本電池巨頭ENAX共同創立,技術來源於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小澤和典及其研發團隊,是國家動力電池和電池系統系列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公司是國內第一批符合工信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第一家批量提供三元疊片軟包裝動力鋰電池的企業,也是第一家將電池產品出口到日本的中國企業。

2、電池產品安全性好

目前,卡耐新能源已成為上汽集團、東風汽車、長安汽車、江鈴集團等多家主流車企的電池供應商,2018年其動力電池產量及裝機量均排名行業前十,軟包動力電池穩居行業前三。

3、強大的研發團隊

卡耐新能源擁有超 300人的全球研發專家,核心技術人才來自於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日本英耐時、韓國三星、LG化學等全球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技術團隊超1500人

。公司已在中國和日本成立研究院,日本研究院執行院長安部浩司是全球著名的電池電解液科學家,是「功能性電解液」的發明者。同時,卡耐新能源還與中科院、哈佛大學、日本佐賀大學等全球知名研究機構及院校深入合作,加速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前沿技術的研發,目前在固態電池開發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目前卡耐新能源在上海、江西、廣西、江蘇已擁有四大生產基地。恆大入主後將迅速擴大公司生產規模,計劃在10年內設立多個年產能 60GWh 超級工廠,以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

許家印的汽車版圖

這是10天內,恆大為造車,公布的第二個大手筆收購公告。

1月15日,恆大健康剛發布公告,以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收購擁有「薩博」基因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並獲得多數董事席位。NEVS具備世界級的電動車研發、製造、量產能力。

而去年9月恆大入股廣匯集團,擁有全球最大汽車經銷商廣匯。

此次入主卡耐新能源,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標誌著恆大已完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將通過產業協同佔領行業高點。

相關焦點

  • 恆大再出手,10.6億拿下卡耐新能源,許家印造車是認真的
    1月24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以近10.6億的價格收購了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58%的股份,成為卡耐新能源第一大股東,將在2019年4月30日前完成交割。文/郝秋慧 億歐專欄作者為什麼是卡耐新能源?卡耐新能源是一家於2010年5月成立的專注三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技術企業,由國資委直屬機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與日本ENAX等共同創立,其核心技術來源於「鋰電池之父」小澤和典及其研發團隊,卡耐是第一批入圍國家工信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並參與了所有新國標起草工作,是國家動力電池和電池系統系列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 「豪門盛宴」後又赴意考察兩巨頭 解構許家印造車的三層邏輯
    許家印赴德打造的「頂級盛宴」剛剛落幕,又馬不停蹄踏上了新的造車考察徵程。 前幾天,許家印赴德打造的「頂級盛宴」剛剛落幕,又馬不停蹄踏上了新的造車考察徵程。
  • 「造車勞模」許家印為恆馳取經:考察德國車展 六度出國奔赴八地
    今年以來,許家印為造車六次出國,總行程已超九萬公裡,可繞地球兩圈,飛行時長超130小時,這位「造車勞模」用「行程單」詮釋了恆大「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決心。當晚,許家印舉行大型答謝晚宴,宴請了60多位全球頂級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汽車零配件龍頭供應商的董事長和 CEO。據知情人士透露,恆大接下來將與世界各頂級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及汽車零配件龍頭供應商深入合作,打造世界一流品質的「恆馳」 全系列產品。
  • 許家印造車大事記:八赴海外橫跨7國18城總行程12萬公裡
    為打造世界一流恆馳,"造車勞模"許家印一刻不停地全球奔走。日前的歐洲行一結束,許家印就馬不停蹄飛赴日本繼續考察全球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 回顧許家印近半年的造車行程,可謂日程緊密、節奏緊湊。
  • 許家印沒有退路,或醞釀一個「新恆大」?
    9月6日晚,恆大召開營銷大會,恆大集團掌門人許家印在現場正式下達今年9月和10月的營銷「軍令」:每個月銷售目標1000億元,「金九銀十」要賣2000億元。 單月銷售過千億是什麼概念?媒體直言,「歷史上從未有房企實現過單月銷售千億」。 當然,作為行業龍頭,在促銷這件事上,恆大有自己的實力和底氣。
  • 恆大汽車:做造車新勢力中的大玩家
    中秋節前兩天,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法蘭克福做東,組織了一次晚宴,被邀請赴宴的是全球上60多位頂級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和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名單上包括了博世、麥格納、大陸、採埃孚、愛達克、偉巴斯特、馬勒等企業。這可能是21世紀汽車史上「最豪華的套餐」。5天之後,許家印又出現在義大利,接連奔赴都靈和米蘭。義大利是服裝設計界的「達文西」,也是汽車設計界的聖地。
  • 許家印鐵了心自己造車:10.6億收購汽車電池企業上海卡耐
    許家印鐵了心自己造車:10.6億收購汽車電池企業上海卡耐 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 2019-01-24 17:17 來源
  • 恆大造車揭開「神秘面紗」 800人科研團隊攻堅動力電池技術
    量產在即氣勢直逼特斯拉恆大汽車的目標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的位置,而目前正在這一位置的是特斯拉。恆大汽車僅發展兩年,要拿什麼去和當今龍頭PK呢?首先是在車型和產能上,恆大汽車擁有「碾壓式」的優勢。據悉,恆馳將於明年陸續量產,目前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基地已全面進入試生產,達產後可做到每分鐘生產一輛車。行業內部人士表示,當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尚缺乏高端豪華車型,恆馳1極有可能會填補這一塊的空白。然而,恆大汽車的市值僅為2300億港元,反觀特斯拉高達4.4萬億港元的市值,恆大汽車仍有至少19倍的漲幅空間。
  • 恆大跨界王思考,3000億豪投背後,許家印的產業心與系統風險
    2019 年 1 月,投資 1.5 億美元(約 10 億人民幣)與柯尼塞格組建合資公司,共研新能源汽車技術;10.6 億收購動力電池生產廠商上海卡耐新能源58.07% 股權。9.3 億美元收購國能汽車 NEVS(薩博後代)51% 的股權;設立恆大智慧充電科技有限公司。
  • 併購卡耐新能源 許家印汽車全產業鏈版圖已成
    繼入股廣匯、併購NEVS後,1月24日,恆大健康(HK.0708)宣布以10.6億入股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為第一大股東。這標誌著,恆大正式進軍動力電池領域,完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版圖。接下來讓我們從其造車史中,探尋恆大新能源汽車帝國是如何誕生的?
  • 恆馳量產不遠許家印造車夢漸近
    「新能源車企從成立到交付,至少需要3年半左右的時間。如果明年恆馳能夠如期交付,那麼恆大造成將刷新車企交付時間記錄!」隨著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試產的熱度不斷升溫,一位媒體同行驚嘆於恆大速度。收購e-Traction和Protean,全面掌握了商用車和乘用車領域世界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擁有了代表動力總成未來發展方向的世界頂級輪轂電機技術;引進韓國SK電池研究院院長李浚秀及其團隊,恆大新建的世界最先進智能製造基地生產的電池
  • 恆大造車狂想曲:人人見,人人哇?
    跟動輒擁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行業龍頭相比,「簡直相差十萬八千裡」。他打算走一條和全世界所有車企都不一樣的道路,叫恆大造車路。許氏特色的造車路空中飛人許家印比過去更忙了,連飛機上的時間都用來安排業務高管們來匯報工作。
  • 戴森砸 177 億造車,能做出哪些顛覆?
    zKgednc這家以吹風機、吸塵器、電風扇等聞名的家電巨頭,剛剛披露了造車新進展。zKgednc這是戴森宣布砸入 20 億英鎊(約合人民幣 177 億)造車以來,外界首次清晰的看到戴森究竟會造出一輛怎樣的車出來:zKgednc
  • 拼圖躍進,恆大造車「買買買」模式能否走通?
    年銷售額6000多億的恆大,更是把資本造車的手腕發揮到淋漓盡致。恆大最開始入局汽車行業,並沒有直接下場,而是通過投資手段。2018年,恆大通過資金入股,成為賈躍亭造車路上的白衣騎士,當上了FF第一大股東。不過,這段關係最終天不遂人願,雙方不歡而散。
  • 飛赴德國考察法蘭克福車展,「勞模」許家印只為造好車
    從造車之初就堅持「技術為王」的許家印,自然不會錯過這場行業盛事。德國當地時間9月11日,許家印率高管團隊赴法蘭克福車展,開啟考察頂級技術之旅,足見其對技術痴迷之深,造好車的決心之大。當晚,許家印舉行大型答謝晚宴,宴請了60多位全球頂級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汽車零配件龍頭供應商的董事長和 CEO。
  • 恆馳1路跑官宣,恆大造車翻開底牌
    在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擁有3200多名科研人員,匯集了原LG、三星SDI、SK創新等國際巨頭電池廠商的研發人員及高管在內的全球性人才。在國內新能源造車這條賽道上,巨頭林立,競爭激烈。外有氣勢洶洶的特斯拉,內有蔚來、理想和小鵬等新勢力造車者,更有傳統車企如比亞迪等。但恆大汽車在技術和資金的支持下,自有過人之處。
  • 不造車了,花光200億後戴森轉向動力電池
    此前,歷經三年研發、耗資200億元之後,戴森造車項目於2019年10月正式被廢棄。此事一出,也就意味著戴造車的計劃將就此告一段落。想要在愈發火爆的純電汽車市場分一杯羹,對於目前的戴森來說只能等到以後了。
  • 賣了22年吹風機的戴森,砸177億就為造這麼一輛車,據說售價88萬
    這家以吹風機、吸塵器、電風扇等聞名的家電巨頭,剛剛披露了造車新進展。這是戴森宣布砸入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77億)造車以來,外界首次清晰的看到戴森究竟會造出一輛怎樣的車出來:7座的跨界車的布局,大車輪長軸距的設計,看起來略顯炫酷。
  • 恆大造車連破三大難關,「多點開花」衝擊全球市場
    與十年前相似的是,進軍汽車領域的後起之秀恆大,憑藉高舉高打的戰略步驟,連過品質、技術、產能三大難關,讓眾多新能源車企望而生畏。品質關:建豪華「朋友圈」,造一流恆馳為了打造「人人見,人人哇」的高品質恆馳,許家印走訪了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後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工業龍頭。奔走大半個世界的許家印,與4家工程設計龍頭、15位造型設計大師、110家龍頭供應商合作,建立起三大世界級「朋友圈」,保障恆馳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