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黑蝙蝠」:偵察大陸有來無回

2021-02-15 中國國家歷史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沒有月亮的夜晚,常常會有一些外表漆黑的飛機從臺灣新竹空軍基地起飛,飛躍海峽,悄悄潛入大陸上空。這些飛機就是美制的P-2V電子偵察機。它們的機身用含有鐵氧體錫箔材料的特殊塗層漆成黑色,加上又晝伏夜出,習性如同蝙蝠一般,故被稱為「黑蝙蝠」。它們頻繁的進入大陸領空,意欲何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國夥同臺灣方面偵察大陸,竊取情報可以說是一種常態。早先美國人給臺灣空軍的是B-17飛機。那是二戰時期的一種戰略轟炸機,後來因為性能落後而被淘汰,美國人就把其中少量交給了臺灣空軍,專門用作夜間偵察大陸。然而這種飛機在1958年時,就被解放軍空軍的夜航部隊擊落下來,弄得臺灣方面不敢再貿然出動。美國人就給他們換了更先進的P-2V電子偵察機。P-2V翼長約30米,空重約16噸,原是美國海軍海王星巡邏轟炸機,改裝後成為高低空間諜偵察機。

 

臺灣方面將P-2V電子偵察機編隊,組成了黑蝙蝠中隊。這支隊伍名義上直屬蔣介石集團空軍總司令部情報署管轄,但實際背後是美國情報機構在控制。從1958年4月到1961年10月,P-2V進入大陸達84架次,平均每月兩次。

「黑蝙蝠中隊」C-123運輸機組與地勤人員合影

 

「黑蝙蝠」P-2V來到大陸,不僅散發各種反動傳單,還常常趁著夜深人靜,在深山密林地區空投特務進行顛覆破壞活動。更可怕的是,它所裝配的電子偵查系統,不僅可以偵察地面和空中的通訊,還可以對外來收到的無線電波定位。黑蝙蝠飛入大陸領空後,解放軍雷達就會陸續開機,各防空指揮部之間電波不斷。P-2V電子設備這時就會趁機截獲各種數據,事後將獲得的情報進行研判分析,可以判斷出大陸方面雷達波段及飛彈、高炮等防空武器陣地的精確位置等軍事情報。為了避開解放軍雷達探測範圍,它的飛行高度只有200~300米,在長達6-8小時的間諜活動後,趁拂曉返回臺灣基地。經過多次偵察,他們把大陸東南沿海差不多130多座雷達站的情報資料都掌握的非常清楚。

 

大陸方面對黑蝙蝠就真的毫無辦法嗎?

 

P-2V入侵大陸曾是一件讓解放軍非常頭疼的事。

黑蝙蝠中隊隊徽

首先它擅長暗夜飛行,機動性非常好。P-2V機翼呈平直狀,飛行速度可快可慢,持續時間長達15個小時,非常適合夜間低空飛行。與一般偵察機不同的是,P-2V除了有兩臺螺旋槳發動機之外,還配有兩臺噴氣發動機。當它低空慢速飛行時,用螺旋槳發動機可以在300米以下的高度飛行,有時甚至可以低至幾十米,很難發現。當它高空快速飛行時,則使用噴氣發動機。如果是螺旋槳飛機去追擊它,飛行員可以把噴氣發動機的油門推大,這樣就能甩掉追擊者;如果是速度達七八百公裡每小時的戰鬥機去攔截它,飛行員可以把噴氣發動機的油門收掉,維持一個二三百公裡每小時的速度,這樣帶來的速度差,使得戰鬥機一接近P-2V就衝過去了,根本沒有瞄準時間。

 

其次,P-2V配有預警搜索雷達。飛機在300-900米的高度區間內,可以探測到前方十公裡以內的地形。機上還裝備了早期的地形匹配系統和安全駕駛系統,使其對低空的地形跟蹤和迴避能力很強。正因如此,P-2V可以安心在黑夜低空慢速飛行,而不用擔心撞上障礙物。但是,那時解放軍空軍的飛機還沒有這麼強大的偵測功能,所以出現過在攔截P-2V的過程當中,跟蹤攔截的解放軍飛機撞山的事故。

 

此外,它擁有先進的警戒幹擾系統。P-2V載有幹擾戰機雷達顯示器的鋁箔片、玻璃絲,裝有回答式幹擾機、護尾器等幹擾設備。如果碰上解放軍的戰機,他們會迅速釋放幹擾,同時做不規則的蛇形機動,讓解放軍的雷達無法分辨目標,瞄準攻擊。

 

當時大陸方面參與攔截P-2V的戰鬥機主要是殲5。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殲-5是解放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它是我國製造並裝備空軍第一種高亞音速噴氣戰鬥機,屬於單座單發的第一代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為6噸,翼展9.6米,採用全金屬結構。體積小、重量輕,主要用於晝間截機,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機上裝有一門37毫米航炮和兩門23毫米航炮,主要作戰模式是火炮搖尾攻擊。作戰時,殲5需要靠地面雷達指引到戰區,目視搜索目標並發起攻擊。雖然殲5機動性好,火力強大,但攔截P-2V還是有諸多不足。

 

首先是續航時間嚴重不足。在加掛副油箱的情況下,殲5的續航時間僅為2小時50分,而P-2V則長達15小時。這就會導致每次殲5找到目標後,攻擊次數受到很大限制,否則將無法返航。

殲5

 

其次,殲5沒有先進的機載雷達,在執行夜間攔截任務時,必須依靠地面雷達發現敵機方位,再由塔臺告知飛行員飛行方位、距離,才能攻擊。它的對手P-2V雖然沒有裝備自衛武器,但是會釋放電子幹擾來躲避攻擊。在1961年10月的一次空戰中,解放軍空軍發現了敵機,從中空一直追擊到百米低空,然而就在要開炮攻擊時,P-2V釋放鋁箔條進行幹擾,殲5的瞄準目標顯示屏上一下子變成白花花的一片。P-2V最終逃過追擊,又溜回了臺灣。

 

P-2V裝備了與當時預警機相同的雷達,即使在暗夜中也能掃描360度方位,進行機動目標指示。它能看清山地,並從山地找到航線繞行。而殲5落後的設備無法區分前面是高山還是目標,每當P-2V在低空被解放軍緊咬不放時,就會選擇在山谷間穿行。跟在後面的解放軍飛行員如果反應不及時,就會撞上山體。在黑夜中,殲5要捕獲這些黑蝙蝠確實難度極大。

 

憑藉上述優勢,P-2V偵察機經常在每月的農曆二十五日到次月的農曆初五之間,趁著沒有月亮,悄然潛入大陸進行間諜活動。解放軍各地沿海的雷達跟蹤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始終拿它沒辦法。

 

正是因為如此,當時美國人一度放出話來,解放軍用現有裝備想擊落P-2V,那基本上就是沒指望。臺灣方面也是大肆吹噓,P-2V是不可戰勝的。

 

 

「黑蝙蝠」如此猖狂,讓很多解放軍空軍戰士憤怒不已,立志一定要打下它。空軍某部的飛行員王文禮正是其中一員。他不斷勤學苦練飛行絕技,想把自己錘鍊成真正的夜空獵手。

王文禮

 

要想擊落P-2V,首先要克服夜間飛行錯覺。夜間飛行時,飛行員只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和地下的燈光。當飛機轉彎的時候看外面,地面燈光和天上的星星會混淆起來,容易產生眩暈。所以夜間飛行飛行員一般只看地平儀,不能隨便朝外看。然而搜索P-2V時必須要朝外看。因為飛行員雖然可以依賴地面塔臺指揮到達敵機所在空域,但是無月的黑夜,即使對方近在咫尺,也很有可能擦肩而過。要在這樣的環境裡發現通體漆黑的P-2V,其實最終還是要靠飛行員的夜視能力。飛行員必須要反覆練習,克服錯覺。為此,王文禮苦練夜視能力,經常在漆黑的夜晚練習查看目標。

 

他知道P-2V喜歡低空飛行,特別喜歡在山區的低空作S狀飛行,如果追擊不慎,很可能機毀人亡。所以他又苦練低空和極低空的飛行技巧,培養自己的反應能力,經常在深夜駕機在山谷練習。他在日常飛行任務中,動作也確實膽大勇猛,動作反應快,別人飛45度坡度,他就飛80-90度坡度。王文禮的這種飛行方式,能夠在發現目標後及時轉向,捕捉戰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為他後來成功攔截P-2V埋下了伏筆。

 

追上對方還不行,還要想辦法把P-2V打下來。當時的解放軍還沒有裝備空對空飛彈,戰鬥機的火力完全依靠機載火炮,但是夜間火炮射擊的火光卻會影響飛行員的視線,一旦一次不中,很難再次發現並攻擊對方。王文禮為了讓自己適應這種強光刺激,有事沒事就拿手電筒朝自己眼睛照兩下,然後繼續觀察。按照現代的健康理念來看,這種聯繫方式無疑是很毀眼睛的。但是要在當下殲滅P-2V,飛行員們別無選擇。

 

很快,王文禮的機會來了。1963年6月19日晚上,一架P-2V偵察機從臺灣新竹基地起飛,往大陸飛來。這架飛機上載有飛行員、領航、電子偵查、釋放幹擾等14名人員,擔任機長的是黑蝙蝠中隊的作戰長周以慄。當時正值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夕,他們此行被委以重任,目的是偵測江西等地的鈾礦。

 

為了不被解放軍雷達發現,這架P-2V偵察機以300米的高度,在夜色的掩護之下,從浙江進入,以33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先後飛過安徽、湖北、江西等地。解放軍空軍很快就發現了這隻「黑蝙蝠」,沿途先後出動了駐杭州、徐州、南京、武漢、南昌等地的殲擊大隊,相繼起飛殲5等戰機八架進行攔截。

 

周以慄覺察已被追擊,便命令立即釋放幹擾,操縱飛機作低空迴避機動,使得解放軍的攔截始終未取得任何戰果。晚10點20分左右,敵機進入到王文禮所在的部隊轄區內。他和飛行大隊的大隊長接到命令,先後駕駛殲5出擊攔截。不過P-2V很快飛進了兄弟部隊的攔截區域。這支部隊使用的是圖-4轟炸機,為了避讓,王文禮他們起飛後待戰,沒有攻擊機會就返航了,落地到機場待命。圖-4直到炮彈打光都沒有攔截成功。當P-2V再次進入王文禮他們的作戰責任區,王文禮接到命令,第二次起飛。

圖-4轟炸機

 

P-2V不斷釋放幹擾,做蛇形規避,王文禮憑藉過硬的飛行技術緊咬對方。由於飛行速度的過大差異,攔截切入角度過大等問題,前面兩次都未能攔截成功。指揮部指示領航員立刻調整引導。經驗豐富的王文禮將飛機速度降到最低水平350公裡每小時,盡力減少與敵機的速度差,增加跟蹤時間。雖然P-2V故伎重演,一邊釋放幹擾,一邊機動躲避,但王文禮還是從收到的雜波中判斷出敵機的真實信號。

當距離敵機很近的時候,殲5雷達的標誌又受到幹擾消失了,他只能靠自己的眼睛來搜索。果然被他發現左前上方10度200米左右的距離,有敵機發動機噴出的黃藍色火光。王文禮當機立斷,用瞄準具對準P-2V機頭後10米的地方,然後按了炮鈕。幾秒後,「黑蝙蝠」噴出濃煙烈火,飛速下墜。王文禮看到敵機機身、機翼和右邊發動機之間燃起大火,在空中盤旋一周,待敵機撞到地面爆炸以後,才請求返航。

 

這架P-2V機體殘骸最後落在在江西臨川縣大窩坑村附近,機號為P-2V 5070號,機上14人全部斃命。王文禮擊落P-2V電子偵察機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為了表彰他的功績,1964年6月28日,周恩來專門接見了他和空軍有關人員,空軍也授予他「夜空獵手」的榮譽稱號。

 

 

王文禮擊落P-2V是一件了不起的壯舉。事後有專家分析,當時王文禮目視發現敵機的時候,兩架飛機距離大概只有150米,也就是說,幾乎就要撞上了。也正因為如此,王文禮才能一擊命中。

 

這一戰不僅打破了P-2V不可戰勝的神話,還鼓舞了解放軍士氣。解放軍空軍漸漸摸索出一套專門擊落「黑蝙蝠」的戰略戰法,對臺灣方面和美國情報機構形成了極大打擊和震懾。

 

相關焦點

  • 揭秘丨蔣介石以「黑蝙蝠」生命換取美援悲劇回放
    2015年臺灣又出版《翻開黑蝙蝠中隊的神秘檔案》一書,以大量視覺圖像方式呈現,透過老照片和歷史數據,讓民眾了解黑蝙蝠中隊之迷。李崇善1948年在北京投考空軍通信學校,國民黨戰敗後他遷居臺灣繼續在空軍接受訓練,1953年開始在空軍第八大隊服務。他試行任務期間到大陸偵察10餘次。李崇善說:「當年蔣介石非常重視這個任務,試飛8個月期間,我們被蔣介石召見到他的辦公室4次。他那時非常想反攻大陸,非常關注大陸情況,別人說黑蝙蝠中隊專為美國人賣命,蔣介石要反攻大陸,也需要這個情報。」
  • Breitling x 黑蝙蝠中隊──百年靈首款臺灣特種部隊專用飛行時計
    Chronomat 44 GMT黑蝙蝠中隊60周年紀念腕。面盤9時位置「黑蝙蝠中隊」隊徽,表背刻飾7款經典機型。百年靈自製B04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70小時。Diver Pro型潛水膠帶NTD 350,100,Pilot表鏈NTD 399,200,全球限量50隻。所謂黑蝙蝠中隊,指的是過去的臺灣空軍第三十四中隊,他們是當時臺灣空軍執行各種對大陸的特種偵察任務主力,包含電子作戰、電子偵察與敵後空投等行動。
  • 時代悲劇,折戟大陸的《黑蝙蝠中隊》丨金曲故事
    黑蝙蝠中隊,為兩岸軍事對峙時期國民黨偽政權空軍秘密偵察部隊-前空軍34中隊的別稱,駐地在中國臺灣新竹機場。該中隊曾駕駛美援飛機,趁著夜色從右岸起飛穿越整個大陸,執行拍攝情報、空投傳單或空降特務等任務。(黑蝙蝠中隊LOGO。由於進行夜間偵察任務情形與晝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34中隊的隊徽由國民黨軍官李崇善、王梁、孫大陸及劉敬賢四人共同構思設計。
  • 解密臺灣空軍「蝙蝠中隊」
    恰好此時的國民政府一直積極努力「重返大陸」(這是典型的「內部事情」),於是,雙方一拍既合:一個出技術(飛機、偵聽設備),一個出人力(飛行、偵聽人員),從空中對大陸進行情報截聽和電子偵察。這樣的合作也使美臺雙方各取所需——一個要情報,一個可以繼續在大陸強化「影響力」。 臺灣空軍34中隊(蝙蝠中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 兩岸戰機攻防五十年,國民黨軍曾以為要向大陸投原子彈
    而國民黨空軍第三十四中隊(即「黑蝙蝠中隊」)與第三十五中隊(黑貓中隊),便是此類隱蔽行動的產物。黑蝙蝠中隊與黑貓中隊的標識兩中隊乃由美國提供裝備、資金與訓練,國民黨軍則挑選菁英飛行員,負責刺探大陸情報甚至空投等任務。
  • 臺灣眷村春節訪問記略
    消失的眷村1949年前後,國民黨軍隊在共軍密集炮火轟擊下退守臺灣省及福建省金門、連江等縣島嶼,按建制分扎於臺島、澎湖與金門各地,其中基隆、新竹與高雄左營等沿海市區布防軍隊最多、最密。各兵種分駐於籬笆與泥土搭成的房內並形成一個個村落,稱為眷村。當時的新竹縣駐有陸、海、空、聯勤、憲警等五個兵種,屬駐軍兵種最全的防區。
  • 臺灣飛行員葉常棣,駕駛飛機偵察大陸被擊落,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U2偵察機因為出色的偵察性能以及優秀的高空飛行能力,很快就受到美國軍方的重視,開始大規模生產並裝備於美國空軍。新中國成立之初,敗退臺灣的蔣介石迫切需要美國的援助,而美國給予蔣介石的一項援助就是幫助蔣介石培訓U2偵察機飛行員。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與一位U2偵察機飛行員有關。此人經美國培訓後駕駛U2偵察機偵察大陸。
  • 黑貓中隊飛行員張立義,偵察大陸時被飛彈擊落,後來的結局如何?
    1961年2月,臺灣方面以空軍氣象偵察組為名義成立了空軍第三十五中隊,這是一個高度機密的組織,主要負責偵察大陸的情報。
  • 【歷史回顧】在城子坦上空打掉的臺灣P2V飛機 | 解放軍最後靠一經典戰術將其打成馬蜂窩
    原來,在1955年,美國同臺灣當局協商後,成立了一支戰略偵察機中隊。美國提供先進裝備,臺灣當局空軍人員駕駛進入大陸,主要為美國搜集中國大陸情報,搞破壞活動。1958年1月定番號為「34中隊」,又稱「蝙蝠中隊」,駐在臺灣新竹機場。中隊的標誌是一隻在北鬥七星間飛行,翅膀穿越紅圈的蝙蝠。
  • 美軍「槍騎兵」飛臨中國臺灣意欲何為?| 最忠平論
    文/宋忠平鳳凰衛視評論員 主持人 教授專門記錄軍事飛行器動態的推特帳號「飛機守望」10月25日上傳一張圖片顯示,2架美軍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朝臺灣東南海域方向飛行這是美軍對中國大陸實施軍事震懾行動的一部分。10月21日,據稱美軍一架RC-135偵察機從臺北上空飛越,但臺軍防務部門兩次否認,美軍則先承認再否認。這本身也是美軍軍事行動的一部分,與美軍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造訪中國周邊一脈相承。之所以美軍先承認再否認顯然是欲蓋彌彰,無法掩飾這架RC-135從臺北上空飛越的事實。
  • 黑貓中隊飛行員陳懷生,蔣介石親自為他改名,偵察大陸時機毀人亡
    上世紀50年代,因為冷戰的影響,臺灣方面與美國中情局合作成立了兩個偵察組織,其中一個是以空軍氣象偵察研究組為名義成立的高空偵察中隊,也就是臺灣空軍三十五中隊
  • 臺灣距離大陸最近的空軍基地,為何突然唱起空城計?
    【上期內容:中韓之間鮮為人知的兩次海戰,立功的都是「業餘選手」】作為臺灣島距離祖國大陸最近的地方
  • 浦澤直樹的陰謀版人類歷史:《蝙蝠比利》
    就在這個時期,美籍日裔漫畫家凱文山縣被一個警察告之他創造的卡通形象「蝙蝠比利」早在很多年前就在日本出現過,為了避免抄襲嫌疑,他回到日本尋找比利的原形。  凱文追查到「蝙蝠比利」的形象原來出自一本古文書,這本古文書是多股大勢力爭奪的目標,據說「掌握了蝙蝠比利就能操縱歷史」。不想在意識不清的情形下他被捲入了殺人事件,繼而又和「下山事件」糾纏不清,不得不四處奔逃。
  • 異想天開,臺灣要用反輻射無人機對付「遼寧」號航母
    近日,臺灣「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又老調重調,聲稱臺灣所使用的反輻射無人機可以使大陸「遼寧」號航母癱瘓。
  • 【鐵血頭條】臺灣無人機「成功」偷窺大陸軍艦,技術比大陸還厲害???【鐵血頭條】
    ,大陸都比不了。」1月24號,臺軍高調公布,他們的無人機曾偵查到大陸軍艦。我信你個鬼,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這技術也太落後了吧,幾萬米高空的衛星,都拍得比這個清楚。臺灣陸軍要不要加點訂單呢?「你們中科院真的很機車耶,首批四架全部墜毀,一整個都被你打敗了啦」被臺灣陸軍嫌棄後,2017年9月被「踢」給了海軍。用了不到一年,就有3架墜海。為何會這樣?因為「銳鳶」名義上有600公裡的作戰半徑,但由於臺灣遙控手段落後,有效的控制距離只有30海裡(55.6公裡)。
  • 曾不可一世,在大陸插旗的臺灣蛙人如今實力如何?
    曾不可一世,在大陸插旗的臺灣蛙人如今實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