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以說是深圳樓市的一個「全勝之年」。房價的增長,二手房的倒掛,打新熱的掀起,金融資金的頻頻流入,讓深圳的樓市一次次站在了話題輿論的最高點之上。官媒批評、地方反省、自媒體聲討,多種多樣的聲音當中深圳的樓市似乎該有一個了斷了。
近期,網上頻頻傳出馬路邊透露社的消息,說深圳將在12月的最後一天出臺最新調控政策,並在元旦當天生效執行。從政策的出臺和生效時間來看這非常深圳,因為深圳的政策就是以很強的時效性為特點的,幾乎不給樓市反應的機會。但是從政策內容來看似乎就有一些不太對味了,感覺有些偏差了。
網傳的調控內容大概如下:
1.限售從3年變為5年。
2.契稅首套房3%,二套房5%。
如果但從這兩個政策來看,絕對會給深圳的樓市帶來不小的影響。因為深圳當前的問題就是新房和二手房的價格倒掛嚴重,導致購房者炒房投機的心理增強。如果將限售時間增加,那麼很多投機者應該會有所顧慮,畢竟深圳房價很高,持有成本增加的同時風險也會增加。其次,契稅的增加也會帶來炒房成本,也會帶來購房成本。雖然房價上漲了3%購房者都沒啥意見,但是光稅費上漲2%那麼購房者就覺得貴了。
不過,我們要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兩個政策恐怕都不適合當前的深圳。首先,深圳就是因為缺房所以才讓二手房價格倍增。如果限購從3年延長至5年,那麼深圳新房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很多二手房源將會限購,二手房源減少也會直接影響到市場的競爭。競爭增加了那麼房東對於二手房的定價就更有主動權。現在深圳已經是房東看什麼政策都像是漲價的環境,如果再來這樣一個房源削減的信號釋放出來,無疑是讓深圳二手房房東再解讀出一個房價上漲的信號來。二手房價格一旦上漲限價的新房價格與二手房價格差距繼續拉大。這種情況下會不會繼續增加有錢人投資的興趣呢?
其次,稅費的增加幅度可能還沒有房價的上漲幅度來得快,並且深圳的房子是賣方市場,買方也很願意花錢再買一個安心。所以契稅上漲帶來的威懾力對於剛需而言或許真的很有限。
總的來說,深圳要想解決當前的樓市問題僅僅從政策出發或許真的不夠,又或者說僅僅是做一些限制需求和交易的政策變化是不夠的。如果網傳的消息真的發生了,那麼深圳的樓市矛盾恐怕有將要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