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蔣介石以「黑蝙蝠」生命換取美援悲劇回放

2021-02-09 中國國家歷史

全文共3357字 | 閱讀需要7分鐘

50年代初期,臺灣國民黨政府挑選出空軍中最優秀的軍官,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訓練,在暗夜裡駕駛偵察機,低空飛入大陸,為中情局從事電子情報搜集及空投傳單工作。

這些偵察機沒有配載任何武器設備,完全靠飛行員的技巧和黑夜的掩護躲避我人民解放軍的追擊,每次任務都驚險萬分。他們為保住機密,即使飛機被擊中也不跳傘逃生,選擇如蝙蝠般消失在歷史的黑暗中,如今新聞探射燈正試圖將真相尋回。

2009年,位於新竹市的《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建立,引來一些軍史粉絲。這棟建築物就是當年神秘的黑蝙蝠中隊營區原址,館內介紹了這支神秘中隊的歷史,並陳設了當年軍服、徽章、生活用品等相關文物。

2015年臺灣又出版《翻開黑蝙蝠中隊的神秘檔案》一書,以大量視覺圖像方式呈現,透過老照片和歷史數據,讓民眾了解黑蝙蝠中隊之迷。

黑蝙蝠中隊

黑蝙蝠中隊是在1953年韓戰結束後,東西方進入冷戰時期,美國開始將中國大陸列為主要的假想敵,急需在大陸沿海建立情報網,監視解放軍的各種軍事動態。

當時還沒有人造衛星偵測技術,只能以偵察機等傳統方式來搜集情況。國民黨當局剛撤退到臺灣,亟需美援,為了維繫「美臺關係」,當時蔣介石指派其子蔣經國和CIA籤約,雙方以「西方公司」(WesternEnterprisesInc.)為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及必要器材,成立34中隊(黑蝙蝠中隊,負責低空偵察)和35中隊(黑貓中隊,負責高空偵察),直接受命於國安會秘書長蔣經國,專門替美國搜集情報,「順便」空投心戰傳單、生活物資,偶爾也空降情報員

由於黑蝙蝠中隊比黑貓中隊更危險,所以也更保密,但其中隊長戴樹清說:「蔣經國當年曾經說過,有一天他們的事終會讓大家知道,看來這個時間終於到來了。」後來臺灣拍攝了《黑蝙蝠中隊》紀錄片,以當時擔任空軍「情報署署長」、負責兩支隊伍的衣復恩作為人物主軸,講述臺灣空軍兩支絕密偵察部隊的秘密往事。

衣復恩曾任蔣介石的座機機長,後出任「總統府」情報總管,負責和美國「西方公司」聯絡。「西方公司」為CIA的掩護公司,位於新竹市東大路與北大路口神成橋畔的灰白色洋房,裡面住著很多外國人,極為神秘。臺灣歷史評論家郭冠英的家就在附近,他說,小時候不知道那裡是做什麼的,只是常看到黝黑色的雪佛蘭轎車進出,就像電影中的那種車一樣。

美國中情局想利用臺灣軍人對這樣危險的偵察任務進行冒險嘗試。臺空軍於是選拔優秀飛行員成立飛行組,在第八大隊選了兩名電子官加入,其中一位就是李崇善。

李崇善1948年在北京投考空軍通信學校,國民黨戰敗後他遷居臺灣繼續在空軍接受訓練,1953年開始在空軍第八大隊服務。他試行任務期間到大陸偵察10餘次。

李崇善說:「當年蔣介石非常重視這個任務,試飛8個月期間,我們被蔣介石召見到他的辦公室4次。他那時非常想反攻大陸,非常關注大陸情況,別人說黑蝙蝠中隊專為美國人賣命,蔣介石要反攻大陸,也需要這個情報。」

試飛任務完成後李崇善1956年正式轉到黑蝙蝠中隊。1958年,該隊正式對外使用「空軍第34中隊」。當年參與隊徽設計的4人只剩下李崇善一人在世。


由於該中隊晝伏夜出的習性和蝙蝠相同,另外蝙蝠以聲波辨位飛行,也類似黑蝙蝠雷達電子偵測原理,因此以蝙蝠作為隊徽。隊徽上,一隻展翅蝙蝠翱翔在北鬥七星間,外圍有個紅圈,代表蝙蝠穿透紅色鐵幕航行。三顆大星星和四顆小星星代表34中隊。

黑蝙蝠中隊隊徽

執行任務期間,「黑蝙蝠」一隻只悲壯地在大陸夜空灰飛煙滅。據統計,黑蝙蝠中隊1953年成立至1967年12月停止偵察任務,共執行特種任務達838架次,先後有10架飛機被擊落或意外墜毀,被擊斃者佔全隊三分之二。黑蝙蝠的這一頁炮灰史,長期被鎖在臺灣空軍有關單位「空軍特戰史」的檔案裡,列為最高機密。

雖然黑蝙蝠中隊執行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艱巨任務,但飛機上並沒有裝備任何武器炮彈。該中隊主要編制飛機為RB-17G及P-2V型偵察機,還使用過B-26轟炸機、RB-69A輕型轟炸機、C-123運輸機等飛機改裝的偵察機,特殊任務中亦曾使用C-130型運輸機。

黑蝙蝠中隊電子官在P2V-7U飛機前合影

據李崇善回憶,剛開始隊員使用的是老式的B-17飛機。1957年,中情局買了7架P-2V噴射與螺旋槳兩用的飛機,改裝成電子偵察機,內部編號是P2V-7U。B—17本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縱橫沙場的轟炸機,在卸除武裝後,安上當時最先進的電子反製作戰裝置(ECM),成為所謂的「空中電子實驗室」。其作業方式就是利用這些裝載精密電子儀器的飛機飛行在中國大陸上空時,偵察大陸解放軍的雷達方位、波段等基本資料。

在當時,這些飛機靈敏度高,雷達設備先進,黑蝙蝠中隊曾深入東北、華北、華南及沿海各省。作為黑蝙蝠中隊電子官,李崇善說,「一架P2V飛機上一般有12名人員,其中3名飛行員。這些飛行員調來要求都非常高,一定要在部隊當分隊長,飛行次數要幾千小時以上才有資格飛這個飛機。主駕駛是飛機機長,負責整架飛機。

另外兩個副駕駛換著飛,因為飛進大陸有時十幾個小時,人太累了。」飛機上還有3名領航官,一個負責導航,一個負責畫航線,調整航線,一個領航官坐在飛機鼻頭,負責觀看並計劃夜間的飛行計劃,計算飛機離山多少公尺,保證安全高度。

另外還有3個電子官,一個電子官負責保護飛機,專門收集航行過程中地面雷達控制高炮和飛彈信號,另外兩個電子官從事主要情報搜集任務,兩人必須搜集航線兩邊各300公裡的電子信號,用手寫和錄音記錄。

另外一名通信員,負責用電報通知總部飛機的飛行位置。一名機械員負責飛機維修,另外還有一名空投員,負責空投傳單和物資。

蔣介石非常重視空投傳單,開展心理戰,他們想藉此告訴大陸民眾:「蔣介石沒有忘記大陸,要反攻大陸。但後來因為國際形勢變化,空投傳單幹不了了。」黑蝙蝠中隊主要任務就是偵測解放軍雷達、飛彈和高射炮陣地,所經之處皆是重要軍事基地

黑蝙蝠中隊飛機

時任臺灣軍事記者、對蝙蝠中隊有深入研究的田金麗稱,「說穿了,這種工作就是以肉身來投石問路。這些資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一旦需要進入大陸作戰時,可以先行癱瘓對方雷達系統,使飛機免遭攔截或攻擊。」

田金麗氣憤又無奈地表示,這對只能守不能攻的國民黨空軍武力來說,根本沒有意義,需要它的只是美國,蝙蝠隊員用性命換來的敵情,往往在返航後就被美國工作人員取走。他們將整個電子裝備拆下來,帶回去解讀,直到飛機下次要出任務前才安裝回去。

黑蝙蝠中隊遇難名單

黑蝙蝠的使命是在200英尺至500英尺的高度進行低空偵察,兇險比黑貓中隊大得多。倖存隊員鄒立徐後來心有餘悸地回憶說,「一次在江蘇上空,我們碰上交叉仰照的探照燈搜索,趕緊貼著地面飛行,沿途街道、電線桿等都看得一清二楚,連火車冒出的煙都清晰可見,短暫的幾分鐘感覺像幾個鐘頭般漫長,探照燈群好像永遠躲不完。」

「還有一次在山東沿海時,我們駕駛的P—2V被解放軍的TU—4和米格17跟蹤攔截,我們知道已被飛彈鎖定,天邊也儘是曳光彈所放出的光芒,我在機首擔任領航員,機槍射出的火光已朝我噴來,子彈不斷從頭上飛過,我們一路緊貼著海面飛行,才逃過一劫。

曾任蝙蝠中隊隊長的趙欽則有另一番不同的遭遇,「一次我們駕著B—17在河北保定遇到下雨。雨停後,氣溫竟開始急速下降,飛機上沾著的雨滴統統結冰,整個飛機變得很重,差一點兒不用別人來打,我們自己就栽下去。」這類在鬼門關前遊走的經歷,對蝙蝠們來說已習以為常,鄒立徐說:「只有在回來後聽著自己出任務時的錄音帶,才會回想當時的兇險而害怕。」

「蝙蝠」們出任務時,常隨身攜帶一般大陸平民的服裝,為的是萬一不幸被擊落,可以迅速混入人群,躲過被俘虜的命運。但其實以幾百英尺的低空飛行,墜機時根本沒什麼機會跳傘,生還機率極低。

如果機員真的不幸殉難,他們的家人怎麼辦?大部分家屬都不知道自己的老公或爸爸在空軍從事什麼工作,只知道他們都是晚上出去,早上才會回家。如果第二天早上「蝙蝠」們沒有回家,軍方通常會以失蹤為由告知家屬,一段時間後,隊員的衣冠就會出現在臺空軍的公墓。

田金麗說,「蝙蝠中隊死得愈來愈慘烈,看著別人一個個死去,大家心裡難免蒙上一層陰影,不知道下一個輪到的是不是自己。有的飛行員就因壓力太大,竟在冰天雪地下脫光衣服,衝到戶外大吼大叫」。

後來,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從1958年正式使用34中隊番號開始,至1967年對大陸偵察任務終止,總共有15架次飛機墜毀,148名隊員死於非命,現在沉睡在新店碧潭空軍公墓裡。

臺灣空軍最神秘的黑蝙蝠中隊、黑貓中隊成員及其家眷相聚

相關焦點

  • 時代悲劇,折戟大陸的《黑蝙蝠中隊》丨金曲故事
    (準備起飛的P4Y)當時,撤退中國臺灣的國民黨當局為了維繫所謂的「美臺關係」及獲取美援,特派遣黑蝙蝠中隊替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賣命。(除了飛赴內地執行任務外,黑蝙蝠中隊也參與了美軍在越戰時期的行動。上圖就是黑蝙蝠中隊在越南南部的大本營-芽莊)
  • 臺灣「黑蝙蝠」:偵察大陸有來無回
    它們的機身用含有鐵氧體錫箔材料的特殊塗層漆成黑色,加上又晝伏夜出,習性如同蝙蝠一般,故被稱為「黑蝙蝠」。它們頻繁的進入大陸領空,意欲何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國夥同臺灣方面偵察大陸,竊取情報可以說是一種常態。早先美國人給臺灣空軍的是B-17飛機。
  •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美援是穩定臺灣或圍堵中國?
    不過,看似為了妥善運用美援的行政機構背後,體現出美國高高在上的態度,蔣介石為了獲得美國軍事與經濟上的支持,在相關問題都看得出其受制於美國的窘迫和無奈。時任主管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魯斯克(David Rusk)為了防止蔣介石將大部分援助挪至軍事開銷,以遂行反攻大陸的意志,堅持將臺灣軍事預算納入美國的掌控之中,其動用的手段有:臺灣經濟安定委員會必須與美國駐臺相關機構「協調」年度財政預算編列與執行;駐臺美軍顧問團其中一個主要任務,即監督美援經費的分配與使用。美國甚至發出外交節略,要求國民黨政府制定程序,以控制各級政府的軍事與民生用途預算支出。
  • Breitling x 黑蝙蝠中隊──百年靈首款臺灣特種部隊專用飛行時計
    Chronomat 44 GMT黑蝙蝠中隊60周年紀念腕。因常駕駛全黑的飛機在暗夜中進行500甚至100公尺以下的超低空飛行偵察,他們在黑幕中出動的壯烈景色,以及在戰略部屬中的重要地位、隊員生死付出創製的重要戰果,共同構築出黑蝙蝠中隊的美名與傳奇。
  • 解密臺灣空軍「蝙蝠中隊」
    在1959-1961年被大陸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這場「遊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 多年來,本文作者在和臺灣航空史學者傅鏡平先生交往、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這一時期「蝙蝠中隊」諸多既驚心動魄、又鮮為人知的內幕。
  • 蔣介石一巴掌摑自己臉:鳳山的蚊子可惡透頂!
    蔣介石登陸臺灣後,隨即來到鳳山。身著戎裝的蔣介石在孫立人的陪同下登上敞篷閱兵車檢閱鳳山新軍,儀容威嚴地向整齊列隊的官兵們還以軍禮。受閱官兵武器精良,清一色頭戴著鬥笠,身體黝黑強壯,精神面貌顯得虎虎有生氣。蔣介石大受觸動,不禁流下了兩行老淚。孫立人愕然:「總裁……」蔣介石(資料圖) 蔣介石強笑道:「立人同志,我要代表黨國感謝你呀!
  • 「小諸葛」白崇禧為何被蔣介石視為「罪人」
    1926年,廣州國民革命軍展開北伐,蔣介石力排眾議,邀請時年僅33歲、在統一廣西戰爭中獲得「小諸葛」盛名的白崇禧,出任國民革命軍參謀長,這也是蔣、白二人相交的開始。然而就在北伐完成、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全中國之際,趾高氣昂、推翻北洋軍閥的「白總指揮」功高震主,國軍編遣會議一開完,蔣介石與桂系翻臉、蔣桂戰爭爆發,作為桂系二號人物的白崇禧倉皇出走,最後回到廣西與中央對峙。
  • 浦澤直樹的陰謀版人類歷史:《蝙蝠比利》
    就在這個時期,美籍日裔漫畫家凱文山縣被一個警察告之他創造的卡通形象「蝙蝠比利」早在很多年前就在日本出現過,為了避免抄襲嫌疑,他回到日本尋找比利的原形。  凱文追查到「蝙蝠比利」的形象原來出自一本古文書,這本古文書是多股大勢力爭奪的目標,據說「掌握了蝙蝠比利就能操縱歷史」。不想在意識不清的情形下他被捲入了殺人事件,繼而又和「下山事件」糾纏不清,不得不四處奔逃。
  • 詩詞丨緬懷先輩,致敬那場永不妥協的抗爭
    為保國土,數萬名中國戰士穿梭在槍林彈雨中,一個戰士倒下了,另一個戰士繼續前進……他們,用年輕的血肉之軀換取國家安康,用堅定的鐵血意志撐起民族希望。今日,警鐘長鳴,勿忘國殤,吾輩自強!你們的挺身而出,只因身前是祖國的和平統一,身後是家人、同胞、千千萬萬鮮活的生命。
  • 丨測服快訊v2
    文丨海落櫻R 排版丨阿如審核丨布丁 我自高處不勝寒大家晚上好呀,這裡是落櫻帶來的測服有約測服快訊~今天給各位帶來的是3.9版本v2的內容,事不宜遲,一起來看看吧!1.另外該武器擁有著多種蓄力方式,並且理之律者和異度黑核侵蝕與其他布洛妮婭角色的蓄力方式略有不同:主線更新了【2.0審判錄】委託地圖中開啟了擁有著全新【侵蝕度】機制的地下區域另外還加入了多個強化版本的小怪(參考愚者和愚者II型)和新的boss基地中加入了對話回放功能後崩壞書這方面涉及的內容較多
  • Keras梯度累積優化器:用時間換取效果
    作者丨蘇劍林研究方向丨NLP,神經網絡個人主頁丨kexue.fm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bojone/accum_optimizer_for_keras扯淡在一兩年之前,做 NLP 任務都不用怎麼擔心 OOM 問題,因為相比 CV 領域的模型,其實大多數
  • 流量回放框架 jvm-sandbox-repeater 實踐二
    回放成功後,我們可以在前臺頁面查看回放結果數據,成功失敗信息,並對失敗接口進行排查。4.回放優化錄製流量後對流量進行回放,發現回放結果比對失敗的很多。4.2 流量過濾進一步考慮,既然我們需要回放到 stable 環境和 dev 環境,那麼我們可以在回放到 stable 的時候對流量就先進行一個過濾,對那些明確會回放失敗的流量我們就沒必要再回放到 dev 了,比如有暫不支持的插件。這裡需要判斷怎樣的流量是沒有必要回放的,即無效流量。簡單邏輯如下
  • 有蝙蝠的超能力?石墨烯使人靠回聲定位
    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石墨烯使人靠回聲定位(圖片來自cnbeta)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但受生理條件和技術限制,人類還未能充分利用該項技能。
  • 借力打力,蔣介石如何對軍中大佬許崇智下手奪權?
    掛掉蔣介石的電話後,他立即發電調動駐在東莞、增城、寶安一帶兩個師的兵力來廣州為自己保駕。不料,蔣介石早有準備,許崇智的部隊一到廣州,就被包圍繳械。得到消息的許崇智,頓時洩了氣。或許您會問,許崇智叱吒戰場那麼多年,又是軍事一把手,怎麼那麼容易就被蔣介石給軟禁了呢?
  • 不存在的,一位老人用生命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無腦的保持中立,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當年一些自詡為民眾爭和平的人在抗戰勝利之後強壓中共方面同意蔣介石的建國方案,結果蔣介石一面做著和平保證一面大打出手;結果這幫人是一點記性都部長,解放軍即將大舉渡過長江之際,這幫人竟然有強調和平讓解放軍停手,真不知道咱們解放軍咋那麼好脾氣……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和平人士自己都挨過蔣介石的打,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