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6100字,主要分為六大部分。
(一)不懼病毒,白俄民眾鬧街頭
(二)碩果僅存,東歐的親俄國家
(三)耳目一新,蘇聯正統在白俄
(四)高度捆綁,俄白經濟一體化
(五)俄白交惡,昔日兄弟鬩於牆
(六)內憂外患,大選之年是非多
(一)不懼病毒,白俄民眾鬧街頭
從今年年初,就一直想寫點白俄羅斯的文章。但先是疫情後是美帝,老是搶白俄羅斯的頭條,一直沒能落筆。
但這一次,白俄羅斯大選之後實力搶鏡,民眾接連大規模上街,進行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人肉測試。其中8月16日這一天,首都明斯克街頭的人群超過20萬人。
8月23日,白俄羅斯首都再次爆發大規模聚集,人數約有20萬。他們在總統盧卡申科官邸附近的獨立廣場聚集,高叫口號。
這麼多人聚集,還不戴口罩,也忒不把病毒放眼裡了吧。病毒半夜做夢都會笑醒,這麼多不設防人肉培養皿。
人口僅有970萬人的白俄羅斯,目前累計確診已經超過七萬。這麼大的基數,加上這麼大規模的聚集,疫情必然強勁反彈。
(二)碩果僅存,東歐的親俄國家
雖然白俄羅斯是我們的友好國家,也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但我們國家一向不主張幹涉他國內政,在這次動蕩中,蛋總也不選邊站隊,只客觀陳述和分析。
白俄羅斯人,從血緣和文化上,跟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近親,同為東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如果說大毛是俄羅斯,二毛是烏克蘭,三毛當屬白俄羅斯。
三毛雖然跟大毛、二毛同屬東斯拉夫人,但並不是一個民族,語言文化差異明顯。只是三毛歷史上很少有獨立的時候,不是被立陶宛公國徵服,就是被俄羅斯統治,還被波蘭蹂躪過。
近代以來,白俄羅斯成為沙俄的殖民地,一戰期間被德國佔領,一戰後獨立,但很快又加入了蘇聯,蘇聯解體後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土崩瓦解,蘇聯帝國轟然倒塌,分裂為15個獨立國家。
這之後,東歐和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出現了倒向西方的思潮,包括俄羅斯。葉爾欽也想加入歐盟,然而歐盟不同意。
俄羅斯還曾三次申請加入北約,被美國拒絕了,這就是美國的過人之處——豬圈理論:如何讓豬圈內的豬老實?就是告訴豬圈外有頭熊。
有了俄羅斯這個強大的敵人,北約才有存在的必要性,美國才能有效控制和領導歐洲。俄羅斯加入北約,北約就名存實亡了。
同樣,德國和法國,也不會讓俄羅斯加入歐盟,非歐盟成員的美國爸爸也不允許。因為一個帶俄羅斯的歐盟,也可以說是個超級蘇聯。
在德國和法國看來,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餵大的歐盟,會被俄羅斯摘了桃。美國更不樂意,近百年尤其是二戰後為統治世界所折騰的事,全都白幹了。
但是歐盟和北約,從來沒有放棄擴大自己的地盤,不斷東擴,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東歐國家,甚至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成了西方的韭菜。
原來的社會主義國家比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前蘇聯成員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都加入了歐盟。
東歐國家中,只有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沒有加入歐盟。烏克蘭做夢都想加入,但是被歐盟鄙視了,沒有獲得批准。
北約也在俄羅斯的強烈抗議中不斷東擴,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紛紛加入。
北約的戰車和飛彈,已經部署到了俄羅斯家門口。就在8月15日,波蘭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跟美國締結了《防務加強協議》,自掏腰包請美軍常駐。
東歐國家中,也只有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還沒有加入北約。烏克蘭自從顏色革命之後,對北約也是夢寐以求,但是被西方無情拋棄了,現在兩頭不是人。
可以看出,對俄羅斯來說,可謂是落架的鳳凰不如雞啊,可以說是眾叛親離。白俄羅斯和摩爾多瓦,似乎還算是可靠的小夥伴。
我們今天單說白俄羅斯。獨立後的白俄羅斯,基本上是一邊倒的親俄,這跟白俄羅斯的政治、歷史和經濟都有關係。
(三)耳目一新,蘇聯正統在白俄
第一,政治原因——蘇聯正統在白俄。說來你可能不信,1991年蘇聯解體表決的時候,白俄羅斯投下了唯一的反對票,而代表白俄投票的,就是盧卡申科。
1991年蘇聯分家之後,大毛二毛三毛一直到十五毛們,紛紛採取了西方推崇的休克療法,也就是全面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和西方化」。
結果白俄真的就休克了,經濟崩盤,官商勾結,資產外流,社會動蕩,民不聊生,而資本寡頭反而趁機大撈特撈,撈了個盆滿缽盈。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白俄反腐委員會的盧卡申科,高舉反腐大旗,彈劾了當時的蘇維埃主席,被譽為反貪鬥士。他在1994年高票當選為白俄首任總統。
他上臺之後,立刻清理掉了走資派,停止全面私有化。然後,這位鄧卡申科提出了建立「白俄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實現了經濟12年的快速增長。
白俄實行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經濟體制。在白俄羅斯,市場調節很重要,但計劃經濟也沒丟。
國家開放了日用品價格,多數商品價格由國家調節,部分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仍實行國際採購制。我高度懷疑白俄盜取了我國中學政治課本。
也正因為如此,白俄經濟很快走出休克,很快恢復到了蘇聯時期的水平,工業產值在2001年增長高達9.1%,通脹和赤字也得到了控制。
在意識形態上,盧卡申科沒有全盤否定蘇聯。上臺之後,立刻恢復使用了蘇聯時期的國旗,替換掉了1991年後獨立時的白紅白旗。
在白俄羅斯,還可以經常看到鐮刀斧頭的標誌,還有大量以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共青團、遊擊隊等命名的街名。
列寧、史達林以及一些蘇聯元帥的雕像,依舊矗立在「十月」、「革命」和「勝利」等廣場上,受到人們的尊重。
白俄羅斯還保留了蘇聯時期的福利制度,比如免費義務教育、免費醫療和退休金制度,以及保障老人、殘疾人、孤兒、多子女家庭等弱勢群體的社會福利體系。
既然蘇聯正統在白俄,那麼它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意識形態,就已經決定了白俄不容於歐盟和北約。
而且盧卡申科連選連任,總統已經幹了26年,政治上一直很穩定,對西方也比較強硬。白俄也因此被西方列為獨裁國家。
(四)高度捆綁,俄白經濟一體化
第二,經濟原因——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經濟高度捆綁。剛才說了,白俄羅斯國有經濟佔主體(三分之二),全國55%的人口就職於國企,還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
一旦加入歐盟,白俄羅斯的經濟必然遭到血洗。而且白俄羅斯的產業結構,脫胎於前蘇聯的分工,跟俄羅斯更加互補。
比如,白俄羅斯是蘇聯的重型卡車製造基地,明斯克的拖拉機也十分有名。白俄羅斯還繼承了蘇聯的電子工業,在微電子、雷射和計算機等領域比較領先。
俄羅斯一直是白俄羅斯最主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2017年,俄羅斯佔了白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俄羅斯是白俄羅斯的主要市場。
另一方面,俄羅斯還是白俄羅斯的最大投資國,佔其投資總額接近40%。這種情況下,投靠西方簡直是找死。
還有,白俄羅斯高度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白俄羅斯擁有年產能1700萬噸的煉油廠,但是國內基本不生產石油(每年100多萬噸,可以忽略),油氣幾乎全部來自俄羅斯。
第三,地緣政治上也註定了白俄羅斯的選擇並不多,因為白俄羅斯是個內陸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俄羅斯簡直是白俄羅斯的大奶牛。俄羅斯為了籠絡住這幾乎唯一的盟友,可以說下了血本,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元氣大傷,經濟本來就不寬裕,又天天被歐盟制裁,日子十分拮据。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依然會給三毛兄弟每年100億美元的補貼。
以上種種原因,註定了白俄羅斯一邊倒的親俄。反對蘇聯解體的盧卡申科,更是在1995年舉行了俄白經濟一體化全面公決,並以82.4%的支持率高票通過。
此後兩國一體化快速發展:1996年《俄白共同體條約》、1997年《俄白聯盟條約》、1999年《俄白聯盟國家條約》,2002年《俄白地區防空體系協定》、2010年《俄白哈關稅同盟》。
(五)俄白交惡,昔日兄弟鬩於牆
但需要注意,兩國關係雖然親密,甚至大有合併的趨勢,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也會有微妙的變化,也會有矛盾產生。
比如兩國合併的事情,最大的分歧就是誰並誰的問題。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盧卡申科對兩國合併非常熱衷。
因為啥呀?因為這時的白俄羅斯已經走出了經濟混亂,而俄羅斯則一直在休克療法的深淵中掙扎。這時候合併,相當於白俄抄底俄羅斯,盧卡申科搞不好能成為合併後的總統。
再後來,普京憑藉鐵腕治理,站穩了腳跟,加上趕上了石油價格上漲,讓俄羅斯恢復了元氣,成了金磚。
這時候,普京又開始積極推動俄白合併之事,而盧卡申科的興趣則逐漸消退。你想啊,這時候合併,自己肯定降級了,搞不好從正國級降到了省部級,最多也就是個二把手。
盧卡申科不僅對俄白合併興趣大減,甚至開始提防普京。為了抵消俄羅斯的壓力,盧卡申科開始改善與西方的關係,2016年釋放了大批政治犯,換取歐盟解除制裁。
這時候的白俄羅斯對歐盟說:我們希望跟歐盟成為好鄰居(也就是不加入),保持友好互利的合作關係。
白俄羅斯又扭頭對俄羅斯說:我們永遠是兄弟國。(潛臺詞:我跟你是平等的主權獨立的國家,俄白合併就別想了)。
這時候的俄白合併,已經成了盧卡申科從俄羅斯獲取利益的取款密碼。但是普京可是上了頭了,不斷向白俄羅斯求婚,要求繼續推進兩國一體化進程,爭取早日合併。
2019年2月,盧卡申科訪問俄羅斯,普京再提合併之事,盧卡申科打起了太極:只要你們準備好,明天我們就可以合併,這點沒有問題,但是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準備好了嗎?
他接著說:如果人民沒準備好,那麼無論俄羅斯多麼強大,它都不能強加意志給任何人,我們白俄也不需要。如果準備好了,我們將履行人民的意志。
這段話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我不同意合併的委婉說法,自己不同意的時候就甩鍋給人民。自己想合併的時候,就說自己是人民的代表。
這種委婉說法類似於我國古代男子上門提親,姑娘的表態。姑娘若相中了,很滿意,就會說:終身大事全憑父母做主。如果想拒絕就說:女兒還想孝敬父母幾年。
還如同中國古代英雄救美的橋段。如果英雄長得帥,姑娘就會一臉嬌羞地說:英雄救命之恩,小女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
如果英雄長得醜,姑娘看不上,就會說:英雄救命之恩,小女無以為報,唯有來世做牛做馬、報此大恩。
總之,最近幾年普京希望俄白合併,但是盧卡申科也同意推進(獲取利益),但並無實際行動,並且有了警惕之心。
可惜,普京也不是善茬,也看出了盧卡申科的心思。2020年2月,突然取消了對白俄羅斯的援助,不再以極優惠的價格提供油氣資源。
俄白關係急轉直下,白俄羅斯為了反制,迅速跟美國恢復了外交關係,開始互派大使,並邀請蓬佩奧訪問白俄,還表示要購買美國石油和天然氣。
由於俄羅斯取消了援助和優惠,白俄羅斯財政極其困難,又加上疫情中,盧卡申科應對失誤,甚至成了笑柄,他建議喝伏特加和洗桑拿預防新冠,讓白俄疫情失控。
(六)內憂外患,大選之年是非多
總之,今年上半年,白俄羅斯的經濟急轉直下,疫情應對不利又導致雪上加霜,社會不滿情緒增加,沉寂多年的反對派開始冒頭。
說來你可能不信,最開始冒出來的是親俄的反對派。比如瓦列裡·塞普卡洛,他是白俄羅斯的外交官和企業家,5月8日決定參選白俄總統。
但是7月14日,塞普卡洛被指提交的合格選民籤名不夠且存在偽造籤名情況,其登記為候選人的申請遭到中央選舉委員會的駁回。
另一位反對派候選人是白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前行長、親俄的巴巴裡科,但是他6月18日遭到了逮捕,理由是涉嫌金融犯罪。
7月24日,塞普卡洛帶著兩個兒子逃到了俄羅斯。他解釋是擔心被捕,也害怕失去對孩子的監護權。
而盧卡申科有自己的說法,他否認反對派人士因政治原因而入獄,他稱白俄羅斯執法機構的舉措旨在防止該國出現混亂情況。
盧卡申科在6月25日接受採訪時指出,該國內政和選舉受到了外國幹預,有許多來自俄羅斯的帳戶刻意在網絡散布針對他的「可怕虛假消息」。
8月1日,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稱,有33名俄羅斯華格納僱傭兵在29日被白俄羅斯安全部抓捕。
白俄羅斯安全部的執法部門表示,他們得到了可靠的消息,最近超過200名俄華格納僱傭兵出現在白俄羅斯,會在白俄羅斯選舉期間製造動亂。
俄羅斯的解釋是他們去伊斯坦堡,只是在白俄中轉。而盧卡申科說,俄羅斯是撒謊,這33名俄羅斯僱傭兵已經招供,他們是被特意送到白俄羅斯的。
盧卡申科說,8月4日還有一批武裝分子在白俄羅斯南部,準備發起襲擊。其目的無非就是利用8月9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和落選方支持者的憤怒情緒,在白俄羅斯境內製造槍戰。
為此,盧卡申科還在8月5日,用一紙訴狀,將俄羅斯告到了安理會。盧卡申科說,在現代情況下,戰爭始於街頭抗議,俄羅斯僱傭兵員工可能要展開軍事政變。
不管是誰在撒謊,都可以看出,在大選之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關係已經出現了明顯裂痕,充滿了火藥味兒。
8月9日,白俄羅斯的大選如期進行,結果顯示盧卡申科的得票率高達80%以上,而最大的反對派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得票率不到7%,與民調嚴重不符。
俄羅斯媒體普遍暗示選舉結果有問題,但俄羅斯還是在第一時間給盧卡申科發去了賀電。但季哈諾夫斯卡婭呼籲各國不要承認這一選舉結果。
本來被壓抑已久的白俄民眾也覺得這個選舉結果有問題,一定出現了舞弊(沒證據,直覺),隨後國內各大城市陸續出現了遊行示威。
8月17日,季哈諾夫斯卡婭呼籲全國罷工,全國近百萬人上街示威,其中首都明斯克超過20萬。
國內局勢此起彼伏,有失控的危險。這時候盧卡申科又開始向俄羅斯示弱,把俄羅斯僱傭兵給放了,同時在四天打了三個電話向普京求援。
為什麼向普京求援,因為他知道西方是靠不住的。美國,歐盟,英國均不承認選舉結果,其中白俄羅斯四鄰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烏克蘭)反對的最為激烈。
普京開始都不接盧卡申科的電話,但最終電話還是通了。盧卡申科最終得到了普京的承諾——在必要時提供包括軍事在內的全方位援助的承諾。
但是,盧卡申科也不得不給普京開出了滿意的條件:——全面加強與俄羅斯的政治經濟聯繫。據今日俄羅斯消息,雙方可能加速籤署俄白聯盟協議,實現「一體化」。
有了普京的背書,盧卡申科也硬氣了很多。8月17日,盧卡申科在明斯克一家工廠面對抗議人群時說:我們已經舉行了選舉。只要你們不殺了我,就不會有其他選舉。
8月23日的一則視頻顯示,盧卡申科手持衝鋒鎗、身著防彈衣,乘坐直升機抵達了官邸,緊隨其後的是盧卡申科的兒子,也是全副武裝。
8月24日,盧卡申科再次與普京通電話,在電話中達成一致,白俄羅斯將成為全球首個獲得俄羅斯產新冠疫苗的國家。我認為這是盧卡申科安撫國內不滿,並炫耀普京對自己的支持。
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我認為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首先白俄內部積攢了一些內部的矛盾,在今年因為俄羅斯的援助和新冠疫情等問題,集中爆發了。
在這個過程中,西方又對白俄的內政指指點點(不承認選舉結果),相當於支持了白俄羅斯的反對派以及民眾的抗議活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盧卡申科的形勢很危急。雖然執政初期建樹頗多,但是獨木難支,沒有建立起治理體系,沒有政黨團隊支持,後期執政乏善可陳,所以目前可依賴的國內力量不多。
更頭疼的事,沒有培養得力的接班人,現在就算是交權都不知道交給誰,自己的小兒子還小,就算是硬交了也難以服眾。
如果是親俄的反對派上臺,那白俄羅斯還可以繼續穩定,如果出現親西方且反俄的接班者,那白俄羅斯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烏克蘭。
目前最佳的結果,那就是盧卡申科在普京的支持下,逐漸平息民眾不滿然後繼續執政,並通過政績贏得民眾的認可。其次是親俄勢力接任,至少可以避免出現顏色革命而陷入動蕩。
但是無論誰接任,蛋總都不希望俄白合併,也不想白俄陷入混亂或倒向西方,我希望白俄能挺直腰板,做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 您的讚賞,就是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