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日軍飛行員偷襲美國縱火燒山,二十年後故地重遊卻被視為英雄

2021-12-25 燃燒的島群

(溫馨提示:本文約2300字,配圖9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1942年9月9日清晨,霧氣瀰漫在美國俄勒岡州西南部惠勒嶺一帶的森林中,而往年這個時節不會有這麼濃重的晨霧,很可能因為前兩天一直下雨的緣故,空氣潮溼得仿佛滴得出水。儘管能見度不太好,護林員霍華德·加德納還是盡職地站在聳立於艾米莉山一側的防火瞭望塔上,注視著周圍鬱鬱蔥蔥的松林,順便品嘗著剛泡好的咖啡,涼爽溼潤的空氣伴著咖啡的醇厚香味通過鼻腔沁入心胸,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舒適感。

早上6點鐘剛過,一陣輕微的引擎聲從海岸方向傳來,越來越近,在靜謐的山野間格外清晰可聞。加德納循聲望去,一架小型單引擎水上飛機的身影從雲霧中顯現出來,距離有些遠,加上霧氣的遮蔽,他無法辨明飛機的身份,猜測應該是海岸巡邏隊的飛機,但令人疑惑的是,巡邏機通常是在海岸以外飛行,而這架飛機卻向東飛去,深入森林。「或許是軍方有什麼特別行動吧……」加德納並不放在心上。自從兩個月前哥倫比亞河口的史蒂文斯堡遭到日軍潛艇炮擊以來,當地人心惶惶,軍方加強警戒,仿佛日本人隨時會出現,有些反常的舉動也不意外。

如果那天早上沒有霧,或者那架飛機距離再近些,那麼這位護林員的心態恐怕就不會這麼淡定了,因為他會看到機身和機翼上鮮紅的日之丸標誌,那是一架日本飛機!實際上在9日清晨出現在森林上空的飛機是來自日本海軍伊-25潛艇的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而這艘潛艇正在距離海岸十幾海裡外等候著。伊-25不是第一次造訪俄勒岡海岸,6月21日深夜炮擊史蒂文斯堡的就是它,當時使用140毫米甲板炮在16分鐘內發射炮彈17發,然而大部分炮彈都落入了棒球場和附近的沼澤中,僅有1發炮彈炸斷了幾根電話線,之後伊-25害怕遭到反擊而逃之夭夭。時隔兩個多月,伊-25再度現身美國西北海岸自然來者不善,此次該艇肩負著日本海軍高層指派的特殊任務:出動潛艇載機對美國本土實施首次空襲!當然以潛艇載機那可憐的載彈量不可能給任何美軍軍事設施造成嚴重的破壞,於是日本人另闢蹊徑,打算利用當年美國西北部夏季的乾旱天氣,使用飛機投擲燃燒彈引發山林大火。具體實施行動的人是資深飛行員藤田信雄飛行兵曹長,他是九州人,祖上曾是武士,家道早已沒落,但骨子裡那份武士的豪氣猶在。藤田入伍十年,經驗豐富,他深知此行兇險莫測,臨行前特意寫下遺書。

伊-25潛艇於8月15日從橫須賀起航,於9月初抵達俄勒岡州外海,然而連日風雨交加,根本無法飛行,直到9月9日凌晨天氣轉好,風平浪靜,艇長田上明次少佐決定實施作戰。伊-25在俄勒岡州布蘭科角西南方浮出海面,艇員們在夜色掩護下將拆解的零式小型水偵組裝完畢,安放到艇首甲板的彈射器上,並在機翼下掛載了兩枚76公斤燃燒彈。準備就緒後,飛行員藤田信雄飛曹長和偵察員奧田省三兵曹登上飛機,藤田還隨身攜帶了有400年歷史的家傳武士刀。

5時35分,藤田駕機彈射升空,向東北方向飛去,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飛行了大約半個小時,他看到了海岸線上的點點燈火,通過對照地圖他知道那是海濱城市布魯金斯,這意味著航向正確,他從城市上空飛過,進入內陸,繼續飛往預定目標區域——位於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交界處的錫斯基尤國家森林公園。

地面上霧氣繚繞,隱約可見山巒起伏、樹高林茂。藤田看看了油量表,又檢查了飛行圖,認為已經抵達預定投彈區域,他操縱飛機做了一次盤旋,於6時25分向森林中投擲了2枚燃燒彈,隨後又盤旋了一圈,在確認林中有火光和煙霧升起後,迅速返航。這架小飛機在森林上空飛出一個8字形後向西南方遠去,於7時15分順利地與伊-25會合,艇員們以最快的速度收容飛機,下潛撤退,整個空襲過程只持續了1小時40分鐘。

在艾米莉山瞭望塔上,加德納透過薄霧看到遠處的林中有濃煙升騰,並伴有零星的火光。他以自己的職業經驗判斷可能是雷電導致的山火,他迅速通過無線電上報火情,隨後帶上必要的裝備和同伴一起趕往起火地點。雨後森林裡的潮溼有效延緩了火勢的蔓延,消防人員很輕鬆地將山火撲滅,最後只有一棵樹被燒焦了。然而,當煙霧漸漸散去,在場人員卻發現了異樣,空氣中飄散著火藥味,火場中央赫然出現了一個彈坑,周邊散落著很多金屬碎片,上面還有類似日文的符號,顯而易見,這不是普通的山火,而有人故意縱火!

軍方調查人員隨後趕來,與消防員們一起收集了重達27公斤的炸彈殘片,其中包括炸彈彈頭,經過鑑定為日本製造,於是這場山火的元兇就此浮出水面。然而,這麼小的飛機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從日本本土飛來,因此美軍判斷俄勒岡州海岸附近有一艘日軍航空母艦,頓時如臨大敵,派出飛機沿海岸搜索。9月10日,美國陸航第390中隊的一架A-29「哈德遜」轟炸機偶然發現了仍在海上徘徊的伊-25,並投下3枚150公斤炸彈,給目標造成了輕微損傷。伊-25緊急下潛,逃過一劫。此後,藤田又在9月29日進行了第二次空襲,未能造成任何破壞,美國方面甚至沒有留下任何記錄!

作為歷史上第一位空襲美國本土的人,藤田信雄幸運地活到了戰後,以海軍中尉軍銜退役,定居在茨城縣土浦市,開始了平靜的平民生活,直到1962年5月他才意外得知美國方面正在尋找戰爭時期投彈縱火的日本飛行員,並邀請他們訪問布魯金斯市。此時,當年的搭檔奧田兵曹已經去世,藤田無奈隻身應邀,帶著忐忑的心情登上赴美的飛機,他非常擔憂自己會被美方當作戰犯加以審判,特意將家傳武士刀帶在身邊,準備在受到侮辱時切腹自殺,維護尊嚴。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布魯金斯市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地人將他視為「史上僅有的空襲美國本土的敵軍英雄」。深受感動的藤田將武士刀作為禮物贈送給布魯金斯市,而他也收到了一件特別的贈禮:20年前他投下的燃燒彈的碎片。此後,藤田始終致力於日美友好,曾三度訪問布魯金斯,並在1997年去世前夕成為這座城市的榮譽市民。

了解更多日本海軍的戰史故事,敬請閱讀本公號精彩文章:

《戰艦》日本最古老的造船企業,曾包攬日本海軍五分之一的驅逐艦

《戰艦》雷驅之王的末路:日本海軍「島風」號驅逐艦之太平洋戰記

《戰艦》潛行鈍擊:瓜島戰役中的日本海軍「甲標的」作戰

《戰艦》一箭三雕:1942年9月伊-19潛艇擊沉「黃蜂」號航母之戰

《戰艦》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戰艦》日軍強悍重巡沉沒九成,過半毀於飛機和潛艇!

《戰艦》塔拉瓦的「新加坡炮」:貝蒂歐島日軍203毫米岸炮背後的故事

《戰史文庫》鐵棺 :伊-56潛艇軍醫長的戰爭記憶(合集)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崎峻戰史】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 手機用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有兩個辦法。

一、直接打開手機微信,點擊最上方的放大鏡圖標,搜索公眾號「崎峻戰史」,點開之後再點擊「關注」。

二、請長按下面這個二維碼圖片,然後點擊「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公眾號「崎峻戰史」,之後請點擊「關注」。


■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崎峻戰史」之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以閱讀更多世界軍事歷史文章。

喜歡本文的讀者朋友如想打賞,請掃描或識別下方二維碼,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行的動力!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新聞|英花甲老人騎年少時改裝自行車故地重遊
    據英國《鏡報》3月1日報導,日前,英國諾福特郡65歲的老人亨利•蘇塔(Henry Souttar)騎著自己14歲時改裝的自行車,返回少年時上學的城鎮故地重遊。50年後,這輛車子變得鏽跡斑斑。2014年夏天,亨利開始修復車子。為了還原車子的原貌,他使用的都是當時型號的零件。最終,亨利騎著這輛車子來到當年的拍照地點,並擺著和當年一樣的的姿勢拍攝了照片。
  • 【鐵兵散文】東壩緣 戰友情——東壩故地重遊有感
    東壩緣 戰友情  ——東壩故地重遊有感
  • 故地重遊有感
    故地重遊有感      海南是的我第二故鄉,是那12年不平凡的金戈鐵馬的軍旅生涯,成就了我的今天。而散射連阿陀嶺對我影響最大,有一段難以割捨的戰友情誼。      阿陀嶺屬五指山的一大群峰,別看海拔高度只1500多米,徒步爬上去至少要3個小時。散射連就駐紮在山頂。
  • 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 希特勒不喜反怒: 這是不折不扣的自殺
    日軍第一波進攻結束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還沒回過神來,日軍又緊接著發起了第二波進攻。到當日下午13:30,日軍結束轟炸,下令返航。至此,長達5個多小時的狂轟濫炸,日軍以損失了29架飛機、55名飛行員以及2艘潛艇的代價,取得炸沉4艘戰列艦和2艘驅逐艦,斃傷3600餘美軍的輝煌成果。
  • 日本中將為啥要吃掉美軍飛行員?
    投降後,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普雷斯利·裡西向日軍將領詢問當時在關押在父島的美軍飛行員的情況。日軍一方面謊稱這些美軍飛行員已經在空襲中被炸死,另一方面加緊毀屍滅跡的工作。雖然日軍將領都互相商量好關於戰俘去向的問題,但日軍低級別的軍官和士兵,在回答關於戰俘問題時卻顯得吞吞吐吐。日軍官兵的態度,引起了普雷斯利·裡西上校的懷疑。通過大範圍調查,美軍逐漸掌握了日軍殺害並吃掉美軍飛行員的事實。
  • 二戰中著名的「父島事件」,逃生的老布希曾故地重遊,感慨萬分!
    這個傢伙有幸逃出生天,回美國後一年多,就生下了把他老薩送上絞刑架的小布希。「小笠原事件」也叫「父島事件」。硫磺島戰役的前期是1944年8月到10月的空襲,主要轟炸目標除了硫磺島本身,還有作為中轉站的父島,美國飛機在這裡傾瀉下四千噸的炸彈,9月2日,有幾架美國轟炸機從「聖傑辛託」號航母起飛,去執行轟炸任務,很不幸被日本炮火擊中,9名機組人員海上跳傘逃生,其中8名最後被趕來的日軍俘虜,只有一名飛行員有幸找到了一條美軍投下的救生筏,他乘坐上它,拼命地往父島的反方向划去。
  • 【微課堂】達文說天氣之三十——日軍偷襲珍珠港 美軍突襲東京
    退休後,在遼寧電視臺新聞頻道主持《氣象大使》節目,在遼寧電視臺公共頻道,主持《達文新氣象》節目。   78年前的11月26日,一支日本的聯合艦隊正偷偷地駛向美國珍珠港。 為了稱霸亞洲,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對美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進行偷襲,挑起了太平洋戰爭。
  • 五百壯士——威克島美國孤軍大戰海陸空日軍
    導讀:日軍偷襲珍珠港,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又一場以少勝多奇蹟,隨後,日軍趁勝進攻美軍重要的海空軍基地,威克島,在這場戰鬥中,日軍兵力遠遠大於美軍,僅有500名守兵的美軍迎戰數倍於已的日軍,結局如何呢?日軍原計劃兩天攻下威克島,卻為何花了半個月時間?沒有海空軍支援的500孤軍美軍,是如何大戰日軍海陸空三軍的?
  • (上)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12月7日,是日本偷襲珍珠港74周年。這一天,日本擊敗了美國,進而挑起太平洋戰爭,後來被美國定為國恥日和國難日。
  • 偷襲珍珠港解讀
    1941年12月7日早晨,日本海空軍在2個小時內派出351架飛機偷襲美國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的主要海空軍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美國軍隊對此毫無準備,損失慘重,被擊毀擊傷美軍艦艇40餘艘,其中戰列艦8艘,被炸毀炸傷飛機260多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艦「亞利桑那」號被炸彈擊中沉沒,艦上1177名將士全部殉難。此次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 故地重遊記:原九江海工六團營區現況
    海工六團撤編近四十年了,2020年11月29日下午,懷著對故地重遊的心情,興衝衝的來到九江十里舖原海工六團駐地:汜山營區。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故地重訪,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浮想聯翩;一幕幕往事 ... ...
  • 日本偷襲珍珠港罕見真實照片,令人咋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偷襲美國,轟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戰艦和軍事目標。
  • 日本偷襲珍珠港,黑人廚師上陣打飛機,美國海軍為他改寫軍規
    曾經的多裡斯·米勒並不是什麼大人物,僅僅只是美軍西維吉尼亞號戰列艦上的一位黑人廚師,本以為他的整個軍旅生涯會在平淡中黯然度過,但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主動發起的那場珍珠港偷襲,卻也從此改變了多裡斯·米勒的整個人生,甚至可以說是一次對傳統的顛覆,美軍甚至也為這樣一個黑人廚師專門改寫了軍規。
  • 有爭議的獨裁者薩達姆:垮臺17年後,為什麼被約旦人視為英雄?
    在外交層面,約旦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盟友,不同於其他阿拉伯國家,約旦在1994年就與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媒體就這樣認為,大部分約旦人都親近美國,年輕人喜歡聽美國音樂,吃美式快餐,穿美國品牌衣服。甚至,很多約旦巴勒斯坦裔還有定居美國的遠方親戚。從政治和文化角度來看,約旦人會崇拜薩達姆似乎難以想像。
  • 在美軍戰史上,有兩位日軍將領,被他們視為是惡魔的化身
    在二戰剛爆發時,美國還是獨善其中,並沒有立刻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而是以買賣的形式,為英國,法國,蘇聯提供軍事物資,如果沒有錢買,還可以先賒帳,這也是為何說兩次世界大戰使得美國是越打越富的原因。可是美國這樣的買賣狀態,最終被日本打破了,相信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突然偷襲珍珠港,使得美國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說心裡話,這還得多虧日本,不然的話美國還不會加入二戰。
  • 美王牌飛行員1天擊沉2艘日本航母 卻因吸入毒氣退役
    縱觀人類幾千年的戰爭史,類似於中途島海戰那樣幾分鐘內定勝負的情況堪稱少之又少。而就在這場永載史冊的海戰中,一名美軍飛行員就曾通過自己按動投彈電鈕的手取得輝煌戰績,鎖定了戰局。今天三編就來給各位艦長,帶來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天內摧毀兩艘敵航母,貝斯特的記錄很難被打破這名飛行員名叫理察-貝斯特,1910年出生於新澤西州貝榮,幼年時的貝斯特就希望加入美國海軍航空兵。
  • 再見了,美國的國民英雄!911最後一隻搜救犬被安樂死 消防員夾道送行
    近日,一個美國的國民英雄離開了人世。它是搜救犬布列塔尼(Bretagne),今年16歲。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做了些什麼讓日本差點遭到滅頂之災?
    ,是日本海軍於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1947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偷襲珍珠港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打亂了日軍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遲南進時間。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險一擲,炸掉美國珍珠港。
  •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歷史爭議兩種說法日本偷襲珍珠港存在兩種說法,一是偷襲珍珠港事件是真正的偷襲。二是美國人的陰謀,是故意讓偷襲成功的。第一種說法當然是公認的歷史,第二種說法是在部分軍事迷中流傳的,特別是一些日本人始終堅持認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樁特大的陰謀。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因為日軍的偷襲看似非常成功,但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使日軍的戰略意圖沒有一件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