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直播帶貨的「低價售賣」陷阱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據《新京報》1月5日報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部分直播帶貨套路滿滿,演戲砍價、哄抬價值。還有主播低價售賣三無日化產品,一些衛生用品生產商,甚至專門生產劣質溼巾,專供直播帶貨。有業內人士透露,「便宜貨」已成直播間引流手段,而消費者買回家的廉價商品可能過不了「質量關」。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電商直播已超過2000萬場,大量商品通過直播帶貨進入千家萬戶。與此同時,直播帶貨「翻車」事件頻發,內幕不時被曝光,此番直播「低價」黑幕,讓人震驚和憤怒。

主播也好,商家也罷,只有多一些實事求是、以誠相待,才能長久地贏得消費者。讓人遺憾的是,部分直播間主播和相關人員通過「表演」,營造「虧本銷售」的假象,以達到引流、促銷和謀取暴利等目的。

直播間這些「低價」推銷堪稱消費「陷阱」。表面上看,「低價」雖然意味較低的購買成本,但「低價」次品不一定能達到使用目的、發揮應有功效,甚至可能對消費者造成人身損害,實際上消費者並未真正省錢。

要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電商直播市場的秩序,除了提醒消費者提高警惕,還應對坑害消費者的主播和商家亮出法治利劍。比如,直播間的演戲砍價、哄抬價值等行為,已經涉嫌價格欺詐,有違價格法、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精神和要求;而商家生產劣質產品、貼牌產品,主播推銷這類產品,可能違反產品質量法、民法典等。

每天都有數萬場直播在同時進行,加之直播間分散,給日常監管帶來不小難度。這也讓某些帶貨主播和商家心存僥倖,視法律為無物肆意而為。這種情況下,唯有多方合力才有望填平直播「陷阱」。

作為消費者,除了審慎識別直播間「低價」商品——核實價格、了解品質外,更要對違法侵權行為積極說「不」,及時向有關方面舉報相關商品和直播間,依法主動維權。

作為電商平臺,要嚴把直播帶貨「價格關」「質量關」。比如,事先制定嚴格嚴密的管理規則,採取相應技術監控手段,防範價格問題和質量問題;事中及時叫停違規直播帶貨活動;事後對違規主播和商家進行處理等。

不久前,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再次對網絡直播活動中存在的假冒偽劣、虛假宣傳、交易數據弄虛作假等一系列問題亮劍,其中提出的發揮綜合執法優勢、強化信息共享與協調配合等措施,都有望對直播亂象形成更大的威懾。

此外,一些消費者提出的在電商直播間推行「一鍵舉報」、發布直播帶貨黑白名單等,也值得考慮。

相關焦點

  • 直播看中購買的低價大牌口紅是假貨 當心直播帶貨中的陷阱
    如今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興的銷售方式,非常受歡迎,但擦亮眼睛很重要。從今年8月份開始,南京建鄴警方就陸續接到市民的報警,稱她們在某直播平臺上以49.9元的價格購買了迪奧口紅,可是收到貨後卻發現,口紅是劣質產品。為此警方展開了偵查。
  • 警惕直播帶貨火爆背後的「衍生騙局」
    警惕直播帶貨火爆背後的「衍生騙局」 2020-11-24 17:0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商場特賣會與直播帶貨 「開戰」
    而他們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各大商場開展「特賣會」售賣假冒偽劣「大牌」服飾。 時間回到今年4月,南京江北新區警方南京警方接到市民報警稱,轄區某商場內有人從事銷售假冒品牌商標鞋服活動。 民警走訪發現,在正對商場大門一個顯眼位置的店櫃內,到處懸掛著「全場7折」、「低價3折」、「特價99元/件」等字樣的標牌,櫃檯內擺放著各類知名運動品牌的服裝、鞋子。 此外,該團夥在南京其它區域也有銷售點位,都是打著「特賣會」的幌子,低價售賣沒有授權的假冒偽劣服飾。
  • 優勢恐成「雙刃劍」直播帶貨亟需擺脫「全網低價」標籤
    因為李佳琦和薇婭等行業頂尖主播的出現,加上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播帶貨熱潮迅速席捲國內消費市場。「直播商品=低價優惠」成為很多網友心照不宣的認知,剛剛結束的雙十一大促,更是將直播帶貨推上了這場狂歡的中心舞臺。喧囂的背後,此次燕窩事件也給商家和消費者敲響了警鐘。業內人士指出,直播帶貨行業因產品質量問題頻頻翻車,本質上與其商業模式有關——低價就是競爭力。
  • 直播帶貨「槽點」多 「滿減」「補貼」讓消費者目不暇接
    直播帶貨「槽點」多各大電商平臺的主播們賣力講解、分享體驗,加上粉絲們刷屏的評論,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通過直播下單購物。當前,網絡直播的購物方式越來越普及,同時也隱藏著一些消費陷阱。據中消協調查統計,消費者投訴的「槽點」主要有: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主播將消費者引至第三方,該平臺信用資質不佳或是引誘消費者進行私下交易;部分商品售後無保障,消費者難享「三包」權利等。
  • 直播帶貨滋生消費新隱患
    近日有消費者向媒體實名舉報擁有千萬粉絲的「某」主播聯合廠商欺騙消費者,主播在直播間中介紹所售賣的是在內蒙古草原放養的「草原鵝」,但有消費者收到貨後發現所謂的「草原鵝」變成了家養的鴨。隨後有網友認出該擁有千萬粉絲的主播就是快手網紅「平榮」。類似這樣「掛鵝頭賣鴨肉」的事情在直播帶貨中並不少見。
  • 騙子盯上直播帶貨,買家賣家都要小心!
    最近,珠海有人直播購物時就遇到了陷阱,一不小心,直播「帶貨」成了「帶禍」。如果說淘寶使消費者買買買不停,那麼直播會讓消費者搶搶搶不停。而騙子正是看中了這點,想蹭一下直播帶貨的快車瘋狂撈一筆。直播帶貨有陷阱前段時間,珠海張先生在快手App上看直播,直播間裡的主播正在推銷一款漁具。酷愛釣魚的張先生立馬對此產生了興趣。經過主播一番生動形象的介紹後,張先生覺得這漁具確實很好,價格也讓人十分心動。
  • 超低價「名牌口紅」何來:直播帶貨背後的造假生意
    一些銷售者通過抖音平臺直播帶貨,將購買者導入電商平臺。這些抖音帳號往往晚上直播賣貨,第二天相關帳號即被廢棄。抖音方面表示,針對「低價售賣正品口紅」的現象,根據平臺規則規範已對4000+個達人帳號實施封禁電商權限處罰,對200+個商家進行了清退罰沒保證金。
  • 直播間低價:「上千」翡翠進價30元,廠家特製次品溼巾供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的風口下,守在屏幕前搶購「特價商品」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電商直播已超過2000萬場。而狂歡的背後,頭部主播屢屢「翻車」,虛假宣傳、問題產品的投訴不斷。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直播帶貨套路滿滿,演戲砍價、哄抬價值。還有主播低價售賣三無日化產品,一些衛生用品生產商,甚至專門生產劣質溼巾,專供直播帶貨。
  • 羅永浩承認售假 直播帶貨供應鏈如何管控?
    11月27日,辛巴表示,「茗摯」品牌燕窩產品在直播間推廣銷售時,確實存在誇大宣傳,燕窩成分不足每碗2克。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介入調查「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其實,許多頭部網紅主播因為直播產品眾多,為此大都組建了專門篩選貨物的團隊,為直播的商品的把關。
  • 網紅高火火因直播帶貨涉嫌虛假宣傳道歉!不合理低價遊幾時休?
    「11月8日,我在直播間中推廣了一款旅遊卡......經消費者反饋,(實際情況)與委託方承諾不符,委託方涉嫌虛假宣傳。」 12月17日凌晨,網紅主播高火火在他直播的短視頻平臺抖音發布視頻,就直播間推廣的旅遊卡與實際不符進行道歉,並承諾賠付。
  • 「深度」辛巴「燕窩門」持續發酵,直播帶貨頻頻翻車,消費者該怎麼辦?
    圍繞消費者提出的「辛巴直播間售賣的燕窩實質上是糖水」的質疑,辛巴、燕窩品牌方茗摯以及打假博主各方力量在輿論場中博弈。而事實上,辛巴燕窩事件或許只是被曝出來的冰山一角,觀察黑貓投訴以及各類社交平臺、媒體關於直播帶貨的紀錄,關於直播帶貨翻車的消費者投訴屢見不鮮。
  • 成都消協發布租房消費警示,警惕低價陷阱和風險
    中國消費者報成都訊(記者劉銘)9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租房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低價出租背後可能存在的消費陷阱和市場風險。了解房屋租賃市場的價格情況,要求租賃公司提供其與房東籤訂的合同,明確合同性質,幫助判斷房屋的實際租賃價格,警惕低價出租背後可能存在的消費陷阱和市場風險。
  • 網紅直播間賣299元雲南雙人遊,翻車道歉!
    近日,某短視頻平臺網紅主播「直播帶貨雲南旅遊」翻車事件廣受關注。網紅帶貨雲南雙人遊6天5晚只賣299元「3年之內有效,兩個人299元。對,你沒有聽錯,豪華雙人遊5晚6天或者6天5晚,豪車接送,大家一定要去一次玉龍雪山......」網紅「高火火」11月8日在直播間帶貨一款旅遊產品時大聲承諾:一定是純玩團,沒有強制性消費的,並聲稱下飛機後都是奔馳接……有網友稱,自己購買了這款旅遊卡後在參團遊玩過程中發現,完全不是直播間所宣傳的那樣,實際上是單純的購物團,並且要求從早到晚購物,存在涉嫌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 直播帶貨高客單價產品真的行不通嗎?
    儘管老羅帶貨大品牌多數走的是「半價」的低價策略,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現高客單價的大品牌廠商,對直播帶貨早已按捺不住一顆騷動的心,躍躍欲試、不斷探索。除了老羅,其實還有很多單價千元以上的中高端品牌都在嘗試直播帶貨,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只是大家很少關注。
  • 直播帶貨幕後的粗糙生產鏈:從賣腳本到培訓,誰在「割韭菜」?
    「現在直播帶貨已經需要靠演技了嗎?」張婷婷有些哭笑不得,迅速退出了直播間。26歲的張婷婷之前常看直播,早早就關注了李佳琦、薇婭等一大批當紅帶貨主播,買東西前也總是先點開店主的直播間看看,衣服要看試穿,口紅要看試色。但最近,她有些「受不了」賣貨的直播了。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直播帶貨的套路越來越多。
  • 醫療直播適合醫療器械帶貨嗎?
    「直播帶貨」成為2020年最火的商業模式,電商、教育、企業等等領域都紛紛開始在疫情直播帶貨,度過疫情帶來的難關。那麼醫療直播帶貨可行嗎?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就跟著歡拓雲直播小編來看看吧。
  • 直播帶貨應該停止忽悠消費者了
    而且更要聲嘶力竭地喊,這個價格只在「今天我的直播間有」。其次是找機會「演」,通常的套路就是找人「吵架」,跟品牌方吵,跟其他主播吵等等。比如某頭部主播曾因直播間裡售賣的蘭蔻套裝,比其他主播高20元,就宣稱要「封殺」蘭蔻。其三就是靠別人配合「捧」。比如有媒體報導,今年雙11前,GUESS官方旗艦店和某主播同步直播,店鋪也指出某主播直播間的899元是「最低價」。
  • 直播帶貨滋生消費新隱患
    近日有消費者向媒體實名舉報擁有千萬粉絲的「某」主播聯合廠商欺騙消費者,主播在直播間中介紹所售賣的是在內蒙古草原放養的「草原鵝」,但有消費者收到貨後發現所謂的「草原鵝」變成了家養的鴨。隨後有網友認出該擁有千萬粉絲的主播就是快手網紅「平榮」。  類似這樣「掛鵝頭賣鴨肉」的事情在直播帶貨中並不少見。
  • 直播帶貨行業何時能夠規範?
    但是在直播帶貨行業中,如同辛巴這樣的網紅真的多如牛毛,甚至很多人售賣的產品遠比辛巴假,場景令人更加忍俊不禁。筆者不禁好奇,這次懲罰了辛巴,但是其他人是不是也應該同樣的待遇?在直播帶貨這個風口,成就了一大批人,也的確給消費者們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是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準入門檻極低,沒有任何規範,行業亂象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