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新房樓下是配電房 業主告開發商退房被駁回

2020-12-18 人民網福建頻道

  法院判決駁回退房訴請

  從化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根據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所附的說明,開發商已經特別提示買方應對商品房項目的規劃充分了解,並可通過規劃部門的官方網站查詢規劃公示圖。開發商在本案訴訟中已經提交了竣工圖,證明變電房的設置符合規劃部門的要求。

  法院認為,開發商已經通過特別說明的方式提示購房人應注意的購房義務,現業主以開發商未特別明示其所購買的房屋下方為變電房構成欺詐依據不足,本院不予認定。變電房作為小區必要的公共配套設施,其設備應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本案中,業主沒有證據證實變電房中設備的運行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產生的電輻射、噪音超標影響到業主的居住,也未申請法院就變電房中設備的有關技術指標進行相關的鑑定。

  因此,丘某夫婦主張變電房對其居住造成影響依據不足,一審判決駁回了丘某夫婦的訴請。丘某夫婦不服,提起上訴。廣州中院經審理後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提醒

  不能憑主觀認定

  生活受影響

  法官表示,配電房是住宅區必不可少的公共配套設施,居民因擔心配電房帶來傷害,都不願與其為鄰,可以理解。我國輸變電設施的頻率為50赫茲,一般情況下(3米以外),並不能形成有效的電磁輻射,一般不會導致人頭暈等不適之症,而配電房產生的噪音,只要不超過《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Ⅰ類標準,即為合法。

  購房者對噪音影響居住依法負舉證責任,例如有必要申請噪音司法鑑定等,否則僅憑自主觀感受一己說法,法院無從認定噪音超出國家標準,因而無法支持購房者的維權主張。作為購房者,購買住宅是家庭的重大決策,對噪音比較敏感者,在購房時一定要全面了解清楚住宅小區的規劃文件,全方位進行實地考查,尤其留意配電房的具體位置,謹慎購買。 (記者 何小敏 通訊員 李秋玲)

相關焦點

  • 業主買了房才知樓下是配電房 告開發商退房被駁回
    原標題:業主買了房才知樓下是配電房 告開發商退房被駁回   原標題:買了房才知樓下是配電房業主告開發商退房被駁回   信息時報訊 (記者 何小敏 通訊員 李秋玲) 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高品質的居住條件,在購買住宅時,不再僅僅要求能遮風擋雨
  • 業主將開發商告上法庭,南京中糧悅天地深陷退房風波
    近日,南京江寧區一起業主將開發商告上法庭的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是位於南京市江寧區鵬山路的中糧悅天地將辦公當做公寓來賣,涉嫌虛假宣傳,被業主告上了法庭。把商辦包裝成公寓售賣,業主要求退款索賠,手續費再起風波據悉,10月30日,江寧中糧悅天地業主前往江寧區信訪局,投訴開發商中糧把商辦房產包裝為公寓進行售賣並要求退房款,退裝修款以及相關手續費。
  • 配電房建在業主樓下 低頻噪音全天24小時不停響
    配電房建在業主樓下 低頻噪音全天24小時不停響 2008年01月28日 14:01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5棟樓的負一層,由於配電房中變壓器晝夜不停地發出低頻噪音,給住在該棟二樓的業主錢先生的生活造成影響。
  • 新房有瑕疵業主要求開發商整改 3個月後地板沒了
    新房客廳地板只剩鋼筋網,樓下看得清清楚楚。新房交房時有不滿意的地方,不少人都遇到過。買新房廚房有裂縫 要求先整改3月27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位於成都郫縣中信大道三段的時代悅城小區,江智購買的小套三,位於小區7棟1403號,產權面積80平,總價36萬。
  • 業主不肯收房:「配電房都進水,我咋敢住」
    樓上業主對房屋地板裂縫進行倒水檢驗,水滲透到樓下。  小區配電房進水。  樓梯間進水。  掃二維碼看本文視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吳柳鋒見習記者韓雨霽攝影劉陳平  7月6日,一場暴雨後,接連兩天放晴。位於成都新都區蜀龍大道南段的中洲中央公園藍湖郡小區的準業主,卻仍是陰霾一片。
  • 長沙江景豪宅公寓戶型缺陷,美女業主欲退房,開發商卻變卦:「不構成退房條件」
    經過現場協商,開發商工作人員表示,給業主陳女士辦理退房手續,糾結了一年多的退費問題,究竟能否畫上句號呢?記者展開了追蹤。新房多出一道巨大橫梁,業主陳女士多次與開發商、銷售人員協商,得到兩次承諾,可以辦理退房。
  • 女子剛買的房子,卻發現配電房平移了九米,開發商:圖案僅供參考
    高女士看中了一套一層的排屋,按照沙盤和圖紙的顯示,房屋西南角有一個配電房。因為看過沙盤和圖紙不符產生糾紛的新聞,高女士特意向銷售人員詢問了配電房的具體情況,生怕沙盤和實物不符,會影響房子的採光。之後,銷售人員發了一張圖紙給高女士,表示沙盤和圖紙是一樣的,讓高女士放心買。高女士看到圖紙後,發現配電房的規劃確實離房子比較遠,不會影響採光,而且花園面積更多,於是就放心的交了錢。可是令高女士沒想到的是,事情的發展有些超乎她的想像。
  • 剛剛,崑山一業主把開發商告了
    「住城西,才顯腔調」近些年城西已經成了大家購房居住的「香餑餑」但是崑山這位業主萬萬也沒想到花光所有積蓄才買上的一套城西新房>帖子一經發出,就引發熱議網友都看不下去了↓@霖雨露:這種小開發商的房子質量肯定是不能像大開發商一樣的
  • 霸州鉑悅山開發商被約談,遲遲不給退房的業主退款
    原來,該6名業主都是外地戶口,在購買鉑悅山小區之後遇到了一系列問題,於是提出退房,而開發商也同意了這一要求。退房協議很早就籤了,但業主們遲遲收不到房款,開發商一直拖延退款,於是在8月31日他們來到了售樓處要錢。
  • 購房者與開發商的博弈:四種不同的退房方式、四種不同的勝利姿態
    ,和開發商達成了第一份退房調解協議。業主們維權不斷,開發商扭著小蠻腰,又是政府慌忙擦屁股。一方面淮安市經濟開發區住建局在五月份組織開發商,在小區各個樓棟號,包括主要的通道,搭設安全防護通道。另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員組成的退房工作組,進駐清城美墅小區,和業主籤退房協議。業主籤完退房協議後,經當地法院確認並出具最終的退房調解書。
  • 開發商延期交房,我選擇退房,划算嗎?
    在實際生活裡,老百姓遇到逾期交房,首先去找開發商「討說法」,開發商就用各種理由託辭,並「口頭承諾」在某個時間一定交房,或者遇到強硬的開發商,對方直接表示,我們是合理合法的延期,你去告好了。老百姓「碰壁」後,轉而找政府部門解決,但是政府部門也是委婉拖延時間,並沒有實際解決問題。
  • 業主欲聯合起來斷供,逼開發商退房,結果會咋樣?
    因為剩餘的錢都夠買一套新房了,誰還給舊房還貸。但是,永清孔雀城發生的這個事情,還不是這麼回事。從業主們反映的情況主要有這個幾個原因。一是房價下降了,心態就不平衡了。這個可能是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房價這個事情,確實很敏感。按照以前的退房的經驗,只要房價上漲,要求退房的人們立刻解散回家了。永清房價從調控開始,就慘遭腰斬,原來賣到一萬六七的,現在只有六七千元每平米了。慘不慘?肯定是慘啊。
  • 房價跌了,可以要求開發商退房款嗎?開發商:想得美
    而且上漲的城市也就屈指可數的那幾個,剩下的城市就比較冰冷了,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很慘澹,甚至還有很多地方的房價出現了下滑現象,據統計,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市場裡面,有8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了環比下跌,7個城市的價格持平。
  • 業主稱新房直接變危樓,開發商太黑了
    業主:對,這就是我們新房,你看施工縫上面有20公分寬,下面有個七八公分寬,中間差了十幾公分寬,鑑定報告現在是4個等級,現在是最低等級是危房,按照國家的標準就是整體危險級新房沒住就直接變成危房,你這房你就這就是關係到人的生命問題。開發商強制業主收房,任何手續都沒有。
  • 開發商承諾「無理由退房」,那配套車位能退款嗎?法院這麼判!
    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吸引消費者,推出了優惠政策,其中「無理由退房」無疑是開發商刺激消費者買房的一大手段。2018年,浙江舟山新城一樓盤預售時,開發商承諾「無理由退房」,市民許女士買了房子和配套車位,後因個人原因需要退房退車位,雖然依據條款全款退了房,但退車位時卻被告知要交違約金。
  • 開發商承諾「無理由退房」,那配套車位能退款嗎?法院這麼判
    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吸引消費者,推出了優惠政策,其中「無理由退房」無疑是開發商刺激消費者買房的一大手段。2018年,浙江舟山新城一樓盤預售時,開發商承諾「無理由退房」,市民許女士買了房子和配套車位,後因個人原因需要退房退車位,雖然依據條款全款退了房,但退車位時卻被告知要交違約金。許女士憤而將開發商告上了法院,近日,浙江省舟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了此案。
  • 交付不到5年變危房,淮安某開發商同意退房,業主卻因房價拒絕…
    開發商已同意退房退房價多少有爭議隨著業主的不斷維權以及主管部門的介入,開發商最終同意退房。8月20日,一名金姓業主在當地法院的主持下,和開發商達成了第一份退房調解協議。根據協議,開發商向這名業主支付退房款、裝修款以及四個月的租房過渡費。記者了解到,清城美墅的業主大多是在2014年買的房,當時的房價大約是每平方米4000元。
  • 業主新買商品房變養雞場滿屋臭味 欲起訴開發商
    陳先生提交給工商所的圖片顯示,新房內有「蓄水池和水槽」  花70多萬買來的新房,先住進去的卻是別人家的雞鴨——這麼倒黴的事,就讓泉州市民陳先生碰上了。辦完按揭去一看,新房裡養了成群的雞鴨,糞便堆積。今年5月交房時,陳先生拒絕交房,提出退房或者換房,但房地產公司稱,因合同等手續已辦完,只能適當賠償。  昨天,雙方在鯉城區中區工商所調解未成,陳先生表示將起訴開發商。
  • 中南·樾府「樓歪歪」事件續:業主要求開發商退房
    11月4日,記者再次接到中南·樾府19號樓業主反映:10月17日桓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達書面通知書停工整改後,19號樓被貼斷電封條,中南·樾府開發商負責人承諾不讓任何人進入現場,但被全面停工的中南·樾府依舊存在對樓體修修補補的錘子敲打聲音。大部分業主對其購買房屋的安全問題及開發商整改態度及相關措施尤為關心。部分業主還反映自己存在沒有收據和發票的現象。
  • 樓上漏水樓下遭殃 業主開發商誰該負責?
    房屋漏水之後,經常出現的狀況就是,開發商、物業和樓上業主相互推諉,而遭殃的樓下業主夾在中間無可奈何。有的業主耗不起時間,作為利益受損一方,反而不得不自掏腰包,懇求樓上業主或物業補漏。  為了解決滲水問題,鄭先生找到小區物業管理處,但物業管理處則表示,房屋的5年保修期已過,且鄭先生家裡的滲水位置不在公共部分,只是在房屋內部,因此滲水要與樓上業主協商解決。  樓上的業主王先生聽說樓下鄭先生家裡滲水後,將自己家裡的水閥關閉了一段時間,發現樓下便不再滲水,而將家裡的水閥再次打開後,樓下滲水就會立刻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