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獲得連任以來,該國接連爆發大規模示威。據《紐約時報》報導,16日估計有超20萬抗議者聚集在首都明斯克街頭,要求總統下臺,《衛報》稱之為白俄羅斯史上最大規模抗議。
16日,盧卡申科在發表演講時稱,如果重新舉行總統選舉,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17日,他又表示,全民公投通過新的憲法後可以舉行新的總統選舉。
曾信誓旦旦稱絕不會進行第二次大選的白俄總統,為何態度突然緩和?
一場選舉引發的動蕩
盧卡申科第六次獲選當日 民眾抗議大選結果
當地時間9日晚間,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結束後首都明斯克的街頭抗議當即爆發。抗議者與軍警的大規模衝突接踵而至發生騷亂並持續至清晨。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爆發街頭抗議,民眾抗議大選結果,稱大選舞弊(圖片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據官方數據,抗議活動中有超過6700人被逮捕。據白俄羅斯內務部消息,數百人受傷,包括120名警察。
當地時間8月10日,白俄羅斯中選委主席對外正式表示,根據得票結果,現任總統盧卡申科在選舉中的得票率為80.23%,第六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
反對黨不接受大選結果 競選對手離境避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白俄羅斯總統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的代理人奧莉加·科瓦利科娃表示,季哈諾夫斯卡婭競選總部不承認中央選舉委員會的官方數據,因為全國所有地區的選區數據都表明季哈諾夫斯卡婭的得票率為70%~80%。
△白俄羅斯總統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
11日上午,立陶宛外長利納斯·林克維丘斯在自己社交網絡主頁上聲明,季哈諾夫斯卡婭已經進入立陶宛。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季哈諾夫斯卡婭本人稱,在選舉完成後,她曾經向中央選舉委員會就大選結果提出申訴。但迎接她的是7個小時的拘留和錄製一段呼籲民眾暫停抗議的強制要求。她還稱,她逃至立陶宛是因為自己的家人受到了當局的威脅。
工人罷工、女性和平抗議 反對聲音愈來愈強
8月10日,戈梅利州白俄羅斯鋼鐵廠工人首先宣布開始罷工,這成為未來幾天全國範圍罷工的先聲。此後幾天,白俄羅斯全國大型國企爆發罷工潮,多家企業出現全部工人起立舉手宣布自己投給了季哈諾夫斯卡婭,不承認官方公布的選舉結果的一幕。
12日,白俄女性還發起了一場以鮮花和白衣為辨識標誌的和平抗議,她們對鎮壓抗議活動表示譴責並呼籲警方停止暴力行為。
△在白俄羅斯,眾多女性身著白色衣服走上街頭進行抗議,抗議大選結果和警察的暴力行為(圖片來源:BBC)
這一號召迅速在白俄全國獲得了比此前選舉結果抗議更為普遍的響應,並進一步將運動影響力擴散到白俄境外。
20萬人聚集街頭 該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
16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在明斯克舉行針鋒相對的集會遊行。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曾在當時的集會現場對自己的支持者表示,北約軍隊眼下就在白俄羅斯邊境附近駐紮。
他說:「北約的戰機和坦克只要15分鐘就能開到白俄羅斯的邊境線上。」白俄羅斯多個西部鄰國軍力的增加對白俄羅斯構成了外部威脅——白俄羅斯如果屈服於外部勢力的幹涉而重新舉行總統選舉,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之後,成千上萬的反對派支持者聚集在「明斯克-英雄城市」紀念碑前舉行集會,舉行「自由大遊行」(March for Freedom)抗議盧卡申科通過選舉舞弊當選連任總統。
據《紐約時報》報導,16日估計有超20萬抗議者聚集在首都明斯克街頭,要求總統下臺,《衛報》稱之為白俄羅斯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
抗議引起多方關注
白俄羅斯:白俄國內的動亂由國外挑起
當地時間8月17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明斯克拖拉機廠發表講話,指出白俄羅斯國內的動亂由國外挑起,目的是將白俄軍隊捲入應對國內的事務。
盧卡申科還表示,會與國防部戰略指揮中心討論有關「顏色革命」的應對步驟。
俄羅斯:俄方已做好準備,必要時協助白俄羅斯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截至目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已經兩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
15日,第一次通話時雙方商定,只要白俄羅斯遭受外部軍事威脅時向俄方提出請求,俄方就將為白俄羅斯提供全面安全保障援助。
16日的通話中,兩國領導人就各項問題進行了深入磋商,普京重申,俄方已做好準備,必要時在俄白聯盟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框架內協助白俄羅斯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歐盟投出制裁票
8月14日下午,在歐盟成員國外交部長緊急視頻會議上,二十七國外長一致同意加大對白俄羅斯政府的施壓力度。
《衛報》援引一名外交人士的話稱,歐盟成員國外長一致同意對暴力、鎮壓抗議民眾以及偽造大選結果的白俄羅斯官員實施資產凍結和發出進入歐盟的而旅行禁令的制裁。
白俄羅斯動蕩背後的各方利益
無法避免的地緣政治
白俄羅斯在地理位置上處在西方和俄羅斯的中間地帶,形成了一個關鍵的緩衝。
隨著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加入北約,俄羅斯「倍感壓力」。一旦白俄羅斯完全傾向於歐洲,在東歐俄羅斯或將「孤苦伶仃」。
此外,俄羅斯是世界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天然氣出口是俄羅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歐洲市場更是俄羅斯最主要的天然氣出口市場。但天然氣的運輸一直是困擾俄羅斯的難題。
從南部經過烏克蘭通往歐洲西部的線路因為多種原因而問題頻發,經過白俄羅斯的管道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把抵在北約喉嚨上的利刃」
此前,盧卡申科曾表示北約軍隊目前就在白俄羅斯邊境附近駐紮。
16日,《國會山報》發表文章稱,白俄羅斯是一把抵在北約喉嚨的利刃。
報導稱,白俄羅斯處在戰略要地,位於俄羅斯主體與波蘭、立陶宛之間。加裡寧格勒與白俄羅斯之間有一條寬約40英裡的「蘇瓦烏基走廊」(Suwalki Gap),北約地面部隊和補給要前往波羅的海國家,都要通過這裡。
在俄羅斯駐紮在加裡寧格勒軍隊的威懾下,北約穿行這裡本來就面臨危險。如果普京再在走廊另一側的白俄羅斯駐紮地面部隊和防空部隊,那麼北約要支持在波羅的海的軍隊就更是難上加難。
北約存在的重要意義,就是威懾俄羅斯對北約聯盟成員國的進攻。報導還指出,白俄羅斯到目前為止一直保持一個相對獨立於俄羅斯的狀態。
據俄羅斯tsargrad電視臺當地時間8月10日報導,俄政治學家沙赫納扎羅夫認為,參加此次選舉的白俄羅斯反對黨候選人都有親西方傾向,如果其中一人贏得勝利,那麼很可能在俄邊境再出現一個與自己不友好的國家。
當地時間8月17日,盧卡申科在與明斯克輪式牽引車廠員工交談中表示,如果要想重新舉行總統選舉,需要首先全民公投通過新憲法。新的憲法通過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都可以重新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