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罷賽支持威斯康辛示威...與射殺示威者的17歲少年

2021-02-18 在費城

美國威斯康辛州的抗爭與各方亂鬥,8月25日晚間爆發了血腥的一頁——在基諾沙市中心的法院示威對峙現場,一名17歲的「武裝民兵」凱爾.裡特豪斯(Kyle Rittenhouse),竟然手持半自動步槍朝示威群眾開火,當場殺死2人、重傷1人後,趁亂逃亡。圖/路透社

「不要再來了...你們的民兵遊戲,正在摧毀這個社會!」美國2020年的種族與警察暴力衝突,再度於威斯康辛州的基諾沙市(Kenosha)火爆重演。23日,29歲的黑人男子布雷克(Jacob Blake),因拒絕盤查而遭警察從背後抓住,並於極近距離內連開7槍,打碎脊椎與腹腔。此一爭議事件,迅速重燃了「佛洛伊德(George Floyd)警暴致死案」後的社會憤怒;交織各種抗爭、反抗爭與警方鎮壓的近距混戰,也讓基諾沙陷入了暴力失控的瘋狂局面。之中,甚至有17歲的「外州少年」武裝北上,聲稱自己是「守護公署」的愛國民兵,進而朝街上開火射殺示威者,造成2死1重傷後逃亡。目前該名少年已被逮捕,但不同政治立場的美國媒體竟為了「極右民兵」或「救國少年」的事件人設,而再度陷入嚴重撕裂與對抗的社會衝突。

基諾沙的多方亂鬥在連日升級後,已於周三夜間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之中,除了威斯康新本地的緊張衝突外,已經打入季後賽的NBA球隊——密爾瓦基公鹿隊——26日也因基諾沙衝突而宣布「罷賽」。

公鹿隊之所以受到基諾沙事件的心理衝擊,是因為其主場密爾瓦基也在威斯康辛州;而且人口10萬的基諾沙市,即在密爾瓦基都會區南方,是密西根湖西岸、銜接密爾瓦基都會區與芝加哥都會區的中間地帶。因此在自家後院嚴重衝突的當下,公鹿隊的選手們才會認為:「在競賽之前...更該優先關注不斷重演的種族不公與社會不義。」

公鹿隊拒絕比賽後,波士頓塞爾提克、多倫多暴龍與洛杉磯湖人也都先後響應,並以「支持反種族歧視與反警暴」為由,集結了更多球團與球員的壓力,直接迫使NBA官方緊急宣布「季後賽延賽」——這也是NBA官方與球員們,對聲援BLM運動所發出過的最強烈表態。

威斯康辛州基諾沙市(Kenosha)的黑人男子布雷克(Jacob Blake),遭警方開槍打傷事件,重燃社會憤怒。圖為25日,基諾沙一輛警車遭縱火。圖/路透社

基諾沙事件的引爆點,是29歲的黑人市民布雷克,23日下午與當地警察發生的執法爭議事件。根據檢方的時間資料,當時警方是接到一名女性的報案,舉報與之有口角的布雷克非法入侵。警方到場之後,據報判斷布雷克是在調停兩群女性熟人的口角糾紛,但警察與雙方交涉細節過程不詳——因為基諾沙警察的身上,「因故」沒有依規定配戴隨身警務攝影機——僅知布雷克出現拒捕動作,並在警方電擊槍阻止行動未果後,大步而緩慢地試圖走回自己的汽車駕駛座上。

布雷克拒捕的最後身影,同時也被附近街坊以手機錄影:影片中,布雷克步履蹣跚地繞行車頭,而兩名基諾沙警察則高舉手槍尾隨在後。過程中,布雷克並沒有聽從警方的指示配合盤查,反而直接開了車門要上車——不料在開車門之後,大步向前的警察卻從背後抓住了布雷克的汗衫,並在十幾公分的極近距離內,從布雷克的背後朝胸腔、腹腔連開7槍。

檢方事後確認,布雷克在拒捕的時候,身上並沒有攜帶武器,可是他的車上確實「放有一把刀」。但資訊衝突還有待驗證的是,警方雖然在開槍後當場大吼「把刀放下!把刀放下!」,但旁邊的目擊者卻也同時大喊「亂開槍!他根本沒拿刀!」;同時,布雷克打開車門後就隨被警察的7發子彈給擊倒,但如他現場所說,他車上確實有他3名驚恐不已的幼子。況且布雷克是否真的來得及拿刀?或根本已碰到刀?在警方執法沒錄影錄音的狀態,當前調查仍無法釐清。

根據《USA Today》的說法,基諾沙政府與警局高層早已在2017年就已下令「警察執法必須裝備隨身攝影機」。但直到布雷克的7發子彈前,各基層分局卻都以「招標不順利」、「經費不足」、「安全顧慮」、「使用教範不明」為由而消極迴避。因此全案也就在極大的爭議與混亂中,成為自明尼亞波利斯黑人市民——喬治.佛洛伊德警暴致死案——又一起引爆強烈民怨與種族衝突的社會對抗事件。

布雷克(圖右)因拒絕盤查而遭警察從背後抓住,並於極近距離內連開7槍,打碎脊椎與腹腔。圖/美聯社

儘管布雷克在送醫後驚險救回一命,但脊椎神經被重創的他卻是下半身重傷癱瘓,「除非有奇蹟發生...否則他一輩子都站不起來了。」相關消息隨後觸發了基諾瓦市的全城抗爭,但這一波新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卻迅速引爆成不同立場的混亂惡鬥,和平示威者、衝撞法庭者、趁火打劫者、極右派份子、反BLM抗爭民兵、地方社區警察、州立鎮暴警察、威斯康辛國民兵、川普派來的聯邦武裝警力...所有人全都彼此互鬥打成一團。

由於布雷克事件的發生時間點,正逢美國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與總統川普的連任提名儀式,各種政治指控與情緒,也就更隨先前多案的堆疊與大選氣氛刺激而更為激烈。之中,以川普為首的保守派輿論,繼續譴責民主黨——包括選戰對手拜登,以及威斯康辛州長、基諾沙市長——的陰謀煽惑與執法無能。而民主黨陣營則繼續譴責川普的認知錯亂與「暴君態度」,才是不斷撕裂社會衝突的國家亂源。

但各方亂鬥的問題,卻在8月25日晚間爆發了血腥的一頁——因為在基諾沙市中心的法院示威對峙現場,一名17歲的「武裝民兵」凱爾.裡特豪斯(Kyle Rittenhouse),竟然手持半自動步槍朝示威群眾開火,當場殺死2人、重傷1人後,趁亂逃亡。

殺人後逃跑的裡特豪斯,隨後在8月26日在伊利諾州被捕,目前檢方已準備對其控告「一級謀殺」的刑事重罪。但裡特豪斯的爭議,卻因此擴大延燒成為基諾沙抗爭的「另一新戰場」。

圖左為街坊以手機錄下,布雷克在被警方開槍射擊之前,準備打開車門的瞬間;圖右則為25日晚,手持半自動步槍朝示威群眾開火,當場殺死2人、重傷1人的17歲的「武裝民兵」凱爾.裡特豪斯(Kyle Rittenhouse)。圖/Twitter

檢方表示,17歲的裡特豪斯是伊利諾州北境城鎮安條克(Antioch)的居民。特別持槍北上的他,雖不是基諾沙市民、也不住在威斯康辛州,但安鎮卻基諾沙很近、同屬於大芝加哥都會區的邊郊地區。

根據裡特豪斯的社群資料,年輕的他自稱是「地方武裝鄉勇」,因為看不過「BLM暴動敗壞社稷」才持槍而出,試圖「維持正義、守護社區秩序」。目前已知裡特豪斯等人,是「外地自主增援」的武裝民兵,但他們除了在基諾沙市自行設置檢查站、社區武裝哨外,也多在警民對峙的街頭與地方抗爭居民發生衝突。

《美聯社》表示裡特豪斯在社群網路上,不斷上傳「現場直播」,內容包括保守派民兵團的街頭守護,甚至還有基諾沙警察主動遞來飲料,比贊感謝這群武裝民兵「謝謝你們來幫忙!基層警察們都很感激這份心意...」但最誇張的是,這批保守派鄉勇的街頭錄影中,竟然還錄下了裡特豪斯開火當街殺人的畫面。

「砰!砰!砰!...糟糕,我好像打死人了。」在影片中,開火的裡特豪斯被錄到這一聲。根據目擊者對《美聯社》的說法,周二深夜一批無武裝的和平示威者,正沿著市中心街道沿街唱歌喊口號,但在接近法院大樓時,一陣槍聲卻朝示威群眾掃來,接著眾人就看到手持長槍的裡特豪斯,向人群驚恐衝鋒。

「有人倒在血泊之中失去呼吸心跳,接著那個扛著大槍的小子就跑出來....大家氣得要上前抓兇手,結果這傢伙竟然繼續朝人群開槍!」

遭到裡特豪斯重傷的民眾。圖/路透社

在明尼蘇達、亞特蘭大與波特蘭的抗爭事件中,各種保守派武裝民兵的「跨州增援」,已成為美國社會反BLM運動派系的另一種常態。圖為25日,基諾沙街頭一群持槍、身分不明的群眾。圖/路透社

在目擊者影片中,持槍逃跑的裡特豪斯一度被衝上來的示威者撲倒,但制伏過程中倒在地上的裡特豪斯卻再度朝示威者開火,槍彈擊中其中一人胸口與另一人的手臂。接著裡特豪斯才又爬起身來,逃回伊利諾州躲藏。

裡特豪斯隨後在8月26日下午以拒捕通緝犯的身份被逮,預計他會被指控「一級謀殺」在周五出庭。但關於這種「網路鄉民民兵」的爭議風氣,威斯科辛州警與地方社區領袖卻都嚴肅呼籲:「請不要繼續惹事生非...你們上街只是火上加油!」

事實上,除了裡特豪斯這種「網路鄉勇」外,在明尼蘇達、亞特蘭大與波特蘭的抗爭事件中,各種保守派武裝民兵的「跨州增援」,已成為美國社會反BLM運動派系的另一種常態。儘管絕大多數的意見,都認為這種擁槍自重的武裝民兵團,只會加劇美國社會「內戰化」的暴力事態,但像是這次的裡特豪斯事件,在保守派傳媒中卻也出現了爭議的辯白言論。

像是美國《Fox News》的保守派名主播塔克.卡森(Tucker Carlson),就驚人地對於「殺人少年」裡特豪斯抱持了同情的態度:

「他們才不真的在意人命,如果你寧可放縱趁火打劫,那麼釀成謀殺不是很合理的事嗎?真正令人吃驚的是,我們的社會與政治人物到底是怎麼了——在面對各種暴動犯罪的橫行的時候無動於衷?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挺身而出,才會讓這個17歲的小孩子拿槍上街,承擔你們這些大人不願面對的責任與義務!」

然而卡森的發言卻很快地引發全美輿論的譁然,極大量的投訴電話也湧入《Fox News》要求電視臺開除卡森:「這不僅只是法西斯的思考邏輯了,這種人竟然在歌頌當局殺人的暴行?這才是最令我吃驚而作惡的事!」

絕大多數的意見,都認為擁槍自重的武裝民兵團,只會加劇美國社會「內戰化」的暴力事態,但像這次的裡特豪斯事件,在保守派傳媒中卻也出現了爭議的辯白言論。圖為基諾沙市警察局外的抗議民眾。圖/路透社

相關焦點

  • 「殺一個白人來解氣報仇」,19歲黑人少年怒砍白人七刀,種族仇恨已深入骨髓!美國正在爆發「黑白大戰」!
    據ABC報導稱:8月30日晚,川普支持者車輛的車隊開入市中心時,示威者紛紛向車內投擲雞蛋為避免不必要的騷亂,防暴警察蜂擁而至開始逮捕這些作亂的極端分子。在雙方暴力蔓延時,爭執的人群中突然出現了兩聲槍響,一名男子突然倒在了地上。等警察趕到時,被襲擊者因胸部重傷搶救無效,當場就去世了。據知情人透漏,這名傷者是一個極右翼團體,但卻是川普的鐵桿支持者。為此,川普還在特推上為這名鐵桿粉絲,單獨發了推文並祝福:「一路走好」。
  • 家屬證實 緬甸20歲頭部中槍女示威者成首位死亡案例
    緬甸民眾反對軍事政變的示威已經進行了兩周的時間,20歲女示威者兌凱(Mya Thwe Thwe Khaing)2月9日在首度內比都示威期間頭部中槍
  • 示威者佔領國會,彭斯確認拜登當選,川普:我們永不退讓
    他在演講中還對支持者說,一會兒他會和支持者一起去國會山,向那些站出來反對美國大選結果「鬥士」們表達支持。川普重申了有關選舉的錯誤說法,這些說法煽動了一群抗議者衝進國會大廈。川普稱:「我們將繼續努力,確保只計算合法選票。雖然這代表了總統歷史上最偉大的第一個總統任期的結束,但這只是我們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鬥爭的開始。」
  • 白俄羅斯人民大規模抗議示威視頻集
    除此之外,白通社刊文稱,盧卡申科還回答了一些工人有關住房建設以及多子女家庭支持等方面的問題,盧卡申科強調,他的政府已經為此做了不少工作,將繼續執行現有政策。「講到底,我是對你們所有人負責的,即使你們不想要我。」盧卡申科對工人們說道,「我不想和你們發生衝突,因為我並不需要它。除非你殺了我,否則不會再有選舉。」
  • 16歲男生被判入更生中心,佔旺女村長囚46月
    署理總裁判官蘇惠德早前引用《裁判官條例》修訂控罪,裁定剛滿16歲少年有意圖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及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罪成,昨日判處被告進入更生中心。綽號「佔旺女村長」的畢慧芬涉嫌參與旺角示威騷亂,被傳媒拍攝到曾協助其他示威者挖掘磚塊,以及向火堆投擲物件,早前被裁定2項暴動罪成,今在區域法院被判囚46個月。警方當場從被告身上搜出的整套裝備。
  • 初步調查結果出爐.示威引發槍擊事件造成2死1傷.
    NBA公鹿罷賽抗議詹皇推文:需要改變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主場離槍擊現場不遠的NBA密爾瓦基公鹿隊罷賽表達抗議,而NBA與球員工會不久後宣布,26日晚上的3場季後賽延期舉行。公鹿隊教練巴登霍澤(Mike Budenholzer)在球隊決定罷賽前就表示,希望持續為種族不公抗爭。
  • 17歲川普支持者、警察崇拜分子在抗議活動中射殺兩人
    裡滕豪斯的律師林伍德說,這名少年的槍擊行為出於自衛(act in self-defense)。錄像顯示,槍手在聽到槍聲之前被人追到一個二手車停車場,該人躺在那裡已經死亡。然後,槍手跑到街上,幾個人追著他喊,他剛剛開槍打了人。又有幾個人靠近他,他跌跌撞撞地開了槍,兩人死亡,第三人受傷。
  • 旁觀美國示威,港媒感慨:美雙重標準暴露無遺
    不少港媒感慨,反觀一眾美國政客力撐香港暴力示威者,「雙重標準暴露無遺」。美國近日來的示威活動愈演愈烈。香港輿論注意到,去年以來對「修例風波」指手畫腳、將黑暴美化為「和平示威者」的川普當局在國內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以強力執法應對示威。
  • 馬克龍呼籲歐盟行動起來支持白俄羅斯示威民眾 俄羅斯稱「準備軍事介入」
    白俄羅斯聲勢浩大的反政府示威周日持續,路透社現場記者稱,至少有20萬民眾聚集在明斯克街頭,向被指靠舞弊贏得大選的總統盧卡申科施壓;而盧卡申科周日再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俄羅斯表示「準備軍事介入」。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發推呼籲歐盟行動起來支持白俄羅斯示威民眾。法新社消息,馬克龍周日在推特上發文,呼籲歐盟行動起來,支持連日來舉行示威抗議反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連任的民眾。路透社報導,白俄羅斯民眾示威已持續一周。白俄羅斯反對派支持者指控掌權已26年的盧卡申科是靠舞弊贏得9日總統大選。至少有2人在鎮壓行動中喪生,並有數千示威者被捕。
  • 中美洲爆發大規模示威,痛斥政府忘恩負義、支持美帝
    正當美國捆綁美洲國家組織和大部分歐盟國家一起聯手在國際範圍內全面碾壓南美國家委內瑞拉,逼迫該國當選總統馬杜羅給反對派領袖瓜伊多讓位的時候,中美洲小國海地突然爆發大規模反政府反美示威活動,示威者喊出驚天口號:
  • 國民警衛隊進入費城,市長肯尼電話勸退示威者,河對岸警方主動參與抗議遊行
    - 市長肯尼通過議員手機直接對話示威者。    - 消防部門周六當天接到856個急救和消防電話。    - 費城警方兩天內逮捕至少355人。    - 「蝙蝠俠」出現在示威遊行現場。    - 費城前市長雕像將被搬離市政服務大樓。    - 西費城小哥主動分發口罩和手套。
  • 16歲、31歲、46歲——三代非裔美國人當街激辯
    當地時間6月1日,遭暴力執法致死的喬治·弗洛伊德的弟弟,特倫斯·弗洛伊德(Terrence Floyd)首次來到哥哥遇害現場參加悼念儀式,並向抗議示威人群發表演講,呼籲不要付諸暴力,應改變抗爭方式,用手中的選票說話。
  • 川普稱將以最兇惡的狗和最兇狠武器對付示威者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於暴力執法的白人警察之手,民眾的怒火已經燒向白宮。「我在裡面(白宮)注視著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感到無比的安全。」他還表示,如果抗議者衝破了白宮的圍欄,「迎接他們的將是最兇惡的狗,以及我所見過的最兇狠的武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統計,目前抗議示威已席捲全美22個州的32個城市,以及首都華盛頓特區。
  • 血染的歷史:泰國歷史上最大反政府示威
    紅衫軍認為,2008年下議院總理選舉中,時任陸軍總司令的阿努蓬••保津達向部分政黨和下議院施壓,導致這些原先支持為泰黨的小政黨倒戈選舉阿披實為總理。這也成為紅衫軍反對阿披實政府的一個理由。2006年軍事政變後,泰國北部和東北部他信的支持者,通過分散的集會活動表示對他信政府的支持。
  • 緬甸軍事政變抗議持續 示威者稱不會接受軍方「無理奪權」
    緬甸軍事政變後的示威持續,反對軍方發動政變的示威者在最大城市仰光街頭示威,要求釋放被捕的民選政府官員,包括領袖翁山蘇姬。在緬甸軍方奪權上臺近一周後,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周六(2月6日)爆發了自軍方發動政變以來規模最大的抗議遊行,數以千計的人們走上街頭譴責政變,進行周末持續第二天的抗議活動,要求軍方釋放民選領導人翁山蘇姬。
  • 美國示威蔓延到英國,右翼分子在倫敦被黑人狂揍!
    據報導,6月13日倫敦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並且引發了反種族歧視示威者、右翼示威者和警察的三方大戰,最後導致100多人被捕,多人受傷。當一大堆支持「黑人命也是命」(BLM)的支持者在13日上午10點聚集在海德公園示威時,另外一群人也聚集在議會廣場,他們聲稱在那裡保護英國的遺產。
  • 示威者:我要找你「主子」談談!擴大遊行!
    任何示威群體,都不應該成為衝突方。政府,會與民眾對話,並且有解決問題的決心。」「示威者提出質疑可以啊,但有話好好說,要在法律框架內解決問題。」反政府隊伍「解放青年團」是這麼說的,10月26日下午17:00,希望大家做好準備,從曼谷Samyan路口出發前往德國駐泰大使館抗議示威。「我們要去德國那告巴育!」
  • 【圖集】9月21全國示威日 黑衫軍與紅衫軍分庭抗禮
    8歲至12歲的孩子們也參加黎剎公園抗議活動。儘管下雨,反政府示威者仍然繼續抗議。除了抗議人群外,多名杜特地支持者也於孟屢拉集聚以示對總統的支持。有的挺杜特地的群眾身穿紅衣,在馬尼拉市米蘭達廣場(Plaza Miranda)集會,訴求是「支持掃毒」以及「繼續改革」。運輸組織Piston也於周四進行了抗議集會,抗議淘汰車齡15年及以上的集尼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