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這件「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擱誰心裡分量都不輕。它像軍旅中的一座溫情驛站,幸福了親情、深厚了友情、甜蜜了愛情,讓人盼望、讓人熱愛、讓人回憶。然而,在一些單位,正常的休假落實起來卻難上加難。今天《解放軍報》「軍營觀察」專版刊發4篇文章,聚焦部隊官兵休假問題。
親歷·我說
2016年,我這樣休足了假期
■第31集團軍某師防空團上士 曹子東
「老婆,我的休假報告批下來啦,今年的假期肯定能完整地陪著你和兒子!」1月6日,得知被連隊列為新年度第一批休假對象,我立即撥通了妻子的電話。
嘴上雖信誓旦旦,其實我心裡還是沒底:對於咱摸爬滾打了一年的軍人來說,幾十天的假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要想一次性休夠,確實不容易。剛剛過去的2016年,一波三折的休假經歷讓我感觸太深了。
我和妻子是2015年10月領證結婚的。由於工作忙一直走不開,我盤算著,趁2016年過年休假補辦個婚禮。
2016年1月下旬,我遞交了休假報告。連隊和營裡都很支持,第二天就批准了。回家後,我們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
正當我準備利用剩餘假期陪妻子度「蜜月」時,突然接到電話,連隊推薦我參加上級的尖子比武集訓。
休假被提前召回,身為軍人我沒有二話。但離家那天,妻子眼神裡的委屈,深深烙在了我的心裡。
其實,當兵這些年,我對「休假難」已見怪不怪了。每個老兵都能講出一大堆休假「鬧心事」:有人因戰備訓練緊張、大項任務多,有假沒法休;有人身處關鍵崗位沒人頂替,有假不能休;有的單位把不休假當成敬業奉獻加以表揚,大家有假「羞」於休……我能夠休假20天,也算不錯了!
歸隊後,我全身心投入到2個月的封閉式集訓中,最終奪得了比武第一名。這時候,好消息傳來:我妻子懷孕了。
我想繼續休假回家探望妻子。然而,連隊戰友劉哲的父親在工地幹活時摔傷,情況危急,他也急著回家。
「根據人員在位率要求,連隊只剩一個休假名額了……」指導員把我叫到了辦公室。是的,我很想回家和妻子分享初為父母的喜悅,但我知道,戰友更需要這個假期。
時間到了6月,按說部隊野外駐訓休假更難了。孰料,我卻享受了一次特別假期:團裡出臺了新規定,家在駐訓地周圍100公裡內的官兵,在保證人員在位率的情況下,可視情休一周探親假。恰好,我符合條件。
第一次從駐訓場背起行囊回家,我感觸良多:其實這兩年,在破解「休假難」這個問題上,部隊各級已想了不少辦法。年初,團裡結合個人申請、年度任務等情況制訂休假計劃已經細之又細;師裡也制訂了「五優先」休假原則,重點照顧存在兩地分居、家庭困難、大齡未婚等特殊情況的官兵……
一周假期雖短,但我陪妻子做了產檢,拍了孕婦照,留下了我們「一家三口」的甜蜜記憶,心裡很樂乎。妻子的預產期是8月初,那時野外駐訓差不多結束了,我想正好能利用剩餘年假和陪護假,回家陪伴妻子迎接寶寶降臨。
然而,7月份全國多地普降暴雨,部隊接到命令抗洪搶險。抗洪要多久?還能休假嗎?……一切都是未知數,我的計劃又一次被打亂了。
妻子曾半開玩笑地給我撂過「狠話」:要是生孩子你都不陪在我身邊,我會恨你一輩子!可面對洪水肆虐,戰友們往前線衝,我怎麼能當「逃兵」?我毫不猶豫地投入到了抗洪搶險中。
半個月後,我們順利完成任務。正當我在考慮如何開口請假時,指導員找到了我:「曹子東,連隊已經給你上報了休假計劃,今天你就可以離隊了!」
懷著感動,我踏上了休假旅程。8月10日,我可愛的兒子出生了,那一刻我慶幸:這一次,總算沒有食言!
是啊,這些年,在休假這個問題上,我們已向親人「食言」過多少次了呀!
不過,回想這一年間充滿曲折卻也圓滿的休假過程,我感到,有部隊各級落實休假制度的堅強決心,有單位結合實際情況的科學統籌,有官兵之間的相互理解,休假「食言」的事必將越來越少。
2017年的假期,我滿懷期待……
(曾 濤、陳 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