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哇,慣例不嘮叨,堂主就直接開踢吧。對了,距離過年只剩下一周了哦,各位軍宅可以談談過年怎麼消遣呀,不會只看春晚吧?
FBI WARNING: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無所不知,歡迎踢館!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
今天我的問題,是雷射武器一旦小型化實戰化,飛彈會不會被淘汰,之前看到,雷射武器的小型化越來越近,今天的新聞看到中國實現世界最強雷射(140萬億光子)。而美國一直在實驗雷射武器裝上戰鬥機,一旦雷射武器的小型化得到突破,並且能輸出足夠的功率,那我感覺飛彈就會走到末路。雷射武器無論是上艦還是上機,成為近防武器,飛彈就幾乎沒法突破雷射組成的防護網,在一定的距離內就會被雷射摧毀。而空戰似乎又要走回狗鬥模式,用雷射或者機炮近距離擊毀敵機。請塘主判斷一下,是不是會這樣,再介紹一下世界各國的雷射武器的發展水平。
這個最強雷射,不是武器用的……是那種超短的超強脈衝,是單個皮秒雷射脈衝產生140萬億個光子。而一個皮秒,是一萬億分之一秒,再強的雷射,這麼點時間也累計不出來足夠的能量摧毀目標的。
而且這個是極紫外雷射,波長特別短,這樣的雷射射出去遇到點塵土煙霧甚至是水蒸氣,都能給全部吸收掉了。這種極紫外雷射,在超高潔淨度的廠房裡面拿來生產集成電路之類的是極好極好的,做軍用還是算了。
圖:世界最強的極紫外雷射「大連光源」,用途主要還是科學試驗和工業生產
當然,雷射武器現在也確實是在高速發展中,過去的雷射武器要實現大功率,都是使用高毒性高汙染的化學反應,比如說老的ABL飛機就是氧碘雷射器,還有用氘氚的反應來發光的,不一而足。這些玩意體積大,排放大,而且還要消耗很多燃料,用起來功率其實也不大。
圖:美國ABL雷射反導武器,輸出功率達到兆瓦級,設備大到要用波音747飛機去裝載,但美軍還是認為它的功率要提升20-30倍,才能滿足400公裡距離反導攔截需求。這個400公裡反導距離,標準3攔截彈就可以做到了
現在則有了半導體雷射器和二氧化碳雷射器,雖然單個功率不大,但是可以用光纖合併功率形成大功率的雷射武器,現在已經開始在岸基和艦載投入使用,可以攔截火箭彈、自殺小艇等了。不過雷射器受環境影響大的問題還是比較麻煩,尤其是水蒸氣和沙塵,都會嚴重縮小射程。
圖:美國海軍搞的LaWS光纖雷射器,輸出功率數十千瓦,目標是100千瓦,能夠攔截10多公裡外的小型無人機,現在已經裝艦試用了
圖:美國海軍還在搞MK-38-TLS反小艇雷射器,可見現在雷射武器還處於輔助武器地位,功率不夠大,要連續照射目標10秒左右,多目標能力不夠強
現在飛彈畢竟還是唯一的遠距離大威力武器,哪怕雷射武器實用化,也還是要有飛彈的,不然難不成用人開飛機然後進行雷射炮格鬥麼,那損失更大……
帥氣的塘主,臺灣升級F16V了,對目前我軍裝備的殲10,殲11有什麼影響,能不能在開戰第一時間將其壓制!
F-16V啊,首先要從臺灣的F-16說起了,這是F-16C BLOCK52的機體,加上F-16A的發動機F-100PW220E,等於是非專業對地版本(比如F-16E和F-16I)以外,最笨重的機身,加上最小的發動機推力,跟它重量差不多的版本,推力一般都有13噸了,而臺灣的還不到11噸。機動性本身就很渣了,現在還換更重的相控陣雷達,那更是渣中之渣了……
對比起來的話,殲10C的動力也不算充沛,但是居然比F-16V還要好那麼一丟丟……加上敏捷性優勢,哪怕是空中格鬥也還是有優勢的。比中距離的話,殲10C也換了AESA雷達,還是更大口徑的,那自然也不用說了。
圖:F-16本來以能量充沛著稱,但臺灣這批F-16是推重比最差的型號
圖:殲10C現在的AL-31FN發動機是加大推力的型號,也用上了有源相控陣雷達,F-16V有啥優勢呀,更何況升級至F-16V還是未來時,殲10C是現在進行時
總體來說,以我軍大量的新殲10C、殲16之類的飛機,在質量上比F-16V還是有優勢的,打起來肯定處於攻勢,一步步把臺灣的空中力量壓回地面去。
當時至於能不能再第一時間壓制?這個作戰是綜合性的問題,臺灣島上那麼多防空飛彈、飛行跑道,也得一個個拔掉啊,不拔掉F-16V也可能起來轉幾圈,但那會是當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空軍面臨的絕望境地了。
圖: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空軍升空就被擊落,在地面又白白挨打,只好把戰機用沙子埋起來
堂主,瀕海海戰鬥艦的高機動性有多大價值?能通過急剎車躲反艦飛彈?
瀕海戰鬥艦的高機動性,不是用來躲避反艦飛彈的……
要說他為什麼設計成這麼高機動性,首先你要理解的是它的用途到底是幹嘛的,不要看著那麼高大上,就以為是什麼戰力爆表的作戰艦艇。
其實,這玩意就是土的掉渣的掃雷艦,沒想到吧。
圖:這高大上的LCS,其實就一「海上城管」,美軍是想用它深入波斯灣,清掃下伊朗飛彈艇、水雷什麼的
主要是以前的掃雷艦都是根據傳統登陸戰模式設計的,復仇者級航速14節,比一般的登陸艇和兩棲車還是要快的,所以登陸戰的時候跑到前面去開路掃雷的還是沒啥問題。問題是80年代以來,美國人開始用LCAC氣墊登陸艇了,航速是35節,還有計劃中的EFV兩棲車都有20多節航速,如果還用復仇者級的話,這些登陸設備的航速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還是得等復仇者慢騰騰的在前面開路,才能執行搶灘。
圖:美軍復仇者級掃雷艦,還是二戰風格的,跑太慢了,跟不上節奏哇
因為這個需求,所以LCS就需要速度至少要比LCAC快了,最後做出來40節以上高速,也就不足為奇。至於靠高速躲飛彈的問題,我只能說有些人很嚴謹的YY過,但是美國海軍可能真沒這想法。
圖:現在的先進反艦飛彈,射程遠,航路可規劃;你躲得過一次,大不了掉頭回來再打你唄,看你能躲多少次
堂主大人,我想知道,如果我華在沿海同時和兩至三個國家或地區(臺灣島)開火,勝利和失敗的可能性哪個更大?現在很多評論都說中國一次戰爭只能打一個地方,超過一個就會輸,很想聽聽堂主大人的高見。
關鍵問題在於,這個國家包含不包含美國……不包含美國的話,那些所謂的國家也叫國家麼?
現在世界主要國家,法國英國德國遠在歐洲,就那點規模,投送到東亞最多也就是三五十架作戰飛機,萬把兵力,尤其是在亞洲根本連立足的地方都找不到,打起來有什麼難的。俄國現在窮得叮噹響,都可以不用計算在內了,雖然是兩國領土交接,但是毛子先得有錢把部隊調動過來再說。澳大利亞之類的也不用提了,本身能力太小距離也太遠。
圖:英軍現在颱風戰鬥機數量不過150架左右,往馬島調4架都捉襟見肘,堪稱大規模增兵。以前的日不落帝國現在連做山姆大叔的跟屁蟲都不夠格,前段時間還嚷嚷要往南海派颱風戰機,真是笑死人咯
越南跟我們也有領土接壤,但是就越南現在那軍力規模,在海空方面對我軍構成不了壓力,而他的陸軍裝備老舊,而且中越邊境地形狹窄根本展不開,靠著廣西地方部隊就足夠堵住了。
真正有威脅的,其實就是日本、韓國兩個國家,加上臺灣地區,東亞怪物房名不虛傳,軍備強度在全世界都算數得著的了,這要同時開打三個確實有一定困難。
圖:上圖韓國空軍F-15K和預警機,下圖臺灣地區空軍幻影2000。其實韓國、日本、臺灣現在的空軍實力都能跟英法德相比
#踢館#親愛的堂主。022快艇當年號稱航母殺手。但以它的航程和遠海適應性,它能前出至幾百公裡外的航母戰鬥群附近發射反艦導彈嗎?如果不能,那當時獵殺航母的戰術是怎樣的?總不能等它開到家門口才反擊吧?!
這個航母殺手的稱號,真的是腦補的……
這玩意設計來,就是近海作戰的,尤其是臺灣海峽作戰的需求。近海海軍三件寶,飛機潛艇飛彈快,說的就是飛彈快艇。近海區域情況複雜,尤其是雙方航空兵活動頻繁,還有大量島嶼遮掩視野,所以大型艦艇活動起來不是很方便,英國海軍坐擁十幾艘戰列艦,幾十艘巡洋艦,在英吉利海峽也是靠快艇跟德國人對打。
臺灣海峽說寬不寬,說窄不窄,正好是這種飛彈快艇在航空兵掩護下活動的良好區域,至於說反航母?解放軍又不是腦子有病,美軍腦子也沒病,誰會把現在的超級航母開進臺灣海峽來……
圖:真正能在臺灣以東的西太平洋上槓美軍航母,只有轟6K、東風21D、東風26這些大傢伙
實際上海峽作戰,無論是我軍,還是臺軍或者或者美國人,都沒大型艦艇進海峽的計劃,驅逐艦護衛艦以及航母都是在海峽兩側開闊水域活動,防止被對方側擊而已,海峽內都是雙方小型艦艇和飛機活動的天下。
至於反航母,美國航母一般是在臺灣島以東,用臺灣島做掩護活動的,飛彈艇就算航程夠得著,那也不敢開過去啊。
圖:022飛彈艇對我們海軍是作用不大了,倒是現在臺灣那邊搞起了大號022(迅海艦),真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現在臺灣媒體也吹噓迅海艦是「航母殺手」,但它的作用實則上也不是反航母,而是準備襲擊我登陸艦隊來用的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躺主 接踢 像an70那樣的槳扇發動機為何沒有大規模應用 若是噪音問題民航受不了 那軍用呢 其燃油效率那麼高 速度快 看似前途無量 但木有市場怎麼破 兔子對an70以及槳扇發動機感興趣嗎
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應用?這得從槳扇自身的問題,還有需求角度來分析了。
自身的問題就是AN70使用的D27槳扇,採用的是對轉螺旋槳,就是兩個螺旋槳疊在一起,朝相反的方向旋轉。普通螺旋槳就一個槳一個方向,只需要一個軸系,而槳扇等於要兩套軸系,還是得在原來螺旋槳發動機相當的空間和重量內做到,這就要了親命了,AN70試飛的時候這套傳動系統出毛病就不少,嚴重影響了市場信心。
圖:安70獨特的槳扇發動機,可惜它真是一個尷尬的選擇
其次就是需求問題了,你說燃油效率高,速度快,你看著是優點,問題是我看著都是缺點啊……比渦扇燃油效率高,但是飛行速度、高速又遠不如渦扇了,比渦槳速度快,但是低速性能又遠不如渦槳了。
真要實施遠距離大載荷飛行,渦扇是能把槳扇和渦槳吊起來打的,所以大型運輸機一水的渦扇,而螺旋槳飛機存在的意義就是前沿野戰機場的起降,對低速性能要求很高,AN70怎麼都不可能做到C130的程度,那等於是遠距離運輸無法挑戰IL76\Y20\C17,戰術運輸又比C130和A400M差,等於是上下不靠,毫無價值。
圖:有錢可直接上C-17,用渦扇發動機的戰略運輸機一樣可以在土跑道上降落
圖:沒錢,A400M運少點,也是不錯的選擇
堂主,要不直接講講工兵鍬、甩棍、電棍、狼牙棍、棒球棒、砍刀哪個好用吧
這些裡面肯定是工兵鍬最好用了……
首先第一條,這裡面的東西,砍刀還算能做工具,其他的都只是純粹的武器,那就得佔用額外的攜行量,這對於作戰部隊來說那必然就是不可行的,現在連刺刀都主要是做工具刀使用了,你還額外攜帶純肉搏武器?
圖:刺刀現在主要用途不是刺殺,而是削東西了
第二條,甩棍,電棍,棒球棒,都是鬥毆級別的武器,根本不能確保給予敵人足夠殺傷,對方一個咬牙扛住衝進一匕首你就沒了。狼牙棒威力倒是夠,問題是那分量不是沒練過的人能用的,而且揮舞起來很慢,不夠靈活。
圖:堂主知道現在很多軍宅少年覺得電影《殺破狼》甄子丹用甩棍很酷,但要是真相信甩棍鬥得過匕首,你就要輸掉性命了
第三條,砍刀看起來倒是跟工兵鍬差不多了,遇到長草、灌木還能用來砍草開路,不過砍刀長度不大,而且也很難做長,同時挖壕溝是部隊最常見的行動之一,隨身帶工兵鍬是必然的,砍刀之類也不是必備工具。
圖:戰爭重演場面,二戰蘇德軍隊肉搏喜歡用工兵鍬。工兵鍬份量足,還有木柄提供更大的轉動慣量去拍人
迷你踢館
堂主您好,我想問個問題哈!經常看到鵝毛用核武進行訛詐,網上對美俄核彈頭數量的統計口徑也眾說紛紜。想問一下美俄核彈頭真正的數量到底多少,實際部署的又是多少。另外鵝毛核武實力對標美帝到底如何呢,差距多大?謝謝堂主啦!
美俄核彈頭數量都是有條約規定的,差距不大。只是美國核彈頭的待命狀況比較好,尤其是核潛艇的在航率高,不像俄國飛彈核潛艇基本都在基地裡趴著。
圖:美軍三叉戟II潛射洲際飛彈試射連續成功快160次了,美國是帳目上有多少核彈頭,基本上就有多少能用,俄羅斯不是這樣。
提問:靜穩定布局的F15曾斷了一隻翅膀,憑藉飛行員高超的駕駛技術返回到基地(不考慮真假),那麼如果換成非常依賴飛控的靜不穩定布局的J10、J20,飛控是不是就很容易和飛行員不常規的駕駛出現衝突而導致飛機甚至飛行員無法挽回呢?
現代電傳飛控系統都要求有失效重構能力,正是針對你提出來的這個問題的,丟掉垂尾,丟掉平尾,或者一側機翼上的控制面失效都要能飛回去,當然斷機翼這個就看運氣了。
宇宙無敵無所不知道的「堂豬」,聽我一個榮立過三等功的忘年交朋友說起過,兩山輪戰的時候我兔在前線曾經用過反步兵跳雷,以及一種更腹黑的塑料地雷,比手掌略小,這種地雷不直接炸死你,只把你給搞殘,而且埋設非常方便。我就想問問堂豬!我兔的地雷發展情況。以及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還望堂豬翻牌。
你說的這種步兵殺傷性地雷,好像幾十年沒怎麼發展了……雖然沒籤條約禁用,但是我國跟大部分國家一樣都沒搞了。現在世界上比較流行的還是反車輛地雷,這方面我國比歐美還是要落後一些的。
圖:你死黨說的是72式反步兵地雷吧,這東西確實便宜又好用,都不用埋,直接放草叢中就行
堂主,就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的訓練平均水平,如果讓士兵徒手搏鬥,哪個國家的士兵搏擊水平更高?中國功夫有沒有用武之地?
格鬥這個很多時候是看個人的,堂主比較相信「一力降十技」,我國傳統武術更講究修心養性、強身健體吧。另外,一般能肉搏那都是極近距離了,拳腳招式基本沒意義了,只有現代的摔跤、擒拿技術管用。如果都有距離可以比划拳腳了,那是刺刀和手槍的範圍。
圖:這招式看起來很土是不?但很管用。普遍來說,中國士兵的身體重量、力量不如西方士兵,但我們訓練更刻苦,下意識反應可能會更快
敬愛的糖煮~小的在英村,之前我兔艦隊來訪,特別揚眉吐氣~最近英國說要把兩艘伊莉莎白女王航媽部署到亞洲制衡我兔~我看伊莉莎白也是滑躍起飛,那戰力與我兔即將服役的001A相比如何,為什麼外媒會說伊莉莎白的戰力很強,除了雙艦島還有什麼技術創新?
主要創新就是綜合電力推進系統了,油耗低,而且生活用電充沛,環境好。戰力來說,那是因為有F-35B,隱身艦載機啊……真打的話,001A倒真不是對手,畢竟F-35B還是很強的。
堂主,請問為什麼一戰和二戰期間各國陸軍士兵都要打綁腿而現在卻看不到了
現在一般的軍靴都帶有綁腿功能了,所以直接用綁腿的少了很多。而且摩託化程度提高,需要長時間步行的時候少了。
圖:軍靴的高幫帶有一定的綁腿功能
請問神通的躺煮大人,那些還在用f4有沒錢換最新三代機的國家,把f4換梟龍如何?戰力和性價比怎麼樣?
這個你想多了,有F4的不是美國的重要盟友,就是有錢國家,哪個看得上梟龍啊,哪怕是伊朗也不會瞧得上梟龍的。
圖:伊朗空軍的F-4戰鬥機,F-4屬於二代重型戰鬥機,人家現在想買的還是重型,蘇30戰鬥機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