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7年前就計算了臺海戰爭的經濟成本

2022-01-10 楊帆評論

17年前我就計算了

臺海戰爭的經濟代價與對策

 

楊帆教授2003年估算臺海戰爭我方的經濟損失,在《國防經濟》發表。

假設解放軍或直接佔領,或封鎖海峽,海空交戰,打擊軍事目標,都會受到美國的直接阻撓,避開直接軍事對抗不談,我們必定會受到美國及其盟友的經濟封鎖與制裁,我們也會封鎖臺灣海峽。其經濟代價有多大?

1.  2004年中國GDP 12萬億人民幣,1.4萬億美元,

為全世界第七大經濟體。設GDP年增7%,2009年GDP達16.8萬億元人民幣,折為22900億美元,增88%,按美元計算比人民幣多增長28個百分點。預計人民幣升值25%,2009年

1:6.5,折算為2.4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為第二大經濟體,當時美國GDP是10萬億美元。

2. 中國經濟發展嚴重依賴進出口

(1)外貿依存度:假設出口增長率15%,2005年外貿順差年5000億美圓,外資年淨流入1000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10000億美圓,外貿依存度為50% 左右。

(2)對美國資金技術依賴性越來越強,1998年從美國進口機電產品94億美元,佔從美國進口的55%。

3. 嚴重依賴世界資源

2003年鋼鐵消費佔世界1/4,煤炭1/3,水泥1/5,中國消費了世界資源20%,1985年只4%。

未來我國經濟發展需要多少資源?

(1)土地:每年城市化提高一個百分點,3000萬農民進城,每人佔地1.23畝,2015年城市化率從40%提高到45%,增加3億城市人口,佔耕地2.5億畝。共19億畝耕地,其中9億畝優質耕地,將被用去許多。全國現建設用地2500萬公頃,開發區6015個,總面積3.54萬平方公裡。2003年在建3500個開發區,36000平方公裡。1996年以來佔一億畝耕地,擠出4000萬農民,只給1%的人以城市戶口;

(2)糧食:發達國家人均年1000公斤,亞洲500公斤。2015年中國進口糧1.5億噸,世界貿易總貿易量才2億噸;

(3)鋼鐵:我國鋼產量2.3億噸,汙染嚴重,原料60%依靠進口。農民進城每人消費2噸鋼,每年3000萬人進城增加6000萬噸鋼。2015年人均半噸鋼,14億人需7億噸;

(4)礦產:人均GDP1000美圓,是礦產消耗高速增長期,中國13年以來礦產消耗翻兩番。2003年鋼產量2.5億噸,進口1。5億噸鐵礦砂;14億噸要進口鐵礦砂10億噸,目前世界產量是7億噸;

(5)電力:美國發電量8億千瓦,中國4億,其中3億火電,用煤8.6億噸。2020年9.7億千瓦,用30億噸標準煤。未來清潔能源只佔5%,只能依靠水電與核電;

(6)世界石油可貿易量16億噸,發達國家人均消費石油1噸,美國4噸,日本2噸,10年來中國石油消費量年增6.7%,國內產量年增1.75%,2003年淨進口7680萬噸,50%來自中東;23%來自西非;15%來自東南亞。

未來10年進口年增10%,2010年進口15000萬噸,2015年人均1噸要14億噸,進口12億噸,相當於世界3/4貿易量。國家石油儲備沒建立,國際資本操縱石油價格,很快突破每桶40美元;

(6)水:發達國家最低限度人均180立方米,俄羅斯130,日本100,北京34,廣東120。西部農村年均生活用水2立方米。每噸鋼材耗水300噸,國際水平是6噸。農民進城消費25倍的水。生產一噸糧食需要1000噸水。缺水將成為北方城市發展最大障礙;

(7)環境保護:大範圍環境退化難以遏制,新汙染複合型更嚴重,只能把汙染控制在目前水平上;

4. 外商撤資制約重大決策:2009年外商直接外資總量10000億美元,遊資3000億美元,利用人民幣升值預期購買股票房地產。有人鼓吹外商直接投資無害,似乎他們就不會集體撤資。每年有1000億美元(6500億人民幣)利潤掌握在外商手裡,連同前15年積累,外商在2009年掌握人民幣資產可達4000億美元(25000億人民幣)。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登記「外資利潤匯出」,每年200億美元,有90%沒匯出,成為外商掌握的人民幣債權;

5. 地區差距拉大:按利潤原則,只要勞動力自由流動,資本就不可能向中西部自由流動。資本聚集效應,沿海地區將集中80%人口和經濟活動。上海地區包括蘇錫常,長江三角洲9萬平方公裡,2009年GDP達到10%,加江蘇浙江佔全國30%。北京河北天津佔全國4%;環渤海地區佔20%。廣東GDP佔全國14%,珠江三角洲佔20%,加香港澳門佔30%。三個地區共佔全國經濟80%, 東南沿海地區將集中全國經濟50%,上海深圳香港集中大部分金融業務。

3. 臺海戰爭可能發生的損失

我粗略估計:如臺海爆發戰爭,不算戰爭直接損失,只算我們封鎖臺灣海峽,西方封鎖與制裁我們,延續三年的經濟損失:

1. 假設三年之內中美貿易全部中斷,和其他國家的貿易下降50%,佔出口1/2的加工貿易全部中斷,損失外匯收入3300億美元,增加失業2000萬,影響國內需求1000億人民幣。一般貿易下降50%,減少外匯收入1600億美元,增加失業500萬。中國總出口下降50%,倒退到1997年水平。假設出口下降對國內經濟影響的乘數為5,損失國內需求40000億人民幣。

2.關鍵進口供應中斷,對工業和科技影響很大。中國工業進口依存度1994年為30%,2009年為70%。假設封鎖使我國進口下降30%,少支出3000億美元,影響國內工業生產下降30%,損失20000億人民幣;

3. 三年總體估計:失業增加3500萬人,國內經濟損失60000億人民幣,佔GDP的 35--40%,經濟增長率從7%,變為下降30%;第二年再下降10%,經濟倒退回2002年水平;

4.外匯儲備年下降2000億美圓。10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可支持5年。如西方國家凍結我財產,外匯儲備無法使用;

5. 我建議根據備戰需要調整:

(1)國民經濟規模與布局;

(2)戰略物資儲備;

(3)控制外國投資總額在總資本中的比重;

(4)控制外貿總額在GDP比重。伊拉克外貿依存度高達44%,1991年受美國經濟制裁,GDP減少2/3,人均收入從1980年5500美圓下降到1995年300美圓;

(5)在農村重新分配土地,吸引農民工回鄉;

(6) 大力度啟動內需,以彌補經濟滑坡。

這是我2003年的預測和建議,方向是沒有錯的,現需要根據新的數字,進行詳細估算。

 

相關焦點

  • 林泉忠 | 臺海局勢波詭雲譎下的「戰爭論」
    島內對「臺海戰爭」的熱議也隨之飆高,馬英九「首戰即終戰論」和龍應臺「反戰論」引發激烈爭議,藍綠對立似乎開闢了新的戰場。重點是,臺海風高浪急的長期化趨勢,有可能避免嗎?在如此局勢不安的氛圍下,一方面臺灣軍方將為此疲於奔命;另一方面,社會對臺海戰爭的議論也急劇升高,其中馬英九的「首戰即終戰論」,以及龍應臺的「反戰論」,都在島內引發激烈爭議,突顯了臺灣社會對臺海戰爭理解的分歧。
  • 臺海如果爆發戰爭將是中日之間的一場海空決戰
    《日本經濟新聞》9月9日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當天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主辦的視頻討論會上表示,「中國已經對日本的安全構成威脅,他們有能力也有意圖,我們必須非常密切地監視其行為。」河野還放狠話稱:「我們準備保衛我們領土的每一釐米,我也相信盟國願意為釣魚島而戰。」《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這場視頻討論會的主題是紀念美日聯盟成立60周年。
  • 社會成本vs.經濟成本:罰款讓惡習來得更猛烈?
    實驗說:如果罰款金額遠小於不良行為帶來的社會成本,其結果會適得其反以色列的一家託兒所最近碰到了一件麻煩事兒。
  • 「臺海是否在戰爭前奏,要看民進黨當局下一步怎麼走」
    環球時報:在您看來,解放軍東部戰區的實戰演練是威懾戰略還是戰爭前奏?王在希: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期在臺海附近進行的實戰化演練,是針對當前臺海地區形勢。這次演練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實戰化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
  • 預言丨2020臺海戰爭爆發 100小時內奪臺灣!
    在近日環球時報舉行的2017年會上,原南京軍區副司令、退役中將王洪光針對臺海問題表示,「我的判斷是2020年前軍事衝突是肯定的,2020年前後要爆發臺海戰爭,很可能一舉奪取臺灣。特蔡通話、川普智囊與蔡英文見面、川普在推特上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臺灣方面傳出「正在研議與美國展開軍事合作」等近期出現的一系列事件,讓臺灣問題驟然升溫。
  • 七大信號,臺海進入「準戰爭」!
    鄭重提醒:近期,被「取關」嚴重,為防你被取關而失聯,請提前關注「俠客棧」近日,隨著中美兩國及臺當局角力的升級,目前的臺海,已經進入「準戰爭」狀態。事實上,臺海目前的分裂局面,是之前國共內戰的延續。畢竟,至今雙方沒有籤訂過停戰協議,本來兩岸的真正狀態就是一種「戰爭狀態」。我解放軍戰機連續20日巡航臺空域。昨天,有臺媒報導稱,上午解放軍又派出運-8反潛機進入臺西南空域。這已經是解放軍連續20日在臺西南空域巡航。這其中的意味,自不用多言。
  • 從阿富汗看美國在臺海的停損點
    對臺灣來說,與其相信美國的海誓山盟,還不如精敲算盤,估出美國「臺海操作的停損點」來比較靠譜。由於軍事優勢,美國在世界各地的戰爭都可稱之為「有限戰爭」,意思就是做好精密的成本效益估算,僅投入有限的人力、物力來滿足戰爭的目的與需求,這完全有別於有些國家戰爭是為了抵禦外侮,是生死存亡,是必須投入所有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爭取勝利。
  • 臺學者對臺海戰爭的驚天預言
    從70年前兩岸分治開始,解放軍就有能力攻打臺灣,否則當時美國也無需和蔣介石籤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派第七艦隊巡弋臺海,嚇阻中共蠢動。所謂渡海工具不足並不是問題,英國可以在德軍戰機與炮火威脅下,10天內動員大小民船從敦克爾克撤退出40萬大軍,中共的「人民戰爭」同樣也可以。問題只在於,攻下臺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而已。
  • 臺海局勢連載07:臺灣的致命弱點在哪裡?
    通過上面的具體分析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這些年來臺灣利用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臺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及軍隊要忍耐的時機,大肆發展武器裝備和振興軍備,從而在某些方面已經佔有了一定的優勢。許多同志都非常關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臺海之間爆發戰爭的話,是不是說臺灣依仗這些武器裝備就能夠獲勝呢?
  • 美國若參加臺海戰役,每周損失兩艘潛艦,臺灣網民:那中國就每周被打掉一個省
    元老院請給我更多的錢錢無題 無名 16/05/21(六)15:37:04 ID:tphIsSHk No.884620 打不出2周的落彈點在上海外攤中共馬上喊停戰無題 無名 16/05/21(六)16:22:52 ID:ao811I4I No.884622美軍介入臺海戰爭的話損兵折將燒掉一堆錢絕對是無可避免的
  • 深度 | 臺海的博弈,日本的野心
    1902年1月,日本與英國結成英日同盟,在英國的支持下,日本在中國東北悍然挑起日俄戰爭。當時的日本一隻腳才剛剛邁入工業社會,軍力與財力都無法支撐一場大型的近代化戰爭,戰爭費用主要靠向列強舉債。但是隨著中國國防力量日益強大,在第一島鏈,在臺海力量中,中美對比已經出現顛覆性變化。2015年之後,美國國防部曾經組織了8次臺海戰爭推演,也就是中國大陸武統臺灣,而美軍參戰的推演,8次推演都是美軍慘敗。
  • 辜寬敏:歡迎臺海戰爭
    (資料照片)獨派大老辜寬敏之前在募款餐會上,被詢問若臺海發生問題(指戰爭)怎麼辦。辜寬敏回答「I welocme!我歡迎啦!」並嗆「中國敢打來臺灣嗎?」、「他怎敢打臺灣呢?」等話語。臺灣戰略學會名譽理事長、教授王昆義撰文,辜寬敏的「歡迎戰爭論」,絕非是他所想像的處理兩岸關係最好的手段,是要把臺灣人民推向危險的漩渦。
  • 事關南海臺海,中方早有準備
    在海軍方面,雖說我國如今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軍艦建造的時間都以「年」為計算單位,更不用說大型巨艦,遠洋海軍自然也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成的。  說句直白的話,我國當前的海陸空三軍發展的速度可以排得上全球前列,但是卻極度缺乏能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這對於當前中美之間緊張關係是非常不利的。  至此,壯大國防力量很有必要,而火箭軍就是我軍唯一可以輕鬆打擊到美國本土的力量。
  • 給川普的「憤青幕僚」補補臺海力量現狀的課
    大陸官方雖然從不那樣說,但現實是,中國大陸的崛起早已徹底改變了臺海地區的政治、經濟及軍事格局。經過最近十幾年的強勁發展,大陸的實力已將臺灣島牢牢攬入懷中,消滅了臺灣「獨立」的可能性。力量格局的變化導致了美國對臺海影響的實際下降。臺灣海峽對今天的中國大陸來說已經失去了軍事屏障的物理意義,這裡也已完全不是美國海軍可以耀武揚威的地方。
  • 19年前的911事件之原因和影響分析
    今天是2020年9月11日,19年前,在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震驚世界,人稱「911事件」,或「911」。從此,911和恐怖主義建立強關聯,提及911人們就會想起恐怖主義,提及恐怖主義人們自然也就想起911。 911事件為什麼發生?產生了哪些影響?本文初步探討,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臺海局勢連載10:促進國家統一,加強軍事鬥爭準備
    單靠雄厚的經濟和物質基礎,臺灣並不一定能順利回歸;如果沒有雄厚的經濟和物質基礎,要想實現祖國統一則更是極其困難。因此,千頭萬緒,經濟是根本,發展是硬道理,這是國家戰略全局性的問題,除非有迫在眉睫的外敵入侵、舉國迎敵的重大威脅,或者「臺獨」勢力宣布分裂,否則,不能輕易破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 王在希:解放軍的軍演是威懾戰略,還是戰爭前奏?
    中方採取應對,解放軍東部戰區開始在臺海組織實戰化演練。軍演是威懾戰略還是戰爭前奏?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期在臺海附近進行的實戰化演練,是針對當前臺海地區形勢。這次演練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實戰化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
  • 解放軍4大海域同步演習,臺海之戰是否已迫在眉睫
    它是劍指臺海,還是南海?甚至有人猜測,中國正在為可能在臺海和南海同時出現的全面軍事對抗做準備。戰爭,究竟離我們有多遠?殲-20在此前的演習中,對殲-10、殲-16等三代及三代半戰機取得17比0(擊落對手17次)的驚人戰績——也就是說,對臺灣現有的戰機和防空系統,殲-20具有碾壓優勢。「它的到來顯然不僅為了對付臺灣,也是對美軍可能干涉臺海戰事的一種威懾。」
  • 蘭德眼中的美中臺海之戰(二)臺海空戰
    其餘600架飛機可以投入臺海作戰,假定每次出擊中空戰為主和對地攻擊為主的兵力構成比例為2:1。這不是飛機總數的構成比例,而是每次出擊的構成比例。另外,不同飛機種類和基地位置有不同的出擊率。蘭德不是按給定美國空中力量來計算空中戰爭的結果,而是反過來,計算需要打贏臺海空戰需要投入多少美國空中力量,包括在戰區直接投入戰鬥的空中兵力和維持這樣的存在所需要的輪換和補充的戰區空中總兵力。
  • 2018年臺海戰爭爆發?
    > 中美貿易戰只是簡單的壓力測試,待美國中期選舉過後,形勢穩定下來,川普將針對臺灣地區加大火力,臺灣地區更將成為眾矢之的,臺海戰爭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