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臂+藝術創意:這17件作品能讓你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2021-02-13 上海轉型發布

電話:021-64676547 或 微信:Z1025983286

——正文共 4030字,預計閱讀時間 8分鐘 

01 義大利:聲波武器-機械舞表演

 在羅馬的一家工業空間內,四個機器人手臂進行著空靈的舞蹈。

「Sonic Arms 」是由機械臂、燈光和影像組成的舞蹈,是一種基於生成樂譜的編舞,增強了機器人的人性,打破了人與技術之間的對立面,Ultravioletto 團隊通過該作品探討了機器對數字文化的影響。

Ultravioletto 是一個互動設計工作室,他們的創作涵蓋多個學科:建築、設計、藝術與新媒體,將互動裝置、表演、沉浸式體驗帶入生活。

機械臂被關在封閉的空間內,就像被關在籠子裡的動物一樣。為了自身的安全,它在大氣中進化,就像動物一樣對環境做出反應,並試圖衝破束縛,觀眾舒適地站立在球外觀望,試圖通過向機械臂發送刺激促使其馴化。同時,機械臂希望與公眾進行對話,它檢測到人的存在並嘗試進行交流。

ENCOR STUDIO 是成立於瑞士日內瓦的數字藝術團體,團體擅長大型投影項目、音畫交互、燈光裝置和CG影像等方面的創作。在偏向商業類、公共類的項目時,他們以Supermafia的名字出現,在更藝術類的創作中,他們是ENCOR STUDIO。


藝術家 Peter William Holden 通過該作品向電影《現代啟示錄》中直升機攻擊的場景致敬,重複的機器人從金屬框架上懸掛下來,黑棒的陣列將八個帽子中的每一個都連接到這些機器上,這些機器以飛行編隊的形式出現,似乎隨時可以發動攻擊。隨著作曲家華格納的曲子《女武神騎行》的響起,帽子轉向彎曲並旋轉,創造出具有儀式感的超現實雕塑表演。


Peter William Holden 對影像具有濃厚的興趣,並一直在探索將雕塑與攝影統一的方法。在研究這些時,他將計算設備與機器人元素融合在一起,以創建類似於曼陀羅的動態雕塑。

04 韓國:機器人咖啡館 

由韓國創作團隊 d’strict 和機器人自動化專業企業 T-robotics 合作的機器人咖啡館於去年在韓國開業,這個660平方米規模的咖啡店室內空間更像是一個欣賞媒體藝術的展廳。 


這家店裡機器人的外觀和動作與其他機器人咖啡店有所不同,機器人就站在真人咖啡師身邊,與人合作製作咖啡。 機器人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咖啡機器人負責製作咖啡,體型更大的調酒機器人則負責製作雞尾酒和汽水飲料。從上面瓶中取出適當的原料加入到不鏽鋼容器後,並將手臂向左右搖動。

d'strict是一家落戶於韓國首爾市江南地區的世界知名文化創意團隊,d'strict將藝術與數位技術相結合向客戶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空間體驗產品和服務。

05 中國:機械臂攝影機系統拍攝XR擴展現實 

隨著萬物互聯及5G時代的來臨,在科技藝術創作的相關領域,一個名詞「XR「不斷出現在行業視野中,越來越多的創作方式開始進入「XR「領域,並創造出許多前所未有的作品。由新媒體藝術團隊 DING DONG STUDIO 與宇寧兄弟運用XR擴展現實技術,並輔助機械臂拍攝,實現的作品「深夢」便展現了XR在未來的無限可能。

DING DONG STUDIO 2009年創立於北京。主要致力於新媒體藝術,現場視覺設計與舞臺表演領域的工作。創作包含多種藝術形式與學科技術。工作室成員由藝術家及工程師組成,並與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不斷合作。通過不斷發展新的技術和材料,從而提出新的藝術可能。在技術的多樣中構建藝術的純粹。宇寧兄弟,一家二十多年豐富經驗的舞臺設備硬體公司。擁有專業的舞臺技術服務團隊,並為行業培養出許多精英人士。公司開創以來運用自身的強大設備資源及技術能力,一直致力於配合諸多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師和導演團隊將其創意變成現實。

06 烏克蘭:機械臂助力演員舞臺穿越全息秀 

「The Escape」 於2018年6月12日在美國《達人秀》上首次亮相。這場表演很快就贏得了評委的讚譽,並成為了一次巨大的成功。

當現場燈光熄滅「穿梭者」來到現場,挑選著他將要進入的另一個世界。飛起、墜落、翻轉,這些在現實生活都不曾經歷的行為在這個舞臺上被大膽地演繹了出來,最終構成了一場令人驚豔的科技、藝術與表演相結合的視覺盛宴。本作品由Front Pictures、Red Rabbit Entertainment 和 PROFI LTD 三個創意團隊聯合創作完成。

Front Pictures 一家來自烏克蘭的創意製作團隊,2003年成立,並在美國、英國、以色列開設有分部,團隊成員由視頻、互動設計師和軟體工程師等組成。業務範圍從創建媒體內容到構建全面的硬體和軟體體系結構,並提供創新的視覺解決方案。

07 俄羅斯:機械臂全息核電廠工業展示秀 

Radugadesign 為 Rosatom 開發的創意展臺裝置。設置在一個多媒體空間當中,該空間應用了多種多媒體技術,包括牆壁和地板上的投影、Kuka機械臂、全息投影,裝置運行過程中所有媒體技術同步進行,並彼此呼應。項目揭示了在世界各地從羅莎託姆(Rosatom)建立核電廠中的國際合作的可能性。

Radugadesign 是一家創意多媒體設計工作室和製作公司。專注於在設計、技術和物理空間的交匯處創造。該工作室成立於2007年,為梅賽德斯·奔馳、三星、MKTG、前衛、金威、NHL等代理商和品牌發布了300多個項目。

08 中國:機械控制的眼睛看到鏡子中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 


該作品是藝術家邱宇的一個人機藝術項目:一個擁有「眼睛」的機械裝置在不斷移動,它似乎在觀察周圍的環境,在觀察過程中,它突然發現面前有一面鏡子,並且鏡中的「眼睛」也在看著它,機械裝置在鏡子前打量自己,仿佛在與鏡子對話……


邱宇,1986年生於河北,現居北京。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目前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博士在讀,從事新媒體藝術創作與研究。他的創作,常通過聲音、影像、裝置、表演等混合媒介結合新的科技手段探索科技媒介所蘊含的內在邏輯的語言關係和混合媒介影響下的身體感知。

09 法國:機械臂演繹「未來主義芭蕾舞」 

在2019裡昂燈光節之際,法國藝術團隊Collectif Scale展示了他們最新的燈光裝置《Coda》,這個由機械臂組成的未來主義芭蕾舞表演,成功將燈光設計、動態運動和音樂有機的結合起來。《Coda》(譯為「尾聲」)的名字來源於舞蹈和古典音樂界,在這兩種情況下,「尾聲」都是一段樂曲(或一個樂章)的最終章。裝置由20個機械臂組成,每個機械臂上都安裝了1.5米長的LED條形燈。Collectif Scale 成立於2010年,是一個由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對於視覺與舞臺裝置的熱情將他們凝聚在一起。團隊致力於以實驗和創新的方式,發展多介質、多感官的表現形式,實現科技與藝術的碰撞。

10 紐西蘭&德國:機械臂樂隊 

在紐西蘭音樂藝術家Nigel Stanford的作品 AUTOMATICA的MV中,KUKA機器人公司的機械臂們擔任了樂隊的主角。

KUKA機器人公司在德國業界以精準度、速度出名,這些機械臂的移動精度達到0.03mm,並且使用了一種名為Robot Animator的機器人動畫編程軟體。

如今,人工智慧、奇點、機器人和自動化這些概念一直都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而AUTOMATICA正是用音樂來理解這些內容。「我相信將來AI會創作出偉大的音樂,但這不會阻礙音樂家或其他任何人。」

Nigel Stanford,製作人、原創音樂人。是一位來自紐西蘭的氛圍音樂家,最初學習鋼琴和吉他,而後進入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學習音樂。雖然他將太空音樂作為自己的目標,但仍坦誠的相信現代流行文化對他的創作構成重要的影響。庫卡(KUKA)機器人有限公司於1995年建立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是世界領先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之一。

11 烏克蘭:機械臂VR可旋轉遊戲座椅 

「MMOne」是烏克蘭公司,MMOne Company 研發了一款大型VR遊樂裝置,由三個軸承組成,可實現底座左、右旋轉30度,手臂上、下升降角度30度和手臂、座椅360度無死角旋轉。通過該設備可以真實感受到遊戲場景中的旋轉、升降和翻轉,讓遊戲體驗更加豐富立體。

MMOne Company 成立於2012年。該公司生產交互式VR機器人模擬器MMOne,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旋轉的虛擬實境模擬器,它可以在其自身的軸上二維旋轉360度。MMOne模擬器可用於娛樂、培訓、教育、軍事和醫學用途等。

一個紐西蘭的大學生團隊創造了這個會動會賣萌的檯燈——它可以看到你,還能聽到你的聲音。「檯燈」由三部分組成:開源硬體 Arduino、1 個攝像頭和 6 個伺服馬達——當然軟體也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件交互裝置的背後項目叫做 Pinokio,由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三位大學生 Adam Ben-Dror、Shanshan Zhou 和 Joss Doggett 設計。

13 中國&德國:機械臂與人共舞 

「HUANG YI & KUKA」是一次機器人與舞者合作的表演,來自臺灣的舞者黃翊與機器人KUKA共處同一舞臺,KUKA仿佛擁有人的靈魂和情感,在現場音樂伴奏下,與舞者共同完成一場生命的舞蹈。

黃翊是新生代編舞家、舞蹈家,1983年出生於臺灣,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擅長結合層次豐富的影像與細膩的肢體展現。被美國舞蹈雜誌評選的「25位最受矚目的舞蹈工作者」。

 14 美國:機械臂「變魔術」 

「Box」是由創意機構 Bot & Dolly 工作室製作的一個創意項目,獲得了2014年第41屆計算機動畫節最佳表演獎。該項目將機械臂的移動與投影圖像和人的表演相結合,兩個機械手臂仿佛在變魔術一般,通過不斷的變換,製造出虛實不分的視覺效果。

Bot & Dolly 工作室2010年創立於舊金山,擅長將大型機械臂和定製軟體相結合,專注於自動化、機器人技術以及電影製作等。

15 德國:機械臂「織巢」公共藝術 

2014-15年度的ICD/ITKE展館由碳纖維編織而成,是斯圖加特大學計算設計學院(ICD)和建築結構與結構設計學院(ITKE)正在進行的一系列全方位實驗性項目之一,其靈感來自於生活在水下,並居住在水泡中的水蜘蛛的建巢方式。

整個亭子是在一層柔軟的薄膜內部用機械臂手織上可以增強結構的碳纖維而形成的輕型纖維複合材料外殼構築物,同時這種建造方式使用到最少的材料實現了結構穩定性。

16 美國:機械臂「鬥舞 」 

這件大型燈光裝置作品出現在休斯敦德克薩斯夜藝術節(DAY FOR NIGHT)上,由藝術家bradley g. munkowich 和與創意團隊 VT pro Design 團隊聯合創作完成,觀眾被引導進入一間房間,房間內可以看到兩個獨立的水池,兩個機器人分別位於水池內。伴隨著律動的背景音樂、變幻的光影,兩個機器人仿佛時而對話、時而戰鬥、時而舞蹈。

VT Pro Design 是一家全方位服務的創意設計公司,業務範圍涵蓋創意設計、視頻製作、投影映射、交互安裝,照明和音頻設計、定製媒體服務等。服務客戶包含Google、  Nike 、 Microsoft 、 TOYOTA等。

17 中國:機械臂「新物種」 

該作品的出發點在於表現技術與人融合創造出的新物種,它通過機械臂的運動來展示重複的運動和模仿的運動這兩個主題,而兩者在這一新物種上發生重疊所產生的變化,讓這一新物種的「形貌」逐漸浮出水面。

鄭達《上傳者》(2018,燈光機械裝置)

鄭達,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數字媒體藝術專業(DMA)主任。他的藝術工作聚焦於跨媒體互動藝術,其創立的「低科技藝術實驗室」專注於當下媒體文化和跨學科的融合。

來源:新媒體藝術站

編輯:詹曉東

審核:夏雨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招商引資系列課程」

中國有8000多個開發區/主題園區/產業小鎮。如何提升園區招商競爭力,從而在項目角逐中脫穎而出,獲得項目青睞?提升園區競爭力的核心是專業招商人才的培養!

什麼是專業招商人員?看房接待、政策介紹、價格談判、合同籤約?你覺得你在做招商,其實你在做招商服務!專業的招商人員是具有開拓能力、研究能力、協調能力和談判能力的多面手!

外商直接投資低迷、產業遷移、利稅下降,你看見的都是招商困難。新基建、新外資法、營商環境、數字工業化,我們看見的都是招商機遇!

在新冠疫情對產業全球化造成了巨大衝擊,在全球價值鏈重塑的今天,以成本、產業和利稅的傳統思路來招商穩商還走得通嗎?遵循國際創效投資理念,前期研判和後期評估的「項目復盤」是把控項目質量、實現園區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1.國際理念、創效思維

踐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創效投資理念,結合新形勢發展特點,從業務和產業兩個方面進行提升國際化視野,提升專業素養。

2.專業素養、體系學習

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和講解,從招商路徑、專業素養、渠道分析等多個條線引導學員形成新型的投資促進工作體系,實現招商引資工作人員從被動實踐摸索到主動理論學習的職業化轉變。

培養有國際視野的職業化一線招商引資人才,通過提升個人業務水平、培養專業團隊,從而提升區域投資促進軟實力,實現區域高質量投資發展。

本課程面向地方從事招商引資工作的專業人員,課程分招商機遇、專業能力與實地參訪三個模塊,通過對地方招商引資人才的專業化系統培訓和國際化視野提升,結合經濟、政策、法規等具體情況,促進實戰性、職業化的培訓,為地方政府培養有眼界、有思路的招商人才。對招商引資相關政策、形勢、背景進行解讀,分析新形勢下如何走好招商引資之路,幫助招商引資工作者立足區域實情,樹立長遠眼界,因地制宜,創新提效,精準招商。

UNIDO創效投資賦能理念》

導    師

Stefan Kratzsch(聯合國工發組織TII司產業促進官員)

王  暉(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投資促進中心投資技術促進官員)

內容簡介:

① 負責任的投資與可持續發展,在獲得經濟效益的的同時產生社會和環境的積極影響

② 促進地方產業集群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賦能高質量協同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招商新思路

導    師

夏  雨(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歷任上海市政府辦公廳綜合處副處級秘書、副處長,上海市經委綜合規劃室主任、綜合規劃室主任兼工業區管理處處長,副巡視員兼綜合規劃室主任,中共上海市寶山區委常委、區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區長。)

內容簡介:

原來各地進行招商引資,思路是先吸引企業,然後增加稅收,再進行城市建設。現在的思路是先創新營商環境,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吸引高端人才,增加區域創新創業能力,然後吸引企業,從而帶動經濟發展。

《新基建設施衍生招商新機遇》

導    師:趙曉蕾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投資促進中心主任。曾任港城集團副總裁、張江集團營銷中心主任、張江投資創業總經理等職務。提出並實踐了產-人-城和人-產-城雙輪驅動的新城開發建設模式。

內容簡介:

新冠疫情後全球FDI低增長成為新常態,新興技術將成為國際投資流動的重要區位決定因素,先進數位化技術將在全球價值鏈重塑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新冠疫情後的外商直接投資和全球價值鏈重塑

導    師:郭愛軍

對外經貿大學美國研究院首席專家。原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開放研究處處長,上海自貿區研究協同中心副秘書長、美國商務部國際訪問學者。

內容簡介:

我國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為外資企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共享平臺,也給招商引資帶來了新思路。

《外商投資法背景下的外資引進途徑探索》

導    師:孫永強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家顧問。曾任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浦東商務委員會副主任,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投資促進辦公室主任,上海市服務外包培訓中心主任,上海主題公園項目辦公室主任

內容簡介:

《外商投資法》的實施將投資促進工作上升至立法高度,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法治保障。如何充分利用外資保護及負面清單提升外資招商力度?

通過提高招商引資工作人員資源整合能力、跨部門協調能力、項目研判分析能力、招商談判能力、全周期服務能力等,幫助招商工作人員對招商流程更為熟悉,從而更好的開展招商工作。

《創效投資理念的項目研判》

導    師:王  暉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投資促進中心投資技術促進官員。原上海張江集團招商中心市場部經理,北美Premier PMG 投資公司業務董事

內容簡介:

採用國際標準理念——創效投資理念進行項目研判和評估,會幫你識別能給園區帶來的中長期利益的項目,並為園區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數字時代下的招商渠道拓展》

導    師:董錫健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專家、上海工業發展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內容簡介:

項目拓展能力是專業招商人員的基本功。數字時代的大發展給招商帶來更多的渠道和機遇,培養招商新思維,打破招商思維定式,開拓新思路,嘗試雲招商、網際網路招商、第三方合作招商等之前沒有嘗試過的招商引資模式。

《招商談判策略及客戶接待禮儀》

導    師:袁雪飛

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校資深講師

內容簡介:

招商談判是招商中的一個重要工作,雖然項目各個不同,在招商談判中也是有技巧可循的。客戶接待流程中的禮儀是招商人員專業形象塑造的重要一環。禮儀培養作為招商基本素養,無論客戶拜訪交流還是與其他相關部門協調落實政策都需要保持高效專業的儀態。

《資源有機整合與跨部門協調》

導    師:王  樵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資深管理培訓專家。歷任財政部江南幹部培訓中心科長;市外經貿委副主任;香港博榕集團董事、副總裁

內容簡介:

如何在招商過程中協調物業、客服、規劃、財務等其他部門的資源成功實現引資?提升招商引資人員業務專業素養,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和跨部門協調能力。

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和實地走訪,來加深對學習內容的消化理解,提升招商引資工作人員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其招商新思維,開拓新思路,來更好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案例分析及實地參訪1:浦東模式背後的大招商格局分析+浦東軟體園參訪

案例分析及實地參訪2:張江科學城的產城融合之路分析+張江科學城參訪

案例分析及實地參訪3: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協同發展分析+松江G60科創走廊參訪

1.根據培訓要求,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實地考察的形式

2.3(2天面授+1天考察)

3.上課時間: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暫定)

1.招商引資專業人員(園區招商人員、政府投資促進相關部門人員)

2.在崗一年以上

3.接受園區或地方區域的團隊定向培養

原  價:12800元/期/人

學員企業價:8800元/期/人

團隊5人以上(含5人):7800元/期/人

報 名 方 式

▼▽▼

報 名 諮 詢

俞老師

13381833131

楊老師

13761368828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成立於1966年,是致力於促進工業發展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努力完成減貧、包容性全球化和環境可持續性方面的目標。截止2019年8月1日,工發組織擁有170個成員國,其駐地網絡包括全球48個區域中心和區域代表處,涵蓋156個國家。工發組織技術與投資促進辦公室(上海)/上海投資促進中心(UNIDO ITPO上海/SIPC)成立於2001年,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三方共建,旨在利用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網絡和總部資源優勢,推動外資與技術進入中國,同時促進中國資金與技術進入其他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ITPO上海/SIPC還積極通過創效投資賦能園區。通過推動負責任投資及可持續發展技術等關鍵資源導入,以「功能診斷+創效賦能+評估諮詢」的緊密合作形式進行賦能式園區評估,從而實現UNIDO國際園區指標,改進園區管理運營,推動園區高質量轉型升級。

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介紹:

http://www.siitad.com/

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簡稱SIITD)是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管,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註冊的綜合性研究諮詢機構。專注產業轉型、城市更新的探索與實踐,圍繞空間調整推動轉型、技術創新帶動轉型、資本助力撬動轉型、產業政策引導轉型、人才培養支撐轉型五大重點,旨在為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產業轉型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案例,協助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和各類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探求轉型路徑,實現項目落地,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是集政策理論研究、規劃方案編制、項目諮詢服務、新型產業導入、空間運營管理、論壇培訓考察、信息指數發布,以及匯集各類優質資源的綜合性、開放式、實操型、互動化的共創共享共贏產業服務平臺。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與各級政府、各類企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國際組織有著廣泛的合作關係,匯聚來自政界、學界、商界的研究、策劃、規劃、投資、運營等領域專家資源,擁有規劃編制、項目策劃、產業導入、資源對接、企業服務、指數研究、運營管理等多方面高水平團隊。您可以在新浪微博、頭條號、百家號、網易號、企鵝號、澎湃號、一點號、東方號等多個知名平臺同步查閱「上海轉型發布」推出的內容。

歡迎加入上海轉型發布朋友圈。請先添加上海轉型發布編輯微信(xiaowuwusama),身份信息核實完畢後,小編會將符合條件的朋友請進上海轉型發布微信群。


業務合作:fujiaqing@siitd.org

讀者投稿:hushanyu@siitd.org

申請轉載:zhanxiaodong@siitd.org

廣告合作:hushanyu@siitd.org

人才應聘:sunxiudi@siitd.org

相關焦點

  • 藝術創作中常用的幾個傳感器
    傳感器能夠感測人的活動,成為了很多互動藝術裝置的輸入設備;輸出設備通常選擇的有聲、光、運動等;控制設備的選擇有很多,比如典型的就是Arduino。Arduino操作靈活,具有能兼容多種傳感器和控制器、可採用免焊接形式等優點,大多藝術家都會選擇它。對於非藝術創作來說,Arduino也讓製作互動藝術比較平民化。
  • 用意念操控的機械手臂也能感受到真實觸覺,看這項黑科技大顯「伸手」
    然而,當一個截肢人士安裝的機械手臂能用意念控制、並還有觸感,不再是冰冷的機械時...這一隻在科幻作品中出現過的場景,今天已經成為了現實。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披露了三名手臂截肢的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大腦來控制假肢,並體驗觸覺,他們佩戴著這樣的假肢生活了7年。
  • 100th|頂尖創意 熊超
    他1973年生於湖南,就讀於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和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系。16年的國際4A廣告經歷,曾任上海Leo Burnett李奧貝納創意群總監、上海DDB資深創意總監、上海LOWE創意總監、北京Saatchi & Saatchi盛世長城藝術指導。
  • 機械學霸(2018年下)
    機械動圖第6期|這波機械動畫,希望您能喜歡!機械動圖第7期|幾十個機械原理動態圖,機械學霸們的最愛!2018-08-05一個不能用標題描述的科技作品!機械圖紙技術要求大全,快快收起來!工程機械行業六大騙局,千萬別中招兒!為什麼非標刀具對切削加工很重要?
  • 工業機器人——機械手臂
    水平多關節機械手臂一般有三個主自由度,Z1轉動,Z2轉動,Z移動。通過在執行終端加裝X轉動,Y轉動可以到達空間內的任何坐標點。直角坐標系機械手臂有三個主自由度。X移動,Y移動,Z移動組成,通過在執行終端加裝X轉動,Y轉動,Z轉動可以到達空間內的任何坐標點。
  • 承受110兆帕的壓力,這臺機械手臂竟然還能工作...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海南三亞
  • AI人工智慧藝術大師班 | TOP10紐大老師用人工智慧帶你創造舞臺生成藝術
    他是一名熱衷於創作跨學科藝術作品的互動設計師、創意編程者。視覺與表演藝術作品橫跨主流與實驗創作等領域。透過創新性地結合燈光裝置與舞蹈藝術,Moon 與編舞者和舞蹈家進行跨學科合作。Moon 正在研究如何將機器學習與編舞相結合。
  • 2021第六屆「中國航天日」主題創意海報設計大賽
    為了祝賀中國第六屆航天日,也為了更好地擴大「中國航天日」的影響力,弘揚航天奮鬥精神,激發中外各界人士,特別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聯合國附屬空間科技教育亞太區域中心特此舉辦第六屆「中國航天日」主題創意海報設計大賽,入選作品名單以及部分入選作品將在中心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發布。
  • 【細節】基德的機械手臂沒有了,暗示...
    在海賊王924話中,久違的基德船長出場了,不過很多海米都發現了,他的機械手臂,沒有了。
  • OmArt啟動NFT數字藝術青年藝術家孵化計劃
    在展覽開幕拍賣晚宴上,拍賣氣氛熱烈,拍賣價值在1800-15000$的32件作品最終出售28件。同時,OmArt將積極為年輕藝術家創造機會,引入知名藝術家、專業藝術機構和藏家的同時推動青年藝術家的成長以及其與產學界之間更多合作和交流的可能。
  • 第88期 | 上海藝術展覽預告
    88期了,平臺一直為你提供最棒的展覽資訊,記得把平臺安利給身邊好友。上海入梅,周末兩天有雨,溫度降下來了。看展開森,看展開森。本次展覽由龔彥和理察 · 卡斯特裡(Richard Castelli)策展,共展出來自12個國家的24位/組藝術家的29件/組作品。
  • 「Warframe情報」戰甲主題創意公開徵集,您有創意就趕緊咯!
    44023社區:主題徵集在《Warframe》的七年曆程中,我們在 Fan Concepts 子論壇和其它地方閱讀了無數關於 Warframe 戰甲的出色創意!你展示出來的創造力是使這款 Warframe 戰甲真正實現的關鍵第一步。
  • 優雅的藝術——米·顧依達作品欣賞
    米·顧依達語錄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它所處時代的嬰兒,因此,每一個文化時期都能產生它自己的藝術。若企圖重新喚醒和復甦先前的藝術,作品至多只能以「胎死腹中」的失敗而告終。在痛苦中創造,在虛偽中抄襲。一幅畫的素材就是你知道畫什麼、怎麼畫和什麼時候畫完。藝術中的假仁假義是被煽動起來的……這種作品註定失敗。
  • 傳感器與藝術:聲音傳感器
    藝術家將聲音傳感器安裝到藝術作品中,製作出各種有趣的交互效果。例如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的德國館動力之源展廳中,藝術家將一個大型的金屬球懸掛於空中。當有外來聲響時,球體會開始擺動,聲音越大,球體便會越靠近。它就是依靠聲音傳感器進行聲音的探測。
  • 你玩的不是遊戲,是藝術!
    在得到滿足的遊戲體驗的同時,那些耳目一新的創意,一望無垠的驚豔畫面、史詩宏大的音樂都讓玩家感官極致享受,並發人深思,即便通關了也意猶未盡。 「你扔啊!你快扔啊你!」 "快去把米煮上!"「哎呀,都怪你沒洗盤子!」這種吼到腦充血的場景只是這個遊戲的日常,通過這個遊戲你會發現你引以為傲的另一半,其實蠢哭了...
  • 【南通網】南通竹雕藝術非遺傳承人楊振明:以刀代筆,巧手遊走於竹海中[圖]
    楊振明的作品《網中魚》,把毛竹彎曲變形做成一截截魚的形狀,再用纖維串聯,掛在一根杆子上,四周是用纖維手工編織的漁網。「中國美術史上首次出現這樣的竹藝作品,開啟了中國竹藝運用綜合材料的創新先河。」南通籍藝術家袁運甫親自為《網中魚》寫了一篇文章,楊振明的這批作品還被收入《中國美術館美術年鑑(1949-1989)》。甚至後來在很長時間內,不少大中專院校仍把他的創新方式用作教學。
  • SKD Treble-X Studio|「 模擬遊戲 」 THE SIMULATION GAME,交互藝術&設計創作營等你!
    2021年11月,SKD Treble-X Studio獨家系列活動再次開啟,落地SKD大連校區,這是大連校區舉辦的第七場跨界創作營。Touchdesigner 創意編程講解/Arduino 物理傳感計算講解/創作技術和材料實驗法國國⽴高等工業設計學院|新媒體藝術設計系 - 碩⼠楊老師,新媒體藝術家本科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研究生畢業於法國國⽴高等工業設計學院體藝術設計系。
  • 機械史上最複雜的巔峰之作:差分機,這才是最強大腦
    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速度讓人很震撼,超模君最近看了一本關於人工智慧發展史的書《人工智慧簡史》,發現人工智慧的雛形居然能追溯到蒸汽時代,簡直不可思議,沒錯,就是查爾斯·巴貝奇的機械計算機——差分機!但是,一個人能在1822年造出計算精度達6位小數、可處理3個不同5位數的機械計算機,這非常了不起。
  • 國際認證創意舞動師(CCMP) ——預備師資班(南京)
    創作各類舞蹈作品,開展舞蹈藝術的公益傳播,亦與不同門類的藝術家攜手進行跨界嘗試。北河身體教室北河身體教室依「人人皆可跳舞」的理念,將生活、劇場、教室融為一體。南京藝航文化藝術研究發展中心南京藝航文化藝術研究發展中心是一家藝術成長和藝術服務的機構,先後打造舞蹈教師資格培訓、創造性藝術治療以及兒童藝術美育研究三大品牌課程,集科學性、專業性、綜合性、系統性、全面性等特點於一體,致力於成為藝術研究領域規模最大一體化、綜合性的藝術綜合研究與服務平臺。
  • 當代藝術與伊卡洛斯的翅膀
    當代藝術博覽會像是一個拼湊了各種光怪陸離的材料而堆起來的假山,然後又把這座假山一舉粉碎,成為支離破碎的斷壁殘垣,紙醉金迷的粉飾雕琢。我在這些破碎與殘片中恍恍然走了近三個小時,找不到一個出口。從東岸走到西岸,經過中央大廳,各種畫廊淋漓盡致,兜售著現代人的迷離、惶恐、與爆裂的資訊時代。在這樣的展覽裡,要找到一張好畫是很難的,難怪我的一位老師說,畫不好畫的人就去搞當代藝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