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手華為mate9。不寫評測文了,寫篇點評吧。
由於華為誇大其實的宣傳和愛國營銷、華為水軍(海軍)的低劣表演和招黑,以及國內各類黑子橫行等原因,對華為的這一新旗艦,還是很有必要給出一個客觀的評價。
這部華為旗艦機看上去賣點多多,麒麟960、二代徠卡雙攝、基於android7.0的emui5.0、華為閃充等等,都是華為首發。然而實際體驗下來……
先說結論吧:性能不錯但也沒有華為吹的那麼牛,外觀做工尚可,屏幕無優勢,拍照有優點有不足,續航一般充電快,新系統不乏亮點也有bug,性價比一般但離奇的是難找到對手。總之,,亮點不是很突出(相對這個價位來說),槽點也不突出,屬於綜合各方面來看比較均衡的機型,給個四星吧。
1、性能
最新的麒麟960終於補齊了過去的短板,如gpu、對ufs的支持、內置全網通等等,基本上可以堵住技術黑的嘴了。補齊短板,這或許就是最重要的。根據網上評測結果,對比驍龍821,應用打開速度稍快,遊戲性能不及。總體上應該是大致與驍龍821持平,不能期望太高,若是對上明年的驍龍830/835估計會輸的很慘。華為可別得意,還得加緊提升工藝製程。
2、外觀做工
屏佔比大是mate系列一貫的優勢。不過,黑邊還可以更窄一點,背部塑料貼片還可以色差更小一點,重量可以再輕一點。其它方面算是對得起這個價位吧。
3、屏幕
參數無驚喜,實際顯示效果尚可。默認色溫一如既往地略偏冷,好在可以調節。自動亮度表現還比較準,調節也比較及時。在大猩猩五代都出來的當下,還用大猩猩三代玻璃,進一步降低了屏幕逼格,對這個價位的旗艦機而言,這樣的屏幕規格讓人略感失望。
4、拍照
二代徠卡雙攝作為主要賣點,不再延續中庸的表現,而是有了比較鮮明的優缺點。優點是:色彩表現很不錯(鮮豔和柔和模式下),虛化增加了一些可玩性,設置選項豐富且便於交互,二倍變焦有一定的實用性,鏡頭畸變控制良好,拍視頻的效果不錯。
缺點:弱光下噪點比較明顯,雙攝相比單攝的弱光表現提升,大概只有半檔iso的效果,優勢不比大光圈明顯;鏡頭抗眩光差,暗角較大,似乎有點對不起徠卡的名頭。
其他方面,測光和對焦表現還可以;拍照啟動速度較快。
前置攝像頭亦是優缺點鮮明——在光線好時細節和色彩表現都很不錯;在光線較差時噪點爆發,純淨度下降,基本不可用。
5、續航
無論是純待機,還是上網和播放視頻,都感覺不到比其他機型更省電,重度使用必然一天一充。似乎是沒有對齊喚醒機制,影響待機表現。
優點是有超級省電模式,充電速度快。
6、系統
emui5.0的進步很明顯,功能豐富程度甚至超越miui8,很多細節方面也考慮得足夠周到。比如指紋識別,就可以實現多種功能。
相比miui8,emui5可以說互有勝負。但華為的進步是如此顯而易見,而小米卻受困於設計上的搖擺和對推送廣告的執迷,進步總是被負優化所抵消,甚至形成倒退。
但可能是android7.0的緣故,部分app適配的不好,最困擾的就是微信小視頻完全殘廢。其它小bug也已知有好幾種,如偶有wifi斷流、app瞬間假死等。此外據說谷歌框架裝不了,對部分用戶是有影響的。
7、性價比
今年的note7爆炸,iphone7系列缺驚喜,小米在搖擺中迷失,魅族和高通鬧掰,因此mate9十分幸運。在亮點並不太突出,黑科技有限的情況下,mate9儘量做到了均衡,無致命槽點。儘管性價比不高,但在三千到四千這個價位區間,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四千以上的價位,對於非果粉來說又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呢?(再度沉痛悼念boom7)
騰訊數碼一篇「5大理由說服你買mate9」的疑似軟文,列出的理由包括大屏、攝像頭、性能、android7、續航等。在我看來這五點都不是真正的理由。買mate9的五大真正理由是:
(1)note7爆炸;
(2)iphone7設計保守;
(3)小米的搖擺和偏科;
(4)ov(oppo&vivo)的品牌形象(廠妹機);
(5)魅族拒絕高通的自宮大招。
或者說,買mate9的理由就是——在均衡無短板手機意外出現空檔的時期,mate9幸運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它本應是最優選擇之後的次優選擇,卻陰差陽錯地成了暫時最好的選擇。
至於mate9pro就不多說了,為這個曲率不大(被諷為2.6d)、無獨特功能(如側邊劃出快捷應用)的曲面屏多掏800塊錢,得先充值信仰才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