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首都氣溫超45攝氏度 民眾街頭「淋浴」消暑

2021-02-19 5G網絡公眾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

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消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當地時間周日(9日)凌晨發生5.1級地震。消息稱,地震震中位於北卡羅來納州斯巴達附近,該地區與維吉尼亞州接壤。

福克斯新聞網援引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報導說,此次地震是1900年以來北卡羅來納發生的第二大地震,該州最強烈的地震是1916年2月發生在一個名為Skyland社區附近的5.2級大地震。

報導稱,目前還沒有接到有地震損失的報告。

2020年世界是多災多難的,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接著是印度蝗災,美國颶風等。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日本的地理位置相當較為特殊,位於各大板塊的交界處,這裡的地殼活動向來頻繁,因此很容易發生地震。

今年將有兩次大地震

為了應對地震問題,日本在每個城市內都安裝了地震預警處理裝置,另外,日本房屋建設時,也更加注重房屋的防震功能。有日本專家曾做過預測,日本今年或許將爆發兩次大地震,其中一處地震點位於太平洋的日本海溝附近,或許會發生9.1級大地震;另一處位於日本北海道東部的千島海溝,或許會發生9.3級大地震;海底強烈的地震將引發巨型海嘯,是不折不扣的超級災難。日本東京大學的教授也同意內閣的這一觀點,這位教授表示,這種規模的地震和海嘯根本沒有任何辦法來預防,傳統的大壩或是防洪措施對海嘯一點作用都沒有,想想活命就只能逃離這裡。

很多人都對2011年日本發生的大地震印象深刻,地震之後的海嘯直接淹沒了周邊的幾個小縣城,有1.5萬名日本人在災難中喪生,更嚴重的是,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大量放射性物質流入大海,飄到了世界多個國家。因此,一旦日本專家預測的大地震真的襲來,悲劇或將再次上演。

福島核電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核電站,由福島一站、福島二站組成,共10臺機組(一站6臺,二站4臺),均為沸水堆。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2011年3月12日宣布,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

上個月時,日本的茨城縣就發生了一次小地震,雖然此次震級不大,但也使得當地的第二核電廠立即停機,防止出現意外。對此,日本專家表示,這很可能是接下來即將發生大地震的預兆。此次地震預兆如果成真,那麼很可能造成數十萬人的死亡,甚至波及周邊國家。

相關焦點

  • 伊拉克首都自殺式爆炸罪魁禍首疑是「ISIS」組織
    驚慌的民眾目前仍無組織宣稱對此次襲擊負責,但伊拉克軍事官員懷疑是「伊斯蘭國」組織所為。伊拉克衛生部長哈桑·穆罕默德·塔米米說,襲擊中至少有32人喪生,110人受傷。他說,一些傷者情況十分危急。伊拉克軍方則將死者人數定為28人。
  • 北極,38攝氏度……聯合國確認北極氣溫最高紀錄
    當地時間12月14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確認,俄羅斯小鎮維爾霍揚斯克2020年6月20日的溫度達到38攝氏度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指出,北極氣溫的新紀錄是該組織天氣與氣候極值檔案庫記錄的觀測數據中的一個,這些數據敲響氣候變化的警鐘。2020年,南極大陸也創下18.3攝氏度的溫度紀錄。
  • 海灣戰爭(一):認識伊拉克
    1980年伊拉克同伊朗因邊境糾紛,發動兩伊戰爭,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發動海灣戰爭。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國單方面發動伊拉克戰爭。4月9日,美軍攻佔巴格達,薩達姆政權被推翻。5月1日,美國總統布希宣布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2011年12月20日,美國實現從伊拉克的完全撤軍。
  • 卡爾梅克共和國首都街頭
    在推特上看到有人貼出這個照片,說是莫斯科街頭。後來有人糾正說這是卡爾梅克共和國的首都埃利斯塔。
  • 伊拉克遊行示威升級, 民眾上街打砸, 當場焚燒伊朗領袖畫像
    圖為伊拉克民眾進行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近日據媒體報導,伊拉克南部一些城鎮的抗議活動還在持續著,由於對於政府在民生領域和生活保障領域的所作所為不滿
  • 劉萬利:伊拉克,「在自己家裡都沒有安全感」
    7月3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動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至少166人死亡、230人受傷,這是近年來發生在伊拉克境內死傷最為慘重的恐怖襲擊
  • 熱浪滾滾 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紀錄
    歐洲聯盟氣象機構匯總的數據顯示,上個月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氣溫超過往年平均水平至少
  • 蘇丹軍事政變引燃民眾怒火 大批人民走上街頭徹夜抗議
    不過,11日晚,仍有大批蘇丹民眾走上街頭舉行遊行示威活動。據美聯社報導,在首都喀土穆,數萬人聚集在城市中心地帶,有人揮舞國旗,還有人帶頭呼喊口號。他們表示,拒絕執行宵禁,對軍方全面接管國家的做法感到失望。喀土穆的一些商鋪也拒絕執行宵禁。
  • 此時此刻,北極點的氣溫在零度以上!
    但此時此刻,不同尋常的事正在發生——有記錄以來第二次,地球最北端的氣溫在冬季上升到了零度以上。就在今天(12月30日),上周在美國東南部引發致命龍捲風的風暴系統向北進擊,風眼到達冰島,帶去了強風和通常出現在颶風天氣中的低壓。這股低壓會將全球中緯度地區的空氣吸走,輸送到北極地區。因此,北極點今天的溫度可能會達到2攝氏度。
  • 寒流席捲美國中西部:體感溫度達零下45度 美民眾生命受威脅
    美國中西部許多地區氣溫低至零下30多度,體感溫度更低至零下45度。美媒1月31月報導,來自北極的巨大寒流本星期席捲美國,上億美國民眾這兩天曆經了美國大陸有史以來最嚴寒的天氣。特別是在美國中西部地區,凜冽的冷空氣和低溫使伊利諾伊、密西根和威斯康辛三州進入緊急狀態。許多學校自星期二下午停課至星期四。
  • 國內民眾抗議 西方國家制裁 一場白俄羅斯大選引發的動蕩
    據《紐約時報》報導,16日估計有超20萬抗議者聚集在首都明斯克街頭,要求總統下臺,《衛報》稱之為白俄羅斯史上最大規模抗議。 16日,盧卡申科在發表演講時稱,如果重新舉行總統選舉,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17日,他又表示,全民公投通過新的憲法後可以舉行新的總統選舉。 曾信誓旦旦稱絕不會進行第二次大選的白俄總統,為何態度突然緩和?
  • 伊拉克首都發生嚴重恐怖襲擊 近百人死亡 周觀中東
    巴格達爆炸現場新聞快遞據新華社報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費盧傑距離首都巴格達約65公裡,當地2014年淪陷後,IS多次以此為基地,向巴格達發動恐怖襲擊,是該組織在伊拉克西部安巴爾省最後一個主要據點。戰後的費盧傑一片頹垣敗瓦,房屋滿布彈孔及破洞,有戰鬥期間逃走的難民表示,希望能獲政府支持,「我只想要一個帳篷,好好安置家人」。
  • [語法] 「攝氏度」和「華氏度」有何區別?
    中國習慣用 Celsius,而美國習慣用 Fahrenheit,而且目前幾乎只有美國這一個國家還在用華氏度,歐洲國家早就改成攝氏度了。華氏度(Fahrenheit)是德國科學家 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 創造的,所以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伊拉克與阿富汗現狀
    首先我們看伊拉克,在薩達姆時代,完全是獨裁統治。雖然伊拉克也有〝選舉〞,但每次都是薩達姆高票當選,他拿到的選票有時超過全國總人數。當然,這些「票」也並不都是作假,薩達姆大搞個人崇拜,廣大民眾被洗腦,崇拜「偉大領袖」。《紐約時報》曾刊文諷刺說,在八十年代,個人崇拜文化讓伊拉克的1,700萬人口翻了一番,成了3,400萬,其中有1,700萬人民和1,700萬薩達姆肖像(遍布全國各地)。
  • 超2萬名士兵將開進美國首都華盛頓
    此前國會遭衝突事件讓美國執法部門恐慌,為防止總統就職典禮期間出現暴亂,將有超2萬名國民警衛隊成員部署到華盛頓特區內。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今天(17日)10點22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2374萬,死亡超39萬。
  • 古人的「消暑神器」
    天熱時將水由亭頂徐徐降落如雨,人在亭內可享受降溫之效,在亭外亦得觀賞之樂。唐玄宗的涼殿,殿的四角有水流瀉下來,形成一道水簾,水飛瀉下來,殿裡就感到涼爽。動力來源的驅動裝置,自然跟前面的自動風扇一樣,來自於水和水車。在這裡,水既是製冷劑,也是驅動力。
  • 印度首都變戰場了?上萬民眾浩浩蕩蕩找莫迪算帳,大批軍警被打傷
    印度首都變戰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