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海軍的傳奇!王牌驅逐艦以一對多擊沉7艘德軍艦艇

2021-03-03 軍武次位面

二戰時期,義大利軍不只是會做義大利麵


1943年的9月9日,科西嘉島東北部港口巴斯蒂亞,「轟隆」「轟隆」的炮聲打破了寧靜,曾經的盟友——德國和義大利的艦艇在港外互相炮擊。經過一陣激烈的交火,兩艘義大利艦艇擊沉了八艘德國艦艇,還有兩艘德軍的貨船可憐兮兮地擱淺在海岸旁。

描寫義大利海軍作戰歷程的《地中海海戰》中不無誇耀地記錄道,「護航驅逐艦阿利賽奧在科西嘉島附近遭到德方10艘各型軍艦的攻擊。在奮戰中,它把對方全數擊沉,把德國的倖存者撈救起來,然後繼續航進以加入盟軍。」

指揮「阿利塞奧」號打贏這一場奇蹟戰鬥的軍官,就是義大利海軍的騎士十字勳章、金質勇氣獎章獲得者,卡爾洛·費西亞·迪科薩託。

1908年9月,迪科薩託出生在羅馬的一個皮埃蒙特貴族家庭。得益於優厚的環境,他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進入蒙特卡利皇家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又進入了裡窩那的義大利皇家海軍軍校。1928年,他學成畢業,之後在一艘潛艇上服役,開始了他的海軍生涯。值得一提的是,迪科薩託來到過中國。1929年,他被安排到了義大利海軍部門駐北京的辦事部門。之後他到訪了中國,在「利比亞」號偵察巡洋艦上度過了4年時光。

▲精神奕奕的迪科薩託

 

當他回到義大利的時候,歐洲上空的戰雲正在不緊不慢地凝結。迪科薩託毫無疑問是個幸運兒,幾乎見證了二戰爆發之前義大利參與的所有衝突。他被提升為海軍上尉,並再次從義大利動身,這一次的目的地是厄利垂亞的馬薩瓦港。不久之後,義大利軍隊從厄利垂亞和索馬利亞侵入衣索比亞,迪科薩託所在的「巴裡」號輕巡洋艦一直在馬薩瓦港警戒,掩護意軍的後方。

待到西班牙內戰開始,迪科薩託再次進入潛艇之中執行任務,隨後在1939年4月前往位于波拉的潛艇學校進修。在他進修完畢後,他獲得了海軍少校軍銜,並如願以償地擔任了一艘潛艇的艇長。在義大利加入二戰的時候,他的潛艇就駐紮在風口浪尖的西西里島沿岸。他帶領潛艇在地中海和愛琴海海域進行了多次任務,伺機攻擊來往於東地中海的英國船隻。德軍徵服法國以後,義大利海軍在法國西南部的波爾多建立了遠洋潛艇基地,迪科薩託作為被推薦的人員奉調參加。就這樣,他邂逅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潛艇,「恩裡科·塔佐利」號。

 

▲迪科薩託和戰友們在一起

 

迪科薩託一開始並不是艇長,他作為大副很快和大家熟絡了起來。潛艇從拉斯佩齊亞起航以後,大家在10月7日一起越過了風險重重的直布羅陀海峽。五天之後,他們就取得了在大西洋的第一個戰績:擊沉一艘5135噸的南斯拉夫輪船。

在波爾多休整片刻後,他們又展開了為期32天的第二次大西洋巡航,「塔佐利」號不採取德國同行的狼群戰術,而是專找落單的盟軍船隻下手。12月27日,一艘4980噸的英國輪船成為了它的第二道盤中餐。新年過後的4月5日,「塔佐利」號的艇長調走了,迪科薩託成為新任艇長。 「塔佐利」號在迪科薩託的帶領下,即將摘下義大利擊沉數目最高的桂冠。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成為艇長的兩天之後,迪科薩託和他的艇員就再一次出航。4月12日,「塔佐利」伏擊兩條英國巡洋艦,但發射的魚雷無一命中;15日,該潛艇成功擊沉英國輪船「歐裡亞克」號。之後在5月7日和9日,又有兩艘挪威船分別成了迪科薩託的獵物。隨後,在追擊8817噸的挪威「阿爾弗雷德·奧爾森」號油輪時,「塔佐利」用光了炮彈和魚雷,好不容易幹掉了對方後只好返回波爾多。快要到基地的時候,潛艇遭到一架飛機的攻擊,迪科薩託指揮戰友用機槍對空射擊,使其受傷撤離。

▲迪科薩託和戰友們在一起

 

在迪科薩託的卓越統率下,「恩裡科·塔佐利」號潛艇迅速崛起為義大利海軍中光芒耀眼的王牌潛艇。在1940年冬季到1943年初,迪科薩託和戰友們參與了十數次攻勢巡邏任務,「塔佐利」的戰果達到了18艘船,擊沉總噸位是96553噸,其中在迪科薩託指揮下擊沉的佔了16艘,噸位86545噸。迪科薩託還鍛鍊出來一夥優秀的獵手,尤其是他的副官之後還擔任了「阿基米德」號和「列昂納多·達·文西」號潛艇的艇長。有趣的是,迪科薩託的「塔佐利」號擊沉數量最高,但是總噸位最高被「達·文西」(120243噸,軸心國潛艇排名第八)給拿下了。

 

在「塔佐利」上服役的這兩年時間裡,迪科薩託有兩場戰鬥尤為出彩:一是營救德國「亞特蘭蒂斯」號和「颱風」號船員的行動,二是參與遊獵美國東海岸。

 

1941年12月份,德國輔助巡洋艦「亞特蘭蒂斯」和「蟒蛇」號補給船在維德角群島附近被英艦擊沉,大量海員急需救助。德國U艇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擠不出足夠的空間搭救他們,向波爾多基地發出了緊急的支援請求。

「塔佐利」和其他三艘潛艇立刻開始行動,裝載了大量食物和水後趕往事發海域。四艘義大利潛艇和德國潛艇總共搭救了400名倖存者,其中迪科薩託的「塔佐利」號運載了70人,其中包括「亞特蘭蒂斯」的副艦長烏爾裡希·莫爾。經歷了一些波折後,搭救海員的兩國潛艇於聖誕節當天抵達聖納澤爾。為了對義大利潛艇搭救海員表示感謝,迪科薩託和其他三名義大利艇長都得到了鄧尼茨親自頒發的一級鐵十字勳章。

▲鄧尼茨為參加搭救的義大利潛艇指揮官授勳

 

接下來,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宣布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於是,迪科薩託和船員們駕駛「塔佐利」在1942年2月11日離開波爾多港,這一次他們直向大西洋西部的美國近海。在廣闊的「處女地」美國東海岸和加勒比海海域,「塔佐利」接連斬殺了6艘同盟國船隻。

當時,美國的宣傳大肆嘲諷義大利海軍如何無能。為此,迪科薩託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還擊。每次擊沉同盟國船隻,他都會特意把潛艇浮出水面,來到炮塔的位置向亂成一團的同盟國水手展開義大利的三色旗:「看!這就是美國佬說的,義大利海軍不敢來這擊沉你們的船!」

之後,迪科薩託又執行了兩次加勒比海地區的巡航任務。1943年2月,他晉升中校,被任命為第3魚雷艇中隊的長官,離開了「塔佐利」和他的艇員們。回到義大利的迪科薩託成為了真正的明星人物,胸前掛滿了德意兩國的各種勳章,尤其是脖子上的一枚騎士十字勳章顯得格外的耀眼。

▲佩戴騎士十字勳章的迪科薩託,造型很奇特

迪科薩託的潛艇事業結束之後,他轉而指揮「阿利賽奧」號護航驅逐艦。這實際上是一艘「旋風」級魚雷艇,但其體型較大,和其他國家的護航驅逐艦相當,因此一般用護航驅逐艦來稱呼她。迪科薩託在新的職位上幹了幾個月,胸前又掛上了更多的勳章。最後,「阿利賽奧」號護航驅逐艦跟隨第3魚雷艇中隊轉移到科西嘉島東北部的巴斯蒂亞港,姐妹艦「阿爾蒂託」也待在這裡。

 

風雲突變。1943年9月8日,義大利宣布投降同盟國。駐紮在巴斯蒂亞的德意商船和軍艦之間的關係驟然緊張了起來。義大利在當地的港口司令和德軍組織了談判,雙方約好「君子協定」,規定德軍和平地從科西嘉島撤退到義大利大陸,意軍不予幹涉。但德軍的真實想法可不是如此,他們一方面搪塞著天真的義大利人,一方面展開了緊張的部署,要將港口裡的義大利船隻一網打盡。

 

當夜23時45分,伴著尖利的哨聲,兩隊德軍士兵衝進了「阿爾蒂託」,經過一番蹂躪,「阿爾蒂託」被嚴重破壞,180名船員有70人被害。德軍還控制了兩艘義大利商船。操作防空炮的德軍士兵把炮口對準了義大利的船員和水兵,還有一部分人被刺刀和手榴彈「妥善處理」。

 

在德軍背信棄義的襲擊開始時,「阿利賽奧」幸運地逃出了港口。9日凌晨,義大利陸軍一部奪回了巴斯蒂亞港,「阿爾蒂託」和兩艘商船也重歸己手。意軍勒令德國船隊駛出港口,然後報復性地用76毫米岸炮轟擊,擊傷了獵潛艦UJ-2203和幾艘MFP艇。

▲意軍「阿利賽奧」號護航驅逐艦

 

隨後,港口指揮官正式給迪科薩託下達了作戰命令:殲滅德軍的艦隊!

 

此時正值9日早晨大約7點鐘,德軍船隊在UJ-2203帶領下,從距離「阿利賽奧」9100碼(大約8300米)的海面上向「阿利賽奧」開火,迪科薩託則不斷地躲閃,尋找時機。看到姐妹艦「阿爾蒂託」癱在港口裡冒著滾滾濃煙,迪科薩託怒火萬丈,堪稱傳奇的一戰開始了。

 

7時30分,「阿利賽奧」的機艙被獵潛艦的88毫米炮擊中,暫時陷於癱瘓。但經過緊張的修理,「阿利賽奧」恢復了運轉,並且正式開啟了超神模式,用她的兩門100毫米主炮和8臺20毫米機炮接連開火。8:20,UJ-2203再也招架不住,連吃幾發炮彈,最終爆炸沉沒;另一艘獵潛艦UJ-2219也被「阿利賽奧」擊沉。

 

接下來,義大利船長有條不紊地開始他的復仇。8:30-8:35,3艘德軍的MFP艇(F 336、F 459、F 612)成了「阿利賽奧」的戰果。在戰鬥的尾聲,意軍「科莫拉諾」號護衛艦趕來加入,敲掉了一艘德國空軍的汽艇。這時候的德國海軍陣腳大亂,其他兩艘MFP艇——F 387和F 682——被逼入絕境,被迫自行毀滅,也算在了迪科薩託的戰績裡面。慌亂之中,兩艘貨船也被兩艘義大利軍艦攆上了岸,擱淺在一旁動彈不得。

 

巴斯蒂亞暫時沒有德國海軍的存在了。「阿利賽奧」撈起25名掉進海裡的德軍,和其他幾艘軍艦按命令轉移至費拉約港。重傷的「阿爾蒂託」再也堅持不住,迪科薩託只得忍痛將其留在費拉約港,最後再一次被德軍收繳。迪科薩託帶著其他軍艦向南進發,他們先到西西里的巴勒莫港補充物資,最後抵達了馬爾他,和義大利海軍的主力艦隊會合。「阿利賽奧」的神勇表現給新近投入盟軍的義大利海軍掙足了面子,國王政府用一枚金光閃閃的金質勇氣獎章作為對迪科薩託的回報。

 

迪科薩託所獲得的兩項最高榮譽,德國騎士十字勳章和義大利金質軍事勇氣獎章。整個二戰期間,榮獲前者的義大利軍人不過9人而已

 

馬爾他投降以後,迪科薩託的「阿利賽奧」號回到了塔蘭託的海軍基地,又參加了無數次的護航任務。然而,他的汗馬功勞在政治糾紛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1944年6月,博諾米的新政府拒絕對義大利國王宣誓效忠,作為堅決支持國王的舊貴族,迪科薩託隨即對新政府口誅筆伐,拒絕聽命於新政府。

博諾米政府進行了強硬的回應,當天就解除了迪科薩託的職務,並以不服從命令的指控把他囚禁起來。此事一出,引起了海軍的軒然大波,海軍官兵紛紛掀起強烈的抗議,表示如果不釋放迪科薩託、恢復他的職務就拒絕出海!新政府只得照辦,但是強制他休假三個月。

 

迪科薩託的家在被德國佔領的北部,他只好寄住在那不勒斯的朋友家中。在強制休假期間,迪科薩託的情緒異常低落——祖國被外國佔領、君權旁落、海軍投降,這些仿佛一道無邊的咒印封住了他的整個心靈。後來,海軍傳出要將倖存的艦艇交給盟軍的傳聞,迪科薩託徹底喪失了奮鬥下去的希望。1944年8月27日,迪科薩託給母親寫下了最後一封信,將手槍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就這樣一位光彩奪目的義大利海軍軍官,黯然結束了自己的傳奇。

 

▲這張義大利海軍宣傳海報上的人物

正是迪科薩託

-作者簡介-

夜幕,微信公眾號:點兵堂(ID:WarriorSalon),資深軍事作者,專業科普圖文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觀看軍武精選視頻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明日軍武日曆:自尊是否可以捨棄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821120490

相關焦點

  • 最後知道投降真相的義大利海軍:眼淚流下來,「白旗」舉起來
    阿提裡奧·雷格羅」號(最後一艘輕巡此時在拉斯佩齊亞修理)重巡洋艦「戈裡齊亞」號、「博爾扎諾」號(在拉斯佩齊亞修理)10多艘驅逐艦15艘潛艇28艘魚雷快艇第10快艇支隊一部分大約15艘護航驅逐艦和護航艦熱那亞愛奧尼亞海-亞得裡亞海塔蘭託戰列艦「安德烈亞·多利亞」號
  • 海軍文庫 | 一人摧毀一支艦隊?二戰第一潛艇王牌克雷齊默爾傳奇
    沒錯,那些蟄伏在大西洋水流之下,伏擊盟國艦艇信手拈來的「海狼」,就是一度遏制住昔日大英帝國咽喉的「致命殺手」。而在這群狼之中,奧託·克雷齊默爾無疑是群狼之首。生於1912年的克雷齊默爾從小就對海軍有著無限的嚮往。而他在1930年18歲時加入的第一軍種就是海軍。當然,那個時候的德國海軍仍然不具規模。等到了1934年,「凡爾賽」協約的枷鎖被有限的打破後,德國海軍才有所復興。
  • 2020/7/17 ∣ 戰史:扼住帝國咽喉的群狼 —— 卡爾•鄧尼茨的狼群戰術(三)
    入夜後,正企圖實施攻擊,卻被近在咫尺的英軍「黑獾」號驅逐艦發現,只得緊急下潛,「黑獾」號驅逐艦猛衝過來,投下一連串淺定深深水炸彈,潛艇遭到劇烈震動,螺旋槳主軸被擊傷,因此航行時發出很大的噪音,被「黑獾」號驅逐艦聲納準確捕捉到,又是一番深水炸彈攻擊最終將其擊沉。鄧尼茨的三大「王牌艇長」之一,奇襲斯卡帕灣的傳奇人物普裡恩上尉和全艇官兵一起葬身海底。
  • 英國皇家海軍的衰神:擊沉自家潛艇,魚雷射堤岸,被義大利人擊沉
    斯蒂爾命令第7號和8號魚雷管以7秒間隔發射。不到一分鐘後,"海衛"號艇員聽到爆炸聲,其實他們擊中的正是"奧克斯利" 號。1940年4月8日,在德國艦隊前往入侵挪威的途中,"海衛"號向德軍重巡洋艦"布呂歇爾"號、裝甲艦"呂佐夫"號和輕巡洋艦"埃姆登"號總計發射了10條魚雷,沒有一條命中目標。直到4月10日,"海衛"號才在卡特加特海峽小有斬獲,擊沉了2艘德國輪船和1艘巡邏船。
  • 美報告:中國海軍艦艇數量世界第一 比美軍還多49艘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23日刊發了美國國會最新報告,詳細介紹中國海軍近年來的巨大變化, 在詳細列舉了中國海軍的高速發展成果後,該報告將注意力集中到中美海軍的對比上。「中國海軍已成為該地區最大的海上力量,擁有超過300艘水面戰鬥艦艇、潛艇、兩棲艦艇和特種平臺。
  • 二戰義大利海軍:艦隊實力令人望而生畏,但海戰戰績卻乏善可陳
    二戰時期,義大利海軍是僅次於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的第五大海軍強國,擁有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作戰力量。義大利海軍艦隊,是以戰列艦、7艘特蘭託級、扎拉級和波爾薩諾級在內的重巡洋艦為主,雷擊艦和護航艦為輔;儘管在戰爭初期時,義大利海軍活動頻繁,曾多次與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交手,但戰績卻乏善可陳。
  • 何以支撐義大利的野心?當然是地中海艦隊及其王牌維內託級戰列艦
    答案是地中海艦隊及其王牌維內託級戰列艦。1936年國際形式緊張,義大利退出倫敦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因為此時的義大利海軍認為自身實力還不具備足夠的力量對抗英國和法國在地中海的聯盟,所以決定再建造兩艘維內託號戰列艦的改進型,即三號艦「羅馬」號和四號艦「帝國」號,最終帝國號並未完工
  • 狼群戰術:一年擊沉上千船艦,令盟軍聞風喪膽的戰術又因何故衰落
    1939年10月14日的深夜,斯卡帕灣明月高懸,水面波瀾不驚,微風吹起陣陣漣漪,英國海軍王牌戰艦"皇家橡樹"號戰列艦安逸懶散的躺在港口,船艦裡的800多名官兵入夢正酣,為明天的出航作戰養精蓄銳。所有的人都未曾料到,死神的鐮刀已經悄然伸向所有人的脖頸。
  • 絕望的反擊:回顧諾曼第戰役中德國海軍水面艦艇的作戰行動
    到1944年,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隻剩下1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和4艘輕巡洋艦,這些大型水面艦艇都部署在挪威和波羅的海海域以躲避盟軍日趨嚴重的空襲,而盟軍在西線的登陸行動又迫在眉睫。德國海軍並沒有退縮,雖然大型水面艦艇無法出戰,德國海軍還是部署了大量的輕型水面艦艇來抗擊盟軍的登陸,從挪威北部到地中海,德國海軍擁有24艘驅逐艦、69艘魚雷艇和126艘S艇。
  • 《戰艦》阻擊「霸王」:諾曼第戰役中的德國海軍S艇部隊
    1944年6月6日開始的諾曼第登陸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英美盟軍為了突破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壘」,集結起一支超級無敵艦隊,擁有各型艦艇5300餘艘,其中執行對岸火力支援任務的就有7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和104艘驅逐艦!
  • 中國海軍的輝煌勝利:魚雷艇創造奇蹟,擊沉太平號驅逐艦
    在這次戰鬥中,人民海軍魚雷快艇第31大隊第1中隊4艘魚雷快艇(155、156、157、158號)在海岸雷達站的引導下,利用夜暗條件,在14日凌晨一舉擊沉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航驅逐艦,而自身無一損失。以小搏大,初戰告捷,直接擊沉「太平」號的158號魚雷快艇被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這一戰例在人民海軍的歷史上意義重大。
  • 蘇達灣驚雷 ——義大利海軍快艇突擊隊成名戰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義大利海軍,軍迷朋友們的印象多半是各種吃虧的戰例:塔蘭託港被英軍偷襲、多艘主力艦被擊沉,或者羅馬號戰列艦被德軍制導炸彈炸毀、
  • 亞平寧的海獸:一戰中的義大利海軍
    但在普奧戰爭中,義大利海軍也並非毫無收穫,威尼斯成為了義大利的囊中之物,皇家海軍在亞得裡亞海擁有了穩固的作戰基地,使其在亞得裡亞海的作戰形勢大有改觀。與此同時,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也面臨新的對手,那就是實力強大的英國地中海艦隊。在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前,義大利的策略是聯合法國共同對抗英國部署在地中海的艦隊。
  • 英國第一艘在航行中被擊沉的戰列艦,在南海被打撈
    (來源:nationalinterest)這艘「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可是二戰中最有名的英國艦艇之一。它是二戰中英國最新型的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的第二艘艦,也是其中唯一一艘被擊沉的。二戰爆發,這艘艦艇還在建造中,德國在空襲利物浦的過程中,一發炮彈落在了它左舷和船塢之間,,這一刻仿佛就是它傳奇一生的開始。為了對抗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英國決定加快速度、縮短海試周期,趕鴨子上架,用戰爭來檢驗它。於是1941年1月19日正式服役,但是還未完全建成,一邊服役一邊建造,終於在3月31日配裝完畢。
  • 艦沉納爾維克:挪威戰役中的德國"海軍名人"驅逐艦
    德國海軍元帥雷德爾為了保證行動的順利,德國水面艦艇部隊出動了2艘主力艦、3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14艘驅逐艦和35艘其他艦隻,潛艇部隊也派遣了潛艇參加"威悉河演習",幾乎大半個德國海軍傾巢而出。一、德國"海軍名人"驅逐艦與"威悉河演習"在德國海軍的行動名單上,包括了德國海軍的14艘驅逐艦,而當時德國海軍也就共建成22艘驅逐艦,其中Z1和Z3在同年2月22日被擊沉,編號從Z1至Z22。Z1至Z4是1934型,Z5至Z16是1934A型,Z17至Z22是1936型。
  • 蘇聯紙上驅逐艦,悲慘命運的48型驅逐艦建造史
    畢竟,蘇聯紅海軍實力依然相對匱乏,在義大利幫助下打造出「塔什幹」級驅逐艦。可是,這款軍艦出自義大利為蘇聯紅海軍建造,全部圖紙和設計都在義大利工程師筆下操刀完成,「塔什幹」級驅逐艦在交付蘇聯紅海軍之後,由於蘇意兩國關係,導致這款驅逐艦最終停留在建造一艘規模。可是,蘇聯在購買驅逐艦受挫,導致紅海軍大艦隊之路受到阻礙。
  • 2020/7/15 ∣ 戰史:扼住帝國咽喉的群狼 —— 卡爾•鄧尼茨的狼群戰術(二)
    在「雅典娜」號被擊沉後,英國認為德國很可能已開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為確保大西洋航線安全,英國海軍出動航母執行反潛巡邏任務,「皇家方舟」號前往西北部海域,「勇敢」號和「競技神」號則前往西南部海域。9月17日黃昏,「勇敢」號航母在4艘驅逐艦掩護下,赴愛爾蘭以西海域進行反潛巡邏。當接到發現德軍潛艇的報告後,「勇敢」號立即起飛艦載機,並抽調2艘驅逐艦前去搜索。
  • 衰神傳說:舊日本海軍三隈號重巡一次打掉5艘陸軍艦艇
    海戰史上奇葩多,但象舊日本海軍「三隈號」重巡洋艦那樣,一次幹掉五艘友艦的先進事跡,全世界也無出其右。
  • 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有多厲害 — 中途島一戰擊沉日軍4艘航母
    在中途島戰役的關鍵時刻,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空軍指揮官韋德·麥克拉斯基率領33架道格拉斯SBD俯衝轟炸機對日本海軍的四艘航空母艦(加賀號、赤城號、蒼龍號和飛龍號)發動了第一波攻擊,時間是1942年6月4日10點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