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我就計算了
臺海戰爭的經濟代價與對策
楊帆教授2003年估算臺海戰爭我方的經濟損失,在《國防經濟》發表。
假設解放軍或直接佔領,或封鎖海峽,海空交戰,打擊軍事目標,都會受到美國的直接阻撓,避開直接軍事對抗不談,我們必定會受到美國及其盟友的經濟封鎖與制裁,我們也會封鎖臺灣海峽。其經濟代價有多大?
1. 2004年中國GDP 12萬億人民幣,1.4萬億美元,
為全世界第七大經濟體。設GDP年增7%,2009年GDP達16.8萬億元人民幣,折為22900億美元,增88%,按美元計算比人民幣多增長28個百分點。預計人民幣升值25%,2009年
1:6.5,折算為2.4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為第二大經濟體,當時美國GDP是10萬億美元。
2. 中國經濟發展嚴重依賴進出口
(1)外貿依存度:假設出口增長率15%,2005年外貿順差年5000億美圓,外資年淨流入1000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10000億美圓,外貿依存度為50% 左右。
(2)對美國資金技術依賴性越來越強,1998年從美國進口機電產品94億美元,佔從美國進口的55%。
3. 嚴重依賴世界資源
2003年鋼鐵消費佔世界1/4,煤炭1/3,水泥1/5,中國消費了世界資源20%,1985年只4%。
未來我國經濟發展需要多少資源?
(1)土地:每年城市化提高一個百分點,3000萬農民進城,每人佔地1.23畝,2015年城市化率從40%提高到45%,增加3億城市人口,佔耕地2.5億畝。共19億畝耕地,其中9億畝優質耕地,將被用去許多。全國現建設用地2500萬公頃,開發區6015個,總面積3.54萬平方公裡。2003年在建3500個開發區,36000平方公裡。1996年以來佔一億畝耕地,擠出4000萬農民,只給1%的人以城市戶口;
(2)糧食:發達國家人均年1000公斤,亞洲500公斤。2015年中國進口糧1.5億噸,世界貿易總貿易量才2億噸;
(3)鋼鐵:我國鋼產量2.3億噸,汙染嚴重,原料60%依靠進口。農民進城每人消費2噸鋼,每年3000萬人進城增加6000萬噸鋼。2015年人均半噸鋼,14億人需7億噸;
(4)礦產:人均GDP1000美圓,是礦產消耗高速增長期,中國13年以來礦產消耗翻兩番。2003年鋼產量2.5億噸,進口1。5億噸鐵礦砂;14億噸要進口鐵礦砂10億噸,目前世界產量是7億噸;
(5)電力:美國發電量8億千瓦,中國4億,其中3億火電,用煤8.6億噸。2020年9.7億千瓦,用30億噸標準煤。未來清潔能源只佔5%,只能依靠水電與核電;
(6)世界石油可貿易量16億噸,發達國家人均消費石油1噸,美國4噸,日本2噸,10年來中國石油消費量年增6.7%,國內產量年增1.75%,2003年淨進口7680萬噸,50%來自中東;23%來自西非;15%來自東南亞。
未來10年進口年增10%,2010年進口15000萬噸,2015年人均1噸要14億噸,進口12億噸,相當於世界3/4貿易量。國家石油儲備沒建立,國際資本操縱石油價格,很快突破每桶40美元;
(6)水:發達國家最低限度人均180立方米,俄羅斯130,日本100,北京34,廣東120。西部農村年均生活用水2立方米。每噸鋼材耗水300噸,國際水平是6噸。農民進城消費25倍的水。生產一噸糧食需要1000噸水。缺水將成為北方城市發展最大障礙;
(7)環境保護:大範圍環境退化難以遏制,新汙染複合型更嚴重,只能把汙染控制在目前水平上;
4. 外商撤資制約重大決策:2009年外商直接外資總量10000億美元,遊資3000億美元,利用人民幣升值預期購買股票房地產。有人鼓吹外商直接投資無害,似乎他們就不會集體撤資。每年有1000億美元(6500億人民幣)利潤掌握在外商手裡,連同前15年積累,外商在2009年掌握人民幣資產可達4000億美元(25000億人民幣)。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登記「外資利潤匯出」,每年200億美元,有90%沒匯出,成為外商掌握的人民幣債權;
5. 地區差距拉大:按利潤原則,只要勞動力自由流動,資本就不可能向中西部自由流動。資本聚集效應,沿海地區將集中80%人口和經濟活動。上海地區包括蘇錫常,長江三角洲9萬平方公裡,2009年GDP達到10%,加江蘇浙江佔全國30%。北京河北天津佔全國4%;環渤海地區佔20%。廣東GDP佔全國14%,珠江三角洲佔20%,加香港澳門佔30%。三個地區共佔全國經濟80%, 東南沿海地區將集中全國經濟50%,上海深圳香港集中大部分金融業務。
3. 臺海戰爭可能發生的損失
我粗略估計:如臺海爆發戰爭,不算戰爭直接損失,只算我們封鎖臺灣海峽,西方封鎖與制裁我們,延續三年的經濟損失:
1. 假設三年之內中美貿易全部中斷,和其他國家的貿易下降50%,佔出口1/2的加工貿易全部中斷,損失外匯收入3300億美元,增加失業2000萬,影響國內需求1000億人民幣。一般貿易下降50%,減少外匯收入1600億美元,增加失業500萬。中國總出口下降50%,倒退到1997年水平。假設出口下降對國內經濟影響的乘數為5,損失國內需求40000億人民幣。
2.關鍵進口供應中斷,對工業和科技影響很大。中國工業進口依存度1994年為30%,2009年為70%。假設封鎖使我國進口下降30%,少支出3000億美元,影響國內工業生產下降30%,損失20000億人民幣;
3. 三年總體估計:失業增加3500萬人,國內經濟損失60000億人民幣,佔GDP的 35--40%,經濟增長率從7%,變為下降30%;第二年再下降10%,經濟倒退回2002年水平;
4.外匯儲備年下降2000億美圓。10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可支持5年。如西方國家凍結我財產,外匯儲備無法使用;
5. 我建議根據備戰需要調整:
(1)國民經濟規模與布局;
(2)戰略物資儲備;
(3)控制外國投資總額在總資本中的比重;
(4)控制外貿總額在GDP比重。伊拉克外貿依存度高達44%,1991年受美國經濟制裁,GDP減少2/3,人均收入從1980年5500美圓下降到1995年300美圓;
(5)在農村重新分配土地,吸引農民工回鄉;
(6) 大力度啟動內需,以彌補經濟滑坡。
這是我2003年的預測和建議,方向是沒有錯的,現需要根據新的數字,進行詳細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