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學術大禮包丨加入學術plus丨2018學術大禮包丨2017不可以錯過的重磅報告們
隨著現代戰爭中戰場輻射源目標數量的快速增多,以反輻射無人機為代表的集群式反輻射攻擊方式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反輻射無人機是一種能夠對雷達等電磁輻射源實施物理打擊和摧毀的一種反輻射攻擊系統。反輻射無人機目標特徵小,續航時間長,機動靈活等特點,能夠出入敵方防空火力重點布防區域而不造成人員傷亡,是執行對敵防空壓制(SEAD)等多種作戰任務的利器。就此,本文詳細梳理了反輻射無人機的作戰特點與典型產品。
文章僅供參考,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反輻射無人機面面觀
作者:學術plus高級評論員 電鏡之鷹
反輻射無人機是一種利用敵方雷達輻射的電磁信號實現對目標的探測、跟蹤、制導及最後毀傷的系統。反輻射無人機可以同時大量發射,對敵防空系統和通信幹擾裝置進行壓制和摧毀,對敵方防空網絡實施飽和攻擊,加裝先進複合制導的反輻射無人機甚至可以用來攻擊敵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由於摧毀和壓制了敵方雷達系統,從而使敵對空探測警戒能力極大削弱,有助於我方快速掌握了空中攻擊優勢。反輻射無人機攻擊能力強,具有突然打擊能力,因此會對敵方雷達操作和指揮人員產生巨大心理威懾,從而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典型反輻射無人機一般由多架攜帶戰鬥部和導引頭的無人機,地面指揮控制車輛、發射運輸車輛和其它地面支持保障設備構成。其中反輻射無人機主要由被動雷達導引頭、戰鬥部、無人機平臺等組成。
實戰中,反輻射無人機一般可從地面或空中起飛,沿敵方雷達波束向敵方雷達發動攻擊。反輻射無人機發射升空後爬升到指定高度,在導航系統和飛控系統的控制下沿著預先設定的飛行航線飛行目標,到達目標區後巡邏待機並搜索區域內潛在雷達信號,一旦導引頭截獲和跟蹤到雷達或其他電磁輻射源,便通過末制導系統引導無人機攻擊電磁輻射源,使用自身攜帶的戰鬥部摧毀目標。如果敵方雷達採取自衛、欺騙措施時,無人機即在待攻擊目標鄰近上空巡航遊弋。當目標雷達開機時,機載導引頭便立即捕獲目標,隨即實施攻擊。
反輻射無人機的實戰應用最早可追溯到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軍隊使用自製的「偵察兵」和「猛犬」無人機,對敘利亞飛彈陣地展開了欺騙性幹擾,直接造成敘軍誤打誤判,對後續摧毀貝卡谷地陣地創造了先決條件。此後,人們繼續開展無人機在電磁對抗領域的應用,具有反輻射能力的無人機系統相繼誕生。
反輻射無人機和反輻射飛彈是當前主要的兩種反輻射系統。與反輻射飛彈相比,反輻射無人機成本低,續航時間和滯空時間較長,有利於進行大範圍目標搜索和快速跟蹤,並可以伺機對多目標展開攻擊。在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了62架F-4G型反輻射無人機,使得伊拉克雷達開機量迅速降低了近90%,從而為奪取制空權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從目前情況來看,反輻射無人機主要體現出如下的作戰特點:
遠程攻擊能力強,相比於一般的小型無人機具有較大航程,能夠實現較遠距離目標的巡邏、監視和打擊;
縱深壓制能力強,能夠依靠自身靈活的飛行軌跡和小雷達目標特徵突破敵方防空前沿,迅速切入敵縱深開展巡邏和攻擊活動,從而破壞敵方關鍵性基礎設施;
心理威懾能力強,反輻射無人機能夠在敵方雷達上空巡弋, 一旦發現雷達開機,能夠迅速鎖定目標,向目標俯衝攻擊。這種作戰方式將對敵雷達操作員造成極強的心理震懾,使其長期不敢開機或出現操作失誤。
作為當前主要的兩型反輻射攻擊系統,反輻射無人機與反輻射飛彈的主要對比如下所示:
從上表可見,相比於反輻射飛彈,反輻射無人機具有機動性高,戰場機動能力強,便於部署發射、能遠距離縱深突破、長時間待機搜索;能自主捕獲目標和按優先級自動選擇攻擊目標;有全天候作戰能力;有較好的隱身能力和高生存力;操作人員少、不需回收以及使用方便等諸多優勢,在現代信息化作戰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用1】反輻射無人機可有效彌補現有空中打擊系統的空隙由於受到航程、制空時間等因素的限制,採用有人殲擊機遂行對地打擊任務時,往往打擊效能、成功率受到氣候、複雜地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遠程巡航飛彈由於其昂貴的造價和較長的生產周期,使其只能運用於關鍵的時間和地點。而反輻射無人機以其簡便的起飛方式、靈活的起飛地點,可以對戰場的各個區域的目標實施打擊,特別是針對單個戰鬥目標的精確攻擊,更是彌補了有人殲擊機、巡航飛彈的打擊死角。
反輻射無人機可以勝任低空突防、收集情報、充當誘餌等多種類型的作戰方式,反輻射無人機由於加裝了戰鬥部,從而增加了空中突擊力量,可以對目標實施空中精確打擊。因此,反輻射無人機的成功運用,必將對突防產生更加重大的影響,並給反突防帶來巨大的挑戰。
【作用3】反輻射無人機可以進一步提升爭奪戰場制空權的力度從技術特點來看,為發揮作戰效能,反輻射無人機一般集群出動作戰,在戰場上任何一方突然使用大量的反輻射無人機,對敵方雷達採用連續的飽和自殺攻擊,從而進一步提高的打擊效能和成功率。此外,反輻射無人機作為殺傷性系統,可以首批大規模投入對地、對海進攻,通過其待機續航能力,長期盤旋於待攻擊目標或區域上空,擾亂敵方地面雷達的正常工作,從而對敵方防空造成巨大壓力,嚴重幹擾敵方指揮決策,從而間接的起到摧毀壓制敵方防空體系,確保我方制空權的效果。
【作用4】反輻射無人機可以與多種打擊兵器實現高效協同鑑於反輻射無人機壓制性能好、機動靈活等主要特點,它可以與殲擊機、空對地攻擊系統、反輻射飛彈、陸基戰術飛彈等多種類型的對地打擊系統實現高效協同,從而起到打擊效能倍增的效果:
1)在作戰開始前,將反輻射無人機提前部署在我主戰殲擊機主要突防方向上。根據航空兵作戰計劃,精確掌握無人機發射時間、合理安排巡航路線和集結空域,做到與航空兵部隊突防時機無縫銜接,從而儘早的掃清我航空兵部隊突防過程中的主要地面威脅,確保我航空兵部隊的作戰成功率;2)與反輻射飛彈的協同作戰,可以極大的提升防空壓制任務效率,利用反輻射無人機壓制、摧毀已掌握輻射信號參數的雷達; 利用反輻射飛彈打擊敵戰時突然開機、輻射信號參數未被掌握或部分掌握的雷達。其次在打擊時機上予以區分,反輻射飛彈重點在作戰先期投入使用,先期撕裂敵防空雷達網,確保我空中作戰力量能夠抵近或進入作戰空域,而反輻射無人機重點在作戰後續階段投入使用, 實現長時間對敵方防空系統的縱深壓制,從而持續性的癱瘓敵防空雷達網,為我方保持戰場制空權提供依託;3)反輻射無人機發射可以與戰術飛彈發射進行精確協同。若反輻射無人機過早投放至目標區域上空, 則己方的對地戰術飛彈很有可能對其造成誤傷; 反之, 若反輻射無人機在第一輪火力打擊之後進行投放,就會使敵方察覺而採取反制措施。因此, 反輻射無人機到達目標空域的時間應該是戰術飛彈剛剛打擊完目標的時間。除此之外,也可以進行空域區分,直接使用戰術飛彈來對前沿雷達陣地實施摧毀,而使用反輻射無人機專門負責對縱深目標的打擊。即從兩者實現更加安全、可靠和高效的作戰任務分配。
以色列哈比反輻射無人機是國際反輻射無人機中的經典產品。
哈比無人機(Harpy)是以色列的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在20世紀90年代研製的,可以從卡車上發射的反輻射無人機。哈比無人機採用三角翼布局,採用活塞發動機推動,火箭發射加力的動力形式。哈比無人機配備了紅外導引頭、機載計算機和GPS導航定位模塊及任務管理系統。該機機頭安裝一個寬頻的雷達輻射信號探測天線,後部裝有高爆戰鬥部。發射後自主飛往巡邏區,可在4000米高空,以180公裡/小時的巡航速度飛行,當接受到敵人雷達探測時,可自主對地面雷達進行攻擊,因此被稱為「空中雷達殺手」 。
一個基本火力單元由54架無人機,1輛地面控制車,3輛發射車和輔助設備組成。每輛發射車裝有9個發射裝置,發射箱按照三層三排布置,每個發射箱可裝2架無人機,因此一輛發射車裝載18架無人機。哈比無人機配有全球定位系統,在接受到敵人雷達信號後,自動確定威脅分類和打擊次序。戰鬥部重量為32公斤,威力比美國哈姆高速反輻射飛彈還要大,使用雷射近炸引信,末端CEP在15米以內,預製破片戰鬥部可以有效破壞地面雷達的天線系統。
哈比無人機後部裝有一臺雙衝程雙缸活塞發動機, 通過兩葉螺旋槳推進 。該機實用升限為3050m, 能在1668m的高度飛行1000km, 作戰半徑400km~ 500km, 續航時間在 4h以上, 巡航速度 250km/h, 俯衝速度超過 480km/h。
由於機身材料和氣動外形採用了獨特的設計,使得該機具有極小的雷達和光學目標特徵,據報導:該機在2000m高度巡邏時,幾乎不可能被光電探測設備捕捉到, 因此具有很強的戰場生存能力。
一個完整的哈比反輻射攻擊系統由哈比無人機和用於控制和運輸的地面發射平臺組成。一個基本火力單元由54架無人機,1輛地面控制車,3輛發射車和輔助設備組成。每輛發射車裝有9個發射裝置,發射箱按照三層三排布置,每個發射箱可裝2架無人機,因此一輛發射車裝載18架無人機。
哈比無人機採用慣導與 GPS組合的導航系統, 藉助自動駕駛儀、三軸光纖陀螺和磁羅盤, 可以按照預先裝訂的作戰程序執行飛行任務。在發射升空後, 它可自主飛往目標所在區域, 通過盤旋飛行來搜尋輻射源, 捕獲目標後實施俯衝攻擊。
小型空射誘餌(MALD-J)是美國研製的多功能反輻射無人機,該機兼具電子情報偵察、電子誘餌欺騙和反輻射攻擊等多種功能。
2008年美軍啟動了相關研製計劃,編號ADM-160C,研製合同也授予了雷神公司。該機於2009年通過了初步設計評審,並完成了第一次自由飛行試驗,2010年完成了第二次自由飛行試驗,第一批產品於2012年交付美國空軍並順利完成作戰測試。2012年雷神公司將其集成到海軍「超級大黃蜂」戰機上,集成包括一系列風險降低措施和技術驗證,並與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完成了將MALD和MALD-J集成到MQ-9無人機的地面驗證測試,以實現敵方空防壓制的無人作戰能力。
該機既可以作為飛機誘餌,不僅能干擾敵方雷達,更具有摧毀雷達的能力,可以深入敵防空網並在敵地空飛彈的跟蹤範圍內對其雷達設備實施幹擾,它可以通過逼真模擬作戰飛機在敵方地空防禦系統雷達屏幕上顯示「真實」飛機信號,製造虛假空情,引誘敵方防空系統出現誤判。該機伴隨我方有人作戰飛機使用時可先期發射到預定區域,並模擬作戰飛機編隊飛行,在信息層面欺騙、混亂敵方的防空系統,誘騙敵防空系統攻擊,消耗敵防空系統,或對敵地空防禦系統進行壓制幹擾,飽和敵防空系統雷達,建立安全空中走廊,掩護有人作戰飛機執行作戰任務。
該機可在預定區域巡邏待機,發現敵方雷達信號後,對威脅雷達實施逼近式幹擾壓制,如加裝雷達導引頭和小型戰鬥部,在飛行前期實施誘騙和壓制幹擾,在其生命的最後時刻可對地面防空雷達系統實施反輻射打擊。
此外,該機還可以提前部署到指定空域,刺激和誘騙敵防空雷達開機並截獲相關信號特徵和其它技術參數,逼迫敵方雷達過早開機從而暴露其位置、頻率等重要情報,配合相關作戰產品完成目標的確認、鎖定、攻擊,為電子情報偵察或反輻射攻擊任務的完成創造有利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小型空射誘餌還可以由單個戰鬥機搭載,在威脅空域發射投放,對防空系統制導雷達和機載火控雷達實施誘騙式幹擾或壓制式幹擾,誘騙來襲系統攻擊空射誘餌,從而保護作戰飛機安全。
現代戰爭中奪取電磁頻譜控制權已經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性因素。作為反輻射攻擊的重要手段,反輻射無人機以其優秀的長時巡航、實時攻擊,縱深打擊和飽和攻擊能力為反輻射攻擊提供了重要產品。隨著未來反輻射無人機將進一步提升航程、隱身性能、精確打擊能力和突防性能等多種作戰能力,將在未來爭奪戰場電磁頻譜控制權的過程中貢獻更多的力量。
(全文完)
美國發布《關鍵與新興技術國家戰略》(附完整技術清單)
美發布最新《國防部數據戰略》(全文詳解)
電鏡之鷹,學術plus高級評論員,專注研究無人系統技術與電子對抗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更多觀點或進入公眾號「個人專欄」結識「學術plus」專家作者團隊。
來了快看:2019學術大禮包
點擊領取:2018學術大禮包
來吧!加入學術plus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圖片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