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要分享的是《席克定律》,是互動設計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設計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頁面中運用到席克定律,會讓你的用戶使用起來方便快捷,體驗提升。
文章的思維導圖:
席克定律的歷史由來:
席克定律,Hick's Law,又稱席克-海曼定律,其命名來自於由William Edmund Hick和Ray Hyman組成的英美心理學家團隊。
1952年,該團隊開始研究刺激因素的數量與被測者對刺激因素反應時間之間的關聯。如我們所知,可選的刺激因素越多,被測者決定與哪個刺激因素進行互動的決策耗時就越長。過多的選項將導致產品用戶花費更多時間去理解和決策,增加了他們額外的負擔。
(來自百度百科)
"The time it takes to make a decision increases with the number and complexity of choices."
席克定律的內容(公式):
公式:
RT=a+b log2(n),
RT=反應時間,
a=與做決定無關的總時間(前期認知和觀察時間),
b=根據對選項認識的處理時間(從經驗衍生出的常數,對人來說約是0.155s)。
用戶的在某一場景下對選項的反應時間取決於三個因素:
1、前期的認知和觀察時間
2、根據認知後,處理的時間
3、選項的數量
因為席克定律更適用於簡單判斷的場景,所以席克定律更適用於行動裝置上。
簡單的理解就是:
它描述了根據已知選項做某項決定所花的時間——隨著選項數量的增加,投入的時間也會呈對數增加。簡單來講,越少越快。
席克定律在設計中的應用:
適合的場景:
在UI界面中,席克定律主要運用在所有「給你提供選擇的頁面」的板塊,適用於反應時間很短的情景,特別適用於各類操控系統,所以,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行動裝置上大量的運用到席克定律,所有讓你跳轉下一步操作的頁面,你越快進入自己想要的內容的操作,時間就會越短,操作就會越快,體驗就是越好。
不適合的場景:
席克定律不太適用於複雜的選項抉擇。例如需要很多思考,考慮多方因素的內容,不適合用席克定律,這種情況下的席克定律,往往可能會造成反相設計,造成很多的誤操作等情況。
例如:酒店選購頁面,思慮的內容信息太多,那個人抉擇的因素不同,席克定律的意義的不會很大。
席克定律在設計中的案例分析:幫用戶做出選擇
導航欄設計:
不把所有的內容顯示,合理的控制在8個選項內,不會讓用戶產生太多的閱讀負擔,為用戶提取點擊率查找率最高的內容,減少用戶選擇,減少用戶對內容的理解分析時間,為用戶節省時間,不至於讓用滿臉懵,花很多時間做出選擇。
個人中心的訂單區域:
把個人總心中最常用的「我的訂單」,放置在較顯眼的地方,形成小型的金剛區,為了用戶更快的選擇,還有物流的顯象化設計,把在金剛區中「待收貨」中重要的物流信息提取出來,讓用戶在個人中心頁面停留的時間縮短,更多的精力停留在首頁和其他的頁面。
登錄頁面:
逐步遞進的引導性設計,像手把手的教你,隨時更新的動態交互,讓你在操作的時候減少誤操作性,節省時間,體驗提升。
分類頁面:
購物的品種的豐富性,讓你在自己朦朧的印象中更加精確快速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產品類型內容。
席克定律的驗證:
用戶頁面停留時間:
當你用席克定律重新設計以後,你要看設計以後的數據反饋,看你的用戶在這個頁面的停留的時間長短,是否點擊到了更深層次的頁面內容。
如果用戶從7秒的停留時間進入下一個深層次頁面縮短成3秒,你為用戶省去了4秒的時間!而且用戶參與度很高,那你的用戶體驗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那就是一次成功的改版。
如果用戶進來以後看了2秒又跳轉出去,沒有進行深層次的頁面選擇,他們的參與度就是下降了,體驗下降,就是不成功的案例。
用戶對於選項的重複點擊率:
用戶較為理想的操作是:進入app——找到功能頁面——選擇自己常用的功能——點擊進入所需的功能,整個流程是順暢不猶豫的,且是明顯易點擊的。
所以在很多設計中,儘量避免多層次導航設計。多層次導航會增加用戶交互時間,從而導致用戶提前離開頁面的可能性增大。
大白話舉例分析:
舉個慄子:
你去逛超市,在結帳的時候,如果結帳櫃檯由很奇葩的規定:
1號:只支持現金結帳
2號:只支持微信結帳
3號:只支持支付寶結帳
4號:支持現金、支付寶
5號:支持支付寶、微信
6號:支持現金、微信
你想想大家都開始排長隊了,你還要在一大群中要仔細看自己適合在哪個櫃檯支付比較合理,你是不是會覺得很惱火,覺得自己要沒帶現金,要去微信結帳,好不容易找到了,然後結帳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金額不夠了,但是支付寶的錢剛好夠,但是收銀員卻說「對不起,您的錢不夠,支付寶無法支付,請您在更合適的櫃檯排隊,你是不是覺得不想要東西轉身走人!!!
優化的方案:
1~5:支持現金、微信、支付寶結帳
6~10:增加自主結帳機,無需排隊,適合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這樣的方案讓你變成了像個選擇:
1、排隊多種結帳方式
2、無需排隊,微信支付寶自主結帳
從以前的六個複雜的選項減少到2個選項,讓你快速分析出自己想要的,快速做出結帳的決定。
結尾奔告:
在接下的內容分享中,我會把一些理論和設計內容穿插分享,大家有需求的可以關注我,我會持續更新設計日記,和大家一起在行業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