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想天開,臺灣要用反輻射無人機對付「遼寧」號航母

2021-02-15 東方點兵
近日,臺灣「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又老調重調,聲稱臺灣所使用的反輻射無人機可以使大陸「遼寧」號航母癱瘓。其實這一言論,早在去年8月份的臺北航空航天與防務技術展上就說過。之所以又拿出來,是因為前段時間「遼寧」號航母編隊又繞島巡航到南海訓練,引起臺灣民眾的恐慌。那麼,反輻射無人機真的有那麼厲害嗎,可以輕鬆對付「遼寧」號航母?

提起反輻射無人機,最著名的是以色列的「哈比」。這是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在20世紀90年代研製的,曾經出口過多個國家,包括中國大陸。不過後來解決軍自己研製了同類型的型號,並在閱兵和各種展會上公開亮相過。臺灣研製的反輻射無人機叫「劍翔」,曾在2019年臺北航空航天與防務技術展上公開展出。

臺灣研製反輻射無人機的初衷,是想用於攻擊解放軍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以及沿海雷達站。只不過近些年解放軍航母編隊經常繞臺巡航到南海訓練,於是臺灣又想到了用反輻射無人機攻擊航母的新招式。據說研發「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中山科學院」曾經發布過一段視頻,其中就有演示攻擊解放軍航母的畫面,但後來很快就被刪除。從臺灣「中山科學院」發布的演示視頻來看,是想將航程300公裡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部署在澎湖、金門,攻擊解放軍航母編隊。

從戰術上講,這是一種前置部署方式,因為「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航程只有300公裡,而且飛行速度慢,每小時只有100多公裡。所以,必須前置部署,提前發射升空進行巡邏,監視航母編隊,必要時俯衝攻擊航母的艦島,毀壞其上的電子設備。但這個戰術只能是和平時期用來嚇唬人的,真正到了戰時,大陸的第一波攻擊,這些前沿部署的武器裝備統統在打擊範圍之內,基本沒有生存的機會,連發射都發射不出來,還談何攻擊?況且,「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系統的底盤機動性也較差,並不是像以色列「哈比」和中國國產反輻射無人機系統採用高機動6×6軍用卡車,而是4×4卡車車頭+4輪拖車的卡車拖車模式,雖然載機量大,但是拖車的車長太長,系統集成度不夠高,部分機箱不得不布置在車輪之間的底盤上,使得底盤離地間隙進一步壓縮,車輛的通過性很差,機動性與6×6機動車輛根本不能相比,這大大降低了「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系統的戰場生存能力。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能發射出來,其攻擊效果又如何呢?從臺灣公開展示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來看,其採用了迷彩塗裝的移動發射車,每輛發射車可以搭載三組共12架。如果按照一個基本火力單元由1輛地面控制車、3輛發射車和輔助設備組成來計算的話,就是36架反輻射無人機。如果按照三個火力單元實施飽和攻擊的話,那麼就是108架反輻射無人機。如果拿這區區100來架無人機來攻擊一個航母編隊的話,這叫拿雞蛋碰石頭,有來無回。首先,航母艦載機的空中警戒這道防空網反輻射無人機就無法逾越,殲-15這種超音速重型戰鬥機,打「劍翔」這種慢速無人機,根本用不上空空飛彈,機炮就能輕鬆搞定。

其次,遼寧號航母編隊內的防空驅逐艦的防空火力,那可不是擺設,各種防空飛彈攔截「劍翔」這種慢速無人機,一枚防空飛彈攔截一架無人機足足有餘。一艘052D型驅逐艦就有64個垂髮單元,一艘055型驅逐艦更是有112個垂髮單元,兩艘防空型驅逐艦就能攔截100多架「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第三,遼寧號上的近防系統,包括紅旗-10近程防空飛彈和1130型近防炮(由於射速超快,被形象地稱為「萬發炮」),這才是攔截「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最佳利器。第四,電子幹擾。當航母編隊內的軍艦發現「劍翔」反輻射無人機來襲時,還可以依靠電子幹擾設備「騙走」無人機。

必須說明的是,目前臺灣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還僅僅存在於紙面上,據臺灣「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稱,臺軍已確定量產「劍翔」反輻射無人機,將分6年共生產104架。
聲勢先造出來了,最後到底能裝備多少架,還是未知數。其實,反輻射無人機的作用還是挺大的,尤其是在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可自主飛往目標區,通過盤旋飛行來搜尋輻射源,捕獲目標後實施俯衝攻擊。能有效壓制和攻擊敵方C4ISR系統、空防系統和海防系統中各種雷達。

反輻射無人機是繼反輻射飛彈之後的新一代電子對抗進攻裝備,反輻射飛彈只能攻擊預先偵察到的固定目標,難以對付那些機動設置的地面雷達,而反輻射無人機卻能對付一般的機動雷達。這是因為反輻射無人機有一個很大的「腦袋」,裡面裝有被動雷達導引頭,可對截獲的不同雷達信號進行分選、判斷從中識別出預先存儲的目標信號,然後進行跟蹤攻擊。因此,可以主動攻擊隨機出現或瞬間變化的目標,抗關機能力較強,而不是簡單的反應性攻擊。一旦遇到目標關機,信號消失,反輻射飛彈可能就沒招了,但反輻射無人機可以在目標區上空繼續盤旋,等待目標開機後再次發動攻擊。

但是,反輻射無人機對付具有多層防禦圈的航母編隊,卻無能為力。由於航母搭載有固定翼艦載戰鬥機,使得航母的外層防禦圈在500公裡以外,甚至上千公裡以外;而相比之下,臺灣「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航程只有300公裡,全程都處於航母編隊的火力打擊範圍之內。讓反輻射無人機對付「遼寧」號航母編隊,還號稱可以癱瘓「遼寧」號航母,臺灣當局實在是異想天開了。另外,解放軍在多年反輻射無人機的使用和研究中,擁有了使用和對抗反輻射無人機的成熟辦法,臺灣的反輻射無人機對解放軍來說,就是活靶子。

歡迎關注東方軍事評論」微信公眾號,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轉發分享,謝謝!!!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東方軍事評論」

相關焦點

  • 臺灣要用反輻射無人機打S-400,咱們怎麼對付它?
    臺灣媒體異口同聲吹噓該反輻射無人機「可以有效反制人民解放軍在大陸沿海部署的S-400新型防空飛彈。那麼,反輻射無人機真有這麼厲害?咱們有沒有什麼手段可以反制它呢? 首先必須指出,臺灣「中科院」新研製的所謂「劍翔」無人機,雖然問世於21世紀,但總體上技術水平卻與一二十年前的早期「哈比」相當,屬於第一代反輻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弱點非常明顯:1、完全依賴預先偵察的雷達參數。
  • 臺灣「劍翔」反輻射無人機
    「劍翔」反輻射無人機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的新型反輻射無人機,它於去年8月的臺北國際航空及國防工業展上首次亮相,同時亮相的還有其發射車
  • 【優質公號推薦】臺灣「劍翔」反輻射無人機
    」反輻射無人機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的新型反輻射無人機,它於去年8月的臺北國際航空及國防工業展上首次亮相,同時亮相的還有其發射車。該型2000年,我們國家從以色列進口了一批「哈比」反輻射無人機,那時臺灣軍方也甚是眼紅,一方面深入研究如何對抗「哈比」反輻射無人機,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從以色列引進「哈比」反輻射無人機或其相關技術,不過他們一樣沒有得逞。
  • 臺灣自研的反輻射無人機,真能壓制S-400嗎?
    要打破這種絕境困局,就得先「撕開」大陸密織的雷達網絡,而除了反輻射飛彈外,還有反輻射無人機這一利器。哈比」反輻射無人機後,臺灣軍方一方面深入研究如何對抗「哈比」反輻射無人機,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從以色列引進「哈比」反輻射無人機或其相關技術。
  • 遼寧艦接近臺灣 臺軍派F16做反航母戰力展示
    臺軍在「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之餘,也自以為得計地派出了一隊F-16做「反航母戰力展示」,不由讓人開始關心臺軍的反航母作戰能力;與此同時,英國、義大利和埃及的「平甲板船」本周都以不同的形式亮相,也從某個角度為我們展示了新一代大型兩棲攻擊艦與航母之間相互重合又不可替代的複雜聯繫。
  • 曝遼寧號航母為何要繞臺灣一圈真相
    中國遼寧號航母昨天由南向北從臺灣海峽通過。2016年12月遼寧艦經過臺灣附近的西太平洋南下進入南海,加上此次航行,正好環繞臺灣一圈。
  • 臺軍斥資八百億發展反輻射無人機 瞄準大陸雷達
    臺灣軍方證實,臺空軍防空與飛彈指揮部編列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五年預算,已經通過「立法部門」審議。「劍翔」無人機可鎖定軍艦的雷達、武器系統的電磁波來源展開攻擊,射程涵蓋大陸東南沿海雷達站,可以跨海進行非對稱作戰。整個無人機系統主要由發射箱和拖車組成,將在今年8月的臺北航展上亮相。
  • 臺軍斥資800億發展反輻射無人機 瞄準解放軍雷達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19日報導稱,臺軍方近日以「劍翔計劃」的名義,編列五年800億元新臺幣的預算(約合25.53億美元),發展反輻射無人機系統,目標瞄準大陸艦載雷達和陸基雷達站。  臺灣軍方證實,臺空軍防空與飛彈指揮部編列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五年預算,已經通過「立法部門」審議。
  • 國外「反輻射無人機」經典產品
    反輻射無人機是一種能夠對雷達等電磁輻射源實施物理打擊和摧毀的一種反輻射攻擊系統。反輻射無人機目標特徵小,續航時間長,機動靈活等特點,能夠出入敵方防空火力重點布防區域而不造成人員傷亡,是執行對敵防空壓制(SEAD)等多種作戰任務的利器。就此,本文詳細梳理了反輻射無人機的作戰特點與典型產品。文章僅供參考,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 遼寧號與庫茲涅佐夫號差異談(下)
    ,對超音速目標毀傷概率大於95%。飛彈長2.86米,彈徑0.235米,彈重168千克,戰鬥部重14.5千克,最大速度 850米/秒,可攔截高度在10米~6千米、距離1.5千米~6千米的反艦飛彈和高度在10米~6千米、距離1.5千米~12千米的作戰飛機,採用指令制導,具備在60度X60度的角度範圍內製導8枚飛彈攻擊4個目標的能力,單發殺傷概率90%。
  • 中國新型反輻射無人機領先世界
    >說起反輻射自殺式無人機,大家都會首先想起以色列大名鼎鼎的「哈比」無人機。實際上,這種特殊的攻擊型無人機,我們中國也已經有了。它就是ASN-301新型反輻射無人機系統。雖然與「哈比」同屬反輻射無人機,但ASN-301在技術和性能上已經實現對「哈比」無人機的超越。 ASN-301反輻射無人機採用了機動式發射系統的設計思路,由高機動6×6軍用卡車,攜帶6個集成式發射箱系統。
  • 全球反輻射武器的發展
    1965年7月24日,北越宣稱首次用S-75系統擊落了一架美國空軍F-4C「鬼怪」空優戰鬥機。為此美軍發動了「鐵腕行動」,美國空軍和海軍聯合行動,對北越的地基防空系統實施幹擾和摧毀。首次打擊行動發生在1965年10月7日,來自「福萊斯特爾」號航母上的4架A-4E戰鬥機定位並摧毀了位於河內西北方越南北寧夾空軍基地的一個S-75陣地。
  • 沙場閱兵中的ASN301反輻射無人機
    在27個地面方隊裡,一款外形奇特的武器引起了公眾的高度注意,這就是被號稱為雷達殺手的反輻射無人機,這是國產反輻射無人機在國內的首次亮相。每輛發射車攜帶6架反輻射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的型號為ASN301反輻射無人機,由西北工業大學研製。
  • 反輻射無人機通信鏈路與作戰使用研究
    針對反輻射無人機通信鏈路在作戰使用時的重要性,從反輻射無人機通信鏈路功能需求分析入手,剖析通信鏈路數據傳輸要素,研究構建滿足戰場需求的反輻射無人機通信鏈路,並結合戰場複雜的多元態勢,提出了反輻射無人機通信鏈路作戰使用要求,使反輻射無人機通信鏈路更加可靠、更加高效、更符合未來作戰要求。
  • 美國部署薩德,中國反輻射無人機前來圍觀
    簡介:中國新一代反輻射無人機性能有較大提高,大大提高了中國空軍的反輻射壓制能力珠海航展上面中航公開的新一代國產反輻射無人機
  • 最前沿 | 反輻射無人機:雷達的終結者
    與同樣以攻擊敵方雷達等為目標的反輻射飛彈相比,反輻射無人機是一種價格更為低廉、性價比更高、滯空待機時間更長,且更適宜對敵軍隱蔽式和移動式雷達設施進行攻擊的武器。因而,反輻射無人機又被稱為「雷達殺手」。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了62架F-4G反輻射無人機,發射1000多枚「哈姆」高速反輻射飛彈,致使伊軍的雷達開機量迅速降低了90%。
  • 遼寧艦通過海峽是個誘餌 中將:大陸100小時可拿下臺灣
    大陸軍方回應,遼寧號是一次例行的訓練,沒必要大驚小怪。當然在臺獨猖獗,川普踩「一中」紅線,蔡英文外訪過境美國之時,大陸遼寧號穿行臺灣海峽,警告和威懾就是不言而喻的。而我認為遼寧號航母穿行過臺灣海峽則表示大陸已經準備好武力統一臺灣。
  • 遼寧號航母四下南海有何看點
    本月21日,臺新任「國防部長」嚴德發在媒體的逼問下證實,遼寧號航母戰鬥群於20日經由臺灣海峽南下。綜合網上的信息來看,這次遼寧艦或將趕赴永興島海域參與即將開始的南海大演習。同時,另一艘專為搭配航空母艦而建造的補給艦「呼倫湖」號,日前已經由臺灣海峽南下。那麼遼寧艦此番南行背後有何深意?本期《出鞘》我們就來聊聊遼寧艦下南海那些事。
  • 中將 : 遼寧艦南巡 臺當局自戀 大陸100小時可拿下臺灣
    近期,我遼寧號航母編隊穿越宮古海峽,沿西太平洋西緣南下,從巴士海峽進入南海訓練,訓練結束後從臺灣海峽北返,完成一個訓練周期。
  • 精確計算,對岸「雄風3」型反艦飛彈穿透遼寧號航母防禦網的機會
    ,並印有「航母殺手」四個字,一些島內名嘴把反航母的寶全押在『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身上,吹噓只要一發『雄風3』型反艦飛彈射可以擊沉「瓦良格」號航母,雖然這是吹噓,但畢竟是武器,還是要認真對待,仔細計算一下其反航母能力有多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