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目前跟美國GPS還有多大的差距

2021-02-14 機械工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蘇在冷戰時期在政治、軍事和科學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競賽,促進了軍工業以及科技的高速發展。比如,1957年,蘇聯率先向宇宙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立刻感受到了緊迫感,開始制定本國的航天發展計劃,最終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壯舉。

幾十年過去了,蘇聯解體後,長久的積澱讓美國一躍成為全球頭號強國,憑藉著全球定位系統,美國在衛星定位領域更是世界的領導者。GPS也從軍用拓展到民用,面向全世界開放, 為無數用戶提供了重要的定位能力。

偉大的鄧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如今中國也越來越重視科技的建設與發展,追求在高新領域的技術突破,不僅在不少領域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甚至還實現了彎道超車。中國也擁有屬於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那就是 「北鬥」導航系統。不過這款定位系統與美國的GPS相比較起來,還非常的「年輕」,差距是肯定有的,那麼到底還有多大的差距呢?

美國GPS強在哪兒?

全球定位系統是一種空間導航系統,由24顆衛星組成,這24顆衛星每12小時繞地球一圈,以兩個不同的L波段頻率L1和L2連續播放全球定位系統信號。除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外,該系統還包括一個全球衛星控制網絡和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這些接收器獲取全球定位系統信號並將其轉化為定位和定時信息。GPS提供了多項服務,包括高度精確的三維位置信息、精確的速度和授時服務,並可供全球無限量的軍事、民用和商業用戶使用。

GPS確定用戶位置的基本原理很簡單。GPS接收機被安裝在手機上,當用戶與三顆GPS衛星的距離和衛星位置是已知的,就可以應用著名的三角測量製圖程序來確定用戶的位置。接收機將位於三個球體的交點上;每個球體的半徑為一個接收機與衛星的距離,並以該特定衛星為中心。理論上,需要三顆同時跟蹤的衛星的距離及其坐標。

定位信息是經由GPS信號處理後的結果。最初,由於衛星星曆的不確定性、大氣狀況、接收機的質量參差不齊等情況,全球定位系統的測量容易產生一些誤差。經過長時間的試驗與改良,GPS已經能夠計算出更精確的位置。接收機的位置也可以在以後的GPS軟體處理過程中進行修正,可以將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誤差控制到1米以內。

如今GPS的定位功能非常強大,民用GPS的精度可以達到5米左右,軍用精度則更高。為了進一步提高GPS的定位精度,美國還開發了GPS相對定位方法,設計了現代化的GPS信號,並將在近期內投入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定位精度水平將提高到以釐米計算。

其次,GPS的發展歷史悠久,覆蓋率極為廣泛,高達98%,它已經服務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用戶,知名度相當廣泛。截至2019年2月,全球定位系統共有31顆人造衛星,其中27顆在某一特定時間使用,其餘分配為備用衛星,更多的退役衛星在軌並可作為備用。超過24顆的額外衛星通過冗餘測量提高了GPS接收器的計算精度。隨著衛星數量的增加,GPS為未來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將會進一步提升。

你對中國「北鬥」了解多少?

「北鬥」計劃於1994年正式啟動,一直被稱為「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航天計劃」。僅在過去的兩年半時間裡,就有來自400多家研究機構和企業的30多萬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其中。

「北鬥」的總設計師楊長風在央視面向觀眾說:「中國現在正在從航天大國走向真正的航天強國。」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隨著第35顆衛星到達地球靜止軌道,我國終於在2020年完成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

北鬥導航衛星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目前已覆蓋全球,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國家都在使用該系統,其導航產品已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全球用戶都能夠獲得其對現代經濟至關重要的高精度定位、導航和定時服務。

「北鬥」比起GPS還有多大的差距?

「北鬥」衛星系統的規模已經超過了GPS,並逐漸挑戰GPS長久以來的優勢地位。截至2020年6月底,「北鬥」系統的衛星數量已經超越了GPS,共有35顆人造衛星在運行,而GPS只有31顆。

美國方面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對於「北鬥」也表現出了更多的關注度。中國「北鬥」定位系統的崛起,並不是簡單地在與美國的競爭中多了一項定位服務,而是戰略上的挑戰。

不過,說「北鬥」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全球導航系統是沒有問題的,但它與美國的GPS導航系統相比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儘管北鬥導航系統的衛星數量不輸GPS,但它的穩定性相較GPS導航系統來說卻更低。

從精度上來看,目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約10米,測速精度是0.2米每秒,這一數據無法超越GPS。另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知名度,在「北鬥」還如同幼嬰在襁褓中成長時,美國的GPS技術已經趨於成熟了,所以在宣傳和覆蓋度上差異明顯。全球許多國家的用戶已經習慣使用GPS,他們或許有著「先入為主」觀念,不願意換掉GPS去嘗試一款全新的替代產品。所以,距離「北鬥」真正超越GPS,落實到千家萬戶,任重而道遠。

不過我們完全不用感到失落,因為造成這一差距的本質原因還是「北鬥」誕生的時間太短了,年輕也就意味著它投入使用的時間尚且不長,所以在使用頻率和誤差測試等方面是不及GPS的,科研團隊所累積的實踐經驗也比較少,它的改進和完善需要經過更長時間的檢驗。而且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也存在著不少GPS所沒有的優勢,比如它的對於國產手機的適配性更強、誕生較晚本身蘊含的技術會比GPS更加先進等。

結語

在不久的將來,北鬥系統將進一步優化其服務性能,擴展服務範圍,增強連續穩定運行能力,它與GPS的差距也會持續縮短。從軍事、行業到大眾應用,「北鬥」的經濟社會效益逐漸顯現,它變得不再陌生與遙遠,而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這一切都讓無數國人深感自豪,「北鬥」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

「平地起高樓」用來形容新中國成立後取得的一項項巨大成果再合適不過了,而「蓋起這棟高樓」是無數中國人用智慧與實際行動去實現的。曾經有人問:為什麼中國一定要自主研發衛星定位系統?直接用現成的GPS不好嗎?為什麼一定要費時費力去搞研究呢?答案很簡單:以GPS為代表的高新科技在戰爭中的巨大威力得以展現,在核心技術上,自己擁有的一定要依賴別人更強。

「北鬥」的誕生對於中國有著特殊而深遠的意義,它讓我國成為繼美國與俄羅斯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儘管它的性能現在並不是最強的,但它就像一個被寄予厚望的「新生兒」,在砥礪中不斷收穫經驗,最終收穫長足的進步。

相關焦點

  • 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到底跟美國GPS有多大的差距?
    誠然中國以前確實非常落後,致使很多國家根本不相信中國會迅速發展起來。而令各國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竟然會突破西方諸國的技術封鎖,甚至實現了彎道超車,還在不少領域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效應。對於各國未來的發展而言,航天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說到航天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的GPS與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那麼你知道中國北鬥究竟跟美國GPS有多大的差距嗎?
  • 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到底和美國的GPS有多大差距?
    雖說現在有不少高新科技產物,但說到人們最熟悉的大概就是GPS衛星定位系統了,因為目前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完全離不開這款定位系統。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美國也因此獲益良多。為了避免以後受制於人,我國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構建了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北鬥。北鬥算是中國當前最頂尖的科技產物,那麼你知道北鬥導航系統離美國的GPS還有多遠嗎?兩者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 中國北鬥究竟和GPS有多大差距?核心數據曝光後,各國恍然大悟
    目前中國北鬥已經和美國GPS一樣成為了全球性的衛星導航系統,服務已經面向全世界開放了,這讓軍迷們欣喜的同時,也讓一些人感到了疑惑,
  • 中國北鬥與美國GPS差距有多大?
    北鬥、GPS、歐洲的伽利略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日本經濟新聞》統計了美國衛星接收器企業Trimble公司的衛星軌道數據,發現中國北鬥衛星快速成長的態勢十分明顯。僅2018年就發射了18顆衛星,目前共有35顆北鬥衛星投入使用,超過了GPS的31顆。此外,俄羅斯為24顆,歐盟為22顆。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跟GPS的對比怎樣?有哪些優缺點?
    說起北鬥衛星,相信大家之前都被北鬥三號衛星的順利發射刷屏了吧。也因為北鬥三星衛星的成功發射,讓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繼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後正式步入全球衛星導航之列。當然伽利略及格洛納斯因為經費及技術原因,在整體上還是要落後於GPS和北鬥。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國際上有一個高大上的俱樂部,它只有四個會員,卻吸引了各國首腦的關注和眾多頂級科學家工程師的研究,這個俱樂部就是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四個會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北鬥COMPASS。
  • 中國北鬥--全球最大的衛星導航系統
    據參考消息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導,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領導者,但現在,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規模上已經超過美國的GPS。相比美國GPS應用較早,中國在該領域直到近些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在200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定位衛星,可謂進展神速。北鬥、GPS、歐洲的伽利略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 中國北鬥與美國GPS差距有多大?核心數據曝光,日媒驚嘆
    據參考消息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20日報導,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領導者,但現在,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規模上已經超過美國的GPS。相比美國GPS應用較早,中國在該領域直到近些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在200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定位衛星,可謂進展神速。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
    :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中國的北鬥。中國始終秉持和踐行「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的發展理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積極推進北鬥系統國際合作。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攜手,與各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一起,共同推動全球衛星導航事業發展,讓北鬥系統更好地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一、發展目標與原則  中國高度重視北鬥系統建設,將北鬥系統列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撐國家創新發展戰略。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何令美國如此緊張?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有獨特的短報文通信功能。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冉承其表示:「我們正在建設的北鬥三號系統,它除了全球覆蓋以外,在性能上、系統的可靠性上,還會有大的提高。從定位精度來講,會在現有系統性能提高一到兩倍。」  中國為什麼要耗時耗力地發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其間是怎麼與歐美日進行博弈的?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究竟發展得怎樣?請看下文。
  • 北鬥導航兩大優勢超美國GPS 一能力世界唯一
    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無盡的潛力,隨著北鬥系統2020年具有全球服務能力,其在開發與應用中將發揮更大的效益。「北鬥是中國的北鬥,更是世界的北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北鬥系統是中國在世界科技競爭中最具競爭力的代表。它同時也是「中國造」的品牌代言人。
  • 中國北鬥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中美衛星導航系統大對決!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布,我國自主設計的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於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誌著北鬥系統服務範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附下載)
    20世紀後期,中國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鬥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來源:環球網目前,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都建立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 提升北鬥導航「存在感」!專家建議將手機「GPS信號」改名為「衛星導航信號」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人稱「四大金剛」:美國GPS、中國北鬥、俄羅斯GLONASS和歐洲Galileo。       但是,每當提及定位導航,人們總是會想到GPS。       比如,每當車輛行駛到高架橋或者隧道中時,手機導航就會發出提醒:GPS信號弱。
  • 全球衛星導航 看中國「北鬥」
    4月10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首個海外中心——中阿北鬥中心在位於突尼西亞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術組織總部落成運行。這一中心將成為中國全面展示北鬥建設應用成果,推動北鬥在阿拉伯及非洲國家應用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 疑問 | 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相比,北鬥導航有什麼優點?
    北鬥是全球第一個提供三頻信號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喪心病狂的白菜:目前與北鬥比較的是GPS Ⅱ,北鬥性能還略有欠缺。GPS ⅡS正在換,更不用跟GPS Ⅲ比)有源定位及無源定位。有源定位就是接收機自己需要發射信息與衛星通信,無源定位不需要。
  • 【常識積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1994年,北鬥一號系統建設正式啟動。2000年,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北鬥一號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2003年,又發射了第3顆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進一步增強系統性能。  北鬥一號系統的建成,邁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初步滿足了中國及周邊區域的定位、導航、授時需求。
  • 中國自主北鬥射頻晶片恆星一號,兼容GPS等四大導航系統
    北鬥導航定位系統是中國自主發展的全球定位系統,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的北鬥三號衛星,定位精度2.5至5米,正在加緊全球組網,現在已經發射了8顆衛星,預計今年底實現基本組網。在相關產業鏈上,中國公司也在不斷推出基於北鬥的產品,廣州中海達公司昨天下午宣布推出自主研發的北鬥射頻晶片恆星一號,支持北鬥、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羅納斯四大導航系統的所有頻點。
  • 手機定位只有GPS?中國北鬥了解一下!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這麼一個高大上的俱樂部,它只有四個會員,卻吸引了各國首腦的關注和眾多頂級科學家工程師的研究——這個俱樂部就是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四個會員分別是美國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歐盟的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的北鬥(B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