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未來房價會降嗎?房地產稅會收嗎?調控和政策會變嗎?兩會之後,房地產行業未來十年的走勢,成了產業內外都在關注的問題。剛需的人在等,投資的人在急,一場疫情把一個行業提前逼進了十字路口。機遇在哪裡?挑戰是什麼?
編輯:許敏 / 圖片:網絡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也是新十年的開始。
對房地產行業而言,尤其是。
中國房地產黃金十年已經過去,但仍然處在白銀十年階段。這個階段最重要的變化是整個房地產市場已經發生分化,房地產投資專業化屬性更強,地產開發商盈利越來越難,對房地產投資者而言,閉眼買房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地產投資也變成一種學問了。
想要掌握這門學問,首先要明白它的規則與變化。
2020年,可以算是房地產相關政策出臺最多的一年(之一)。
這其中,有直接關係到土地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有關乎建築用地的《國務院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有農村土地相關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意見》,有規劃相關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以及前段時間吵得沸沸揚揚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就是這裡提到了「穩步推進房地產稅」。
除此之外,2020年還提出了「全面實施『因城施策』」。2020年要堅持「穩」字當頭,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堅決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因為只有地方政府對當地情況比較了解,也才能做到因城施策,平衡供求關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未來十年,房地產行業的「玩兒法」會變,規則也在變,過去的經驗可能已經過時。
相應的,未來十年的房地產也有了許多新變化。
「兩會」報告提出,在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中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
中心城市的表現力其實已經在很多方面露出端倪,人口流向,經濟增速變化,城鎮化趨勢,產業趨勢,研究房地產未來十年,這幾個層面都需要關注。
從人口流動上,我們可以判斷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在哪裡;從經濟增速和城鎮化率方面,我們可以大概預估市場需求的方向在哪裡;從科技發展、產業融合趨勢方面,我們可以展望房地產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我國目前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0.6%,按照每年1%的增速來算,也是十年。最後的黃金十年會給房地產帶來多少動力和機遇?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研究一下房地產行業目前的市場(產品)中,哪些是衰退的,哪些是新生的。
短期內(2023年前)房地產市場將平穩發展。未來3年的房地產市場處於「保溫期」。溫度高了,管理層會降溫;溫度低了,城市政府會加溫。「因城施策」的最大作用就在於此。
長期看(10年以上),房地產市場的雷區要比機會多。市場正在發生重大改變。
要密切關注以下六大類市場——
最好能避免在這幾個區域市場內進行投資。
未來1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也會產生一些新興的市場。
主要有幾種——
抓住了新業態、新空間,就抓住了未來的發展機遇,抓住了未來的財富鑰匙。
中國和世界正處於大變局的前夜。
未來幾年的房地產投資,將是有輸有贏的行為,風險與機會並存。
未來10年,中國房地產投資,需關注三大機遇:
1、大都市圈發展空間。
在新經濟形勢下,國家的發展戰略,是進一步培育和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中國已進入都市圈與城市新功能定間發展的新時代。
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都市圈(C5)未來的GDP將佔廣東GDP總量的40%,廣佛都市圈未來的GDP將佔廣東GDP的30%以上。
未來10年,中國房地產最重要的投資區域,是大都市圈的新功能空間。擁有都市圈的土地資源和物業資源,才能在未來的財富競爭中佔得先機。
2、鄉村振興帶來的新空間。
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未來10年的重點方向。
鄉村振興將帶來三大投資機遇:
(1) 農業規模化經營,數位化經營帶來的機遇。
(2) 土地改革帶來的機遇。
(3)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的機遇。
(4) 城鄉融合帶來的新業態、新空間。
3、城市更新的新空間。
兩會報告提出,2020年全國將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未來幾年,將是城市更新全面推進的年份。
在中心城市土地資源日漸稀缺,老舊小區品質難以適應居民對幸福生活的新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地「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將進一步放寬,放開。政策密集出臺和舊改項目爆發,將令未來幾年中心城市的房地產發展格局發生重大改變。
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和國內二線重點城市,只有搞舊改,才會有未來。
2020年,乃至未來十年的房地產投資有三個關鍵詞一定要牢記:
土地為王,都市圈,新空間。
1、土地為王
土地資源越來越珍貴,很多地方,很多時候,土地要比房子重要的多。
2、都市圈
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大都市圈、城市群是未來的發展重點。
3、新空間
一、二、三產業融合是地產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新趨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