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民眾抗議 西方國家制裁 一場白俄羅斯大選引發的動蕩

2021-02-15 新華網

自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獲得連任以來,該國接連爆發大規模示威。據《紐約時報》報導,16日估計有超20萬抗議者聚集在首都明斯克街頭,要求總統下臺,《衛報》稱之為白俄羅斯史上最大規模抗議。

16日,盧卡申科在發表演講時稱,如果重新舉行總統選舉,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17日,他又表示,全民公投通過新的憲法後可以舉行新的總統選舉。

曾信誓旦旦稱絕不會進行第二次大選的白俄總統,為何態度突然緩和?

一場選舉引發的動蕩

盧卡申科第六次獲選當日 民眾抗議大選結果

當地時間9日晚間,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結束後首都明斯克的街頭抗議當即爆發。抗議者與軍警的大規模衝突接踵而至發生騷亂並持續至清晨。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爆發街頭抗議,民眾抗議大選結果,稱大選舞弊(圖片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據官方數據,抗議活動中有超過6700人被逮捕。據白俄羅斯內務部消息,數百人受傷,包括120名警察。

當地時間8月10日,白俄羅斯中選委主席對外正式表示,根據得票結果,現任總統盧卡申科在選舉中的得票率為80.23%,第六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

反對黨不接受大選結果 競選對手離境避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白俄羅斯總統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的代理人奧莉加·科瓦利科娃表示,季哈諾夫斯卡婭競選總部不承認中央選舉委員會的官方數據,因為全國所有地區的選區數據都表明季哈諾夫斯卡婭的得票率為70%~80%。

△白俄羅斯總統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

11日上午,立陶宛外長利納斯·林克維丘斯在自己社交網絡主頁上聲明,季哈諾夫斯卡婭已經進入立陶宛。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季哈諾夫斯卡婭本人稱,在選舉完成後,她曾經向中央選舉委員會就大選結果提出申訴。但迎接她的是7個小時的拘留和錄製一段呼籲民眾暫停抗議的強制要求。她還稱,她逃至立陶宛是因為自己的家人受到了當局的威脅。

工人罷工、女性和平抗議 反對聲音愈來愈強

8月10日,戈梅利州白俄羅斯鋼鐵廠工人首先宣布開始罷工,這成為未來幾天全國範圍罷工的先聲。此後幾天,白俄羅斯全國大型國企爆發罷工潮,多家企業出現全部工人起立舉手宣布自己投給了季哈諾夫斯卡婭,不承認官方公布的選舉結果的一幕。

12日,白俄女性還發起了一場以鮮花和白衣為辨識標誌的和平抗議,她們對鎮壓抗議活動表示譴責並呼籲警方停止暴力行為。

△在白俄羅斯,眾多女性身著白色衣服走上街頭進行抗議,抗議大選結果和警察的暴力行為(圖片來源:BBC)

這一號召迅速在白俄全國獲得了比此前選舉結果抗議更為普遍的響應,並進一步將運動影響力擴散到白俄境外。

20萬人聚集街頭 該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

16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在明斯克舉行針鋒相對的集會遊行。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曾在當時的集會現場對自己的支持者表示,北約軍隊眼下就在白俄羅斯邊境附近駐紮。

他說:「北約的戰機和坦克只要15分鐘就能開到白俄羅斯的邊境線上。」白俄羅斯多個西部鄰國軍力的增加對白俄羅斯構成了外部威脅——白俄羅斯如果屈服於外部勢力的幹涉而重新舉行總統選舉,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之後,成千上萬的反對派支持者聚集在「明斯克-英雄城市」紀念碑前舉行集會,舉行「自由大遊行」(March for Freedom)抗議盧卡申科通過選舉舞弊當選連任總統。

據《紐約時報》報導,16日估計有超20萬抗議者聚集在首都明斯克街頭,要求總統下臺,《衛報》稱之為白俄羅斯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

抗議引起多方關注

白俄羅斯:白俄國內的動亂由國外挑起

當地時間8月17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明斯克拖拉機廠發表講話,指出白俄羅斯國內的動亂由國外挑起,目的是將白俄軍隊捲入應對國內的事務。

盧卡申科還表示,會與國防部戰略指揮中心討論有關「顏色革命」的應對步驟。

俄羅斯:俄方已做好準備,必要時協助白俄羅斯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截至目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已經兩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

15日,第一次通話時雙方商定,只要白俄羅斯遭受外部軍事威脅時向俄方提出請求,俄方就將為白俄羅斯提供全面安全保障援助。

16日的通話中,兩國領導人就各項問題進行了深入磋商,普京重申,俄方已做好準備,必要時在俄白聯盟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框架內協助白俄羅斯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歐盟投出制裁票

8月14日下午,在歐盟成員國外交部長緊急視頻會議上,二十七國外長一致同意加大對白俄羅斯政府的施壓力度。

《衛報》援引一名外交人士的話稱,歐盟成員國外長一致同意對暴力、鎮壓抗議民眾以及偽造大選結果的白俄羅斯官員實施資產凍結和發出進入歐盟的而旅行禁令的制裁。

白俄羅斯動蕩背後的各方利益

無法避免的地緣政治

白俄羅斯在地理位置上處在西方和俄羅斯的中間地帶,形成了一個關鍵的緩衝。

隨著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加入北約,俄羅斯「倍感壓力」。一旦白俄羅斯完全傾向於歐洲,在東歐俄羅斯或將「孤苦伶仃」。

此外,俄羅斯是世界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天然氣出口是俄羅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歐洲市場更是俄羅斯最主要的天然氣出口市場。但天然氣的運輸一直是困擾俄羅斯的難題。

從南部經過烏克蘭通往歐洲西部的線路因為多種原因而問題頻發,經過白俄羅斯的管道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把抵在北約喉嚨上的利刃」

此前,盧卡申科曾表示北約軍隊目前就在白俄羅斯邊境附近駐紮。

16日,《國會山報》發表文章稱,白俄羅斯是一把抵在北約喉嚨的利刃。

報導稱,白俄羅斯處在戰略要地,位於俄羅斯主體與波蘭、立陶宛之間。加裡寧格勒與白俄羅斯之間有一條寬約40英裡的「蘇瓦烏基走廊」(Suwalki Gap),北約地面部隊和補給要前往波羅的海國家,都要通過這裡。

在俄羅斯駐紮在加裡寧格勒軍隊的威懾下,北約穿行這裡本來就面臨危險。如果普京再在走廊另一側的白俄羅斯駐紮地面部隊和防空部隊,那麼北約要支持在波羅的海的軍隊就更是難上加難。

北約存在的重要意義,就是威懾俄羅斯對北約聯盟成員國的進攻。報導還指出,白俄羅斯到目前為止一直保持一個相對獨立於俄羅斯的狀態。

據俄羅斯tsargrad電視臺當地時間8月10日報導,俄政治學家沙赫納扎羅夫認為,參加此次選舉的白俄羅斯反對黨候選人都有親西方傾向,如果其中一人贏得勝利,那麼很可能在俄邊境再出現一個與自己不友好的國家。

當地時間8月17日,盧卡申科在與明斯克輪式牽引車廠員工交談中表示,如果要想重新舉行總統選舉,需要首先全民公投通過新憲法。新的憲法通過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都可以重新選舉。

相關焦點

  • 白俄羅斯動蕩,執政26年的盧卡申科何去何從?
    歐盟和美國表示不承認選舉結果,對白俄羅斯當局進行了譴責,並將對負責「鎮壓抗議」的官員實行個人制裁,北約還在白俄羅斯邊境舉行大規模軍演;俄羅斯表示願意按照兩國之間的條約提供幫助,但也表達了不願意看到流血衝突的願望。執政26年的盧卡申科,正面臨著最嚴峻的政治局面,去留的問題,從未如此清晰地擺在面前。
  • 白俄羅斯人民大規模抗議示威視頻集
    ,該國爆發了自1991年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抗議示威活動之一,在過去的近10天內,反對現任總統盧卡申科繼續擔任總統職務的民眾與盧卡申科的支持者在白俄羅斯多座城市輪番發起集會。身處漩渦中央的盧卡申科則一方面警告反對派「勿毀掉白俄羅斯」,反對重新舉行大選;一方面敦促俄羅斯總統普京向他提供援助。白俄羅斯爆發的本國史上最大規模示威,美媒稱至少20萬人聚集首都街頭抗議第四天!
  • 圖集||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後續:8月14日遊行,這個規模在白俄羅斯史無前例!鄰國下達最後通牒!盧卡申科回應逃亡謠言!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宣布從當地時間14日凌晨開始分批釋放因抗議活動而被拘留的民眾,並公開致歉。以平息目前白俄羅斯的抗議活動。該抗議活動主要針對當地時間8月11日公布的新一屆總統大選結果。部分民眾認為盧卡申科的勝選存在爭議,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抗議和騷亂。抗議者與警察發生衝突,導致至少有兩名抗議者死亡,約6700人被拘留。
  • 圖集||8月14-15日白俄羅斯集會遊行信息,這個規模在白俄羅斯史無前例!鄰國下達最後通牒!盧卡申科回應逃亡謠言!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宣布從當地時間14日凌晨開始分批釋放因抗議活動而被拘留的民眾,並公開致歉。以平息目前白俄羅斯的抗議活動。該抗議活動主要針對當地時間8月11日公布的新一屆總統大選結果。部分民眾認為盧卡申科的勝選存在爭議,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抗議和騷亂。抗議者與警察發生衝突,導致至少有兩名抗議者死亡,約6700人被拘留。
  • 誰是真兇——強人治下的白俄羅斯,為何突然陷入危機?
    (六)內憂外患,大選之年是非多(一)不懼病毒,白俄民眾鬧街頭從今年年初,就一直想寫點白俄羅斯的文章。(二)碩果僅存,東歐的親俄國家雖然白俄羅斯是我們的友好國家,也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但我們國家一向不主張幹涉他國內政,在這次動蕩中,蛋總也不選邊站隊,只客觀陳述和分析。 白俄羅斯人,從血緣和文化上,跟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近親,同為東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特殊關係探源
    1999年兩國籤署《建立聯盟國家的條約》。這是俄白關係中最重要的文件,規定兩國將在金融貨幣、經濟貿易、海關稅收、安全與防務等領域逐步實現一體化。白俄羅斯還加入了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和歐亞經濟聯盟,成為俄羅斯推動獨立國協地區一體化的支柱。普京接替葉爾欽主政後,俄抓住9.11事件的契機與西方緩和關係,對白地緣戰略需求下降,俄白雙方關於聯盟國家的方案暴露出嚴重分歧,俄白一體化談判進展緩慢。
  • 【世界知識】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特殊關係探源
    普京接替葉爾欽主政後,俄抓住9.11事件的契機與西方緩和關係,對白地緣戰略需求下降,俄白雙方關於聯盟國家的方案暴露出嚴重分歧,俄白一體化談判進展緩慢。普京的方案是使白俄羅斯作為一個行政區無條件加入俄羅斯,而盧卡申科主張白俄羅斯擁有獨立主權國家地位,俄白兩國關係平等。雙方爆發了天然氣糾紛和奶製品貿易戰。白方未應俄方要求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
  • 再次連任白俄總統引抗議, 盧卡申科:亂局起因不單純
    盧卡申科強調,他在選舉中的高得票率不可能造假,他不會在「街頭抗議」等壓力下重新舉行大選。綜合報導,近日,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結果引發反對派不滿,街頭發生抗議活動。抗議過程中,部分抗議者與執法人員對峙並引發騷亂。在大選中成功連任的白俄現總統盧卡申科強調,他在選舉中的高得票率不可能造假,不需要任何外國政府和調解者。
  • 馬克龍呼籲歐盟行動起來支持白俄羅斯示威民眾 俄羅斯稱「準備軍事介入」
    白俄羅斯聲勢浩大的反政府示威周日持續,路透社現場記者稱,至少有20萬民眾聚集在明斯克街頭,向被指靠舞弊贏得大選的總統盧卡申科施壓;而盧卡申科周日再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俄羅斯表示「準備軍事介入」。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發推呼籲歐盟行動起來支持白俄羅斯示威民眾。法新社消息,馬克龍周日在推特上發文,呼籲歐盟行動起來,支持連日來舉行示威抗議反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連任的民眾。路透社報導,白俄羅斯民眾示威已持續一周。白俄羅斯反對派支持者指控掌權已26年的盧卡申科是靠舞弊贏得9日總統大選。至少有2人在鎮壓行動中喪生,並有數千示威者被捕。
  • 10萬民眾抗議,敲鍋打盆「驅鬼闢邪」!翁山蘇姬下落曝光
    《緬甸時報》評論說,這是民眾表達對軍方扣押國家領導人,並實施為期一年國家「緊急狀態」的不滿。在緬甸的傳統文化中,人們以敲打鍋盆、鐵桶製造出的噪音驅鬼避邪,民眾以這種方式向緬甸軍方表示抗議。但抗議並未影響軍方接管政權的進程。據英國《每日郵報》2日消息,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當天表示,軍方介入局勢、接管政權是「不可避免的」。這是1日緬甸局勢發生動蕩以來,敏昂萊首次發聲。
  • 白俄羅斯點燃導火索 | 世界觀察局
    =========================白俄羅斯的國內局勢越來越動蕩了,而早在選舉結果出來之前,白俄國內就出現了十分微妙的情況。這背後,是一雙看不見的手在無形中操控著一切。作者| 陸離人出處| 公眾號世界觀察局未經容許,禁止轉載,侵權必究=========在白俄羅斯大選結果公布之前,白俄的民間氛圍已經十分緊張了。大選期間,白俄羅斯的民間報紙莫名其妙報導了一起社會案件,暗示無緣無故這起事件的主角是白俄國內某高官的兒子,和總統家族有著聯繫。
  • 白俄羅斯為啥掉坑裡了
    39歲的老盧正是意氣風發,覺得搞個小官小吏一點意思也沒有,握著刀子直接奔著國家元首就去了,就跟韓國的那些檢察官似的,相當的猛,也因此贏得了「反貪鬥士」的美名。 1994年,白俄羅斯的新憲法千呼萬喚始出來,確定了白俄羅斯走三權分立的體系,總統為國家元首。借著自己在民眾心中積累的良好形象,老盧成為了白俄羅斯的第一位總統。
  • 翁山蘇姬被「軟禁」在首都、民眾上街搶購大米...美國怒了,喊話放人!拜登威脅制裁
    路透社剛剛援引緬甸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消息稱,翁山蘇姬發表聲明說,軍方把國家重新置於獨裁統治之下。她還敦促民眾,不要接受軍方發起的政變,並呼籲民眾抗議。翁山蘇姬(資料圖)「軍方的行為將這個國家重新置於獨裁統治之下。」
  • 白俄羅斯與烏克蘭:「一帶一路」上最耀眼的明珠在哪裡
    其實烏克蘭的經濟潛力比白俄羅斯略勝一籌,可惜一直飽受地緣政治和國內政局衝擊,使得最終選擇途經白俄羅斯而非烏克蘭。縱使白俄羅斯曾招致西方制裁,但白俄羅斯參與歐盟「東方夥伴關係」計劃和開放免籤證待遇予西方國家,巧妙地拉近與西方的距離而又避免觸怒俄國。
  • 「三個雞蛋上跳舞」的白俄羅斯,該何去何從?
    近日,白俄羅斯國內局勢不穩,起因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又高票當選了總統,作為一個從90年代上任,一直當到現在的總統,不得不讓人產生懷疑。這背後的原因很複雜,涉及到地緣關係、國際局勢等等,也是蘇聯解體後獨立國協國家面臨問題的一個典型。花雪現在就給大家做個仔細的分析。
  • 非洲國家又政變了,政局動蕩背後有這些原因
    敦布亞在國家電視臺的講話中表示,政府「管理不善」引發了此次政變,「我們不會再把政治託付給一個人,我們要把政治託付給人民。」孔戴正位於自己的第三個總統任期。路透社稱,去年10月,孔戴通過修改憲法連任第三個總統任期,引發了反對派的強烈抗議。最近幾周,幾內亞政府大幅增加稅收,並將燃料價格提高了20%,引起公眾不滿。
  • 今天,黑天鵝突然飛出,這個國家陷入了危機
    緬甸這次軍事政變之所以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不是因為緬甸有多強大,而是因為這個國家出了一個世界知名人物,那就是翁山蘇姬,這個人以前是西方國家的寵兒,後來她上臺後,採取了一系列比較接地氣的政策,也積極與中國保持和平友好的關係,這讓西方國家開始指責批評她,而這一次當她被緬甸軍方逮捕和扣押後,又激起了西方國家的同情,紛紛發聲聲援她,要求緬甸軍方立刻釋放她。
  • 蘇丹軍事政變,這個國家吃錯藥了!
    之前參加示威活動的民眾高呼「民主勝利」,今天,領導街頭運動的反對派「蘇丹職業者協會」(SPA)有點發蒙,慶祝完巴希爾總統下臺回過神來後,發現情況不對,自己沒能上臺,反而來了個「軍政府」。蘇丹可能還會持續動蕩,SPA將再次發動街頭運動要求軍方交權。蘇丹,直接了當地說,是中美兩國在非洲掰手腕最用力的地區,蘇丹發生軍事政府,中國,美國都馬上作出回應。
  • 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相繼出事,俄羅斯的勢力國為何總是出問題?
    獨立國協的親俄羅斯國家在最近兩三個月裡相繼出大事:白俄羅斯與吉爾吉斯斯坦因為選舉問題遭到反對派狂暴的示威抗議而陷入動蕩,亞美尼亞則與亞塞拜然爆發了納卡戰爭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唇亡齒寒
    俄羅斯總統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表態,是因為白俄羅斯總統不斷挑戰俄羅斯總統的權威,白俄羅斯為了維護國家獨立,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左右搖擺。▲圖片來源網絡白俄羅斯總統一方面希望緩和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但是另一方面又離不開俄羅斯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