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劍文化源遠流長,在冷兵器時代,劍作為實戰武器,其在戰爭中的顯赫地位和神異神秘,成為君主崇拜的神兵、神器,甚至成為天子地位和權力的象徵。
李鐸題
龍泉劍有「天下第一劍」之稱,而歷代帝王神劍是最高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是一代名劍最高水平的代表。充分發揮龍泉劍鍛制技藝優勢,依託帝王文化的巨大影響力,研製開發中華十大帝王神劍,是龍泉劍文化與中華帝王文化的完美結合,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
古人制劍或得一好劍,必籍物之情狀,取其代名,以形劍之美妙及己之癖好。劍名是一把劍的靈魂,2012年來為開發研製中華十大帝王神劍,湯汝平通過查閱史料,請教專家,反覆論證,確定中華十大帝王神劍劍名:
秦始皇嬴政─四海劍
漢高祖劉邦─漢皇劍
漢武帝劉徹─八服劍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劍
聖神皇帝武則天—天鳳劍
宋太祖趙匡胤─飛龍劍
元太祖鐵木真─至元劍
明太祖朱元璋─應天劍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凌霄劍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決雲劍
本期率先推出:秦始皇嬴政劍—《四海劍》
漢高祖劉邦劍─《漢皇劍》
千古一帝──秦始皇贏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即贏政,戰國時秦國國君,秦朝建立者。即位時年僅13歲,八年後親政。從公元前230滅韓,至公元前221年滅齊,十年間消滅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自以為德比三皇五帝,當稱皇。因他是秦朝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故稱始皇帝。在全國設立郡縣,直接任命中央及地方官吏,親自決定國家一切重大事務;統一貨幣、文字、法律和度量衡;修馳道、直道和五尺道;築長城、修阿房宮和驪山墓;銷毀民間兵器;焚書坑儒。即帝位12年間,出巡郡縣五次,沿途刻石頌德,以示不朽。後病死於出巡途中。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帝國的創立者,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統一六國 四海歸一:《四海劍》
劍身刃長82釐米,全長126釐米。
六面造型,劍柄稜形六合紋飾,劍首浮雕泰山圖形,象徵秦始皇統一六國,四海歸一的偉大歷史功績。整劍造型大氣,以表現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的風採。
一劍取天下──漢高祖劉邦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字季,沛縣(今江蘇沛縣)人。出身平民階層,秦末率三千沛縣子弟抗秦,前206年率軍攻入鹹陽,推翻秦朝統治,被封為漢王。後於楚漢戰爭中,在垓下擊敗西楚霸王項羽,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統治期間,繼承秦制,加強中央集權;先後消滅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王;遷六國舊貴族到關中,加強控制;實行重農抑商、與民休息、輕徭薄賦、復員士卒等政策,為漢初政治安定、經濟繁榮奠下基礎。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劉邦自稱「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史稱漢高祖。
開創漢朝 君臨天下:《漢皇劍》
劍刃長82釐米,全長118釐米。
劍刃手工鍛打,六槽型。劍鞘為黑檀木,劍鞘鑲嵌漢龍圖案銀絲,鞘口牛角加工。銅裝具嵌綠松石。整劍古樸、端莊。
湯汝平,1972年出生於浙江龍泉,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151人才,麗水市第八、第九批拔尖人才,麗水市第三屆科技新秀,麗水市「138人才工程」第一層次,龍泉市第八屆政協委員,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龍泉市第一屆知聯會理事。
註:本期圖片、文字版權屬本刊,如需轉載,請在顯眼處註明:轉自「龍泉青瓷寶劍人才網」。
龍泉青瓷寶劍人才網微信創作徵稿火熱進行中,歡迎投稿!詳情可諮詢小編。
投稿熱線:0578-7262226
投稿郵箱:9925415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