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19|從頭到腳,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覆蓋你的全身

2021-01-09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1月14日報導(編譯:王哲)

當你在思考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上有什麼可穿戴設備時,通常浮現在腦海中的便是智能手錶,它們既漂亮,而且迭代更新種類多樣:有圓形數字的,類似圓形的,方形的,圓角方形的,長方形的……每一款都是在幾年前設計的,然後稍加修改就從一個展會奔赴另一個展會。

如果說我還能想起2019年消費電子展的一些東西,那就是各式各樣展出的可穿戴設備,公司們厚臉皮地把它們放在你身上的任何一個地方:放在你的內衣裡,放在你的錢包上,或者放在你的額頭上。有時候,這種相似也是一件好事。CES的主辦方美國消費科技協會(CTA)把這些可穿戴設備的展商就安排在健康公司的旁邊,於是「健康」和「可穿戴設備」之間的界限往往會變得非常模糊,你只有走近展臺才能看到它們。

以下是一些我在今年CES上看到的關於可穿戴設備的主流趨勢。

智能手錶更新迭代

總的來說,這次CES上展出的智能手錶可能無聊的讓你想打哈欠,因為在智能手錶這一塊並沒有什麼主要的進展,除非你覺得抗寒手錶這個想法很有趣。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可以看看Suunto的陣容,它們展示了一塊凍在冰塊裡還能正常工作的手錶。

規模較小的公司則展示了數十款不同的手錶,分別運行著谷歌Wear OS作業系統或專有作業系統。參會者常常會遇到貌似是最新的展示手錶但是卻無法開機的情況,實際上這是在展示他們的屏幕。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展品並沒有突出任何真正有趣的新特徵。

我發現最具特色的展位之一是One61 工作室的展位,它突出展示了以經典的蝙蝠俠為主題的智能手錶,這些手錶以蝙蝠俠為參照,重新設計了整個界面。One61還展出了神奇女俠(Wonder Woman)、輻射76(Fallout 76)和瑞克與莫迪(Rick & Morty)主題的手錶。

可穿戴的錢包

很快,你就沒有必要在手腕上戴一塊屏幕了。很多公司在這次CES上展示了靈活的顯示屏,尤其是Royole,它憑藉一款小巧的可摺疊安卓手機成為展會前的頭條新聞。這個錢包只是一個例子,說明相同的靈活屏幕將會出現在其它的形態因素裡,未來用戶不必把手機放進包裡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像錢包這樣帶有大屏幕的可穿戴設備會成為一種趨勢嗎?也許暫時不會。但似乎這項技術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它儘早實現,你可以在錢包裡準備一塊非常好的電池。

智能內衣與智能服飾

在這次的CES上有很多公司都在展示智能服飾,這讓我十分震驚,似乎授權技術和商業模式已經足夠成熟,各種玩家真正開始嘗試將可洗的電子產品推向市場。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來自Skiin,該公司展示了的產品為智能內衣,應該在今年年中推出。這個想法一開始可能聽起來很瘋狂,但它是很有意義的。

你將得到8套內衣,每套至少能撐過50次洗滌。每一套裡都含有必要的電極,只要你穿上它們,它們就能監測你的心臟、活動和睡眠特徵。當你想換內衣時,只需要從內衣的小口袋裡拿出一個小小的塑料信號發送器,並把它插入下一件內衣裡。

但直到智能手錶能夠真正提供長達一周的電池壽命,並讓人們整夜佩戴也很舒適,智能服飾對活動和睡眠的跟蹤才有意義。同樣,我並不是說這將成為一種趨勢,但它的確沒有聽上去那麼瘋狂。

Spire Health等其它公司也同樣展示了可穿戴的健康監測器。該公司研發的設備Spire Health Tag ,可以被固定在內衣帶裡,用來追蹤呼吸、心率、睡眠質量、壓力、焦慮和活動水平。它小到可以放進上面的內衣裡——看看你能不能看到它突出來。

頭部可戴設備

非常多公司都試圖尋找將音樂播放器和耳機裝進眼鏡的方式,Oakley的失敗產品Thump就是這種設備最早的形式之一。今年的CES上不乏這類產品,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OptiShokz,它與一副標準的Oakley塑料產品一樣輕,但是卻配備了一個藍牙4代無線晶片,骨傳導立體聲音頻,用於打電話的雙麥克風,以及來自Google智能助理的支持。無論你是否喜歡他們的風格,所有這些技術產品的微型化都令人印象深刻。

Muse正在展示一個「大腦感應頭箍」,它看起來像是20世紀末一部講述21世紀的電影中的道具。它通過「實時生物信號反饋」來幫助你冥想和減輕壓力。我一直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但也許那些老電影是對的,畢竟我們都將戴上大腦監測頭箍。

Cochlear正在展示「第一個具有直接智慧型手機連接功能的人工耳蝸系統」,這是一款可以與iPhone配對的聽力恢復設備。它可以直接將iPhone(或其他iOS設備)與耳朵相連接,使有嚴重聽力障礙的人打電話,聽音樂和看視頻都更加容易。

這款Nucleus 7聲音處理器於一年多前發布,但它只是可穿戴設備如何在全身各處運用的眾多例子之一。

體內電子設備

儘管這類設備實際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技術每隔幾年都會變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Medtronic向我展示了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Micra,這是一種可以用來調節心臟病人心跳的裝置。它的形狀像一顆子彈,可以在裡面植入一個微創程序,與早期類似的產品有所不同,使用者幾乎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考慮到Micra裡需要容納電池,傳感器和微晶片硬體維持很多年,並且這些都必須被FDA認證為足夠可靠,用來維繫病人的存活,因此這是非常令人吃驚的。

Medtronic還展示了一個可植入脊柱疼痛管理系統,該系統使用充電電池以減少其大小。該植入物有一個感應充電線圈,用一個充電帶便可與之相連。它還有一個無線硬體,讓用戶可以通過一系列設計簡潔易讀的圖表來檢測這個系統的性能。

理想情況下,人們永遠不需要在皮膚下植入設備。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救命或止痛的植入物更有可能帶來高質量的日常生活。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技術還在繼續發展,隨著微晶片變得越來越小,它們只會變得更好。

體外監測心臟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已經介紹了Withings的新型Move ECG手錶和BPM Core的血壓袖帶,所以這兒我將不再贅述。但我要指出的是,由於它們帶來的功能與設計,這兩種產品都將實現相當大的交易量。

相較於蘋果第4代Apple Watch的售價為399美元,Move ECG將手腕上戴著的的心電圖測量設備降至130美元這種大眾市場價格。Move ECG的核心在於擁有一個巧妙的系統,它不需要屏幕來接收心電圖: Withings將兩個電極直接放在你的手腕上,然後讓你用另一隻手觸摸鐵板,並通過你的心臟來構成ECG監測的電子環路。20秒後,你會感受到震動從而確認你的掃描已經完成,之後你就可以隨時在手機上查看結果了。

BPM Core是一款昂貴的血壓袖帶,售價250美元。但如果你看看下面這張照片的底部,你就會看到它精巧而絕妙的設計。這個小小的金屬表面是一個數字聽診器,它可以讓你用一個產品測量三種不同類型的心臟數據: 充氣袖帶測量標準血壓,觸摸金屬電極可以給你做心電圖,聽診器會監控你的心跳。在讀數時你沒必要把血壓袖帶摘下來,在家裡你可以先脫掉襯衫然後按順序測量。

所有的結果都可以通過你的iPhone監控並發送給你的醫生。你可以在手機上聽到自己的心跳,並且可以在一個很酷的集成LED屏幕上看到大多數關於設備本身的其它結果。

我從這次CES中得出的結論是: 從可穿戴設備這一方面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代。雖然並不是每一種產品都能吸引每一個用戶,但是仍然有很多具有實際價值的產品,很多小眾市場很快就會充滿更多更好的選擇。在未來,我們將對它們中的一些產品繼續關注並發表看法。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從今年各大品牌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正在打開可穿戴設備的增量市場。而可穿戴設備檢測到的不同生活場景下人們的實時身體指標數據,是一座丞待開發的黃金礦山,將推動健康管理市場的爆發。疫情刺激健康需求,可穿戴市場瞄準未來健康在智能穿戴設備的普及過程中,健康管理的理念越來越被公眾重視。
  • 可穿戴設備在CES 2014:一切格局未定
    那麼在今年的CES展上,可穿戴技術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呢?科技網站CNET對此進行了解答:  細分下來,CES展上的可穿戴設備主要有三類:通知器、追蹤器和眼鏡。  每個人都想涉足可穿戴領域  也許是為了抓住未來的科技趨勢,或者說希望「物聯網」創造出一個所有設備都能相互聯通的某種家庭烏託邦,那些之前和可穿戴技術看上去並無瓜葛的公司都在本屆展會上表了決心。雷蛇、LG和英特爾等一批廠商都試圖去傳達自己對於可穿戴設備發展方向的理解——大多都是以產品的形式。
  • 智能可穿戴設備,雞肋or神器?
    這一具有科幻性質眼鏡的發布喚醒了科技巨頭對於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探索,這一片未耕之地有著無限的活力與商機,這一年,也是「智能可穿戴設備」元年。「智能可穿戴設備」意如其名,可以穿戴在身上的智能設備。市面上最常見的品類就是手環和手錶了。
  • T-Mobile出品全身可穿戴設備ONEsie連體式睡衣
    向來喜歡惡搞的美國通信運營商T-Mobile在4月1日推出了全新產品,T-Mobile ONEsie「全身可穿戴設備」,儘管外形是一件舒適綿軟的連體式睡衣,但它其實是T-Mobile進軍可穿戴設備的首款設備,兼備全身運動追蹤、體育休閒、熱磁充電,人體4G熱點等,甚至有商務一體款式。
  • 從石墨烯到柔性顯示屏 智能穿戴設備新科技盤點
    同柔性顯示屏一樣,柔性電池同樣也是讓智能穿戴設備更為貼身舒適的利器。柔性電池技術的發展能讓廠商更為輕易地定製智能穿戴設備的外觀,韓國消費電子巨頭目前正在做這方面的嘗試。每當智能設備新增其他新特性,電池的續航能力將會經受新的考驗。就拿能跟蹤人體運動和睡眠狀態的智能腕帶產品而言,一次充電究竟能帶來的電池續航時間還是太有限。  也許廠商們都忽略了免充電太陽能技術的應用。畢竟不像智慧型手機那樣總是被放在口袋或者被保護套所覆蓋,穿戴在人體上的設備總是會有充足的時間見到陽光,而柔性的太陽能充電器也已成型。
  • 能充電會發光,這7款可穿戴設備為「腳」而生
    當說起可穿戴設備時,有一個問題總是被不斷提起:「跟智慧型手機和筆記本相比,這個設備能給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感受?」這個問題倒不是很複雜,但卻很關鍵。這些設備往往借著替代產品的名義最後霸佔了移動手機的地位。戴在手上的可穿戴設備——像智能手環,手錶還有珠寶等——佔據了當前可穿戴設備的主要市場。
  • 「智能眼鏡」能否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下半場?
    今年「跑步經濟」帶動了大量中國運動品牌業績的復甦增長,除此之外,跑步經濟也在不斷促進文化用品行業、電子產品等領域消費,其中在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手環上的體現最為明顯。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
  • 可穿戴設備市場蓬勃發展 戴森欲入局「智能口罩」
    慧聰家電網:近幾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據IDC的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8450萬臺,同比增長94.6%。其中,無線耳機、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需求強勁,分別佔據可穿戴設備前三位。
  • 「天河·正佳廣場」全身spa、專業頭部按摩……讓你從頭舒服到腳!
    這裡是上班族的「解壓聖地」沐足spa護理|背部健康監測|專業頭部按摩···現在只要¥99就能嘗鮮讓你從頭舒服到腳#01● 全身spa ●按摩師首先通過對個人身體情況的了解,用合適的手法力度,配合輕柔的音樂,對穴位進行精準地按摩,讓每一位客戶享受到純正舒適的全身spa!
  • 摘下你的手環吧,智能服裝才應該是可穿戴設備的主流
    如果我們希望可穿戴設備真正有用,我們就不能只考慮計步器之類,而是需要開發那些會給出有用數據和可行建議,來改善我們生活質量的新技術。不要再開發手環了,多開發智能服裝吧雖然智能服裝的想法已存在好幾年,但到目前為止,它還沒有真正實現。
  • 阿拉町,進階智能可穿戴設備
    來源:《經理人》在通訊行業行進8年,後轉戰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邱學文更像一個產品經理。他說阿拉町的品牌營銷還沒有技術研發專業,市場高端化是大勢所趨。技術向前推進,落地就要愈發沉穩。堅持品質,營銷才有著力點,阿拉町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得長久。
  • IDC:TWS火熱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大增89%
    國際數據公司(IDC)本周二發布了2019第四季度和全年全球可穿戴市場統計報告。報告顯示,2019 年第四季全球可穿戴式設備市場年增長 82.3%,達到1.189 億臺的新高。2019 全年可穿戴式設備的出貨量達到3.365 億臺,較2018 年的1.78 億臺大增89.0%,增長主要來自於可穿戴耳機的大賣,該品類佔據了整個市場的50.7%。IDC 可穿戴團隊研究總監Ramon T。 Llamas表示:「2019年標誌著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2019 CES Asia盤點之可穿戴技術
    網易體育6月19日報導:上周,一年一度的亞洲消費電子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順利舉辦,本次展會總面積超過6.5萬平方米,吸引了超過17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參與,人工智慧和汽車無人駕駛技術,5G互聯互通技術這些都是本次展會的重要核心主題,而我們最關注的依舊是和運動健康相關的可穿戴領域
  • 智慧型手機後 可穿戴設備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耳機成為可穿戴設備的主力軍國際數據調研機構IDC日前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穿戴設備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82.3%,達到1.189億部,2019年全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3.365億部,其中蘋果小米三星出貨量位居前三。
  • 可穿戴設備有望在2019歐洲最大的科技展會上亮相
    2019年第58屆IFA將舉行。可穿戴設備在本次大會的籌備階段是一個熱門話題。實際的活動將於9月6日向公眾開放最後截止到9月11日,但在展會開幕之前,還會有一系列的新產品新聞發布會。現在的問題是,智能手錶是否能及時推出, Fitbit是否會在晚些時候發布。或者猜測是可能會。Garmin近年來發布了一系列可穿戴設備,所以如果它們在9月初就能讓人聯想到一兩款可穿戴設備,也不要感到驚訝。雖然今年到目前為止,在健身追蹤器方面還沒有什麼進展,但Garmin一直在忙著生產運動手錶。我們已經看到了先導45S,先導245音樂和先導945的推出。
  • 智能穿戴設備有哪些_智能穿戴產品品牌排行
    智能穿戴設備概述   智能穿戴設備是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能化設計、開發出可以穿戴的設備的總稱,如手錶、手環、眼鏡、服飾等。穿戴式智能設備擁有多年的發展歷史,思想和雛形在20世紀60年代即已出現,而具備可穿戴式智能設備形態的設備則於70-80年代出現。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索普和香農等人研製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智能穿戴設備——一款置於鞋內的用於輪盤賭的計算機。 由此開始,到1997年第一屆國際可穿戴計算機學術會議召開之前的30年間,智能穿戴設備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和發展。
  • 傳感器晶片出貨量超100億顆的博世,正在改變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
    比爾·蓋茨曾在其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中預言:不遠的未來,沒有智能家居系統的住宅,會像不能上網的住宅一樣不合潮流。彼時,如果你在路上攔住一個人並詢問他什麼是物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大多數人可能都會一臉茫然。
  • 可穿戴設備十大企業,全球知名的有這些
    因智慧型手機大眾化的影響,使用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正在激增。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預測,今年達到405億8100美金規模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到2021年將增長55%,達到629億8500萬美金規模。將可穿戴設備作為新的機會,眾多企業開始搶佔市場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全球有哪些知名的可穿戴設備企業。
  • 智能手錶、耳穿戴設備、健身手環市場增長快
    Strategy Analytics預測,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創紀錄的3.25億部,年同比增長29%。這一數字包括所有智能手錶、健身手環、智能眼鏡,智能珠寶、智能服裝和藍牙頭戴設備的總和。2019年智能手錶市場將持續增長,功能手錶市場增速放緩,耳穿戴設備市場增長加速,而虛擬實境市場規模縮水,健身手環市場經過幾年衰退後今年恢復適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