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豆
如今提起《艾瑞巴迪》這個名字,估計大家腦海裡首先浮現的應該就是那7個乘風破浪的姐姐。可是今天想說的是這首歌的原唱——新褲子樂隊。
可能很多比較年輕的人都和我一樣,在《樂隊的夏天》之前,不知道什麼叫做樂隊;在《樂隊的夏天》之後,認識了一支叫做「新褲子」的樂隊。
從《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到《花火》,再到《艾瑞巴迪》、《生命因你而火熱》,這些歌曲經過全新的改編和演繹,或經典再現、或備受爭議。
可是每一場的演出,幾乎都燃炸現場;
每一首歌的演唱,似乎都傾盡全力。
丁太升評價:新褲子是一支不斷蛻變,不斷引領潮流的一支樂隊。
是的, 他們是中國搖滾圈裡最具藝術、最具創造力的樂隊。
01.做音樂的人,似乎都都很窮
新褲子的故事很長。
其實最初的樂隊,既不叫新褲子,也不叫金屬車間的形體師傅,那時候樂隊的成員只有三個人:尚笑、劉葆和彭磊。
當時彭磊考上北京工藝美術學校,這個學校的老師要不留著一頭長髮、要不留著大鬍子、要不乾脆就是個禿子。他們上身一般穿休閒西裝,下身都是緊身褲加大軍靴。
唐朝樂隊的主唱丁武也畢業於此,丁武是彭磊崇拜的搖滾明星,也是他追尋搖滾夢想的起點。
不久,經過發小兒嶽程的介紹,他認識了同樣熱愛搖滾樂的尚笑和劉葆。
志同道合的三個人一拍即合,開始一起玩樂隊。樂隊的名字很虎,叫「天堂地獄火」。
第一次演出是在香河,主唱是尚笑,面對著臺下嗑瓜子看熱鬧的大爺大媽,執著地唱著《Knockin' On Heaven's Door》。
「臺下觀眾很木然,覺得這還沒《縴夫的愛》有娛樂性。電影院領導也非常不滿意,決定只讓我們演這一場。」
「3元一張的門票,去掉場租費和層層盤剝,我們最後每個人拿到了60元。回到北京時,我們發現身上的錢已經不夠打車了。所以只能坐公交車把鼓搬回來家。」
那個時候玩音樂的人似乎只有夢想就一無所有了。「窮」,是他們的宿命。買不起價格昂貴重金屬的打,所以只能花5塊錢買一盤無人問津的雷蒙斯。
然而命運就是這樣的搞笑,就是這樣的一盤「退而求其次」的磁帶,讓彭磊激動地跳了起來:「帶勁簡單又很潮,這才是我們想做的音樂!」
這種音樂,叫朋克樂,他們的風格也由重金屬轉向了朋克。
1996年,彭磊要畢業了,「天堂地獄火」已改名為「金屬車間的形體師傅」,他們想在學校搞一場畢業演出。
校方說:「你們要是演出,今年就不給你們發畢業證了。」
於是他們只能另選附近的經貿大學舉行。
當晚,去了很多人,沈黎暉也去了。演出並沒有多麼的完美,甚至還可以用混亂來形容,可是沈黎暉被這幾個年輕人身上的幹勁感動了,於是決定跟他們籤約。
沈黎暉,就是在《樂隊的夏天》裡被彭磊無限吐槽的老闆。
為什麼吐槽,因為這個公司也窮。
彭磊曾談起這段糟糕的經歷:摩登天空原來是在一個地下室裡,地下室特別破,裡邊特別潮,但我們就在那屋子裡錄音,那地方實在特別糟。
再後來,彭磊、尚笑、劉葆3人錄了一首名為《我們的時代》的歌曲,被沈黎暉收入了《摩登天空1》的合集中,封面由龐寬設計,樂隊為了便於宣傳,也更名:新褲子,
1998年,籤約摩登天空,發布了第一張同名專輯《新褲子》。
屬於新褲子的時代,由此開始。
可是2002年到2005年間,尚笑認識了一個日本女朋友,要去日本留學,劉葆因為音樂理念上的不同也不那麼上心了。
雪上加霜的是,那個時候年輕人都去聽港臺和日韓音樂,搖滾市場每況愈下。諸多搖滾樂手紛紛離場,隱沒在芸芸眾生之中。
夢想美好,現實殘酷。在追尋搖滾夢想的道路上,步履維艱。
彭磊也一樣,為了生活,他做過很多的工作。
「一年內,我換了五六家網站工作,但我換工作的速度,還趕不上網站公司倒閉的速度。」
兜兜轉轉後,彭磊還是決定是回到家安心搞創作。龐寬也加入進來,成了新褲子的鍵盤手。
龐寬原來在樂隊站在後面,挺默默無聞的,他攢了特別多歌,《龍虎人丹》那張專輯得有一半是他的作品,好多是他十幾年前寫的,都在那張專輯爆發出來了。
這張專輯的確也成了新褲子Disco曲風最成熟的作品,新專輯一面世就炸了,梅花運動服、回力鞋成了北京年輕人最喜愛的選擇。
可是那又怎樣,他們依然離不開「窮」。
02.妥協
所幸的是,樂隊在分崩離析後,依然存活了下來。
樂隊招到新的貝斯手趙夢和新的鼓手Hayato。
這條破舊的褲子,在被抽筋剝皮後,以新的面目重新出發,他們準備捲土重來,大幹一場。
在這期間,也絕對妥協了。
彭磊曾經說,迎合大眾是一種侮辱,但現在,他沒有錢,又有了家庭,他不得不開始接受這種「侮辱」。
他們的第一首主打歌叫《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歌曲出來後,果然好評如潮,也正是因為這首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這支並不年輕的樂隊。
這支由中年人組成的樂隊,就這樣一點點地靠近年輕人的心裡。
為了讓樂隊可以有機會走得更遠,一群三十多快四十的中年人也不介意會不會把老臉丟盡,在舞臺上盡情地釋放自己又絕望又快樂的中年荷爾蒙,唱著關於理想的歌曲,猝不及防地就被一群年輕人喜歡上了。
嘗到了甜頭的他們,笑了。
「這個節目很了不起,開始還以為會很差勁,因為這些樂隊的平均年齡都35歲以上了,你讓他們這些中年人來幹什麼,來丟人嗎?但是我後來發現有好多新的血液,好多新的風格的出現。我以為樂隊已經斷了香火了,沒想到還是那麼強,所以我覺得這個節目可以帶樂隊走向未來,未來可能會是獨立音樂的黃金時代。」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這世上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
有人說,這是一種成年人的世故。
可是,這何嘗不是看透生活之後的領悟呢?
03.寫在最後
在2016年昆明草莓音樂節,在《我們的時代》音樂響起之前,彭磊說:「今年是新褲子樂隊成立二十周年,時間過得真快,我已經四十歲,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你們的還在繼續。」
聽起來有些悽慘,可是他們怎麼甘心自己的時代就這樣過去呢?
對於新褲子來說,只是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只要還能燥的動,就會一直在舞臺上唱下去。
「對於我們來說,糟糕的時候,好的時候都經歷過,不會因為一些突發的狀況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所以當下要緊的事是要努力鍛鍊身體,如果能到60歲,也是一件挺酷的事情。之前看 New Order 的演出,60多歲了,在臺上依舊非常有精神,甚至比年輕的時候更有活力了,感覺挺羨慕的。」
不論艱難坎坷,新褲子始終用「搖滾」的真心和音樂,堅持到了今天。
無論什麼時候,新褲子依舊承載著每一代年輕人心中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因為,這是他們一生的熱愛啊!
而我們呢?
我們找到了自己一生的熱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