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日俄羅斯」網站報導,11月13日,俄羅斯海軍最新型護衛艦——20385型護衛艦首艦「轟鳴」號已經抵達北方艦隊白海基地,即將開始進行國家測試。
「轟鳴」號護衛艦
(圖源:Naval News)
20385型護衛艦是俄羅斯海軍最先進的一型輕型護衛艦,排水量超過2200噸,搭載有一門76毫米艦炮,以及28單元垂直發射裝置和2座AK630近防炮。相比小巧的噸位而言,20385型護衛艦的火力顯然比外表兇猛得多。
此外,20385型護衛艦還設置有機庫,可以搭載一架卡-27直升機。對於這樣一艘輕型護衛艦,這可謂是豪華配置了。
20385型護衛艦
(圖源:Naval Technology)
20385型護衛艦全長106米,艦寬13米,但最大航速僅有27節,稍遜於056型輕型護衛艦,更是遠低於美國的瀕海戰鬥艦。不過,作為一種近海巡邏、防禦、反潛、支援地面部隊的小型艦艇,這樣的航速也已經足夠。20385型護衛艦預計將建造4艘,隨後轉為建造更先進的20386型護衛艦。
「口徑」巡航飛彈
(圖源:Wikipedia)
20385型護衛艦的火力配置多樣化,具備反潛、防空、反艦和對陸攻擊等功能。目前,20385型護衛艦可以發射「口徑」巡航飛彈,對敵軍艦艇或地面目標進行打擊。但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透露,未來20385型護衛艦將進行改造,具備發射「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的能力。
3M22「鋯石」高超音速飛彈
(圖源:globalsecurity)
3M22「鋯石」高超音速飛彈是俄軍最新型的高超音速武器,使用超燃衝壓發動機作為動力,最高速度達到8馬赫。根據俄羅斯空天軍相關人員透露,「鋯石」飛彈已經於2017年進入俄軍服役。
由於其較小的尺寸,「鋯石」飛彈可以在用於發射「口徑」巡航飛彈的垂直發射裝置中發射,因此在未來可以廣泛使用在俄軍各式作戰艦艇上,而不需要進行複雜的改造。目前,「鋯石」飛彈計劃安裝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和未來的「哈士奇」級核潛艇上,而20385型護衛艦也將搭載「鋯石」飛彈。
正在鋪設龍骨的「轟鳴」號
(圖源:Naval Technology)
不過,該艦的建造和實驗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進度多次推遲,本次的國家測試也從今年8月推遲到了11月。20385型護衛艦的首艦「轟鳴」號於2012年開工,2017年下水,建造過程持續了整整5年,測試也持續了3年。
正在安裝發動機的「轟鳴」號
(圖源:Naval Technology)
最初,20385型護衛艦計劃裝備德國MTU柴油機。但隨著烏克蘭內戰的爆發,德國切斷了對俄羅斯的武器供應,20385型護衛艦隻得改用俄羅斯國產發動機。這一問題大大影響了該艦的建造工作。
對於這樣一艘2000多噸的小船,這樣漫長的實驗建造周期無疑是十分漫長而拖沓的,這也是俄羅斯海軍衰落的一個縮影。相比其他艦艇而言,「轟鳴」號的建造過程已經相當「順利」了。
「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
(圖源:Wikipedia)
例如俄羅斯海軍寄予厚望的22350型飛彈護衛艦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早在2005年就已經開始建造,預計在2009年下水,2010年服役。但隨著建造與測試的拖沓,直到2018年,「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才正式進入俄軍服役。
(圖源:Naval Technology)
而俄媒提到20385型護衛艦的多用途能力,其實也是出於俄羅斯海軍缺乏現代化作戰艦艇的原因。為了滿足不同的任務需要,20385型護衛艦必須同時具備不同的作戰能力。相比之下,美國海軍就並不那麼重視單艦性能,而是在艦隊中混編負擔不同任務的特化艦船,通過多艦之間的配合達成作戰目標。
(圖源:reddit)
不過,20385型護衛艦也是俄羅斯海軍對未來輕型護衛艦的設計理念、建造模式的一次嘗試和探索,能夠為造船工業積累寶貴的經驗。對於將來20386型護衛艦,以及其他後續艦艇的建造,是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的。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