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循環也壓不住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

2020-08-29 金哥滬漂日記

最近看了不少文章,其中不乏一些大V發表了對經濟內循環下房價走勢會如何?不知道這些人是單純的為了吸引流量故意這麼說,還是真的他們就是這麼認為的。

我覺得無論經濟環境怎麼變,國內的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長期看漲的趨勢不會改變。雖然目前國內經濟困難,同時隨著國外疫情的蔓延,國內的情況可以說雪上加霜了,很多人因此失業,國家也被迫啟動經濟內循環。但這是不是就代表房價會下跌了呢?三四線城市的不敢說,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一二線城市絕對不會。為什麼呢?

先不要說什麼高深的經濟理論,也不要拿過去日本的房地產崩盤來舉例子,國內的情況和國外完全是兩回事。我就用一個簡化的模型來說是房價的問題。

假設10年前,某個國家一共有10個一籃子生活必須品(包括吃,穿,住,行的所有的必需品),這個國家發行了100萬貨幣,一共有10個人。那麼這個國家的毎個籃子生活必須品價值10萬。

假設這10個人每人得到了10萬元收入,則每個人剛好分配了一個籃子。

實際情況是,這10個人中,有人得到了10萬元,有人得到了8萬元,有人得到12萬元。那麼這10個籃子通過在品質上的差別有所區分,賣給這10個人,剛好1人1份,只不過有的品質略好些,有的品質略差些。

時間過了10年,這個國家增加到20個一籃子生活必須品,人口還是10個人,但是發行了1000萬的貨幣,那麼這個國家的毎個籃子生活必須品價值50萬。價格翻了5倍。如果每個人平均是100萬,則每個人可以得到2籃子生活必需品,生活提高了。但實際上是,這10個人中,4個窮人每人還是10萬,3個普通人每人是20萬,剩下3個富人每人300萬。

這3個富人共900萬可以買掉18個一籃子生活必需品。剩下7個人只能分配到2個一籃子生活必需品。這樣勢必有人會餓死。而且無論是窮人還是普通人都買不起任何一個一籃子生活必需品。社會不可能只有富人才配生存,沒有窮人,富人就不會存在。

因此必須有一項物品能夠從一籃子生活必須品中剝離出來,吸收掉富人龐大的資金,同時也要讓窮人和普通人能夠買得起一籃子生活必需品中能夠維持生命的最基本的生活品。

於是就要把一籃子生活必須品進行拆分。找到一項物品,不擁有不會餓死,但擁有能夠讓人過的舒服,具備高的使用價值,能夠保存,具備稀缺性。你們猜猜是什麼呢?

單純的依靠行政手段讓房價下跌不但不能抑制通貨膨脹,多出來的流動泛濫的貨幣得不到有效吸收,會推動生活必需品上漲,使窮人的生活更加艱難。

所以不要幻想房價會下跌,從歷史上看,從古至今房價都不是普通人買的起的,房地產是致富者身份的象徵,還沒有聽說無產者發家致富的,可以觀察目前社會上的大佬們?哪個沒有過億的別墅?連大佬都是這麼選擇的,普通人更要擠破腦袋的去買房。

相關焦點

  • 「內循環」經濟對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樓市有何影響?
    01、內循環經濟讓房地產成為配角近期,「內循環」這個詞在各大媒體上成為熱詞。你一定會問,「內循環」經濟對中國的房價到底什麼影響?對這十個城市而言,已漲價的要抓緊調控,有上漲趨勢的要降溫,房價穩定的要保持。所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南京、杭州、瀋陽」等熱點二線城市的房價熱在目前「內循環經濟」的政策下,應該會暫時「退燒」。這些城市未來一段時間將會重點發展居民消費。
  • 一二線有人口、有經濟,房價能漲,三線城市憑什麼上漲?
    而且不只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在上漲,就連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出現了明顯的上漲。例如從7月份的新房價格漲幅排行榜來看,排在漲幅榜前三位的分別是銀川、唐山、西寧,這幾個城市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屬於三線城市。大家也都知道樓市調控到現在,房價走勢受到人口和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一二線城市有人口和經濟優勢,房價出現上漲很正常,但為什麼沒有三線城市的房價也會出現上漲呢?而且漲幅比一二線城市還要高呢?
  • 1-7月份的一二線城市房價,均在上漲
    為撰寫需要以及考慮到為購房者提供實在的參考意義,本文將著重對4個一城市、32個二線城市1-7月份的房價作出分析,結合7月、8月這兩個月密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未來房價作出基礎判斷。1、一線城市:漲幅可控報告顯示,1-7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 46035 元,同比上漲 6.7%,漲幅低於報告中全國100城同比上漲10.7%的幅度,體現出一線城市房價的漲幅總體上處於可控狀態。6.7%的漲幅,介於5%-10%之間,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這個漲幅非常合理,房價短期內也不會出現過熱的現象。
  • 2020年經濟內循環,房價何去何從?天津房價已開啟暴跌模式?
    經濟內循環是指:國人投資、國人生產、國人消費。其實經濟內循環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二三十多年前的日本他們就搞過了。當然也是老美的原因,讓日本不得不走上了經濟內循環的道路。最後結果怎麼樣呢?想必很多人都是清楚的吧,日本因為國土小人口少,雖然努力循環最後還是房產崩盤、經濟倒退、大量入失業破產。
  • 經濟內循環,城市或面臨大洗牌,房價搖搖欲墜,請做好準備
    經濟內循環是在當前面臨外部環境惡化,提出的最新戰略,主要意圖是拉動國內投資和消費,搞活國內經濟,替代和彌補貿易摩擦和外貿出口疲軟,導致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戰略,需要一步一步的來。 第一個是城市大洗牌。南方崛起,大家都知道,珠三角,長三角民營經濟最為活絡,以深圳為代表高科技產業,在南方越來越佔據地位,最近統計東莞人流入佔據中國城市之首。不僅人流,錢流,物流都往南方集中,房價也是深圳領漲全國,經常是排第一。最近,重要會議定調,包括深圳等房價熱點南方城市,都出臺了嚴格的限價政策,這可能也是內循環的第一個政策細則。
  • 7月房價還是處在上漲的狀態!經濟內循環來了,房價何去何從?
    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7月份的新建商品房價格比6月份上漲了0.5%。4個城市的二手住宅平均價格,比6月份上漲0.7%。其中北京持平,上海0.5%、廣州1.6%、深圳1.2%。二手住宅的升幅趨勢跟新建商品房還是一樣,廣深依舊熱度較高。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房價格有59個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上漲的趨勢。
  • 房價漲跌將分化,一二線城市上漲,四線以下城市下跌
    房價漲跌將分化,一二線城市上漲,四線以下城市下跌,但需要拉開到20年周期看。在城市化進程未結束前,仍然有很多農村人口進到小縣城,因此,短期小縣城仍然有購買力支撐。未來城市化率達到70%以後,小縣城人口將被一二線城市群吸走,沒有經濟命脈的小縣城將走向衰落。沿海小縣城可以還可以維持,中西部小縣城房價很危險,房價下跌疊加有價無市。
  • 7月80%城市房價上漲?內循環時代,樓市進入「彈簧狀態」
    在商品房制度實施的這些年,我國的房價一路上揚,在一二線城市這種現象更為明顯,房價上漲的幅度比工資收入上漲的幅度多得多所以,房價的漲跌幾乎是每一個人都關心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先後有120多個城市出臺了高達300多次的樓市調控政策。儘管如此,根據中指院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樓市仍舊是漲聲一片。全國100 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同比上漲 3.21%。
  • 深圳房價近1年上漲20% 專家:要防範傳導至其它一二線城市
    「深圳擠出的投資投機需求有可能進入周邊珠海、廣州等城市及其他同類城市,推動其房價上漲。但是,如果宏觀經濟環境未及時復甦或進一步變差,一二線城市即使房價進一步上漲也難以持續,最終『高開低走』的風險變大。」
  • 一二線房價上漲動力
    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和一線城市的房價預期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三四線城市缺乏充足的人口和經濟基礎,這也就說明三四線城市現在房地產市場表現的越火爆就越說明房地產市場泡沫越嚴重,而一二線城市由於有充足的人口和經濟基礎,讓房子的價格一直處於穩定狀態,不會有特別大的波動,畢竟一線城市有人口和資源的支撐。
  • 經濟內循環的國策下,全面打壓房價是必然結果!
    南京的房價漲幅還沒有到能讓媒體聚焦的程度,下一個被聚焦的城市就算是杭州也不會是南京。但是南京,依然直接開啟了調控升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一線城市裡,只有深圳是上漲的,其餘3個都是持續下跌的。深圳出臺最嚴限購令後,一線城市就已經全部被摁住了。而二線省會城市裡,南京也已經高調宣布跟進,嚴打房價。
  • 「經濟內循環」下,房價大跌?不能買房了?黃奇帆給出房價真相
    長期以來我國的房價的上漲已經是超過了很多人工資的上漲速度,十年前的一座房子,現在可能都可以換一頓樓房了,如今的房價很多地方都是上萬甚至十幾萬每平米,然而我國工資達到月薪上萬的卻還不到兩成然而,經濟內循環這一狀態的出現,很多人就開始各種害怕,萬一到下半年這種情況一直出現,會不會導致房價降低,導致房子「不值錢」呢?那麼下半年還能買房嗎?房價會降嗎?對於這些議論,專家黃奇帆給出了說法,並且說出了房價真相。
  • 經濟內循環定調!應該存錢還是應該買房?看看聰明人怎麼選
    在7月21日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提出了經濟內循環」。在這「經濟內循環」提出後,很多投資房地產的人都覺得未來房地產市場要繼續發展起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在經濟內循環之下,老百姓手裡的錢還是會流向房地產市場,未來房地產行業肯定會發展壯大。經濟內循環之下真的會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嗎?
  • 一二線城市房價四月份為什麼會上漲,三四線城市卻再次下跌呢?
    最新報告:5月最新數據報告已經出來了,在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4月份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的核心城市房價快速回升我們按平時的邏輯分析,租金下跌房價上漲,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個人感覺這是一種房價總體上漲的信號,雖然說現在房地產泡沫風險在不斷增加,但是對於以後房價的走向,在我來看來,還是可控的,我們要知道風險大也就預示著利潤也高。
  • 經濟內循環之下,中國房價還能撐多久?
    其實,所謂的「內循環」和以往說的「拉動內需」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想靠國內消費來拉動經濟。 今年年初,新舊基建的提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消費方面,大部分城市的做法,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派發數億的消費券,買車直接給補貼,增加搖號指標......
  • 一二線城市房價「意外」調頭
    確實,一是購房成本下降,二是限購政策有放鬆的態勢,三是從2017年調控以來,一線城市的房價長期處於凍結狀態,補漲成了房價變動的內在要求。這三個因素疊加,成交量上來也是合理的。然而,5月28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的報告,卻顯示了另一個趨勢。
  • 經濟學家預測:一二線城市房價漲起,三四線房價回落
    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在房住不炒調控定位下,房價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未來,整體樓市行情會冷靜很多,房價還是比較平穩的,不會大漲或者大跌。雖然說房價趨勢平穩,但是,房價該漲的地方,還是有望漲起,房價該跌的,還是會回落的。只不過這個漲幅、跌幅,應該會被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 我國開啟"經濟內循環",瀋陽房價在其影響下究竟上行還是下調?
    我國開啟"經濟內循環",瀋陽房價在其影響下究竟上行還是下調?在疫情過去之後,為了有效穩定地恢復國內經濟,我國開啟了"經濟內循環"的發展模式。新經濟方向必然會帶來某些轉變,那麼在經濟內循環之下,房價是否也會受其影響呢?
  • 內循環經濟是什麼,對房價會有影響嗎?
    今年,因為衛生事件對國內經濟的衝擊,「內循環經濟」這個名詞不斷被提及,內循環這三個字看起來高大上,但是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其含義也很容易理解,接下來就讓我來帶大家好好解讀一下「內循環經濟」對我們的意義。
  • 進入「經濟內循環」,房價下降?房子不值錢了?黃奇帆給出真相
    長期以來我國的房價的上漲已經是超過了很多人工資的上漲速度,十年前的一座房子然而,經濟內循環這一狀態的出現,很多人就開始各種害怕,萬一到下半年這種情況一直出現,會不會導致房價降低,導致房子「不值錢」呢?那麼下半年還能買房嗎?房價會降嗎?對於這些議論,專家黃奇帆給出了說法,並且說出了房價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