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真兇——強人治下的白俄羅斯,為何突然陷入危機?

2021-02-13 超級學爸

本文6100字,主要分為六大部分。

(一)不懼病毒,白俄民眾鬧街頭

(二)碩果僅存,東歐的親俄國家

(三)耳目一新,蘇聯正統在白俄

(四)高度捆綁,俄白經濟一體化

(五)俄白交惡,昔日兄弟鬩於牆

(六)內憂外患,大選之年是非多

(一)不懼病毒,白俄民眾鬧街頭

從今年年初,就一直想寫點白俄羅斯的文章。但先是疫情後是美帝,老是搶白俄羅斯的頭條,一直沒能落筆。

 

但這一次,白俄羅斯大選之後實力搶鏡,民眾接連大規模上街,進行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人肉測試。其中8月16日這一天,首都明斯克街頭的人群超過20萬人。

 

8月23日,白俄羅斯首都再次爆發大規模聚集,人數約有20萬。他們在總統盧卡申科官邸附近的獨立廣場聚集,高叫口號。

 

這麼多人聚集,還不戴口罩,也忒不把病毒放眼裡了吧。病毒半夜做夢都會笑醒,這麼多不設防人肉培養皿。

 

人口僅有970萬人的白俄羅斯,目前累計確診已經超過七萬。這麼大的基數,加上這麼大規模的聚集,疫情必然強勁反彈。

(二)碩果僅存,東歐的親俄國家

雖然白俄羅斯是我們的友好國家,也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但我們國家一向不主張幹涉他國內政,在這次動蕩中,蛋總也不選邊站隊,只客觀陳述和分析。

 

白俄羅斯人,從血緣和文化上,跟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近親,同為東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如果說大毛是俄羅斯,二毛是烏克蘭,三毛當屬白俄羅斯。

 

三毛雖然跟大毛、二毛同屬東斯拉夫人,但並不是一個民族,語言文化差異明顯。只是三毛歷史上很少有獨立的時候,不是被立陶宛公國徵服,就是被俄羅斯統治,還被波蘭蹂躪過。

 

 

近代以來,白俄羅斯成為沙俄的殖民地,一戰期間被德國佔領,一戰後獨立,但很快又加入了蘇聯,蘇聯解體後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土崩瓦解,蘇聯帝國轟然倒塌,分裂為15個獨立國家。

 

這之後,東歐和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出現了倒向西方的思潮,包括俄羅斯。葉爾欽也想加入歐盟,然而歐盟不同意。

 

俄羅斯還曾三次申請加入北約,被美國拒絕了,這就是美國的過人之處——豬圈理論:如何讓豬圈內的豬老實?就是告訴豬圈外有頭熊。

 

有了俄羅斯這個強大的敵人,北約才有存在的必要性,美國才能有效控制和領導歐洲。俄羅斯加入北約,北約就名存實亡了。

 

同樣,德國和法國,也不會讓俄羅斯加入歐盟,非歐盟成員的美國爸爸也不允許。因為一個帶俄羅斯的歐盟,也可以說是個超級蘇聯。

 

在德國和法國看來,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餵大的歐盟,會被俄羅斯摘了桃。美國更不樂意,近百年尤其是二戰後為統治世界所折騰的事,全都白幹了。

 

但是歐盟和北約,從來沒有放棄擴大自己的地盤,不斷東擴,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東歐國家,甚至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成了西方的韭菜。

 

 

原來的社會主義國家比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前蘇聯成員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都加入了歐盟。

 

東歐國家中,只有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沒有加入歐盟。烏克蘭做夢都想加入,但是被歐盟鄙視了,沒有獲得批准。

 

北約也在俄羅斯的強烈抗議中不斷東擴,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紛紛加入。

 

 

北約的戰車和飛彈,已經部署到了俄羅斯家門口。就在8月15日,波蘭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跟美國締結了《防務加強協議》,自掏腰包請美軍常駐。

 

東歐國家中,也只有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還沒有加入北約。烏克蘭自從顏色革命之後,對北約也是夢寐以求,但是被西方無情拋棄了,現在兩頭不是人。

 

可以看出,對俄羅斯來說,可謂是落架的鳳凰不如雞啊,可以說是眾叛親離。白俄羅斯和摩爾多瓦,似乎還算是可靠的小夥伴。

 

 

我們今天單說白俄羅斯。獨立後的白俄羅斯,基本上是一邊倒的親俄,這跟白俄羅斯的政治、歷史和經濟都有關係。

(三)耳目一新,蘇聯正統在白俄

 

第一,政治原因——蘇聯正統在白俄。說來你可能不信,1991年蘇聯解體表決的時候,白俄羅斯投下了唯一的反對票,而代表白俄投票的,就是盧卡申科。

 

1991年蘇聯分家之後,大毛二毛三毛一直到十五毛們,紛紛採取了西方推崇的休克療法,也就是全面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和西方化」。

 

結果白俄真的就休克了,經濟崩盤,官商勾結,資產外流,社會動蕩,民不聊生,而資本寡頭反而趁機大撈特撈,撈了個盆滿缽盈。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白俄反腐委員會的盧卡申科,高舉反腐大旗,彈劾了當時的蘇維埃主席,被譽為反貪鬥士。他在1994年高票當選為白俄首任總統。

 

他上臺之後,立刻清理掉了走資派,停止全面私有化。然後,這位卡申科提出了建立「白俄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實現了經濟12年的快速增長。

 

白俄實行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經濟體制。在白俄羅斯,市場調節很重要,但計劃經濟也沒丟。

 

國家開放了日用品價格,多數商品價格由國家調節,部分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仍實行國際採購制。我高度懷疑白俄盜取了我國中學政治課本。

 

也正因為如此,白俄經濟很快走出休克,很快恢復到了蘇聯時期的水平,工業產值在2001年增長高達9.1%,通脹和赤字也得到了控制。

 

在意識形態上,盧卡申科沒有全盤否定蘇聯。上臺之後,立刻恢復使用了蘇聯時期的國旗,替換掉了1991年後獨立時的白紅白旗。

 

 

在白俄羅斯,還可以經常看到鐮刀斧頭的標誌,還有大量以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共青團、遊擊隊等命名的街名。

 

列寧、史達林以及一些蘇聯元帥的雕像,依舊矗立在「十月」、「革命」和「勝利」等廣場上,受到人們的尊重。

 

白俄羅斯還保留了蘇聯時期的福利制度,比如免費義務教育、免費醫療和退休金制度,以及保障老人、殘疾人、孤兒、多子女家庭等弱勢群體的社會福利體系。

 

既然蘇聯正統在白俄,那麼它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意識形態,就已經決定了白俄不容於歐盟和北約。

 

而且盧卡申科連選連任,總統已經幹了26年,政治上一直很穩定,對西方也比較強硬。白俄也因此被西方列為獨裁國家。

(四)高度捆綁,俄白經濟一體化

 

第二,經濟原因——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經濟高度捆綁。剛才說了,白俄羅斯國有經濟佔主體(三分之二),全國55%的人口就職於國企,還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

 

一旦加入歐盟,白俄羅斯的經濟必然遭到血洗。而且白俄羅斯的產業結構,脫胎於前蘇聯的分工,跟俄羅斯更加互補。

 

比如,白俄羅斯是蘇聯的重型卡車製造基地,明斯克的拖拉機也十分有名。白俄羅斯還繼承了蘇聯的電子工業,在微電子、雷射和計算機等領域比較領先。

 

俄羅斯一直是白俄羅斯最主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2017年,俄羅斯佔了白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俄羅斯是白俄羅斯的主要市場。

 

另一方面,俄羅斯還是白俄羅斯的最大投資國,佔其投資總額接近40%。這種情況下,投靠西方簡直是找死。

 

還有,白俄羅斯高度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白俄羅斯擁有年產能1700萬噸的煉油廠,但是國內基本不生產石油(每年100多萬噸,可以忽略),油氣幾乎全部來自俄羅斯。

 

第三,地緣政治上也註定了白俄羅斯的選擇並不多,因為白俄羅斯是個內陸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俄羅斯簡直是白俄羅斯的大奶牛。俄羅斯為了籠絡住這幾乎唯一的盟友,可以說下了血本,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元氣大傷,經濟本來就不寬裕,又天天被歐盟制裁,日子十分拮据。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依然會給三毛兄弟每年100億美元的補貼。

 

以上種種原因,註定了白俄羅斯一邊倒的親俄。反對蘇聯解體的盧卡申科,更是在1995年舉行了俄白經濟一體化全面公決,並以82.4%的支持率高票通過。

 

此後兩國一體化快速發展:1996年《俄白共同體條約》、1997年《俄白聯盟條約》、1999年《俄白聯盟國家條約》,2002年《俄白地區防空體系協定》、2010年《俄白哈關稅同盟》。

 

(五)俄白交惡,昔日兄弟鬩於牆

 

但需要注意,兩國關係雖然親密,甚至大有合併的趨勢,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也會有微妙的變化,也會有矛盾產生。

 

比如兩國合併的事情,最大的分歧就是誰並誰的問題。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盧卡申科對兩國合併非常熱衷。

 

因為啥呀?因為這時的白俄羅斯已經走出了經濟混亂,而俄羅斯則一直在休克療法的深淵中掙扎。這時候合併,相當於白俄抄底俄羅斯,盧卡申科搞不好能成為合併後的總統。

 

再後來,普京憑藉鐵腕治理,站穩了腳跟,加上趕上了石油價格上漲,讓俄羅斯恢復了元氣,成了金磚。

 

這時候,普京又開始積極推動俄白合併之事,而盧卡申科的興趣則逐漸消退。你想啊,這時候合併,自己肯定降級了,搞不好從正國級降到了省部級,最多也就是個二把手。

 

盧卡申科不僅對俄白合併興趣大減,甚至開始提防普京。為了抵消俄羅斯的壓力,盧卡申科開始改善與西方的關係,2016年釋放了大批政治犯,換取歐盟解除制裁。

 

這時候的白俄羅斯對歐盟說:我們希望跟歐盟成為好鄰居(也就是不加入),保持友好互利的合作關係。

 

白俄羅斯又扭頭對俄羅斯說:我們永遠是兄弟國。(潛臺詞:我跟你是平等的主權獨立的國家,俄白合併就別想了)。

 

這時候的俄白合併,已經成了盧卡申科從俄羅斯獲取利益的取款密碼。但是普京可是上了頭了,不斷向白俄羅斯求婚,要求繼續推進兩國一體化進程,爭取早日合併。

 

2019年2月,盧卡申科訪問俄羅斯,普京再提合併之事,盧卡申科打起了太極:只要你們準備好,明天我們就可以合併,這點沒有問題,但是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準備好了嗎?

 

他接著說:如果人民沒準備好,那麼無論俄羅斯多麼強大,它都不能強加意志給任何人,我們白俄也不需要。如果準備好了,我們將履行人民的意志。

 

這段話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我不同意合併的委婉說法,自己不同意的時候就甩鍋給人民。自己想合併的時候,就說自己是人民的代表。

 

這種委婉說法類似於我國古代男子上門提親,姑娘的表態。姑娘若相中了,很滿意,就會說:終身大事全憑父母做主。如果想拒絕就說:女兒還想孝敬父母幾年。

 

還如同中國古代英雄救美的橋段。如果英雄長得帥,姑娘就會一臉嬌羞地說:英雄救命之恩,小女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

 

如果英雄長得醜,姑娘看不上,就會說:英雄救命之恩,小女無以為報,唯有來世做牛做馬、報此大恩。

 

總之,最近幾年普京希望俄白合併,但是盧卡申科也同意推進(獲取利益),但並無實際行動,並且有了警惕之心。

 

可惜,普京也不是善茬,也看出了盧卡申科的心思。2020年2月,突然取消了對白俄羅斯的援助,不再以極優惠的價格提供油氣資源。

 

俄白關係急轉直下,白俄羅斯為了反制,迅速跟美國恢復了外交關係,開始互派大使,並邀請蓬佩奧訪問白俄,還表示要購買美國石油和天然氣。

 

由於俄羅斯取消了援助和優惠,白俄羅斯財政極其困難,又加上疫情中,盧卡申科應對失誤,甚至成了笑柄,他建議喝伏特加和洗桑拿預防新冠,讓白俄疫情失控。

(六)內憂外患,大選之年是非多

 

總之,今年上半年,白俄羅斯的經濟急轉直下,疫情應對不利又導致雪上加霜,社會不滿情緒增加,沉寂多年的反對派開始冒頭。

 

說來你可能不信,最開始冒出來的是親俄的反對派。比如瓦列裡·塞普卡洛,他是白俄羅斯的外交官和企業家,5月8日決定參選白俄總統。

 

但是7月14日,塞普卡洛被指提交的合格選民籤名不夠且存在偽造籤名情況,其登記為候選人的申請遭到中央選舉委員會的駁回。

 

另一位反對派候選人是白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前行長、親俄的巴巴裡科,但是他6月18日遭到了逮捕,理由是涉嫌金融犯罪。

 

7月24日,塞普卡洛帶著兩個兒子逃到了俄羅斯。他解釋是擔心被捕,也害怕失去對孩子的監護權。

 

而盧卡申科有自己的說法,他否認反對派人士因政治原因而入獄,他稱白俄羅斯執法機構的舉措旨在防止該國出現混亂情況。

 

盧卡申科在6月25日接受採訪時指出,該國內政和選舉受到了外國幹預,有許多來自俄羅斯的帳戶刻意在網絡散布針對他的「可怕虛假消息」。

 

8月1日,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稱,有33名俄羅斯華格納僱傭兵在29日被白俄羅斯安全部抓捕。

 

白俄羅斯安全部的執法部門表示,他們得到了可靠的消息,最近超過200名俄華格納僱傭兵出現在白俄羅斯,會在白俄羅斯選舉期間製造動亂。

 

俄羅斯的解釋是他們去伊斯坦堡,只是在白俄中轉。而盧卡申科說,俄羅斯是撒謊,這33名俄羅斯僱傭兵已經招供,他們是被特意送到白俄羅斯的。

 

盧卡申科說,8月4日還有一批武裝分子在白俄羅斯南部,準備發起襲擊。其目的無非就是利用8月9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和落選方支持者的憤怒情緒,在白俄羅斯境內製造槍戰。

 

為此,盧卡申科還在8月5日,用一紙訴狀,將俄羅斯告到了安理會。盧卡申科說,在現代情況下,戰爭始於街頭抗議,俄羅斯僱傭兵員工可能要展開軍事政變。

 

不管是誰在撒謊,都可以看出,在大選之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關係已經出現了明顯裂痕,充滿了火藥味兒。

 

8月9日,白俄羅斯的大選如期進行,結果顯示盧卡申科的得票率高達80%以上,而最大的反對派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得票率不到7%,與民調嚴重不符。

 

俄羅斯媒體普遍暗示選舉結果有問題,但俄羅斯還是在第一時間給盧卡申科發去了賀電。但季哈諾夫斯卡婭呼籲各國不要承認這一選舉結果。

 

本來被壓抑已久的白俄民眾也覺得這個選舉結果有問題,一定出現了舞弊(沒證據,直覺),隨後國內各大城市陸續出現了遊行示威。

 

8月17日,季哈諾夫斯卡婭呼籲全國罷工,全國近百萬人上街示威,其中首都明斯克超過20萬。

 

國內局勢此起彼伏,有失控的危險。這時候盧卡申科又開始向俄羅斯示弱,把俄羅斯僱傭兵給放了,同時在四天打了三個電話向普京求援。

 

為什麼向普京求援,因為他知道西方是靠不住的。美國,歐盟,英國均不承認選舉結果,其中白俄羅斯四鄰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烏克蘭)反對的最為激烈。

 

普京開始都不接盧卡申科的電話,但最終電話還是通了。盧卡申科最終得到了普京的承諾——在必要時提供包括軍事在內的全方位援助的承諾。

 


但是,盧卡申科也不得不給普京開出了滿意的條件:——全面加強與俄羅斯的政治經濟聯繫。據今日俄羅斯消息,雙方可能加速籤署俄白聯盟協議,實現「一體化」。

 

有了普京的背書,盧卡申科也硬氣了很多。8月17日,盧卡申科在明斯克一家工廠面對抗議人群時說:我們已經舉行了選舉。只要你們不殺了我,就不會有其他選舉。

 

8月23日的一則視頻顯示,盧卡申科手持衝鋒鎗、身著防彈衣,乘坐直升機抵達了官邸,緊隨其後的是盧卡申科的兒子,也是全副武裝。

 

8月24日,盧卡申科再次與普京通電話,在電話中達成一致,白俄羅斯將成為全球首個獲得俄羅斯產新冠疫苗的國家。我認為這是盧卡申科安撫國內不滿,並炫耀普京對自己的支持。

 

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我認為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首先白俄內部積攢了一些內部的矛盾,在今年因為俄羅斯的援助和新冠疫情等問題,集中爆發了。

 

在這個過程中,西方又對白俄的內政指指點點(不承認選舉結果),相當於支持了白俄羅斯的反對派以及民眾的抗議活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盧卡申科的形勢很危急。雖然執政初期建樹頗多,但是獨木難支,沒有建立起治理體系,沒有政黨團隊支持,後期執政乏善可陳,所以目前可依賴的國內力量不多。

 

更頭疼的事,沒有培養得力的接班人,現在就算是交權都不知道交給誰,自己的小兒子還小,就算是硬交了也難以服眾。

 

如果是親俄的反對派上臺,那白俄羅斯還可以繼續穩定,如果出現親西方且反俄的接班者,那白俄羅斯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烏克蘭。

 

目前最佳的結果,那就是盧卡申科在普京的支持下,逐漸平息民眾不滿然後繼續執政,並通過政績贏得民眾的認可。其次是親俄勢力接任,至少可以避免出現顏色革命而陷入動蕩。

 

但是無論誰接任,蛋總都不希望俄白合併,也不想白俄陷入混亂或倒向西方,我希望白俄能挺直腰板,做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 您的讚賞,就是鼓勵 】


相關焦點

  • 白俄羅斯為何突然要中文去「俄」?
    俄羅斯帝國至此拿到了今天的波羅的海三國、大部分西烏克蘭與白俄羅斯。在時隔550年後,古羅斯舊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全部併入俄羅斯帝國版圖,羅斯人再次統一在一個政權治下。俄、白、烏三個民族分布圖【誰是正牌「羅斯」】與羅斯的Русь不同,俄羅斯國名的拼法是Россия,被認為是受到了拜佔庭希臘元音標記和拉丁語的影響,Россия即Рось
  • 今天,黑天鵝突然飛出,這個國家陷入了危機
    隨後,緬甸軍方對外公布,將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整個緬甸陷入了危機。突然而來的緬甸軍方政變,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算是2021年飛出的一隻黑天鵝,不僅讓緬甸股市暫停交易,世界上其它一些金融市場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緬甸軍方突然發動的政變打了全世界一個措手不及,包括美國、英國、日本等國政府紛紛發表公開聲明,要求緬甸軍方立刻釋放昂山季素。
  • 白俄羅斯點燃導火索 | 世界觀察局
    儘管沒有對所要抨擊的人點名道姓,但是那個名字是誰已經快要呼之欲出了。反對派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總統,言辭犀利,擲地有聲,報導一發出,立刻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加上時不時有所謂的匿名人士爆料,流言開始變得越來越離奇,很快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很快整個白俄羅斯民間都開始流傳,盧卡申科將繼續連任,總統寶座已經被預定,他將在總統寶座上幹到老去,然後把位置再傳給他的兒子。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唇亡齒寒
    白俄羅斯總統試圖左右逢源,可最終的結果是,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關係越來越緊張。俄羅斯總統並非不了解,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唇亡齒寒。如果白俄羅斯發生顏色革命,那麼,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將會動蕩不堪,俄羅斯要想維持西部地區的穩定局面將會非常困難。可是,俄羅斯也有自己的苦衷。如果貿然介入,最終沒有鞏固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地位,那麼,俄羅斯將會陷入更大的困境。
  • 阿基諾遇刺已過38年,真兇是誰?馬科斯曾以無能為藉口撤銷調查組
    阿基諾何許人也,為何在菲律賓會有如此大影響力,而他的遇刺,又隱藏著什麼樣的陰謀呢?阿基諾對死亡早有預感1983年8月20日,菲律賓最大的反對黨領袖下榻臺北圓山大飯店。在會見郝伯村等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阿基諾當晚徹夜難眠。他在半夜起床,提筆給遠在美國的妻兒寫下了人生中最後一封信。
  • 白俄羅斯為啥掉坑裡了
    不過不知道為啥,這幾年好像白俄妹子的新聞突然少了。我還以為是因為我消息不靈通,後來找了個凱迪拉克車主問了下,說白俄搞了產業政策,把美女當做了戰略資源,不準出口,部分白俄妹子又收拾行李回去了。現在還是有不少白俄妹子在中國,江湖上傳言,白俄模特在杭州三月可以賺白俄一套房。放一張白俄模特吧,網上找的:
  • 白俄羅斯的事,不是西方人說了算,國家的塵埃由總統自己打掃吧
    但有趣的是,既然人們現在均沿用「歐洲最後的獨裁者」,這個小布希時代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對盧卡申科的評語,那又為何會對獨裁者舉辦的選舉有所期待?其實,關於白俄羅斯這個國家(精確來說其實是「白羅斯」),以及盧卡申科其人的功過,單純依據片段的西方觀點,恐怕只是見樹不見林、難以理解其全貌。
  • 強人政治是一面雙刃劍
    強人政治是一面雙刃劍撰文/王淼    《強人治國》的作者安格斯·羅克斯伯勒是英國著名的新聞記者,冷戰時期在擔任《星期日泰晤士報》駐莫斯科記者期間,曾被蘇聯作為間諜驅逐出境。然而,同樣是普京,上任後不久即暴露出他「一朝是契卡,永遠是契卡」的真實面目——他建立「垂直權力機構」,將所有的政治權力收歸到他個人手裡;他禁錮媒體,在重要部門安插自己的密友;他發動車臣戰爭,打壓人權組織和民主人士;他想方設法把自己信任的替身推上駕駛座,為自己重新執掌總統大權埋下伏筆……。
  • 國內民眾抗議 西方國家制裁 一場白俄羅斯大選引發的動蕩
    據《紐約時報》報導,16日估計有超20萬抗議者聚集在首都明斯克街頭,要求總統下臺,《衛報》稱之為白俄羅斯史上最大規模抗議。 16日,盧卡申科在發表演講時稱,如果重新舉行總統選舉,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17日,他又表示,全民公投通過新的憲法後可以舉行新的總統選舉。 曾信誓旦旦稱絕不會進行第二次大選的白俄總統,為何態度突然緩和?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特殊關係探源
    俄羅斯語和白俄羅斯語由同一種東斯拉夫語演變而來,兩種語言有許多共同之處,可以互通。白俄羅斯憲法規定,白俄羅斯語和俄語同為國語。白俄羅斯也是原蘇聯地區除俄羅斯以外唯一給予俄語國語地位的國家。俄語在白俄羅斯使用廣泛,白俄羅斯語反倒少有人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多數居民信仰東正教,白俄羅斯東正教區屬於俄羅斯東正教的督主教區(境外教區),彼此關係融洽。白俄
  • "911"真兇另有其人?都是美國騙局?川普放猛料:我知道誰幹的
    咱們今天,聊一個看似荒誕,但頗有深意的 「舊新聞」——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川普再次爆出猛料,說是當年轟動全美的「911事件」,壓根不是賓·拉登所為,真兇其實另有其人,但是自個就是不能說。咱們今兒主要問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川普為何要在這時,說起「911」這樁舊事?與一些人的認知不同,其實現在類似於什麼的「911案件」真相,「甘迺迪遇刺秘聞」之類的新媒體段子,在廣大美國民眾之間,那可是相當有市場,遠比什麼紐約時報專題報導來得帶勁。
  • 美國力挽狂瀾,下一步是發動戰爭轉嫁危機,還是內部變革尋找轉機
    其實這就得兩面來看問題了,如果我們只看光鮮的那一面,那事實上這麼說一點毛病也沒有,美國還是那個藍波萬,可是如果咱們聯繫現實,他對我們瘋狂的遏制,那必定還是有些原因的,而且肯定也不只是因為我們變強了這麼簡單,我們變強是一個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美國又不是在一夜之間突然發現了這個問題,那美國的遏制戰略是怎麼突然轉變的這麼快的呢?
  • 世界政治中的強人政治何以可能?
    近代以來,雖然政治民主化成為時代潮流,但是在各民族國家之間進行激烈的軍事和經濟競爭的大背景下,強人政治持續發展。二戰期間的世界政治達到了強人政治的頂峰,當時的世界政治幾乎就是由軸心國的希特勒、墨索裡尼、東條英機以及同盟國的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和蔣介石這幾個政治強人決定的。
  • 白俄羅斯動蕩,執政26年的盧卡申科何去何從?
    對外,白俄羅斯積極地向俄羅斯靠攏,1995年舉行了針對「俄白經濟一體化」的全民公決,以82.4%的支持率高票通過。為了穩住白俄羅斯這個小夥伴,俄羅斯每年給它提供100億美元的現金援助,以及大量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的能源,進口的白俄羅斯石油產品與機械設備更佔到了後者對外貿易額的50%。在一系列內外政策的作用下,白俄羅斯的經濟迅速好轉。
  • 揭秘:中國為何突然硬起來了
    中國為何突然硬起來了?作者:周碧華這些天,中國的輿論機器對美國發起了自中美建交以來罕見的反擊,一改外交上的隱忍溫和狀態,國人振奮,外界震驚。由於我們的國民教育平時很少像日本一樣實行危機教育,憂患意識不強,或者,我們的宣傳沒有細緻到給國民算筆帳:輸了貿易戰,每個人每個家庭會受到什麼影響,要精確到元角分;而贏了貿易戰,每個人每個家庭會得到什麼福祉,要精確到元角分;打貿易戰,我們哪些方面會受到挫折,要具體到事。這樣,國民才會意識到貿易戰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必須關注,必須力挺政府決策。
  • 【世界知識】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特殊關係探源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文化都起源於基輔羅斯的文化。俄羅斯語和白俄羅斯語由同一種東斯拉夫語演變而來,兩種語言有許多共同之處,可以互通。白俄羅斯憲法規定,白俄羅斯語和俄語同為國語。白俄羅斯也是原蘇聯地區除俄羅斯以外唯一給予俄語國語地位的國家。俄語在白俄羅斯使用廣泛,白俄羅斯語反倒少有人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多數居民信仰東正教,白俄羅斯東正教區屬於俄羅斯東正教的督主教區(境外教區),彼此關係融洽。
  • 高加索地區突然打起來了,這時候爆發戰爭,有四大原因
    目前戰事細節我們還不清楚,但也可以從四個方面分析,為何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此時突然爆發戰爭。  一,歷史宗教。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本來都是蘇聯的加盟國,蘇聯解體後雙方都實現了獨立。而國際上普遍承認納卡地區為亞塞拜然的一部分,然而納卡地區主要居住的又是亞美尼亞人,雙方宗教根本不同。但早在蘇聯解體前,亞塞拜然就對該地區失去了行政管轄權。  納卡問題到現在一直未解決,也是雙方衝突不斷的根源所在。
  • 臺灣版呼格吉勒圖案:「真兇」也無罪!
    此案還引發了臺灣解嚴之後的最大變革:2013年8月,臺灣軍事審判全面回歸司法。另一個插曲是,由於沾有其血掌紋的木條遺失,許的自白與鑑定的被害情節有出入等原因,臺灣最高法院基於無罪推定原則,判「真兇」許榮洲無罪。對於細節的苛求,可見司法機關在洶湧輿論中應保持克制和獨立。
  • 白俄羅斯爆發示威活動,200萬俄羅斯士兵或將直面北約軍團
    文/張召忠白俄羅斯因總統大選陷入危機
  • 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發文自稱「白羅斯」 中文網站已更名
    編輯:田思奇東歐國家白俄羅斯共和國(Republic of Belarus)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的鄰居,1991年離開前蘇聯後宣布獨立。在中文裡,這個國家的國名曾舊譯為別洛露西亞或別拉羅斯,但現在的官方叫法是「白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