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昭通:半城蘋果滿城香

2020-12-20 人民網

視頻由昭通市委宣傳部提供

果農展示昭通蘋果 李仁安 攝

26日一早,雲南昭通農民王文選就帶著自家種的兩個大蘋果,和500多名果農一起,參加了一場當地舉辦的蘋果展銷大會。在記者們的鏡頭前,他們手持蘋果,綻放笑容,拍下了一張「巨型」全家福,為昭通蘋果代言。

昭通蘋果又火了一次

昭通,這個雲南東北部的城市種出的蘋果含酯、醇、雜環、酮、苯衍生物等9類113種芳香類化合物。憑藉成熟早、甜度好、香味濃、口感脆等特點,昭通蘋果聲名遠播。近年來,雲南把昭通蘋果產業列為全省重點扶持產業,通過多年發展,昭通的「小」蘋果,已經發展成了「大」產業。

「打開昭通人的朋友圈,個個在賣生態高原蘋果,紅蘋果變成了『金』蘋果,帶動30萬貧困群眾增加收入。」今年兩會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昭通市市長郭大進的「花式」推薦,讓昭通蘋果「火」了一把。

隨著蘋果豐收季的到來,一場在昭通舉辦的展銷會,吸引了數百家企業前來參展。「交朋友,話發展,我們要唱響蘋果旋律,助推昭通的脫貧與發展。」這次的蘋果推介人,是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聚光燈下,這場當地規模最大的蘋果展銷會,再次讓昭通蘋果成為了焦點。

開展兩天,部分商家銷售量就已達6000噸,銷售額近1.4億元。除了新鮮蘋果,蘋果酒、蘋果花蜂蜜等深加工產品也備受青睞。有商家展出的「蘋果凍乾片」保留了鮮果原有的色、香、味、形和各種生物活性營養成分,當天就籤下1個近26萬元的訂單和3個45萬的意向訂單。

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推介蘋果 李仁安 攝

農民致富的「金果果」

「灑漁」是彝語,喻義「美麗富饒的地方」,灑漁鎮是昭通蘋果的發源地。1940年,留美博士吳鏡漪從四川成都華西大學引進160株蘋果樹種到這裡。他也許沒有想到,幾十年後,蘋果能成為雲南最具特色的高原特色產業之一。現如今,灑漁鎮13.4萬畝的耕地中有10.4萬畝種蘋果,產量突破25萬噸,產值達8億,灑漁也成為了中國南方優質蘋果生產基地。

在展銷會上展示蘋果的王文選,就來自灑漁鎮白鶴村。前些年,給自己治病的費用加上子女的上學開銷,把這個40出頭的漢子壓得有些喘不過氣。因為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文選前幾年領到了補助的蘋果種苗。通過精心管護,家裡的4畝蘋果連年豐收。「這幾年價格不錯,家裡4畝地種蘋果一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明年我想再租個5、6畝土地擴大種植面積,今後的好日子不遠了。」

七旬老漢王治文種了30年蘋果,是白鶴村的種植大戶。他算了一筆帳:自家的蘋果畝產能到7000斤左右,市場每斤批發價在3元上下,「和三個兒子一起種了30畝蘋果,年收入在60萬左右。」王老漢邊笑邊說,明年打算改種幾畝「煙富8號」,這品種顏色好、個頭大、有賣相、品質那自然不用說,價格更是能賣到5元一斤。

昭通蘋果展示 人民網 薛丹 攝

如今的白鶴村,不僅成立了蘋果專業合作社,還有村集體資產運行管理公司。村委會主任張澤東說:「全村8600餘畝蘋果產業每年能帶來約1億元的產值。目前,灑漁鎮新建了佔地130畝的西南地區最大的蘋果交易集散中心,每年超過25萬噸蘋果從這裡北上東三省,南下東南亞,遠銷澳洲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我們有了蘋果產、供、銷、深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形成了早、中、晚熟相補充的蘋果產業格局。」灑漁鎮黨政辦主任趙世東介紹,當地即將完成建設的氣調庫能儲存2000噸蘋果,通過有氧、冷藏等手段可讓蘋果保持3到6個月的新鮮,屆時就能實現蘋果成熟期儲存,空檔期銷售,既能填補反季市場空白,價格也能多賣1到2元。

通過幾十年發展,昭通蘋果已從最初的100餘株種苗,發展到了45萬畝的種植面積,蘋果產量實現60萬噸,綜合產值達57億元。全市12萬戶果農、30萬人依託蘋果產業增收致富。此外,20餘家企業已在昭通集中流轉土地5萬餘畝種蘋果,建設了20餘個蘋果標準化示範園區和莊園。「旗艦級」的昭通蘋果已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和世界低緯度高原蘋果標準化規模生產區,成為了最具地方特色優勢、助推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金果果」。

果農為蘋果代言 聶孝美 攝

蘋果深加工產品 人民網 薛丹 攝

如何走好品牌之路?

在品牌效應積聚爆發的同時,昭通蘋果的質量和產業的後續發展也成為了當地需要思考的問題。路該怎麼走?專家分析,未來的5至10年,數字農業將在蘋果栽培中充分體現,大數據交換、區塊鍵交易、社交平臺、銷售網絡等將湧入蘋果產業中。昭通蘋果需要在種植、銷售、加工上跟上大數據時代,用大數據來推動蘋果科學生態種植,實現提質增效。

來自美國的蘋果種植專家赫爾曼(Hermann)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中國蘋果產量、出口均居全球第一,今後應當實現蘋果產值的全球第一。「藉助地理位置優勢,昭通蘋果可以從打開印度市場著手,再把優質蘋果銷售到歐美等發達國家。」赫爾曼建議。

「我們要發展的是蘋果產業,而不是蘋果農業。」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指出,蘋果產業發展有四個方面最為重要:一是要有高度組織化保障,二要全力打造「第一車間」,三要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蘋果產業鏈,四要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我們不盲目求大,而要求精,更要讓400萬噸優質蘋果成為全國產量10%的精品,成為塔尖上的那10%。」在談到昭通蘋果產業未來之路時,楊亞林給出了答案。

按照規劃,到2020年,以昭陽區、魯甸縣為核心,昭通蘋果種植面積將達72萬畝,實現產值100億元;到2025年,力爭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此次舉辦的展銷會上,政府與企業共籤訂了8個合作項目協議,投資總額共計110.2億元。隨著項目的實施建設,未來昭通的百萬畝果園將與城市相融,一個產業和景觀一體、特色鮮明、功能完備、宜居宜業的蘋果之城將得以展現。

(責編:徐前、朱紅霞)

相關焦點

  • 「高清組圖」飽含深情拍巨變 鏡頭中的昭通新貌
    他用純熟的技巧,從地面或從空中多視角,拍攝了開展脫貧攻堅以來,當地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一幅幅精彩畫面展現在觀眾眼前,讓人們感嘆,昭通變了,昭通美了,廣大人民群眾露出幸福微笑的面孔。雲南網記者 張彤 柴峻峰 攝影報導鹽津落雁龍塘綏江兆佳壩易地扶貧搬遷《半城蘋果 滿城香》金沙江特大橋(昭通市巧家縣白鶴灘)建設中的白鶴灘電站
  • 雲南碧桂園助力昭通蘋果文化 多舉措推動「蘋果之城」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雲南碧桂園助力昭通蘋果文化暨全民閱讀周活動 多舉措推動「蘋果之城」高質量發展  12日,2020年昭通蘋果文化暨全民閱讀周活動開幕式在雲南省昭通市國際會議會展中心舉行,雲南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碧桂園」)在此次活動中捐資50萬元,助力蘋果節活動順利開展。
  • 2020年昭通蘋果文化節暨全民閱讀周活動開幕
    2020年昭通蘋果文化節暨全民閱讀周活動開幕(供圖)2020年昭通蘋果文化節暨全民閱讀周活動開幕(供圖)10月12日,「書香昭通 蘋果之城」2020年昭通蘋果文化節暨全民閱讀周活動在昭通國際會議會展中心開幕
  • 雲南昭通建設有機蘋果標準化生產基地
    本報訊(記者傅小冰)為進一步發揮有機蘋果在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示範帶動作用,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雲南昭通市於2007年啟動有機蘋果基地建設及品牌申報工作,具體由昭通興農農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具體承擔此項工作。
  • 來一碗雲南昭通燃面配上包穀酒
    雲南省東北部的昭通市,古稱「烏蒙」,來自人名,後成為地名,有大烏蒙城、小烏蒙城、烏蒙山等。元設烏撒烏蒙路。明代屬四川。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時,雲貴總督鄂爾泰上疏稱:「四川有可制之權而無可制之勢,雲南有可制之勢而無可制之權。」
  • 雲南昭通蘋果,外表長得巨醜,人稱為「醜蘋果」,卻不輸紅富士!
    雲南昭通蘋果,外表長得巨醜,人稱為「醜蘋果」,卻不輸紅富士!蘋果是我們日常很常見的一種水果,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它,蘋果的品種有很多, 我們最為熟知的便是紅富士了 ,而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卻是另外一種蘋果。這種蘋果來自美麗的雲南昭通,它天生與其他蘋果不同,不像其它蘋果一樣看起來秀色可餐,而是形態醜陋,被眾蘋果所嫌棄,大家都叫它「醜蘋果」。
  • 《雲南日報》報導昭通馳援武漢:一路風雨 千裡馳援
    搶時間,不住賓館不進飯店這支由42名黨員幹部、公安幹警、愛心司機、醫務人員、媒體記者組成的雲南昭通赴湖北物資捐贈工作隊,肩負重託,2月10日上午9點多從昭通高速公路南收費站出發。他們晝夜兼程、馬不停蹄,只為儘快將承載著昭通625萬各族群眾深情厚誼,267噸價值300萬元的昭通蘋果、馬鈴薯、蔬菜、紅糖送到武漢人民手中。
  • 最常見的19種昭通蘋果哪種最好吃?測評報告送給你
    市縣區主要領導與企業家們圍繞「建蘋果之城,助脫貧攻堅,加快建成引領區域發展的滇川黔省際中心城市」的主旨進行面對面交流,共商合作,共謀發展。   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表示,昭通要「建設引領區域發展的滇川黔省際中心城市」,要立足實際找定位,因地制宜明方向,堅持把建設「蘋果之城」與全面建成小康、新型城鎮化發展潮流相結合,
  • 昭通醬做佐料 「醬香型蘋果菜」烹出鄉愁味道!
    在昭通醬中加入薑末、蒜末、白糖,炒香去渣,起鍋後勾芡掛汁。用昭通醬掛汁,火候極有講究。須用小火慢煎,讓醬香味在熱油中慢慢散發,火候適中,掛出的醬汁色澤紅亮,味道鮮香。否則,醬汁漆黑髮苦。   △牛肉燒蘋果:採用紅燒的烹飪方法,將昭通醬炒香,小火燜煮牛肉,讓醬香味滲透進牛肉,起鍋前十分鐘放入昭通蘋果塊,醬香濃鬱。
  • 昭通融創│啟卷昭通文旅時代
    這裡擁有世界首座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這裡是萬裡長江第一港口,這裡被人稱為世界蘋果產業的塔尖,這裡是民族和諧繁榮之地……這裡是雲南昭通。(來源:雲南網) △昭通風光 | 網絡圖 近年來,全國旅遊產業持續發展,作為旅遊產業發展佼佼者,雲南的文旅一直備受全國矚目。
  • 雲南普洱茶、宣威火腿、昭通天麻進入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
    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近日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0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結果發布在近200個參評的地理標誌產品中雲南普洱茶、宣威火腿和昭通天麻昭通天麻昭通是全國品質最優野生天麻的核心區域,彝良縣是全國唯一的有機天麻認證縣,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8萬畝,年產鮮天麻3.6萬噸。昭通天麻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登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昭通「中國烏天麻之鄉」稱號。天麻飲品系列、天麻養生速溶茶系列、天麻糕點系列等綠色、營養、健康的天麻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供不應求。
  • 雲南昭通的那些美味
    昭通,雲南省下轄市級行政區,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地處雲、貴、川三省結合處。昭通歷史上是雲南省通向四川、貴州兩省的重要門戶,是中原文化進入雲南的重要通道,雲南文化三大發源地(大理昭通昆明)之一,素有小昆明之稱為中國著名的「南絲綢之路」的要衝,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
  • 昭通蘋果素食養生宴 晶瑩剔透惹人愛(圖)
    黃中偉說,昭通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以昭通蘋果為主要食材,搭配多種時鮮蔬菜,創新打造出一席清新淡雅、健康養生的昭通蘋果素食宴,在追求美味的同時,也提倡了一種有益於自身健康、愛護環境、合乎自然規律的飲食習慣。
  • 舌尖上的雲南,盤點昭通最受歡迎十大美食,全吃過才算地道昭通人
    大家好咱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雲南昭通十大美食小吃。昭通這個地方可不一般,這裡可是雲南文化三大發源地之一呢。喜歡旅遊的小夥伴們到這裡除了欣賞美景和歷史文化之外,千萬不可錯過這十道最受當地人喜愛的特色美食小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人生第一串》中昭通小肉串,特香很解饞!
    《人生第一串》中昭通小肉串,特別香,很解饞!雲南昭通,有種特色小吃:小肉串,是用精選小黃牛肉串烤而成酥脆香嫩、麻辣刺激!所有到了昭通的外地客人,一定要吃昭通小肉串,否則就不算到過昭通。這種走紅全國的小肉串,成為了是紀錄片《人生一串》第一集的主題。在昭通,有大大小小規模不等的燒烤城不下千家,在昭通夜晚吃小肉串已經成為了一種當地人和遊客來到昭通的生活方式。
  • 繁忙的蘋果生產線,幫扶「小種子」結出累累碩果
    ,他們把這批蘋果打包,準備銷往東南亞。在這裡的蘋果廠,記者看到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忙碌著,他們把這批蘋果打包,準備銷往東南亞。「工廠每小時的產能是20噸,今年由於疫情影響,產能可能有3000噸,每一個蘋果我們都經過多道工序檢測,從外觀,含糖量,PH值等方面來挑選出最符合標準的。」海升集團昭通超越農業公司總經辦主任蔣啟波表示,每個蘋果通過檢測後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可以溯源,預計今年產值達到將4000萬元。
  • 雲南昭通將迎接「天賜良機」,怒砸千億高鐵,未來將要在西南覺醒
    我國的經濟發展其實並不均衡,雖然大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但是部分地區的發展有些落後,像中國的東北地區和中國的西部地區一樣,雲南昭通將迎接「天賜良機」,怒砸千億高鐵,未來將要在西南覺醒!發展水平比華南、華北等地略顯落後,像雲南省,雲南省有中國最多的貧困縣,有七十多個縣屬於貧困縣,但云南的發展速度仍然非常可觀,現在雲南有一座城市,被破壞了1000多億,仿佛沉睡已久的雄獅,即將在西南甦醒。
  • 數據線聯通山海 紅蘋果香飄兩城
    數據線聯通山海 紅蘋果香飄兩城  ——廣東東莞對口幫扶雲南昭通脫貧攻堅紀實目前,東莞市結對幫扶昭通市6縣區到廣東就業的貧困勞動力27748人,轉移到廣東、雲南以外的地區就業的貧困勞動力165440人。  2.一個紅蘋果變成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東莞幫扶下的昭通中南片區6縣,脫貧產業不僅在車間,還在希望的田野上。
  • 雲南有哪些好處的水果?
    說到雲南的特色水果或作物,有人說枇杷,有人說雲南蒙自石榴,有人說昭通糖心醜蘋果,也有人說保山的羊奶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雲南到底盛產些什麼水果。1.雲南昭通—醜蘋果昭通是雲南省最重要的蘋果生產區之一,自然環境為分業的技術。根據樹木品種、樹齡、密度、形體結構、昭通蘋果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 雲南昭通500千伏明通輸變電工程正在開展三通一平施工
    雲南昭通500千伏明通輸變電工程正在開展三通一平施工 2020-04-27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