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真正的利器,號稱海上獵手,圖 - 142反潛機作戰半徑達到6400公裡

2021-02-18 小露心靈雞湯

圖-142反潛機飛行機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在"圖-95P"轟炸機的基礎上設計製造。1968年6月首飛成功,1970年5月正式進入海軍航空兵部隊服役。此後,為提高對低噪聲潛艇的探測能力,強化電子對抗和通信導航性能,改進型的"圖-142M3"反潛巡邏機於1993年列裝俄羅斯海軍航空兵,並迅速成為俄海軍岸基反潛的中堅力量 。

11月29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北方艦隊相關人士稱,該艦隊2架圖-142反潛機飛行機組已在北極地區完成計劃飛行任務。飛行時間約為12小時。在此期間,飛行路線長達7000多公裡。"圖-142"反潛機主要用於擔負在世界各大洋打擊核潛艇的重任。該機可在遠海執行反潛巡邏和偵察任務,並配備了反潛魚雷、反潛炸彈和反艦飛彈,可直接對水面和水下目標開展打擊,是當之無愧的"海上獵手"。

"圖-142"反潛機具有良好的戰場生存能力,該機裝備性能強勁的"NK-12MP"渦槳發動機,可以以900公裡/小時的速度高速飛行,並可直接在簡易機場完成起降。"圖-142"反潛機對潛攻擊的主要武器包括"ATR-2E"和"ATR-3"輕型聲導反潛魚雷,可有效打擊潛深600米、航速30節的高速潛艇。目前,"圖-142"反潛巡邏機主要列裝俄羅斯北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

據悉,圖-142是遠程反潛防禦飛機,是世界上最大的反潛機之一。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打擊潛在敵人的潛艇、長期控制長距離的反潛區域。圖-142型反潛機的北約代號為「熊-F」。圖-142M的最大航程為12550公裡,作戰半徑為6400公裡。

相關焦點

  • 中國早已退役的青-6反潛機,俄羅斯卻如獲至寶,要綻放第二次青春
    現代化升級後的別-12可以在海上長時間地追蹤敵方潛艇。別-12還裝備新的航空定位和導航設施,圖-142也有此裝備。總的來說,俄羅斯反潛海軍航空兵正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伊爾-38反潛機升級為伊爾-38N,圖-142反潛巡邏機升級為圖-142M3M,此外就是最新改造的別-12反潛水上飛機。俄羅斯海軍總參謀長瓦倫丁·塞利瓦諾夫上將說,別-12的現代化升級將賦予這員海軍老將第二次生命,除了新的機載設備和反潛艇探測設備外,別-12還要換裝新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 實拍:俄羅斯令西方膽戰的戰略轟炸機圖95起飛爆炸
    早期型生產300多架,除用作戰略轟炸機之外,還可以執行電子偵察、照相偵察、海上巡邏反潛和通信中繼等任務。  20世紀80年代中期,又進行了大改並恢復生產,這就是圖—95MS轟炸機和由圖—95改型的海上偵察/反潛機圖—142M3型。
  • 中美俄五代機作戰半徑差距對比:美1100公裡,俄1300公裡,中國呢
    眼下世界上共有3個國家實現了五代機的研發工作,分別是中美俄三個國家。其中美國擁有兩款五代機,分別是F-22戰機和F-35戰機,俄羅斯也有兩款五代機,一款是正在研製的T-50戰機,還有一款是在用的蘇-57戰機。我國有一款五代機,那就是殲-20戰機。其中F-22戰機和殲-20戰機是世界上最強的兩款五代戰機。
  • 中美俄雷達偵測距離對比:美國8000公裡,俄7200公裡,那中國呢?
    中美俄雷達偵測距離對比:美國8000公裡,俄7200公裡,中國是多少如果是在整個世界剛剛處於和平的初期,我覺得在海上作戰的時候更像是在盲目的行駛,因為我們完全沒有辦法測定距離,所以那時候的海上作戰能夠擊沉敵方的戰艦,那就是一個靠幸運指數的東西,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我們現在處於資訊時代
  • F22的作戰半徑問題
    對於F22的作戰半徑,一直以來就眾說紛紜。既有說長的,也有說短的。都能搬出道理一大堆。洛馬倒是有個幻燈片表述過F22的作戰半徑,就是下面這張圖。有愛好者把該圖又進一步加了中文注釋,這樣看得更清楚了。那麼其可信程度如何呢?
  • 中美俄雷達測距對比,美5000公裡俄6400公裡,我國才是王者
    雷達的作用雷達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與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它的優點是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它都可以遠距離的進行探測,並且不會受到霧、雲、雨的阻擋,具備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工作效率極高,它的空間解析度可以達到幾米或者幾十米,能夠精準的探測氣象災害、敵方戰機等情況。在這裡給大家提及一下衛星,衛星站是接受太空衛星的信號繼而進行電視傳播服務於太空衛星,所以兩者有著明顯的不同。
  • 新的反潛機在美國首飛,堂堂大英終於又要有反潛機了!
    近些年,英軍以皇家空軍為核心的岸基反潛作戰力量處於空窗期,而2015年斥巨資從美國購買的波音P-8A「海神」反潛機成為了他們的救命稻草,第一架交付飛機,近日已首飛。美國防務博客網站報導稱,波音最新發布了英國皇家空軍首架機號為ZP801的P-8A岸基海上巡邏機首飛的鏡頭。
  • 國產無人機「獵手」 狙殺空中威脅
    「低空衛士」:5秒內精準攔截半徑2公裡、360度空域多種航空器;低空有效護衛面積12平方公裡;針對低空、慢速、小型航空器/大公報「低空衛士」系統在測試中成功擊落固定翼、多旋翼、直升機等多種小型航空器。能精準攔截半徑2千米、360度空域的多種航空器,具有快速、準確、無聲無息、無附帶損傷的特點,有效防護面積達12平方公裡。升級版的「低空衛士Ⅱ」,是安裝在雷射炮塔上的一種更強大的移動式雷射武器,設計用途主要是擊落無人機。「低空衛士Ⅱ」打擊範圍翻了一倍,達到4千米。
  • 警惕印度在極端情況下,開闢海上「第二戰場」打擊我護航編隊
    更令人擔憂的是,馬六甲海峽還存在著諸多不利的地理因素:例如,馬六甲海峽航道最窄處僅寬1.7公裡,對海上運輸船舶具有極為不利的「瓶頸」阻塞效應。靠「拉大旗作虎皮」的印度海軍自知,如果完全依仗美國和日本的海上反潛力量在印度洋為其對付「中國潛艇威脅」,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是靠不住的。為此,從2008年起,印度即開始積極採購美制8架P-8I反潛巡邏機(2015年全部到位)。這種印度版P-8I反潛機具有印度獨特的設計元素,還安裝了印度自己建造的符合本國海上巡邏要求的子系統。
  • 越南若引進P-3C反潛機 對中國潛艇威脅有多大?
    P-3C這樣的反潛/海上巡邏機是越南迫切需要的作戰飛機,它的入列可以彌補越南目前缺少大範圍海面和水下控制能力的缺點,從這個角度來講,P-3C極有可能成為越南引進的第一種美製作戰飛機。從目前越軍的兵力構成來看,反潛應該是其一個薄弱的環節,越南國土狹長,海岸線長達3000公裡以上,加上越南現在奉行所謂「南向」戰略,加強海空軍、侵佔中國南沙島礁,因此不論是海岸巡邏、保持重要海上基地,還是維持本土到侵佔中國南沙島礁的交通線、獲取南海水面和水下信息,都需要先進的海上/反潛巡邏機。
  • 海上野牛:中國新型兩棲利器
    節選自 中國新型兩棲作戰利器原作者 蕭 蕭    近來,中國國產半潛船和外引的「歐洲野牛」兩棲氣墊登陸艦成為外媒持續關注的焦點
  • 圖160戰略轟炸機,攜帶12枚巡航飛彈時作戰半徑高達13000公裡,不虧是美媒評出的俄最危險的戰鬥機.
    俄羅斯有白天鵝,美國空軍同樣坐擁幽靈、槍騎兵等戰略轟炸機,那麼美媒為何將33歲的圖160轟炸機評為最危險的俄羅斯戰機呢?首先,圖160轟炸機作為同時兼顧載彈量和航程的標杆,攜帶9噸彈藥最遠航程能夠達到16000公裡,攜帶23噸彈藥時,航程12300公裡。
  • 醒醒,別被俄國戰機航程/作戰半徑的廣告數據騙了 | 循跡曉講
    可見官網的3600公裡數據是在非常寬鬆的標準下達到的,幾乎所有燃料都用於最優巡航,沒有為其他緊急場合預留燃料。那麼F-15的2200公裡內油航程,使用的是何種標準呢?(摘自F-15操作手冊和我國軍標手冊)
  • 這架菠菜冬反潛機到底有多厲害?相當於100架國產直-9直升機
    每個海上列強國家都有一款先進的大型岸基固定翼反潛機,英國法國德國有大西洋反潛機,俄羅斯有伊爾-38N反潛機,日本有P-1反潛機,中國有高新-6號反潛機。而美國有兩款反潛機,P-3C奧利安和P-8海神,也有人將「海神」譯為「波塞冬」,不過我們感覺稱為「菠菜冬」比較好。
  • 閒談戰鬥機的空防作戰半徑
    ,但作戰半徑的講究又太多,一不注意就把人裝進筐裡。比如說F16A的作戰半徑可以達到611海裡(1131公裡),這數字真是讓人驚掉了下巴。細一打聽,就帶了2枚響尾蛇和機炮炮彈,還有2個1400升副油箱。而F15C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戰半徑則只有100海裡(185公裡),此時攜帶16枚MK82炸彈(227公斤),純內油(6100公斤)。如果改為攜帶4枚麻雀飛彈和2枚MK84炸彈(908公斤),則純內油作戰半徑翻了兩番,變為424海裡(785公裡)。
  • 《國家利益》:俄「稜堡」系統真正殺手鐧武器 西方世界非常懼怕
    10月17日,美國著名雜誌《國家利益》刊登專家塞巴斯蒂安.羅布林(Sebastian Roblin)的文章指出,俄羅斯「稜堡-P」岸防飛彈系統可能成為俄羅斯壓制西方世界的「真正殺手鐧
  • 515號護衛艦在久米島西北300公裡遇日本偵察機,衝繩反潛網響警報
    三體軍事 國之利器第2242期 美軍在菲律賓海集結三艘航母的事件仍在繼續,從明天開始,我人民海軍將在西沙群島周圍進行為期5天的實彈射擊,有力震懾了正在南海進行反潛演練的美日艦艇編隊。截止6月30日,日本在南海的艦隊為2艘,分別為日本海上自衛隊3513號初雪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4000噸,相當於我人民海軍054A護衛艦的噸位,還有3508號鹿島號訓練艦以及美軍USS季福德號瀕海戰鬥艦。
  • 5架日本國產反潛機齊亮相,實力不容小覷
    11月11日這天,駐厚木基地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第4航空群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圖片,顯示至少5架P-1反潛機,在跑道上「大象漫步」,檢驗快速起飛能力,地勤人員在起飛前,還為這些造型特別、帶著長尾巴的反潛機進行了「祈福」。
  • 回顧圖-95發展史:在戰略轟炸機的研製上,我們要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 循跡曉講
    因此1950年底即指派米亞西舍夫開發新型噴氣轟炸機,要求航程13000公裡,最高速度950公裡/時。但圖波列夫提出,噴氣發動機的耗油率無法滿足航程要求,如進一步增加發動機放大機體,將達到驚人的300噸,且同樣無法實現指標。因此,他提出使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犧牲最大速度以換取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