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星過頂嫦娥四號!關鍵任務已失敗,但拍到了重要畫面

2021-03-02 巔峰高地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近年來,隨著中國航天各項工程屢創佳績,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不止一次表態想要與我們建立實質合作關係,但卻受制於該國8年前的一則「禁止與我國進行任何形式航天合作」的法案。

嫦娥探月工程

一紙禁令無法阻擋中國航天星辰大海的夢想,比如中國航天38萬公裡外的「嫦娥探月工程」已經成為繼阿波羅載人登月之後最大規模的探月行動,迄今為止已經成功發射3顆月球任務衛星、兩艘月球軟著陸飛船。

美國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十年前他們也發射了一顆重量達1.9噸的LRO月球勘測軌道器,該探測器是美國重返月球任務的先導星,旨在繪製高解析度月面圖,綜合考察月面輻射環境,作為一顆月球極軌衛星LRO還有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尋找月球水源。

LRO月球勘測軌道器發射

自阿波羅17號以來美國人已經將近半個世紀沒有實施過月球軟著陸任務,而中國已經成為21世紀唯一在月球連續成功進行兩次軟著陸的國家。就在全國人民歡度新春佳節之際,我國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打破了玉兔一號行駛記錄,並迎來了第二個月夜休眠周期。

早在嫦娥四號發射之前美國NASA就與中國航天溝通,希望衝破阻礙與我國進行聯合月球探測,任務目標就是用LRO衛星對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行動進行成像探測,其用意主要有兩點:

美國NASA負責人吉姆·布裡登斯廷

第一,嫦娥四號著陸月球時反推發動機點火會激起大量月塵羽流,而月球是微重力環境,這些月塵會揚起至很高的高度久久不會消散,美國LRO衛星可以對月塵進行探測分析,有助於其尋找月球水源的科學目標;

第二,由於長達半世紀沒有進行月球軟著陸行動,美國需要基於新的工程技術條件設計新的月球飛船著陸器,在對嫦娥四號降落成像時也可以觀察該著陸器的設計科學性,用以改進美國月球飛船著陸器。

嫦娥四號落月雷射三維成像

要知道嫦娥四號可以說是人類迄今為止難度最高的登月行動,此前人類所有月球著陸器都是在平坦的月球正面著陸,而嫦娥四號著陸的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區域密集分布著各類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對嫦娥四號著陸器的智能避障系統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考驗。

太空飛行器落月難就難在最後一分鐘,此時地面已經無法幹預只能依靠測月雷達和計算機進行實時處理。比如阿波羅11號在最後一分鐘時由於自動降落系統計算能力有限差一點就砸在了月球環形山上,最後時刻還是太空人接通了手動控制系統才得以實現人類的首次載人登月行動。

嫦娥四號落月效果圖

事實證明嫦娥四號星載系統經受住了月背複雜月貌環境考驗,為我國未來載人登月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工程基礎。

在經過兩國決策部門協商溝通後很快達成了合作意向,雙方相互通報了探測器的軌道數據,但遺憾的是當嫦娥四號進行月球背面軟著陸時美國LRO月球勘測軌道器並沒有處於最佳觀測位置,因此該任務計劃以失敗告終

嫦娥四號降落時激起的月塵羽流

雖然LRO探測嫦娥四號月塵羽流的計劃失敗了,但該衛星還是做出了相應的軌道調整對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進行過頂成像拍攝,並於近日公布了成像畫面。

美國LRO衛星對嫦娥四號成像

正如前文所說「科學無國界」,中美兩家航天部門在進行深空探索活動時或多或少都會招致一些流言蜚語,比如前不久就有人質疑嫦娥四號的真實性,因為他們發現巡視器行進路線上有白色粉筆印記。美國NASA對此類陰謀論調著實是感同身受,第一時間出面公布了嫦娥四號落點照片,力證嫦娥四號確實登上了月球背面,那些白色印記不過是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光

玉兔二號巡視器白色反光

在十年運行期裡美國LRO月球勘測軌道器不僅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進行成像拍照,同時也成功拍到了阿波羅11號、12號、17號登月飛船遺址。

LRO衛星拍攝的阿波羅11號登月遺址

在浩瀚星空面前人類是渺小的,但只要我們能精誠團結持之以恆發展下去,終有一日人類一定會登上更遙遠的星球。地球是我們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都在搖籃裡。

相關焦點

  • 航天六院發動機推舉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進入預定軌道
    5月21日5時28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將嫦娥四號中繼衛星 「鵲橋」發射升空,飛行25分鐘後,星箭分離,將「鵲橋」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40萬公裡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4號著陸月球背面,這事NASA也想過,不過吹了
    12月8日凌晨02:14-02:36,我國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發射嫦娥四號的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搭載荷蘭、德國
  • 嫦娥四號著陸月球,十大看點告訴你到底有多牛!
    到中國嫦娥三號時,人類已經在月球正面有過20個著陸器,然而背面為0(圖源:Wikipedia)但是,之所以一直探測正面、在正面著陸,卻從不去背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背面著陸的難度大大難於正面。而嫦娥四號對這個「難題」做出了回答:「我選擇著陸月球背後,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更難」。
  • 阿波羅11號到底有沒有登陸過月球?嫦娥5號已經給出答案!
    阿波羅11號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這已經成了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每當有月球相關的探測相關重大進展時,阿波羅計劃就被再次提及,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的順利完成、成功帶回1731克月巖之際,阿波羅計劃真假又一次被推上了封口浪尖!
  • 嫦娥五號上升器撞月自毀,是中美心照不宣的科學合作機會?
    如此壯烈的結局沒有寫進劇本,許多人為其扼腕嘆息:留在軌道上做一顆衛星,不香麼?為什麼科學家要狠心毀掉這一大功臣?上升器從月面起飛 命中注定如果你仔細分析嫦娥五號上升器的配置就不難發現,原來它的命運早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註定了:完成月球樣本的轉移任務後,功成身退。這個任務是如此重要,它必須全力以赴、心無旁騖地去執行。
  • 嫦娥四號中繼星成功發射
    5月21日0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印度發射最重要探月任務,月船二號48天後挑戰登月大關
    遠比中國嫦娥四號著陸天河基地(南緯45.5度)更靠南。結果因俄羅斯無法如期開發出來著陸器,導致推遲到2016年。但最終因2011年俄羅斯火星探測Fobos-Grunt福布斯-土壤任務發射失敗,連鎖效應導致印俄合作流產。2015年起,月船二號探月任務切換到獨立模式,印度計劃新的發射時間:2018年3月。
  • 大國脊梁 | 掌舵航天工程,夢成「嫦娥奔月」
    但由於衛星是由美國製造的,要從大洋彼岸運到中國,就必須有美國政府發放的出境許可證。中美兩國政府間就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協議開始了艱難而漫長的談判。孫家棟作為談判代表團團長的帶領團隊與美方經過多輪磋商,終於在1989年12月19日籤署了協議,為第一顆外國的衛星能從中國的運載火箭上順利升空掃清了障礙。
  • 號稱航天強國的美國兩次失敗,中國卻一次成功,強烈對比引網友吐槽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2月10日報導,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今晨取消了一次衛星發射,這枚衛星的發射在上周五已經因故推遲,但今晨的發射再次因技術故障被叫停
  • 浙江姑娘:我要做個「望遠鏡」,讓你看清「嫦娥」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
  • 嫦娥五號能夠平安歸來,多虧了三艘測量船護航,為何美國不需要?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升空,奔赴月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經常關注新聞的朋友一定有注意到,在嫦娥五號發射前,我國已經派出了3艘大型航天測量船遠赴太平洋,為此次探月工程提供遙測與通信支持。
  • 嫦娥五號挖回兩公斤土有啥用?
    無論是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還是即將開展的科學探測及自主採樣返回等任務,都看點多多、令人期待。在距月面1.5公裡時,嫦娥五號利用光學成像敏感器進行粗避障,剔除大型障礙物;距月面僅百米時,嫦娥五號上的備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進行精確避障,精準識別選好落點。一邊下降一邊避障,待嫦娥五號飛到選定著陸點後,一個側身開始垂直下降,並在距離月面較近時關閉發動機、自由落體……
  • 中國衛星繞到美國後院,拍下罕見的高清視頻,引發多國高度關注
    為了大力推廣衛星,中國長光衛星技術公司還曝光了一段高清視頻,並抓拍到美國航母停靠在碼頭的畫面,2018年,吉林一號衛星路過美軍軍港,湊巧發現美海軍一艘10萬噸核動力航母準備靠近港口,於是順道拍下了美航母整個進港過程,圖像非常高清
  • 嫦娥「五姑娘」完美落月,開始「挖土」!
    此前,美國阿波羅計劃從月球累計帶回380多千克月球樣品,蘇聯依靠無人飛行器分3次共獲得了300餘克月壤;但美國、蘇聯等國家的太空飛行器均未到訪過呂姆克山脈附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曾表示,中國選擇的著陸點距離阿波羅計劃著陸點有上千公裡距離,將會迎來新的現象、新的發現。
  • 中國衛星拍下土庫交戰畫面,俄羅斯人:美軍事幹預的時代已成過去
    土耳其從美國手中接下「接力棒」,全面接手敘利亞。對於連日來土耳其的軍事行動,美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敘利亞陷入了連續不斷的戰火當中。而敘利亞庫德與土耳其交戰的畫面被中國衛星盡收眼底,拍攝了下來。據媒體報導:近日,中國的高分衛星非常清晰地拍攝到了土耳其和敘利亞激烈交戰之後的敘利亞邊境重鎮泰勒艾卜耶德的情況,還有當時美軍駐紮在敘利亞的基地場景。
  • 被美國衛星拍到的中國航母艦隊照片刷屏了?來,遙感衛星了解一下!
    報導展示了美國遙感衛星數據公司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的兩幅衛星照片,顯示至少有40艘軍艦和潛艇分列在遼寧號航母前後,而隊列前方看似由潛艇領隊,空中還有軍機編隊飛行。其中, 「高分專項」系列衛星是當之無愧的大哥大,全稱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系統重大專項,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遙感項目,分別編號為「高分一號」到「高分七號」,目前已發射四顆。這些衛星各有特色,稍微展開一下。「高分二號」是中國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遙感衛星。
  • 90顆衛星大單令美眼紅,為什麼這國不選美國選中國?背後原因揭開
    ,而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的消息更是在報導之初便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一些國家更是表示中國此次成功足以被載入史冊。  而從目前情況來看,玉兔二號的第三個白天已經開始,這意味著我國在月球背面又將展開新一輪的探測,屆時我國對月背將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而此次我國嫦娥四號的成功,也再一次的掀起了一陣探月熱潮,許多國家表示希望能夠與我國展開合作共同探月,而我國更是表示,十分歡迎其他國家共同研究。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在線電視直播
    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這一類型的任務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錢航說,對於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天軍與嫦娥
    以我國發展的快舟系統為例,這套系統是快速補位衛星發射系統,即若在戰時被敵攻擊,可快速發射補位,據媒體透露,該系統是是從DF21載具火箭改進而來。以美國人的情報能力,美國對我們這套系統肯定早就關注,川普的幕僚最近肯定對我國這套系統進行了研究與論證。
  • 時隔24天,中國火箭發射失敗兩次,對我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今年3月16日,我國的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沒有成功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成為我國2020年航天發射任務的第一次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