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or品宣?品牌方不要「錯用」明星直播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當明星直播帶貨從「新鮮玩意兒」變成常態,很多自帶光環入場的明星主播遭遇了「出道即巔峰」的魔咒,品牌和商家避而遠之,明星直播仿佛進入了暗淡期。

就在近期,話題女王楊天真重新開啟了明星直播的能量場。

7月25日晚,轉型後的楊天真在小紅書完成了自己的直播帶貨首秀,在長達4個半小時的直播裡,楊天真共帶貨26種商品,除了其創辦的大碼女裝品牌以外,還有蘭蔻小黑瓶、NATIVE BEAUTY肌光倍潤面膜、Olay小白瓶禮盒、小仙燉燕窩等產品,直播帶貨GMV超過736萬。

加速破圈的明星直播

直播電商行業方興未艾。根據艾瑞諮詢,2017-2019年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從190億快速提升20餘倍至4338億,直播電商滲透率從0.3%提升至4.1%,預計2020年仍將保持 122%的快速增長,直播電商規模有望接近萬億。

直播電商全面爆發,而明星大咖正是這場直播經濟的重要推動者和參與者。CBNData星數《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明星線上搜索量較去年同比增長37.6%,明星引導消費金額同比增長52.3%,直播已經佔據明星淘寶帶貨渠道的98%。

梳理明星直播發展路徑,我們不難發現,流量明星正在成為各電商平臺加碼的對象。

5月7日,劉濤以「聚划算官方優選官」的身份入駐聚划算直播間,此後5月14日劉濤直播首秀總交易額超1.48億、6月6日下單總額破2.2億、6月17日GMV超2.12億。幾場直播下來,劉濤直播間誕生了雲鯨拖掃機器人、倍輕鬆眼部按摩儀等爆款產品,成為小眾新興品牌走向大眾、甚至製造爆款的銷售通道。

在分秒必爭的直播時間內,主持人汪涵化身電商主播,嚴選國貨精品「向美好出發」,借著內容帶貨的文化魅力,侃侃而談產品的前世今生,差異化直播吸引了大批觀眾。數據顯示,汪涵直播首秀成交額達1.56億元。

緊接著,天貓618集結「半個娛樂圈」掀起史上最大規模的明星開播潮,300多位明星集體上淘寶直播。與此同時,抖音、快手、小紅書等電商平臺也馬不停蹄,陸續引入了羅永浩、陳赫、Angelababy、周杰倫、張雨綺、楊天真等話題明星為電商直播站臺。

直播平颱風生水起,品牌方自然也隨勢而動。看多了賠錢賺吆喝的買賣,我們不妨將目光放在新興品牌借明星直播而實現品效合一的案例。

NATIVE BEAUTY是在2019年2月誕生的一款新國貨護膚品牌,其產品配方全部為天然成分,特別針對皮膚屏障受損的高敏感肌膚研製。儘管NATIVE BEAUTY作為護膚品界的後來者,但其營銷打法卻十分明確,緊緊抓住電商直播的風口,順勢打響品牌聲量。尤其是在近期,NATIVE BEAUTY先後獲得汪涵、楊天真和薇婭等頭部主播推薦,成為淘寶、小紅書等電商平臺新晉護膚品牌。

6月,NATIVE BEAUTY首次嘗試明星直播就瞄準了汪涵的新國貨專場,一場直播下來,不論是應季的青島啤酒、蘇打水,還是日常剛需的衛生捲紙、美食產品海鴨蛋、牛肉醬等,NATIVE BEAUTY力壓群雄,成為當晚汪涵直播間商品銷售排行TOP1,銷售總額近230萬。在淘寶直播賺足了眼球後,NATIVE BEAUTY又與楊天真合作轉戰小紅書,在其直播首秀的當晚,主播口播僅2分鐘,NATIVE BEAUTY當晚庫存商品即全部售罄。

電商直播生態在疫情期間得到爆發,而明星入局直播則為直播生態帶來新一輪流量井噴,各大電商平臺持續扶持明星直播,大有百花齊放之勢。電商直播的關注度、話題性和熱度前所未有,帶動粉絲經濟向直播間轉移,不論外界評論幾何,明星直播加速破圈。

帶貨or品宣?品牌方不要錯用明星直播

毋庸置疑,在直播電商發展的今天,明星直播依然具有流量紅利效應,品牌商基於流量思維有一定效果,能夠幫助新品快速放量打造爆款,另外直播新流量渠道紅利還將帶動新品牌快速崛起。完美日記即是通過網紅營銷帶貨模式超車,即頭部KOL種草+腰部以下KOL推動+沉澱運營私域流量。

既然如此,那為何依然有不少品牌在與明星合作直播後苦不堪言?那還是要從直播帶貨的本質說起。

我們常說零售和電商的核心是人、貨、場,放在直播生態下三者的順序其實變成了貨、人、場,「貨」即商品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一場直播帶貨成功與否,涉及因素複雜,「人」即明星僅僅是其中一環。

在微播易發布的《直播電商生態進化論:2020直播電商發展趨勢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報告顯示,在直播帶貨效果營銷因素裡,產品本身因素佔比高達51%,品牌成熟度、產品價位、帶貨的KOL匹配度、促銷力度、帶貨KOL影響力、團隊協同能力、直播帶貨時間、售後服務等都影響直播帶貨效果轉化。

而往往品牌方都忽略了這一點,將明星視為帶貨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帶貨沒達到預期,則全盤否認明星對品牌帶來的價值。

主持人兼淘寶明星主播大左在接受36氪採訪時提到,成交量其實並不是明星直播帶貨成功與否的唯一衡量標準。比如單場直播之外,品牌可能還會繼續使用明星的肖像進行線上線下店鋪投放,獲取品宣價值。還有一些頭部藝人自帶話題和流量,他們開播會引起大量網友和媒體關注,各種話題和熱搜的發酵,也擴大了品牌影響力。大左直言:「我覺得這是商家在決定做明星直播之前應該去思考的,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是成交額還是品宣價值?」

此前有媒體報導某公司邀請葉一茜直播推廣茶具,單價200多元的商品總成交金額不到2000元,葉一茜迫於輿論壓力在微博道歉。然而據燃財經報導,事實是當時葉一茜方拒絕過該商品,明確表示可能賣不動,但商家表示看中其品宣價值,堅持要投,結果翻車。在這則新聞爆料後,葉一茜商務損失達到上百萬。

任何現象的出現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早期明星直播的泡沫正在被戳破,去偽存真,向良性化發展。

作為局中人,大左認為明星直播現在是從2.0向3.0進發,未來會越來越健康、專業、有趣。健康是指藝人不會再那麼在意自己的藝人身份、不會再刷單、不會再在意觀看量,然後泡沫會變得越來越少,真正深耕的人會越來越深耕。機構會逐漸地洗牌,品牌與商家也會越來越專業地進行選擇和取捨,規避風險,三方共同推進直播行業走向新的光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的冰與火:大品牌做品宣 小商家被「坑」
    某電商公司總經理王偉(化名)向記者解釋了行業裡的刷單現象:「一般而言,直播帶貨刷單是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品牌和主播雙方直接談好,品牌方也是知情的,品牌方希望數據好看,主播就會幫忙刷,一些品牌方甚至也會讓員工幫忙刷。
  • 直播帶貨ROI 水到底有多深?
    明星直播帶貨:ROI普遍低於預期,品宣價值不容忽視從去年開始,明星與頭部主播聯合直播帶貨,成為流行趨勢。吳亦凡、鹿晗、楊冪等頂流明星,第一次參與直播時,在李佳琦、薇婭面前單純得像個孩子。今年,在參與深度上,當紅頭部明星開始紛紛入場,全職化帶貨,但大多數效果並不如人意。
  • 明星直播帶貨真是偽命題?
    品牌又該如何去定義、並用好明星帶貨的價值呢?這篇文章,卡思數據(ID:caasdata6)特別為大家盤點了雙十一期間各平臺明星帶貨的現狀,也為品牌方如何選用明星帶貨提出三兩建議。她的直播間更是解鎖多重新奇玩法,推出了用雞蛋換愛馬仕菜籃, 用蘋果換蘋果手機這等方法刺激消費,解鎖不一樣的雙十一購物新體驗。據悉,除了劉濤以外,目前聚划算已開始著手打造帶貨明星矩陣,匯聚景甜、肖央、李好、閆學晶、秦海璐等橫跨各年齡段、各種觀眾喜好的明星共同在雙十一期間推出「超級夜場」。
  • 「淘抖快」的2020明星帶貨生存戰
    從復盤各平臺「2020明星主播生存戰」中,我們或可找出明星帶貨的「天選之人」,並探尋到2021明星直播帶貨的突圍之法。 在疫情宅經濟、影視寒冬等因素推動下,「待業」明星趨之若鶩湧入帶貨屆,「明星直播帶貨=掉身價」的刻板印象被完全扭轉,反之,明星們紛紛以帶貨力強為榮。 然而,當薇婭、李佳琦在雙11一夜賣出上市公司幾年的利潤,直播帶貨被資本市場繼續看好之餘,對明星帶貨的唱衰聲卻不絕於耳。
  • 星羅創想發布2020計劃 「官宣」直播帶貨
    要做到精準並不容易:不同品牌、不同類目、不同生命周期的商品有著不同的銷售痛點及策略,應用在直播帶貨中也有不同的運營方式,而相對應的,大多數商家對此一頭霧水。加上當下短視頻直播帶貨行業中,存在的某些坑位費高昂、轉化率難辨等問題,短視頻/直播帶貨對於他們未必成為真正的問題解決方案,反而可能成為新的負擔。
  • 甲方已拉黑 直播帶貨的100種「死法」
    直播帶貨火爆至今,主播、MCN、商家三方的話語權平衡逐漸被打破,商家們慢慢淪為「最憋屈甲方」。近日,網上開始流傳一份甲方總結的「主播黑名單」,1000+商家在線給帶貨主播與明星主播們「提意見」。「主播在直播時跟過家家一樣,面對粉絲提問的問題各種懵逼。」
  • 明星直播帶貨「翻車」不值得大驚小怪
    來源:證券時報圖集 「在2020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過了。」一個月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他的直播首秀上語出驚人。但就在當場直播進行到4個小時之後,「我癱坐在永藝的辦公椅上,突然有種巨大的不適感和身心疲憊」,吳曉波在復盤這場直播時表示。
  • 深度解讀:直播帶貨中「人貨場」到底是什麼意思?
    因為淘寶直播李佳琦薇婭,快手的辛巴,抖音羅永浩等少數頭部帶貨主播的爆紅,外界看來直播賣貨已經一片「紅海」。疫情期間,很多行業都出現了銷路受阻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商家也把電商直播看做作自家產品銷售的標配。不過,面對抖音、淘寶直播這些渠道的快手崛起和新一波流量紅利,想要布局直播帶貨的傳統商家們卻不得要領。
  • 「貨帶人」的店播模式是抖音直播的新機會
    2020的直播帶貨市場幾乎所有人都是以「風口」的看法對待,入局撈一波就走,無數明星的假實力被曝光,要知道這類型的曝光即相當於商業圈的封殺,整個品牌圈的黑名單,下次開播沒有品牌方會找他們合作。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以「風口」的打法騙取坑位費,做的就是一錘子買賣。
  • 直播帶貨都在聊的ROI、GMV水有多深?
    第一種是明星口頭承諾能做到5甚至10的超高ROI,實際帶貨慘澹。由於沒有過往數據支持,只能是明星敢講,品牌敢信。一般這種超高ROI的承諾不會寫進合同中,所以品牌只能默認吃虧,最多只能在微博和行業群裡吐吐槽。
  • 為什麼流量明星大行其道?安琦李雪琴的直播帶貨成績說明了一切
    近日,一檔電商助農直播真人秀節目《希望的田野》火爆開播。這是一檔意義非凡的真人秀節目,它與純娛樂性質的其他綜藝並不相同。公益助農是這檔節目的核心,其中黃聖依、張紹剛、安琦、池子、梁靖康、李雪琴等嘉賓肩負著直播帶貨的重要使命,助農的主要成果則與他們的直播帶貨能力息息相關。
  • 什麼值得買子公司星羅創想「官宣」2020帶貨扶持計劃
    什麼值得買子公司星羅創想「官宣」2020帶貨扶持計劃 6 月 3 日,值得買集團旗下子公司星羅創想(以下簡稱「星羅」)召開線上發布會,解讀當下直播帶貨的新風口,並對管理團隊以及其產品
  • 劉濤入職阿里巴巴花名「劉一刀」今晚直播,直播帶貨成明星工作新風口
    其實劉濤本身就是「帶貨女王」出道,在前幾年,直播還沒今時今日那麼紅火的時候,劉濤同款已經極具人氣了,常常被一搶而空。如今直播行業是越來越火爆,尤其是直播帶貨,更是開創了一種新的經濟模式。但這一領域被發掘後,也讓競爭更加激烈了。一石激起千層浪,最近,頻頻爆出明星紛紛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業,當起了網絡主播。
  • 淺談如何勸直播帶貨「好自為之」?
    在黑貓投訴平臺,關於直播帶貨的投訴超過500條,而直播售假的投訴佔比超過五分之一,售假已經成為直播帶貨不可忽視的疑難雜症。   勢頭正猛的直播帶貨,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作」成眾矢之的? 頭部主播頻頻「翻車」,直播帶貨為何「不講商德」? 除了辛巴和羅永浩,名人在直播間「翻車」事件同樣屢見不鮮。
  •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100天,糊了?
    今年4月,初代網紅羅永浩高調宣布入駐抖音,開啟直播帶貨職業生涯之後,明星大V企業家們紛紛來到了直播間。在羅永浩發布過億元的直播首秀戰報的同時,直播帶貨的廣告營銷價值也被「誤會」地放大了。
  • 劉濤、陳赫PK 薇婭、李佳琦,明星直播帶貨是一門好生意嗎?
    當李佳琦和薇婭通過直播帶貨成為頂流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嗅到了機會。曾經還被放在「low」檔位的網紅直播帶貨,如今已然成為各大明星宣傳的陣地之一。曾經擔心自家偶像去網紅直播間做客「掉身價」的事業粉們,如今也是歡歡喜喜地迎接出現在各類帶貨直播現場的明星們。然而,這還不夠。偶爾做客是宣傳,明星們也開始選擇將直播帶貨作為一項事業。劉濤和陳赫是一個開始。
  • 為什麼說有些明星直播帶貨能力就是不行?
    這兩天,一篇《戳破「明星直播泡沫」: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的文章引發熱議。文章指出,如今異常火爆的明星直播帶貨,有很多「坑」——不僅坑位費虛高,銷售額也可能存在注水現象。文章列出了諸多數據,指出吳曉波、小瀋陽、葉一茜等名人的直播中存在的問題。
  • 翻車從未如此頻繁,直播帶貨真與明星八字不合?
    如今情況發生反轉,黃聖依工作室發表聲明稱其不實,並強調黃聖依是完全按協議要求的80分鐘直播時長,且是按照通知的時間節點按時上臺及退出直播,在活動中並未參與保溫杯產品的售賣,更沒有收取任何商家的坑位費。儘管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場烏龍,不過在相關的話題中,依然有不少網友討論明星直播帶貨的「性價比」不高,效果並不理想,明星不如素人主播「敬業」等問題。
  • 直播帶貨浪潮迭起:風口還是虛火?
    在此之前,張大奕曾被天貓總裁蔣凡夫人在微博上指責「不要招惹自己老公」。此事對如涵品牌形象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夢潔股份(002397.SZ)通過薇婭直播帶貨股價大漲,股東及其家族趁機套現的動作引起了監管部門的問詢。
  • 明星玩票直播帶貨頻翻車,商家投入重金反成...
    雖然該事件隨著工作室的回應熱度有所減輕,但諸如此類帶貨效力不足、數據造假、頻頻翻車等現狀,不禁令人深思,明星直播帶貨香嗎?「明星直播帶貨大部分還都是『玩票』的性質。」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12月10日對時代財經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