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軍斥資八百億發展反輻射無人機 瞄準大陸雷達
臺灣《聯合報》19日報導稱,臺軍方近日以「劍翔計劃」的名義,編列五年800億元新臺幣的預算(約合25.53億美元),發展反輻射無人機系統,目標瞄準大陸艦載雷達和陸基雷達站
-
全球反輻射武器的發展
繼越南戰場上使用AGM-45A/B後,反輻射飛彈繼續發展。最有名的反輻射飛彈當屬雷聲公司的AGM-88D/F高速反輻射飛彈,這種飛彈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哈姆」飛彈(HARM)。1965年後,AGM-45A/B便成為了美軍空軍和海軍反輻射能力的中流砥柱,與之並駕齊驅的還有通用動力公司研製的AGM-78「標準」反輻射飛彈,該飛彈於1968年進入美空軍和海軍服役。
-
殲10B再出鏡掛大型飛彈 對手雷達關機也難逃它打擊
殲-10系列戰鬥機的水滴形座艙視野真是開闊啊 (作者署名:新防務觀察)延伸閱讀臺軍斥資800億發展反輻射無人機 瞄準解放軍雷達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19日報導稱,臺軍方近日以「劍翔計劃」的名義,編列五年800億元新臺幣的預算(約合25.53億美元),發展反輻射無人機系統,目標瞄準大陸艦載雷達和陸基雷達站。
-
最前沿 | 反輻射無人機:雷達的終結者
在電影《空中決戰》中,一架法國空軍的幻影2000戰機在飛行表演時,因恐怖分子劫持突然從雷達屏幕上消失,雷達反覆搜索空域仍然沒有發現飛機反射波信號。如果這是一架反輻射無人機,地面雷達將會遭受滅頂之災。反輻射無人機(AUAV)是反輻射武器的一種,是近年來無人機在電磁對抗領域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
-
要命的電子戰——反輻射飛彈發展綜述
軌道ATK公司防禦電子系統部武器與先進項目開發主官Mike Stuart先生說:「AARGM在2000-2001年開始研製時,最初只採用了GPS反輻射尋的方法來確保目標區域有限且可控。但是,美國海軍認為,壓制雖然重要,但敵方通過開、關其雷達仍能維持其作戰效果。為此,我們開發了GPS幹擾機,增加了毫米波目標瞄準能力,擁有了優先選擇摧毀還是壓制的能力」。
-
異想天開,臺灣要用反輻射無人機對付「遼寧」號航母
臺灣研製反輻射無人機的初衷,是想用於攻擊解放軍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以及沿海雷達站。只不過近些年解放軍航母編隊經常繞臺巡航到南海訓練,於是臺灣又想到了用反輻射無人機攻擊航母的新招式。據說研發「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中山科學院」曾經發布過一段視頻,其中就有演示攻擊解放軍航母的畫面,但後來很快就被刪除。從臺灣「中山科學院」發布的演示視頻來看,是想將航程300公裡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部署在澎湖、金門,攻擊解放軍航母編隊。
-
沙場閱兵中的ASN301反輻射無人機
在27個地面方隊裡,一款外形奇特的武器引起了公眾的高度注意,這就是被號稱為雷達殺手的反輻射無人機,這是國產反輻射無人機在國內的首次亮相。近三十年來的戰爭共同點,都是由空軍擔任首次突擊任務,進攻的一方都高度重視電磁優勢的爭奪戰,尤其是反輻射/反雷達作戰。在90年代中期,以色列秘密研製了一種專用的反雷達無人機。哈比無人機並不是以色列完全自主設計的產物。
-
臺灣「劍翔」反輻射無人機
不過,2016年底,美國承諾出售AGM-88型「哈姆」高速反輻射飛彈給臺灣。合同包括50枚AGM-88B反輻射飛彈和10枚AGM-88B訓練彈,包括相關設備和訓練,售後服務,總計1.475億美元。。哈比」反輻射無人機或其相關技術,不過他們一樣沒有得逞。
-
臺軍飛彈能直轟三峽大壩?解放軍不必勞師動眾便可截下並反殺
臺軍縱使真配備了速度飛快的飛彈,但缺乏先進的電子幹擾技術,是要如何反制解放軍的雷達與防空飛彈?原本臺灣中科院試圖自製「天劍-2」反輻射飛彈,但最終於2017年下馬,並被迫外購美國在1980年代中期研發的庫存AGM-88B型反輻射飛彈,而非較新的AGM-88E型,解放軍早已對此有所防備,何況臺軍購買的實彈加訓練彈總數不過60枚,震懾力度委實有限。
-
美國部署薩德,中國反輻射無人機前來圍觀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面,中航工業相關單位展出了國產反輻射無人機,比較特別的是這種反輻射無人機可以無人機可以裝在貨櫃內,由運輸機攜帶,對敵雷達系統進行打擊,它的研製有效提高中國空軍反輻射打擊能力。針對反輻射飛彈這個缺點,反輻射無人機就出現了,反輻射無人機最大的優點就是射程遠,象以色列的哈比反輻射無人機航程可以達到500公裡,這樣就可以長時間在戰區上空停留,形成對目標雷達系統的長時間壓制,隱身性能好,無人機的體積比有人作戰飛機要小的多,因此RCS小,因此生存能力強,成本低,一架現代化戰機單價要數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而一架無人機要便宜的多,可以大量運用,形成對戰區的全面覆蓋,另外即使一兩架被擊落
-
臺灣要用反輻射無人機打S-400,咱們怎麼對付它?
臺灣媒體異口同聲吹噓該反輻射無人機「可以有效反制人民解放軍在大陸沿海部署的S-400新型防空飛彈。那麼,反輻射無人機真有這麼厲害?咱們有沒有什麼手段可以反制它呢? 首先必須指出,臺灣「中科院」新研製的所謂「劍翔」無人機,雖然問世於21世紀,但總體上技術水平卻與一二十年前的早期「哈比」相當,屬於第一代反輻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弱點非常明顯:1、完全依賴預先偵察的雷達參數。
-
國外「反輻射無人機」經典產品
反輻射無人機是一種能夠對雷達等電磁輻射源實施物理打擊和摧毀的一種反輻射攻擊系統。反輻射無人機目標特徵小,續航時間長,機動靈活等特點,能夠出入敵方防空火力重點布防區域而不造成人員傷亡,是執行對敵防空壓制(SEAD)等多種作戰任務的利器。就此,本文詳細梳理了反輻射無人機的作戰特點與典型產品。文章僅供參考,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
臺灣軍用無人機發展歷程
1964年7月的「東京灣事件」使臺灣基隆港作為美軍的任務基地,讓臺軍有了與美國無人機親密接觸的機會。臺灣早期接觸的美制無人機是M147B,可以有C-130掛載在機翼下發射1968年,美國海軍提出將「火蜂」靶機改裝成遙控反艦飛彈的計劃,不過被中途放棄,轉而全力發展「魚叉」飛彈。
-
【優質公號推薦】臺灣「劍翔」反輻射無人機
不過,2016年底,美國承諾出售AGM-88型「哈姆」高速反輻射飛彈給臺灣。合同包括50枚AGM-88B反輻射飛彈和10枚AGM-88B訓練彈,包括相關設備和訓練,售後服務,總計1.475億美元。。要打破這種絕境困局,就得先「撕開」密織的雷達網絡,既然得不到反輻射飛彈,那就研製反輻射無人機吧。
-
臺灣自研的反輻射無人機,真能壓制S-400嗎?
要打破這種絕境困局,就得先「撕開」大陸密織的雷達網絡,而除了反輻射飛彈外,還有反輻射無人機這一利器。臺灣自研「劍翔」反輻射無人機有明顯的好處,首先是可以不受美國對反輻射飛彈數量的限制,生產和裝備大量的反輻射無人機,以「無人機群」模式衝擊和破壞大陸的防空和偵察監視雷達網絡;其次,低空低速的反輻射無人機和高空高速的反輻射飛彈可以形成很好的「高低搭配」組合,起到1+1>2的戰力加成效果,提升臺灣方面的反雷達作戰能力,以壓制臺海地區大陸防空飛彈,掩護空軍戰鬥機使用。
-
反輻射飛彈發展簡史
雷達的出現為地面防空火力提供了極佳的視力,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改變了防守方的被動局面。因此進攻方強烈需要一種反輻射武器(意為專門打擊雷達等輻射源的武器)的出現。目前反輻射飛彈已發展到第四代,並開始走多元化的道路。
-
中國新型反輻射無人機領先世界
>說起反輻射自殺式無人機,大家都會首先想起以色列大名鼎鼎的「哈比」無人機。實際上,這種特殊的攻擊型無人機,我們中國也已經有了。它就是ASN-301新型反輻射無人機系統。雖然與「哈比」同屬反輻射無人機,但ASN-301在技術和性能上已經實現對「哈比」無人機的超越。 ASN-301反輻射無人機採用了機動式發射系統的設計思路,由高機動6×6軍用卡車,攜帶6個集成式發射箱系統。
-
反輻射飛彈的最新發展
隨著對手更加先進、作用距離更遠的「雙數位」地空飛彈系統的出現、發展和不斷擴散,以及相關的反進入/區域拒止技術的發展,在可以預見的未來,SEAD/DEAD任務將面臨巨大挑戰。儘管美國及其盟國有多種空對地手段可對SEAD/DEAD任務提供支持,但反輻射飛彈在瞄準主動輻射源以及擾亂或摧毀綜合防空系統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
中國研製反輻射飛彈,一記絕殺,防空雷達的剋星!
目前,已經研發成功的,廣為人知的反輻射飛彈有AGM-88"哈姆"反輻射飛彈、「鷹擊-91」 反輻射飛彈、AGM -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阿瑪特」(ARMAT) 反輻射飛彈、「阿拉姆」) 反輻射飛彈、AGM -78「標準」(Standard)反輻射飛彈等。在反輻射飛彈的發展中,目前依然是歐美國家走在世界的前列。
-
無人機能否成為對岸的救命稻草?美媒:自殺式無人機可對抗解放軍
騰雲無人機以色列的哈比無人機可以說是鼎鼎大名,它是以色列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製的一款反輻射無人機。該機的主要任務就是對敵方的雷達系統進行自殺式攻擊,它裝備有GPS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紅外與反輻射雷達導引頭和高爆彈頭,在接收到敵方雷達信號時,可自主對該雷達系統進行跟蹤並發動攻擊,因而也被稱為空中女妖和雷達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