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M1A2坦克,喜提以色列研發的「護體神器」,仍扛不住99A一炮

2021-02-14 軍工黑科技

環球網近日援引外媒報導,「防務博客」網站稱美國陸軍已經向歐洲部署了第一批裝備「現代化防禦系統」的新式M1A2主戰坦克。其中一部分M1A2坦克已經參加了在波蘭舉行的代號為「歐洲防衛者-2020」的聯合軍事演習,美國軍方希望在演習中評估新版M1A2坦克的實際使用性能。根據報導,這批M1A2坦克最大的升級是安裝了全新的ARAT爆炸式反應裝甲和以色列生產的「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從而讓坦克對抗穿甲彈、空心裝藥破甲彈和反坦克飛彈的能力有大幅提升。

▲美軍M1A2 SEPV3主戰坦克

▲全面升級防護的M1A2坦克,紅框內是以色列「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黃框內則是爆炸式反應裝甲

自從1991年海灣戰爭,伊拉克裝備的蘇式T-72坦克被美軍M1系列坦克打出個「零傷亡全殲」的戰果後,似乎蘇系坦克就一蹶不振,在西方坦克,特別是美制M1系列坦克面前再也抬不起頭。

而我國的ZTZ-99系列坦克,恰恰採用了蘇系坦克所使用的2A46型坦克炮的國產版本,再加上和T-72坦克頗為類似的車首V型防浪板設計,在1999年閱兵式曝光時,曾經被很多人誤以為是T-72坦克的中國仿製型。那麼美軍的M1A2和中國的99A這兩種堪稱世界頂級的主戰坦克到底性能幾何,讓我們從坦克的三大屬性開始慢慢道來。

火力、防護、機動,這是坦克基本的三大屬性,三大屬性均衡的坦克往往是綜合性能最優的坦克,這一點已經在二戰血與火的考驗中得到了充分的證明。而對於美軍而言,M1A2坦克的火力可以說代表了西方坦克的最高水平。

▲裝備了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的M1A2坦克

M1系列主戰坦克是美國在1970年代和德國共同開發MBT-70坦克失敗後,獨立開發的,用於替換M60系列坦克。而M1坦克的研製,完全是出於對抗蘇聯T-72坦克的需要。

在1970年代,蘇聯的T-72坦克在1977年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隨後在整個西方引發了一場所謂的「T-72恐慌」,就如同當時的「米格-25恐慌」一樣(小貼士:米格25綽號「飛行的不鏽鋼」,極速3.2馬赫,保持著全世界最快戰鬥機飛行紀錄),T-72坦克的亮相讓當時整個西方為之震動。儘管現如今T-72坦克在絕大多數時刻都是被先進反坦克武器「吊打」的對象,但是,如果把視線拉回到1977年,那時候的T-72坦克絕對是讓西方連覺都睡不安穩的可怕存在。

▲由於產量過於巨大,T-72坦克至今仍在俄軍中服役,而且數量龐大

蘇制T-72型主戰坦克是世界上首款使用複合式裝甲的坦克之一,其使用的鋼+橡膠+鋼的裝甲設計,讓坦克的炮塔正面具備了相當於400毫米勻質鋼裝甲的防護能力,這在1970~1980年代是相當驚人的數據,而且蘇聯自用版T-72坦克在作戰時全身還會掛滿附加裝甲和爆炸式反應裝甲,因此其防穿甲彈能力更高。

▲全身掛滿爆反裝甲的T-72

為了能夠有效擊毀T-72坦克,美國的M1系列坦克從一開始就極為重視自身火力。最初的M1型坦克使用的是M68E1型105毫米坦克炮,這種坦克炮是美國仿製英國L7型坦克炮生產而來。隨後的M1A1和M1A2則使用了仿製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120毫米M256型滑膛坦克炮。

▲德國RH-120型120毫米滑膛炮模型,美軍M1A2坦克裝備的M256型坦克炮就是RH-120的美國仿製版

M1A2型坦克的M256型坦克炮堪稱是西方第三代坦克炮中的巔峰作品,該炮在使用M829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其炮口初速在1600米/秒左右。目前最新式的M829A3型脫穿彈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穩定擊穿700毫米勻質鋼裝甲,如果使用M830型空心裝藥破甲彈,則可以擊穿1100毫米勻質鋼裝甲。這個水平在目前足以一發擊毀T-80或T-90水平的主戰坦克。

當然,對於坦克而言光有一門大威力主炮是不夠的,為此M1A2坦克還裝備了完善的火控系統,該坦克配備了車長獨立熱像儀,可以在海灣炎熱的沙塵天氣中精準識別2000米以外的坦克裝甲車輛。而配套的CO2雷射測距儀可以精確測定目標距離,火控計算機則可以根據觀測數據自動對火炮進行調整,因此M1A2坦克具備極高的首發命中率。

依靠著精密的觀瞄系統和強大的主炮,M1A1坦克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曾經對伊拉克T-72坦克構成「一邊倒」的碾壓優勢,而M1A2坦克則是在M1A1坦克基礎上再進行功能強化而來的全新產品,其作戰性能自然可想而知。

▲M1A2坦克內部,各種電子設備塞得滿滿的

對比M1A2坦克,我國的99A式坦克所裝備的125毫米滑膛炮如果追溯技術源頭,確實可以追尋到T-72型坦克。在蘇軍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當時的阿富汗抗蘇遊擊隊曾經把一輛繳獲的蘇軍T-72坦克通過巴基斯坦轉交給我國。不過據此就認為99A型坦克所使用的坦克炮是俄制2A46坦克炮的仿製品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國99式和99A式坦克裝備的125毫米坦克炮融合了我國最新的炮管鍍鉻自緊技術,因此可以經受更大的膛壓考驗。根據公開的報導,99式坦克所使用的坦克炮發射脫穿彈時,最大初速可達1780米/秒,99A型則又有提升。而且儘管125毫米坦克炮炮彈過大不得不採用分裝式彈藥,但是我國為99式坦克設計的脫穿彈優化了彈芯,並採用了全新的鎢鋼彈芯,其穿甲水平甚至比美制M829型貧鈾穿甲彈還要略優一籌。

▲美軍現役的M829A2和A3型炮彈

在去年珠海航展上,我國公開展示過99式坦克發射脫穿彈打靶的實物,由此證明了99式坦克火炮卓越的穿甲效能,而99A式坦克炮不但在威力上比99式更勝一籌,而且其配套的國產火控裝置、雷射測距儀和彈道計算機等,也只會更先進。

最好的證明就是在2017、2018兩年的「坦克兩項」比賽中,俄方拒絕我方坦克校炮,但即便如此,96B型坦克依然三發兩中,成績僅次於俄羅斯自己的參賽隊,而優於其他所有國家(其他國家使用T-72坦克都是允許提前校炮的)。96式坦克的火控已經如此,99A的水平自不用多說。

▲炮射飛彈是99A坦克的「殺手鐧」

除了硬碰硬的穿甲彈以外,99A式坦克還有一件M1A2坦克所不具備的武器——炮射飛彈。由於坦克炮以直瞄式的反坦克作戰為主,因此坦克炮的射程普遍都不遠,通常在2000米以內,1991年海灣戰爭時,英軍一輛挑戰者2型坦克在3500米距離上成功摧毀一輛伊拉克坦克,這已經現代坦克炮的射程極限。

而炮射飛彈的普遍射程在5000米以上,因此裝備了炮射飛彈的99A型坦克完全可以在M1A2坦克火炮射程之外,就首先對其發動攻擊,一擊未中還可以迅速後撤,只要保持雙方距離在4000米以上,M1A2就無法有效打擊99A坦克,而99A坦克則可以不斷使用炮射飛彈攻擊M1A2坦克。

有矛就得有盾,坦克除了裝備強大的主炮外,還需要兼顧防護力,否則不小心挨一炮的話,直接就涼涼了。

▲俄軍的T-72型坦克

M1A2坦克的防護水平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最早的「T-72恐慌」。因為1970年代蘇聯的T-72坦克不僅僅是在防護水平上讓當時西方的一票二代坦克瞬間過時,同時還由於其2A46坦克炮強大的威力,讓西方坦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當時T-72坦克使用的2A46型坦克炮,炮口初速可達1800米/秒,即使是賣給伊拉克的「猴版」T-72M1型坦克,在使用最普通的鋼芯穿甲彈時,也有350毫米的驚人穿深,而當時西方主力的M60、豹1、AMX-30等一幹主戰坦克的裝甲沒有一種可以抗得住哪怕猴版T-72的致命一擊。由於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所以美軍在研製M1系列坦克時,對其防護能力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

▲2005年在德國參加演習的美軍M1A1HA坦克,紅框內就是額外焊在炮塔防盾上的貧鈾裝甲

不過,美國的設計師們實在是沒有什麼研製優秀坦克的心得,最初的美制M1型主戰坦克的前裝甲最厚僅有大約350毫米,和猴版的T-72M1型坦克的穿深相同。海灣戰爭時期,美軍調往海灣地區的M1A1型坦克,在炮塔主裝甲外臨時焊接了一層內置貧鈾的防護裝甲,從而把正面抗穿水平提升到500毫米勻質鋼的水平。這種打著「補丁」的M1坦克就是著名的M1A1HA型坦克,「HA」就是「重型裝甲」的意思。

▲生產線上的M1A2C

如今美軍列裝的M1A2型主戰坦克則把貧鈾裝甲包上一層防輻射隔層,然後整個嵌入炮塔防盾。這樣,經過優化過後M1A2坦克的正面達到了大約900毫米勻質鋼裝甲的水平,基本可以扛住包括T-90A坦克一次正面重擊(當然僅限於扛住一次重擊)。

由於單純的裝甲防護已經接近技術極限,所以美軍從以色列訂購了著名的「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這套系統由兩部雷達(坦克左右各一部,分別負責坦克左右180°範圍內的區域),這套主動防禦系統主要負責對抗目前戰場上滿天飛的RPG型火箭彈、單兵可攜式反坦克飛彈等武器,這些武器飛行速度較慢且伴隨較大煙塵等特點,目標相對明顯,被「戰利品」系統的雷達發現後,則會自行啟動攔截裝置對來襲目標實施攔截。

▲M1A2坦克上裝備的以色列「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

除了「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外,美軍的M1A2還增加了一整套ARAT爆炸式反應裝甲,以加強車體行走部分的防護。這套ARAT爆炸式反應裝甲總共由62片組成,總重量接近2噸,這讓原本就「肥胖」的M1A2坦克更加笨重。不過爆炸式反應裝甲在實戰中曾經得到過檢驗,並且取得了優越的戰術效果,美國陸軍最初看不上爆炸式反應裝甲,認為這種附加裝甲會威脅到坦克附近的步兵,但是如今主動加裝爆炸式反應裝甲,說明即使M1A2這樣的重型坦克,在戰場上所受到的威脅也已經越來越大了。

不過有趣的是,美軍M1A2坦克的爆炸式反應裝甲全部裝在車體兩側,命中最多的炮塔正面依然是單獨一層貧鈾裝甲,這個設計實在是令人有些困惑。

▲我國99A式坦克,整個車身覆蓋了爆炸式反應裝甲

和M1A2坦克相比,我國99式和99A式坦克的防護裝甲參數從來沒有公布過,所以很難直觀和M1A2坦克作比較,但是既然在珠海航展上我們展示了被新式穿甲彈擊穿的勻質鋼靶標,這大概率意味著99A式坦克的裝甲要比被擊穿的靶標「更厚」。當然99A式坦克不可能把兩塊超過1米厚的純鋼製金屬塊掛在炮塔兩側。所以可以毫不懷疑,99A式坦克已經加裝了國產複合裝甲,而且其防穿能力應該在900毫米以上,這一點至少應該和加裝了貧鈾裝甲的M1A2坦克相當,而99A式坦克的優勢在於,它沒有使用貧鈾裝甲,因此不會產生威脅成員生命的放射性射線,所以更加安全可靠。

而且去年國慶閱兵展示的99A型坦克明顯在主裝甲外部又增加了一層楔形附加裝甲,並且在楔形裝甲外部還增加了一層爆炸式反應裝甲。三層防護的水平,相信足夠超越M1A2正面的單層貧鈾裝甲。

為了能夠有效對抗蘇聯的T-72坦克,美軍的M1系列坦克安裝了萊康明公司設計研製的AGT-1500型燃氣輪機。目前全球只有2種坦克使用燃氣輪機作為發動機:

由於在研製最初的M1型坦克時,為了取得滿意的火力和防護性能,M1型坦克的體重已經飆升到55.7噸,而後續的M1A2更是飆升到66噸,目前最新版的M1A2 SEPV3型坦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71噸,如果算上上文說的兩套防護系統,則M1A2的體重將會進一步飆升到73噸以上。

▲全副武裝的M1A2坦克,戰鬥全重大概要超過73噸,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鐵烏龜

如此巨大的體重,依靠強勁的AGT-1500型坦克燃氣輪機的澎湃動力,M1A2坦克依然保持了大約65公裡/小時的最高行駛速度。可以想像一下,開著70多噸的重型坦克以60公裡/小時的速度飆車是何等威風——至少公路上沒有任何一輛汽車敢跟你頂牛了,甚至就算是俄系的坦克也不行,因為俄式坦克普遍比較看重戰略機動能力,所以同時代的俄系坦克普遍要比美系坦克輕10噸左右。例如俄軍現在正在換裝的自用版T-90型坦克,其戰鬥全重就在58~60噸之間,比M1A2坦克輕了10多噸。

▲M1A1和T-72M1比較,明顯可以看出俄式坦克比美式坦克小一圈

坦克的機動性能主要分為兩個考核指標: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戰術機動性就是指坦克的行駛速度和轉彎靈活性,這兩點有利於坦克在與敵人交火時,可以快速突破敵方防線,並且可以閃避各種來襲飛彈、火箭彈的攻擊。

在1996年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有一個4輛T-72B型坦克組成的戰鬥小組,依靠「旋轉木馬」戰術,成功躲避了數十枚車臣非法武裝的單兵可攜式反坦克飛彈的攻擊,最終4輛坦克中,有一輛被炸飛了高射機槍、另有一輛被炸飛兩塊側裙板,但是4輛坦克最終都沒有被擊毀,從而創造了一個戰術性奇蹟。而坦克的戰術機動能力的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T-34坦克在普羅霍羅夫卡的表現,完美詮釋了坦克的「戰略機動性」

坦克的戰略機動能力主要是指坦克的行程和車輛的可靠性。描述坦克戰略機動性的一個經典戰例是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當時德軍裝甲部隊已經撕開了普羅霍羅夫卡的蘇軍防線,眼看兩路德軍就要會師。蘇軍最高統帥部緊急命令第五近衛坦克軍趕往普羅霍羅夫卡阻擊德軍。第五近衛坦克軍當時還在大約800公裡以外的後方,按照標準的部隊調動流程,總計503輛坦克的第五近衛坦克軍應該乘火車趕往前線。但是戰況緊急,已經來不及調動火車,所以蘇軍第五近衛坦克軍的官兵直接開著自己的T-34坦克奔赴前線。經過3天的急行軍,總共有大約436輛坦克順利抵達普羅霍羅夫卡,蘇軍坦克隨即向德軍發動反撲,經過一天戰鬥,雖然第五近衛坦克軍的所有坦克幾乎損失殆盡,但是他們成功阻止了德軍的進攻,並為蘇軍贏得庫爾斯克會戰創造了條件。

上述戰例講述的就是坦克的戰略機動性:具備長途行軍能力,且車輛可靠性極佳,不會出現大面積拋錨趴窩等問題。

▲M1A2坦克使用的AGT-1500燃氣輪機

在這一點上M1A2坦克怕是要不及格了。因為M1A2型坦克的AGT-1500燃氣輪機雖然動力強勁,但是由於是由航空發動機研製而來,因此相對「嬌氣」,故障率明顯高於坦克常用的柴油機。而且AGT-1500是一套完整的動力包,無法在戰場上就地維修,通常都是直接由M88坦克搶救車直接吊換新的動力包,並把損壞的AGT-1500送回後方,交由廠家修理。

這一問題在1991年海灣戰爭時已經有所體現,只不過有美軍強大的後勤保障部門的存在,這一問題並不突出。但是一旦遭遇強勁對手,美軍後勤部門是否還能確保大規模戰場維護能力,這確實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高原奔襲中的99式坦克,其機動性相當出色

我軍的99A式坦克使用的是國產新式渦輪增壓柴油機,雖然沒有燃氣輪機聽起來那麼高大上,但是其功率和M1A2相同,都是1500馬力。而我軍坦克設計秉承了蘇軍的思想,相對美式坦克也明顯要輕便一大截。

根據外媒的估算99式坦克的戰鬥全重大約為55噸左右,99A式坦克的戰鬥全重在60~65噸左右。這樣在發動機功率相當的情況下,99A坦克的單位功率顯然大於M1A2坦克,同時由於99A坦克自重更輕,因此其傳動部件承受的負荷相對較小,所以99A坦克的可靠性明顯高於M1A2坦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柴油機相對結構簡單,維修更簡易,足以滿足戰場維修的要求。因此99A坦克對後勤保障的要求要低於M1A2坦克,這更加有利於行軍打仗。

總結:一發入魂!

▲鋼鐵雄師

經過數十年的研發積累,目前中國的坦克研製裝備水平已經躋身世界前列,特別是我國陸軍現在列裝的99A式坦克,已經是真正的世界頂級水平。即使和美軍最先進的M1A2坦克相比,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這三大屬性方面不但不落下風,相反在某些領域還有超越的意思。

▲99A開炮

戰爭,絕不是一兩件武器相互比拼,而是雙方整個作戰系統的綜合較量,在這種情況下,更輕便、對後勤依賴度更低的99A型坦克無疑佔據更大的優勢。而且我國最新研製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已經完全具備一炮擊穿M1A2裝甲的技術能力。哪怕在正面交火時來不及換裝穿甲彈,也可以直接上高爆榴彈,依靠大威力榴彈裝藥震碎敵人的光學瞄準器、震壞車載電腦甚至直接震死車內成員。總之,儘管M1A2已經是當前西方綜合水平最高的坦克,但是依然經不住99A坦克的一炮。

-END-

來源:谷火平

相關焦點

  • 廠商承認,美軍最新坦克主動防護系統擋不住穿甲彈,面對中俄還得「用臉接」
    據《簡氏》2月15日報導,在2021年2月舉行的國際裝甲車輛在線學術論壇上,以色列拉斐爾公司先進防禦系統部負責人正式表示,坦克主動防護系統是擋不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
  • 最愛的坦克對應哪個三國
    來來來一起開腦洞,三國人物VS最後一炮,看看哪些坦克身上具備王霸之氣呢?高達可比坦克厲害多了!59?那是坦克?《最後一炮》簡介    為中國強軍夢而生,中國現代裝甲射擊網遊《最後一炮》火爆內測中。
  • 法國AMX30B坦克現身 《最後一炮》曝光歐盟力量版圖
    而今日,《最後一炮》全新曝光一組法國AMX30B坦克遊戲截圖,絕密披露了除中國陣營、美英陣營、其他陣營以外的第四股現代裝甲力量——歐盟陣營。作為二戰後法國的重要主戰坦克,AMX30B將為玩家帶來耳目一新的歐盟坦克軍團競技體驗。
  • 從德國豹2坦克比中國99A優秀的地方,能看出德國人的嚴謹!
    ,就連美軍的坦克也在火炮系統上借鑑了,這款經典坦克的相關技術甚至是產品在未來德國計劃這款坦克將會繼續裝備自己的軍隊,一直到2030年由新一代的裝甲平臺取代它!而我們的99a主戰坦克,也是我國目前所裝備的最為先進的一款坦克,相比於德國豹2的120毫米滑膛炮,我們採用了125毫米的滑膛炮,在威力和穿甲能力上顯然更勝一籌,雖然在機動性方面對比德國的豹二坦克的最新型號並沒有太過於明顯的優勢
  • 【214MB】GTA5 坦克MOD整合包 [20多輛世界軍事主戰坦克]
    (點擊左上方藍色字體加關注,新人專區驚喜等著您~)GTA5 坦克
  • 中美坦克差距有多大?和M1A2比數量差太多!發展刻不容緩
    坦克是一種具有強大火力、堅固防護和快速機動能力的履帶式戰鬥車輛。自坦克誕生起,這種武器就經歷了世界上幾乎每一場戰爭,並屢屢發揮關鍵作用。但進入21世紀以後,坦克的戰場價值卻受到了人們的諸多質疑:第一,由於武裝直升機和各型精確制飛彈藥的發展,對坦克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大;第二由於坦克的重量過大,無論是戰役機動,還是戰略投送等方面都有諸多不便。
  • 現代坦克雲集 《最後一炮》9月11日開放內測
    現役中系 全新裝甲團展示大國風採  歷史與現實交織,《最後一炮》還原了從中國59式、69式、79式、80式到現階段96A型等眾多現代坦克。囊括了中國陸軍從第一代到第三代主坦的重要載具型號,堪稱中國現代坦克的百科全書,帶給玩家全景式的裝甲研發體驗。而除了紅色裝甲的中流砥柱——主戰坦克外,《最後一炮》還完整還原了現役裝甲車、步戰車、防空戰車等多類型載具,如知名的02輪突、BK1990、92步戰、03步戰等,多角度立體化展示中國強大的陸軍軍備。
  • 世界十大坦克排名中國99A排名驚人
    第十名:印度阿瓊MK2阿瓊MK.2型是原來阿瓊主戰坦克的改進型號,是與以色列國防公司合作一同開發的,共進行了13項重大改進。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第一代阿瓊已在2004年開始進入印度陸軍服役,但它並沒有打動陸軍而是責令對其戰鬥力需要繼續改進。新的阿瓊MK.2型相比它的前身擁有更好的防護,火力和機動性。阿瓊MK.2型的試驗開始於2012年。
  • 瞄準中國99A坦克?美軍裝備最新型M1A2,多項改進顯著提高戰鬥力
    ▲美國M1A2C主戰坦克進行地面高速行駛(圖片來源於:網絡)從前些年美國陸軍主戰裝備發展的規律來說,雖然其在冷戰時期曾有過許多不錯的裝備發展規劃,但由於前蘇聯的解體,導致曾一度陷入"天下無敵手"的美軍在其陸戰裝備的發展上的熱情早已不如當年
  • 美軍M1A2誤擊事故,直接暴露出背後的實力!幸虧我國還有99A
    在這件事中有人看見了美軍基層士兵的能力問題,而有的人卻發現了美軍背後的強大,不過幸好,我國還有99A。▲美國陸軍在訓練中發生事故美軍一輛M1A2坦克在訓練中誤將2.6千米的友軍坦克當成移動靶,直接開火射擊造成人員重傷。
  • 美軍M1A2 SEP v2坦克首次亮相 裝備主動防禦系統
    該型坦克是目前「艾布拉姆斯」系列最新型號,配備了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研製「戰利品(Trophy)」主動防禦系統。就是坦克炮塔兩側靠後的部分,那個綠色的組件。該系統由4個EL/M-2133相控陣雷達、2個攔截彈發射器和再裝填系統組成,可以攔截敵方發射的飛彈和火箭彈。
  • 印度版紅箭12兩次試射成功,印軍迷歡呼:再也不用怕中國99A了
    怎樣天天看《踢館》?
  • 中國99A坦克性能被贊世界第一,1.5公裡外輕鬆擊穿M1A2坦克
    雖然中國在今年研發了諸如殲20、055驅逐艦等先進的海空裝備,但要說起解放軍相對美軍更佔優勢的領域,很多人都會把票投給陸軍,要知道在很多外國專家眼中,中國陸軍的實力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其中中國先進的主戰坦克更是讓人畏懼。
  • 【遊民星空】《最後一炮》評測:畫質逼真 國產主戰坦克全系登場
    《最後一炮》將現代戰爭體系中的坦克、裝甲車、火力支援車等元素都糅合進了遊戲當中,所有載具均可六大升級部件的設定使得載具DIY玩法異常豐富。多層級物理擬真演算再加上實時動態的光影、天氣等系統都最大限度的還原了真實戰場環境,而戰鬥節奏簡潔明快,操作手感痛快流暢也是《最後一炮》給人最直接的感受。不過話說千遍不如一看,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瞅瞅遊戲究竟如何吧。
  • 「第三世界神器」——RPG-7火箭筒
    美國《洛杉磯時報》曾這樣評述說:伊拉克反美武裝手中這種最常見的火箭助推榴彈發射器,已經不斷對美軍構成死亡威脅。巴格達郊外一條道路也因為經常被持有這種武器的反美武裝「光顧」,而被美軍士兵稱為「火箭助推發射器之路」。而這款火箭助推發射器,就是有著「第三世界神器」之稱的,前蘇聯研製的RPG-7火箭筒。
  • 「陸戰之王」之美軍M1A2主戰坦克
    2004年排名是:美國M1A2SEP「艾布拉姆斯」榮獲「世界最強坦克」;第二位是以色列「梅卡瓦」-4型坦克;第三位是日本90式坦克;第四位是德國最新式「豹」-2A6坦克;第五位是英國「挑戰者」-2型坦克。
  • 「戰利品」坦克主動防禦系統,打RPG如拍蒼蠅!
    以色列全民皆民,不乏陽光燦爛的坦克大妞,BUT,RPG無眼。以色列國防部決定採購數百套「戰利品」坦克主動防禦系統(單價約30萬美元),全面裝備以色列國防軍的梅卡瓦IV型主戰坦克和獵豹(Namer )重裝甲車(總合同金額可能高達1.3億美元)。
  • 日本現役74式坦克被吊打!體驗《最後一炮》「一萬種死法」
    日本現役74式坦克被吊打!《最後一炮》高精度還原史上最大規模的中國現役坦克,包括96A、99式等知名主戰裝備都登陸戰場。
  • 經典模式丨反坦克炮的運用
    最早的反坦克炮是沒有「遺言」的,只是一個蹲在後面隔三差五打一炮的憨憨,這一炮固然猛,但如果前線被克制的劣勢較大,依舊無法幫助推線,該被推回來還是得被推回來,還順便拆個50金幣的反坦克炮。而現在,新的「遺言」能造成300點反機械傷害,雖然範圍只有10,但凡是被包含在內的陸軍單位,除了炎晶獸王或者地蟲這一類召喚物以外,只有肉盾型生物單位可以活下來,後排的輸出型單位是絕對扛不住的。常見的生物後排輸出是無法扛得住這300傷害的。
  • 48年磨一劍的「阿瓊-MK1A」坦克終於列裝,是99A的對手嗎?
    當然,在使用定裝式彈藥的情況下,坦克炮理論上可以更方便地設計APFSDS的穿甲體,比如美軍經典的、採用了DU穿甲體材料的M829系列穩定脫殼穿甲彈,但「阿瓊-MK1」的這門定裝彈藥線膛炮最後研發了個寂寞:DRDO弄了二十多年,到2010年左右終於研發出了自己的APFSDS,至於穿甲能力根據DRDO展板上的官方說法,大概是2000米距離上300mm/RHA,法線角為90度,這水平大概也就能打穿Z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