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製德軍H39 280MM SWURFGERAT40 火箭彈坦克
模型玩了十來年,基本上有十分之九的時間停留在素組上,因為我實在是不怎麼喜歡上色,我只喜歡粘東西的感覺。
後來無奈地掉進兵人的大坑裡怎麼也爬不出來了。
看著沒有載具的兵人們,便萌生自己做一輛坦克的念頭。當然主要原因是1:6成品坦克價格太高,幾萬元的成品不是我這樣屌絲能承受的;另外這個型號的坦克目前也沒有廠家會出(估計永遠也不會出,太過於小眾了)。但我忍受不了車身霸氣側漏火箭彈的吸引,所以毅然決然的開始了手工打造之路!
圖片:與1/6兵人配合拍攝的德軍繳獲版哈奇開斯H39輕型坦克。
法國哈奇開斯廠製造的H39輕型坦克是H系列坦克的最終型號,尺寸大於H35,重量為12噸。裝備一門長身管SA-1938型37mm火炮。
H39在二戰初期約有800輛在部隊服役。法國戰敗後,德軍由於部隊擴張急需大量裝備供部隊使用,便從繳獲法國的裝備中將不少H系列坦克編入部隊使用,並且對其中一些進行了改造。
比如本車加裝了無線電、新式指揮塔等。
為了增強火力應對盟軍的攻勢,在法國諾曼第地區駐守的部分H39坦克在兩側加掛了4部28CM SWURFGERAT40火箭發射器。
這種火箭的外架是一次性使用的,基本上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用來壓制敵人有生力量。
圖片:這麼大的坦克居然是自製的,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做的!
製作這樣一輛坦克首先要有正確的尺寸。
我買了一盒威駿成產的1:35的改型坦克,用遊標卡尺測量模型的尺寸後乘以35再除以6,就是1:6的尺寸了(咱們是沒有機會去實車測量的)。之後用ATUOCAD畫出簡單的平面側視圖來(自學了半個多月)。
圖片:製作車體下部,尺寸要準確,打好地基。
其次是準備好工具,我入了一臺迷你小工具機,但是並不是很好用,只是適合學生動手實踐用。
筆刀、各種膠水、AB補土、銼刀、鑽和手鋸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對於防護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因為沒注意,502濺到眼睛裡,去醫院才搞定,大家做模型一定要小心。
最後是準備好材料。
我主要使用的是2mm厚的木板和0.5mm-2mm不等的ABS板。還有各種0.1mm-10mm不等的膠棒膠管等。
這些在建築模型店裡都有。另外坦克的輪子履帶都需要翻模,還要準備適當的矽膠和AB水。
圖片:製作完成的變速箱。
製作的過程就沒有什麼新鮮的技術可說了,基本上就是畫好要剪裁的邊框,該切的切,該鋸的鋸,該粘的粘。
對於弧面來說,最好先用列印紙圍出外形來,然後再在膠板上操作,這樣的尺寸比較有把握,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對於縫隙,除了用膠水粘合之外,我還用AB補土進行了補強,害怕到時候車體受力出現裂縫。
尤其是掛火箭彈的擋泥板,裡面還用了4根大的螺絲釘進行加固。
內構部分是參考模型和國外一些模型作品製作的,實車的內構照片一直沒有找到,所以準確性確實有待考證,先得過且過了。
圖片:內部構造基本位置定型。
圖片:先用列印紙圍攏車身,裁剪好後撤下來,按照紙的形狀裁剪膠板,然後再粘到車體上。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浪費,同時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我認為這個車最麻煩最考驗毅力的就是行走部分了,基本上都要翻模。
要先製作翻模的原型,包括主動輪、誘導輪、託帶輪、負重輪、懸掛和履帶。
之前從來沒有翻制過零件,這次就趕鴨子上架,到處找教程學習。
最後雖然翻製成功了,但是質量確實有些頭疼,比如履帶上的履帶齒,大多數都沒有翻制出來,最後用膠板切好一個個補。
翻模履帶真心是個讓人崩潰的事情,前後共翻制了差不多有230塊履帶板,那時候真是覺得看不到希望啊!
圖片:翻模懸掛。
圖片:懸掛翻模完成(一摞子)。
圖片:翻模負重輪和平衡軸。
圖片:翻模履帶(滿滿的一盒子)。
圖片:修補翻模履帶不組的地方。
圖片:試組懸掛系統,看有沒有大問題。
圖片:懸掛系統與履帶試組,查看問題。
大體部分完成後,就要進行細化了。
什麼車上的螺釘啊,內部的一些細碎的零件啊,也是敲敲打打做的很久。
最後的效果看起來還是可以的,內部看起來也還算是豐富。並且大多數的艙蓋都做成了可動的,可以方便的觀看內部。當然車體也沒有粘死,可以打開放入駕駛員。
圖片:炮塔內部細節。
圖片:試將懸掛安裝到車身上。
圖片:用AB補土塑主動輪齒輪箱。
圖片:車身添加細節。
圖片:查看整體效果。
圖片:製作隨車工具。
圖片:製作車身上的細節。
圖片:發動機細節。
圖片:火箭彈及發射架完成。
圖片:發射架細節。
圖片:車身後部細節。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上色舊化了。
我先使用了田宮的油漆噴罐,把顏色大體噴完(噴罐為什麼覺得那麼稀呢,即使打了水補土還是那樣)。
再用噴槍進行迷彩的噴塗。
舊化手法比較簡單,幹掃和點塗掉漆後做一遍濾鏡,最後用泥土加水和乳膠,刷到履帶上。
幹透後就大工搞成了。
圖片:艙蓋特寫(點塗了掉漆)。
圖片:車身進行來幹掃和點塗掉漆。
圖片:整體進行了濾鏡。
圖片:發動機的完成情況。
這個坦克可以說是我這些年做模型技術上的總結,同時也是對我毅力的考驗,前前後後製作了半年的時間,也是我製作模型時間跨度最長的一個。
好在最後終于堅持著完成了,看著拍的照片,心裏面還是非常的喜悅的。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謝謝。
1944年的諾曼第。
幾個戰鬥工兵在少尉排長的帶領下準備撤離這個地區,但是戰鬥工兵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臨走了也要留下兩個地雷讓敵人頭疼。
這時突然傳來了發動機的轟鳴。
「坦克!隱蔽!」
隨著排長的呼喊,剛才還在埋雷的工兵們立即隱蔽起來做好了戰鬥準備。
不過好在來的是一輛己方的坦克。
於是排長攔下了坦克,向車長訊問他們去往哪裡,能否搭個便車。
對於單車行進的車長來說,帶上一群戰鬥工兵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至少不用太擔心被敵人步兵伏擊了!於是爽快的答應了工兵們的要求。
收拾停當後這一行人向著目的地出發了……
喜馬拉雅官方與「虹攝庫爾斯克」合作推出!
每天早上7點更新
想讀懂世界局勢,先了解軍事歷史。
本專輯由知名軍事作家虹攝庫爾斯克作品授權改編而成。囊括國防發展、戰史揭秘、裝備解讀、軍情熱點等多個板塊,每天五分鐘音頻解讀,讓你輕鬆成為軍事知識達人。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改編播講:非星凡文化
點擊原文連結可進入喜馬拉雅收聽,或進入喜馬拉雅搜索關注「軍事歷史大講堂丨虹攝庫爾斯克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