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

2020-12-19 小二說旅遊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來給講講四大天王,一提到四大天王,很多年輕朋友腦海裡第一印象,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這四位,這是如今娛樂界的四位天王。而我們今天給你講的是神話界裡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哪四位?

平常我們會去寺廟,許願燒香拜佛,來到寺廟,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天底下所有的廟基本都是一個格局。打開廟門,第一層殿天王殿,就是供著四大天王(我們今天的主角),也叫護法殿。二層殿大雄寶殿,也叫正殿,供奉釋迦牟尼。然後是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殿等,再往後是藏經閣。

你一走進寺廟,必經天王殿,這個時候就會看到四大天王。這是哪四位呢?這四大天王,準確說的,他是佛教的護法天王,是佛教的守護者。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就是拿琵琶的。南方增長天王,拿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有拿蛇有拿神龍。最後一個是北方多聞天王,撐把傘。

四大天王這個稱呼怎麼來的呢?

在佛門,有一個典故,就是佛教認為,天底下就是一個大圓圈,中間是神仙住的地方,叫須彌山。說佛法能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叫藏須彌於芥子。說這麼大一座須彌山,可以藏在一個小草殼兒裡頭。說須彌山周圍呢,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州,東勝神州、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我們看西遊記裡頭,說孫悟空怎麼來的,話說東勝神州有一傲來國,上面有個花果山,孫悟空就是來自東勝神州。那麼這四州呢,需要四位護法天神來坐鎮,等於一個地方的保護神,所以這才有了四大天王,東南西北鎮四州,因為四個方位,所以才叫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怎麼成為佛教四大天王的呢?

這西遊記裡就沒記載了,咱們得從封神演義裡找。在封神演義裡,他們不叫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了。他們是凡人,叫魔家四將,原是鎮守商紂王佳夢關的四名大將,又稱魔家四兄弟。伐紂大戰中,和西周的闡教門人比武鬥法,四人戰死後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為西方教(佛教)四大天王,這才成為了佛門四大天王。

為什麼古代帝王要把他們封為戰神?

這是大唐天寶年間發生的事,當時唐玄宗時期的邊關,跟少數民族打仗,結果安西城呢,就被番兵給圍住了。當把消息送到長安城時,從安西到長安城就很長距離,報信的人就說,說我來送信之前,那番兵已經把城圍的水洩不通。城裡頭糧草,連十天都頂不住,大夥肯定要完了,說要不要派兵支援。唐玄宗一聽就說,就算咱們派兵到那兒去,黃花菜都涼了,估計他們都戰死了。乾脆這樣吧,咱們請個大法師來給這些將士超度超度吧,你們去請個法師來。

法師來了之後呢,跟唐玄宗說,不用給他們超度,為啥?這些人還活著。說有位天神顯靈,擊退了番兵,說哪位神仙?北方毗沙門天王顯靈。當時唐玄宗還不太相信,過了一陣子,前方的部隊真回來了。帶頭的跟皇上匯報說,我們本來,裡無糧草外無救兵,眼看就完蛋了,突然間北門上出現一位,渾身金光閃閃的神仙,他放出個金毛鼠,到了對方陣營當中,把他們弓弦全給咬斷了,這時候又有天兵天將助陣,我們才把番兵擊退。說一問哪路神仙,一問才知道是北方毗沙門天王。什麼叫毗沙門天王?這是梵語,我們叫北方多聞天王。就咱們說四大天王之一,所以從唐朝這個時候開始,軍隊裡都開始供奉四大天王,特別是北方多聞天王了,唐玄宗把他封為戰神。

老百姓為什麼要拜四大天王?

老百姓喜歡拜他們,有一點原因,四大天王在民間是個吉祥物,怎麼說呢。他們代表著中國老百姓常說的四個字兒:風調雨順。

南方增長天王,擅長用寶劍,寶劍有劍鋒,很鋒利,代表風。

東方持國天王,喜歡彈琵琶,琵琶可以調音律,代表著調。

北方多聞天王,喜歡撐把傘,傘和雨水有關,代表著雨。

西方廣目天王,手裡拿著花貂,得順毛捋,代表著順。

所以四大天王合起來就是風調雨順。

另外,你從他們自身形象和法寶來看呢,可以學習他們身上好的正能量。

持國天王,告訴我們要想保持國家、家庭的穩定,做事做人要講究分寸。

他抱著琵琶,是在提醒我們,做事就像彈琴一樣,琴弦鬆了,彈不出聲來,緊了它就斷了。凡是不能操之過急,不能過也不能不及。儒家講中庸,佛法講中道,就是要做得恰到好處,這樣事情才能圓滿。

增長天王,告訴我們要想能耐步步高升,做事一定要果斷。

他手握寶劍,告訴我們,做事有的時候要果斷,快刀斬亂麻,慧劍斷煩惱。

廣目天王,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打開眼界,多觀察,學會隨機應變。

他身上纏著一條龍,有的時候是一條蛇。蛇跟龍是一樣的意思,代表著變化,所以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告訴我們,要多看,要學會隨機應變,那樣才能夠從容應付。

多聞天王,告訴我們虛心聽取他人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才能進步。

這些都是正能量,所以這四大天王身上,有很多我們中國人渴望的優秀品質以及期望發生的自然現象。所以,四大天王作為吉祥物,在中國民間同樣是廣為流傳。

相關焦點

  • 因果報應,天王殿中鎮守四方的「四大天王」,分別代表著什麼含義
    不由想起,第一次去寺院之時,見到天王殿中所供養的菩薩和護法神,連認都不認識,只是更風禮拜而已。未曾想,這一入佛門,眨眼之間已過多年。在今天還記得第一次去師父寺院,因不知道天王殿中所供養的菩薩和護法神而鬧出的種種笑話。也曾記得師父第一次跟我介紹,佛教之中的諸佛、菩薩、護法神。想必大家都去過寺院,也曾見過天王殿中所供奉的彌勒菩薩,伽藍菩薩和四大天王。
  • 天王殿四大天王,四位天神手中的東西代表風調雨順
    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龍門寺,天王殿四大天王,四位天神手中的東西代表風調雨順。(王建安 攝影)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或稱四大金剛,是佛教著名護法神,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據佛教經典,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山頭,各住一山各護一天下,故又稱護世四天王 。他們的神像通常分列在淨土宗禪宗佛寺的第一重殿兩側,因此又稱天王殿。
  • 佛教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知道都代表著什麼,都有什麼意義?
    例如,在臺灣,佛教的文化就滲入到大學教育中,如果我們把佛教作為教育,把佛法當做培養人的道德品質,相信更能形成良好的民風。所以有敘述者說:「佛教中,釋迦牟尼佛與弟子的關係正如孔子與弟子的關係一樣,是師生關係,而不是西方宗教中的創造者與被創造者的關係。」正如我們一走進禪宗寺院的山門,首先見到就是天王殿,裡面供養著四大護法天王,當中供著彌勒菩薩。
  • 你知道天王殿的四大天王的由來和含義嗎?
    《漫談品禪》系列第12回,《漫談論道》系列第4回我們都知道寺院天王殿有四大天王,有的認為他源於中國道教神話,有的認為他源於佛教文化,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四大天王的由來和含義。四大天王的由來佛教把整個宇宙劃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欲望的所有芸芸眾生(人生活於這個情慾界之中),而欲界中有六層天,稱之為「六欲天」。犍陀羅山就是六欲天的第一層天,這犍陀羅山有四個山峰,分別由四位天王把守,他們承擔著維護佛教道場安寧的責任。
  • 鎮江故事|金山天王殿
    金山天王殿第二篇天王殿是寺廟建築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明正統年間建,清同治八年重建,正面牆上刻有趙樸初題寫的「東晉古剎」四個大字。天王殿中間供奉的是笑口常開的彌勒佛,背後是佛門的護法神韋馱,兩側是四大天王保佑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彌勒菩薩又叫彌勒佛,供在天王殿中間,他總是滿面笑容地迎候參拜者和來賓,所以大家又叫他笑佛。佛教經典上說彌勒是要繼承釋迦牟尼佛位的菩薩,所以又叫他未來佛。
  • 看封神:靈霄殿四聖VS四大天王
    在《封神演義》中,組合類的群體角色其實不少,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四大天王和三大士了,但是在封神演義中,其實還有一組天將組合也是很牛的,他們就是在最後封神時被封為靈霄殿四聖大元帥的九龍島四聖。子牙又命柏鑑:「引王魔等上壇受封。」
  • 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梵名 vaisravana),為四大天王或十二天之一。梵名音譯又作毗舍羅婆拿、牌室羅懣囊、薛室哪木拿吠室表拿、吹室末那毗舍羅門或渾沙門,意譯為遍悶、聞、種種聞或不好身;又以德之名聞於四方,所以也常被稱為多聞天。此外,鳩彈羅、拘碑羅、金毗羅則為其別名,或稱為拘毗羅沙門。此上諸名之中,以「毗沙門天」、「多聞天」最常被人所稱名。
  • 佛道兩教的四大天王什麼區別
    只要去旅遊,佛寺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景點,但是在進入佛寺之前,一定會先經過天王殿,而這就是佛教中有名的四大天王,但是在道觀中,卻很少有看到四大天王,難道說道教中沒有四大天王?那麼魔家四將又是什麼呢?四大天王為佛教四大護法神在佛經中記載,須彌山中有一座山,名為犍陀羅山,而這座山有四個山頭,每座山頭分別居住一位天王,並各護一洲(佛教將天下分為四大部洲,為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而四大護法神則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都是誰?
    一般正規的寺院,都會有天王殿,中間供的彌勒菩薩,塑的是唐末至五代時期布袋和尚的形象,肚皮很大,代表大肚能容,什麼都不跟人計較;面容總是笑眯眯的,表示笑臉迎人,不發脾氣。兩邊是四大天王,也就是護法神,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四位天王。
  • 佛教四大天王有多厲害?各有各的本事
    編者按:我們一進寺院,首先進入的就是天王殿,天王殿裡通常供奉四大天王,這四大天王形態各異,手中的寶物也是各不相同,豈不知,這四大天王各有各的本事。
  • 佛教四大天王的表法含義
    通常進了佛寺山門就是天王殿,殿內正中供奉著彌勒塑像,左右供奉著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韋馱天尊塑像,因供奉四大天王而聞名,護衛寺院之意。它是佛寺建築中唯一不以主尊命名的殿。第三和第四位分別是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前面兩個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我們要負責盡職、要日新又新。那要怎樣才能做到呢?這兩位天王教給我們--要多看、多聽,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智慧從這兒來的呀!要讀書,要讀誦佛經;要到處去看、去考察,像現在說觀光、考察,「光」是什麼呢?
  • 五臺山塔院寺天王殿為什麼供奉的是觀音菩薩?
    稍有些佛教常識的人都知道,基本每座寺廟的第一重大殿都是天王殿,天王殿裡供奉的都是彌勒佛,背後則是韋陀菩薩。絕大部分寺廟天王殿供奉彌勒菩薩在五臺山塔院寺,有這麼一座「特殊」的天王殿。五臺山塔院寺天王殿是塔院寺中軸線上的第一重大殿,殿內塑像等與一般寺院的天王殿有所不同。正面不是大肚子彌勒佛,而是觀音菩薩。觀音背後不是韋馱天神,而是一通法令碑,碑石後面才是護法神韋馱。
  • 佛教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各有神通寓意「風調雨順」!
    大家印象中除了師徒四人,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有一段故事關於佛教四大天王?不記得也沒關係,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這四大天王的故事,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紋身標記,還有擺放順序,寓意也各不相同。多羅吒是第一位要說的天王,他手中拿著把琵琶,身著白衣,是一位主月的天神,因為持國代表的是要有慈悲的胸懷和保佑眾生的心,所以在佛教四大天王中名叫持國天王,他就是負責守護東勝神州,在中國古代,四大天王還有「風調雨順」的含義——持琵琶者調也,所以這個壁掛為「風調雨順」系列之「調」。
  • 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都代表什麼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四大護法神——四大天王。佛門寺院裡,一進門便可以看到彌勒菩薩,笑嘻嘻的歡迎大家,兩邊分別是威嚴的四大王天。別怕,他們看起來有點毛骨悚然,可都是正義的,如果你對他們了解的話,就不會那麼恐懼了。好巧,理一心今天把他們一一介紹。
  • 四大天王的名字、使命、住處及壽命介紹
    在佛法的世界觀中,生命存在可以粗分為三種不同層次的世界,即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等三界。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共有二十八天,而四大天王所存在的四天王天,就是欲界初始的第一層天。一、四大天王的名字四大天王分別是指東方的持國天王、南方的增長天王、西方的廣目天王及北方的多聞(毗沙門)天王,四大天王又稱為四天王、護世四天王及護世天等。他們所居住的天界稱為四王天、四天王天、四大天王眾天,他們是這欲界初天的天王,帶領著眷屬天眾居於此處。
  • 佛教人物第四:距離我們人間界最近的守護者——四大天王
    這裡先說一句,說到四大天王大家不要先想到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他們幾位明星,那個只是花名,我們這裡說的乃是佛教的四位守護神。四大天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只要稍微大一點的寺廟都會有「天王殿」,位置一般在廟裡縱向的第二重,過了正門的彌勒佛就是,相當於是貼身護衛一樣,守護著後面的諸佛菩薩。
  • 佛教四大天王的真正含義
    每一位佛門信眾,到寺廟中禮拜,最先經過的基本都是天王殿,雖然有些人每每因為「害怕」匆匆走過,但印象一定都極為深刻。也確實,佛門四大天王的法相,按照普通人的看法來講,確實有那麼一些讓人恐懼。那麼,這四位護法,在佛門中究竟代表了什麼含義呢?大殿左邊第一位:東方持國天王「東方」是指這位天王守護著「東勝神洲」,也就是須彌山的東面,「持國」是說這位天王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他是因保護三千大千世界眾生,護持著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土,而被尊為持國天王。
  • 佛教「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有何深層含義?看完漲學問了
    相信對佛學文化有所了解的朋友,對於中國古寺廟天王殿中供奉的「四大天王」一定不陌生。按照中國古寺廟的空間布局來講,自踏入佛家天王殿門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面容祥和的彌勒佛,而其兩邊,則屹立著四大天王為之護法。
  • 北京風土密碼:北海北岸西天梵境天王殿內雕塑都有什麼代表意義?
    △圖為天王殿全景。△天王殿及其殿前的香爐。天王殿內的四周供養著四大護法天王。佛教天王殿中為什麼要供奉四大天王,都代表著什麼,有什麼佛教意義?△圖為天王殿及殿內的彌勒佛像。天王殿裡面一般正中會供奉著彌勒菩薩。近至門前便可看見彌勒菩薩慈眉善目注視著你,笑口常開,歡喜之像,傳遞給我們的,就是要有對待一切都寬容大度的心態。△西天梵境的說明牌。
  • 畫中有話|威震三界鎮窟護法之第427窟四大天王塑像賞析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是護佑佛法保護眾生的四位天神,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人們一般稱他們為「護世四天王」或者「四大金剛」。根據佛教經典記述,四大天王護持在須彌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上,威震三界護持四方。現實生活中佛教寺院也將他們的神像分列在專門的佛殿中,一般將供奉四大天王的殿宇稱之為天王殿。莫高窟作為現存最大規模的佛教石窟寺,現存的2400餘身塑像中保存有80餘身天王彩塑,這其中隋朝第427窟保存了十分珍貴的隋朝塑造宋代重繪的四大天王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