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生開展多彩暑期社會實踐 為「老鄉」帶貨

2020-12-16 央廣網

「我們想把直播帶貨帶到少數民族地區,幫助當地農戶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來自四川涼山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學院「一心彝意」實踐團隊發起人阿恩克其,最近正通過網際網路,忙著為西部貧困山區的農產品打開銷售渠道。

這個暑假,江蘇高校很多大學生像阿恩克其一樣,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

直播帶貨,幫老鄉拓展農產品銷路

「美姑縣的核桃除了香,還有一股淡淡的甜味,美姑山核桃,美味又優惠!」阿恩克其在鏡頭前聲情並茂。直播僅半小時,就獲得2000餘人次的關注,最終銷售額1.5萬餘元。

這次直播首秀,打開了「一心彝意」團隊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的新思路,他們趁熱打鐵,開始探索麵向農戶家庭、面向其他少數民族地區的直播帶貨推廣之路。這是阿恩克其和團隊成員高唯凱第三次來到四川涼山開展社會實踐。今年的重點,就是向當地農戶講解直播帶貨技能,幫助其開闢新的銷售渠道。「農戶直播在場地、設備等方面比較受限制,我們要做的就是教他們如何用最簡易的設備進行直播帶貨。」高唯凱說。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智農惠農,科教興村」返鄉實踐團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專業,發起「我為家鄉農產品代言」直播活動。「東北人參鳳陽梨,難及濰縣蘿蔔皮」,直播開始,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袁鳳至就用其家鄉流傳的一句話勾起了網友的好奇心,隨即將鮮綠脆嫩、生津止渴並富含大量維生素的濰坊蘿蔔呈現在大家眼前。

家在四川宜賓的南農大金善寶實驗班(植物生產類)學生曹煜帶來了家鄉農產品——烏蒙山嶺的早白尖茶葉。曹煜說,沒想到做「主播」也挺不容易,說話的方式、語氣甚至興奮點都要合理把控。當地老鄉在一旁感慨:現在的農產品除了選好、種好、多產、多收,還要做好推廣與宣傳,「這還真需要年輕人幫忙!」

志願服務,「雲陪伴」踐行青春責任

志願服務,依然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之一。

「麻風村的老人們非常淳樸,希望大家給他們更多關心和愛護!」周坤是揚州大學醫學院「醫者仁心,玲瓏大愛」志願服務實踐團的團長,今年團隊通過網際網路為廣東省開平市玲瓏村的老人們送去「雲陪伴」,將愛心與情意送進大山深處。

揚州大學醫學院團委書記許金鑫介紹,自2006年該學院在開平市玲瓏醫院設立實踐點以來,實踐團每年按期前往玲瓏村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利用專業技能為這些老人提供健康宣講、醫療保健、愛心陪伴等服務,15年來累計服務近900人次。

受疫情影響,今年暑期團隊成員無法如期赴約。「我們便為村裡的40位老人逐一建立了健康追蹤卡,每天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了解麻風病導致的破潰傷口情況,將每一位老人的體溫數據記錄入卡,跟蹤他們的體溫變化。」周坤說。

量身定做的直播教學、亦師亦友的呵護陪伴、春風化雨的美育體育、書香悅讀的心靈築夢——今年暑期,來自高校的支教團隊沒有因疫情影響而停步。

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向日葵計劃」支教團隊對接的是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長城小學的留守貧困兒童。「當地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謀生,許多兒童缺少父母陪伴。我們發起『成長夥伴』計劃,隊員經過培訓後與受助兒童一對一結對幫扶,通過信件、郵箱等方式定期溝通交流,關注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疏解他們的孤獨和煩惱。」志願者黃秋瑾說。

 走出校門,看到了更廣闊天地

走出校門,大學生們在實踐中增長了知識、得到了鍛鍊,也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江蘇海洋大學大一學生楊雪婷在家鄉遼寧省本溪市找到了答案。她在本鋼集團進行「東北鋼鐵工業建設調研」,實地看到工人們是怎麼工作的,了解了鋼鐵的基本鍛造過程,「我真切領略到家鄉『鋼鐵之城』的獨特魅力,體會到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與發展,由衷感到驕傲和自豪。」

南京大學「博愛青春·南京」實踐團隊深入社區,開課程、做宣講、擺展臺、發手冊,為居民答疑解惑助力戰「疫」。團隊負責人劉思嘉說:「在防疫抗疫的過程中,社區基層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宣講,將常態化防疫的知識、理念傳播給更多人,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對已傳承3年的可可西裡實踐團隊來說,今年是比較困難的一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愛在可可西裡」實踐團隊隊長王睿說,「高原環境特殊,去保護站需要格外注意安全,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得已放棄了線下志願服務、拍攝宣傳的計劃,但團隊圍繞線上錄播課、文創品設計以及可可西裡管理處公眾號運營做了不少工作。」

常州大學青媒攻堅錄團隊走進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夏集村,用鏡頭記錄該校2018屆畢業生、大學生村官馮琪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馮琪畢業後放棄了企業高薪工作,報考選調生加入脫貧攻堅隊伍,成為一名青年扶貧工作者。團隊主創趙景說:「這次社會實踐,我們以『嚮往的基層』為主題製作紀錄片《阡陌夏集》。希望以此激勵更多大學生投身脫貧攻堅、融入家鄉建設,用理想信念擦亮青春底色。」

用腳步丈量夢想,讓青春在奉獻中綻放。團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一度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繼續以新穎的主題和形式,緊跟時代步伐,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其中、共同成長。 (王 拓 楊頻萍)

相關焦點

  • 2015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多彩
    2015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多彩 2015-09-15 教育部簡報〔2015〕第42期>  今年暑期,各地各高校組織大學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投身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雲」聯動
    文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肖知潞「雲組隊」「雲調研」「雲實踐」……2020年暑假,大學生們的暑期社會實踐和往年似乎不太一樣。探索「網際網路 社會實踐」新模式,搭建多元化實踐平臺,推動線下線上融合聯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貴州各高校創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安全有序開展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助力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為主題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帶小朋友走進「夢想森林」
    圖片由河北師大提供  長城網7月20日訊(記者 王棋)近日,河北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築夢晨曦」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張家口市宣化區水泉小學舉辦了「夢想森林」系列活動。  活動旨在通過「寶貝」融入鄉村家庭,改善貧困鄉村家庭教育理念,避免由於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或溝通不當而引起的教育「缺口」。
  • 寧海「家燕歸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名啦!
    寧海「家燕歸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名啦!就加入「家燕歸巢」暑期社會實踐鍛鍊能力、增長見識、拓寬視野你值得擁有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開始報名為引導寧海籍學子返鄉創業就業、建設家鄉,吸引外地大學生走進寧海、了解寧海,給廣大莘莘學子提供施展所長、揮斥方遒的平臺。
  • 九成受訪大學生認為暑期社會實踐對成長有幫助
    近日,中青校媒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課題面向全國高校1724名學生展開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5.58%被調查者曾在這個暑期參與過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線上(27.65%)及線下(46.93%)兩類形式。
  • 2020年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昆明專項活動收官
    雲南網訊(記者 熊明)10月20日,「青才傾智耀春城」2020年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昆明專項活動雲上總結大會在昆明會堂舉行。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副部長田小飛,共青團雲南省委副書記段穎,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長胡寶國等領導出席大會,與參加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昆明專項活動的各高校師生相約雲端共同總結活動成果,共話昆明發展與青年擔當。會議由共青團昆明市委書記王彥彥主持。  一方熱土、一群驕子、一段特殊假期......大會在「青才傾智耀春城」2020年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昆明專項活動專題紀錄片的展播中拉開帷幕。
  • 2020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你來~
    經學校研究決定,2020年將繼續組織開展大學生志願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切實提升活動實效,力爭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和社會效益,組織和引領廣大山青學子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國情、感知社情、體會民情,通過社會實踐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提升實踐能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匯聚青春力量。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10塊錢搞定證明蓋章
    原標題:最低10塊錢一個章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7月,正值暑假,幾乎各大高校都會給大學生布置暑期社會實踐,開學後上交一份蓋章的證明和一份幾千字的實踐報告,用來證明整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成果。
  • 捕捉沿途的動人故事 2018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再出發!
    浙江在線杭州7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俏婧)「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每到暑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以參加公益活動或社會實踐來充實自己的假期。今年,又將有一批來自高校的大學生們腳踏實地,用汗水和淚水詮釋著青春的最美含義。  日前,2018年浙江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再啟徵程。今年的活動以「弘揚紅船精神 爭當時代新人」為主題。活動期間,浙江在線教育頻道、新星網等將開設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題,全面跟蹤報導活動進展。浙江在線教育頻道在收到投稿後,會對稿件進行刪選,並對其進行編輯和刊發。對一些選題獨特的團隊進行跟蹤報導。
  • 江西師大體育學院赴武寧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大江網訊 歐陽小勇 報導:近日,由30名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江西師大體育學院「和諧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赴武寧一中、新寧鎮、宋溪鎮等地方開展以「爭當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生力軍」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 大學生在暑期實踐中致知躬行
    從1997年起,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發文開展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如今,「三下鄉」社會實踐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已經成為當代青年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重要一課。
  • ——我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
    青海民族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於7月27日至7月30日組織了11名志願者,前往西寧市湟中區上五莊鎮黃草溝村開展「行動承載夢想愛心傳遞溫暖」為主題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志願者與當地小朋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組建了臨時課堂,大學生志願者分別為孩子們講授數學、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基礎知識。
  • 武漢紡織大學志願者結對醫護專家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6月22日到7月12日,武漢紡織大學藍燈志願團聯合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深入開展以「華中地區自閉症兒童服務現狀調查——基於藍燈志願團開展的藝術教育活動的效果分析」為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冒著暑期高溫,奔赴長沙、鄭州、南昌以及武漢的各大醫院、特殊學校(機構)、社區、街道等地,深入開展志願服務與調研活動。
  • 駐馬店市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
    暑假期間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始了。記者從駐馬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市人才辦、共青團駐馬店市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決定面向全國高校選拔一批駐馬店籍在校大學生,開展「翼展計劃」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計劃招募328名大學生,報名時間即日起至6月30日。
  • 西安工業大學召開2020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暨表彰大會
    11月17日,西安工業大學2020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暨表彰大會在圖書館報告廳召開。該校黨委副書記王軍周出席並講話。黨委宣傳部、黨委教師工作部、黨委學生工作部(處)、教務處、研究生院,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各學院團委書記、指導教師代表、各學院學生代表參加了大會。
  • ...家鄉」2020「引鳳回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大學生心得體會④
    青春濟陽有溫度 有意思 有擔當濟陽共青團 在你身邊2020"引鳳回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三周有餘,來自全國80所高校的150名濟陽籍大學生在各鎮(街道)、企事業單位掛職實踐鍛鍊。下面,就跟著團團去看一看同學們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吧!陳雨露實踐單位:公共事業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 閩高校暑期社會實踐:築夢青紅之旅 助力建設美麗新福建
    東南網7月14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 陳楠 實習生 王思唯) 6月28日 ,2019年福建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福建農林大學啟動,全省組建9個重點團隊、6個專項行動開展實踐活動。暑假以來,福建各個高校學子深入社區、農村基層,結合自身力量,為社會服務,提升自身能力。
  • 2020年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出爐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羅伊璠)近日,2020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活動落下帷幕,10所最佳實踐大學及100支獲獎實踐團隊名單出爐。據了解,自2015年以來,中國青年報社已經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開展了六屆主題尋找活動。
  • 衛生知識普及、鄉村環境整治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日前,重慶理工大學2020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走進重慶南川區頭渡鎮玉臺村,在這裡開展了一系列「衛生下鄉」實踐活動。垃圾分類知識宣講、衛生健康知識普及、周邊環境整治及垃圾清掃……通過系列活動,加強了衛生健康的宣傳力度,提高了當地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勞動路社區開展!
    8月14日上午,郴州市北湖街道勞動路社區開展暑期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由勞動路社區舉辦,郴州市土地儲備中心協辦,勞動路社區青少年近120人報名參加。「我為郴州創文做貢獻」環保主題教育活動也在社區書記主任朱樂毅和郴州市土地儲備中心主任鄧光輝帶領下穩步進行,小朋友們個個不怕髒、不怕累,認真的清掃道路,保持小區的乾淨整潔,經過志願者和小朋友們的不懈努力,小區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