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救了我的命,醫生。」「我希望有一天你還能回來。」這段對白來自好萊塢奧斯卡影片《東京上空三十秒》中的片段,描述的是美國飛行員勞遜對臨海恩澤醫局的陳慎言表示感謝。
1942年4月18日,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的美國,首次派出16架B—25型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起飛,轟炸日本東京、橫濱、神戶等地,開始把戰火燒到日本本土。完成任務後,美軍飛機預定在浙江衢州機場著陸,但由於黑暗、大霧和缺油,15架飛機分別在浙江和江西、安徽迫降,其中兩架迫降於三門灣。台州軍民立即展開了對盟軍飛行員的營救行動。
因被營救的飛行員中有5人傷勢較重,當時的三門縣長出面邀臨海恩澤醫院陳慎言醫生等人連夜趕到海遊救治。在中國醫生的精心醫治下,美軍飛行員的傷勢都有明顯好轉。但由於戰爭環境,臨海藥品奇缺,恩澤醫院派人將美軍傷員護送到重慶。
國民政府對此次救護行動的有功人員給予嘉獎。美國駐中印緬派遣軍總司令史迪威專門致電三門縣政府,代表美國政府向參加救援的軍民表示感謝。
1992年陳慎言和其他5位中國老人受邀參加紀念美國空軍首次空襲日本本土50周年活動。時任美國總統的布希寫信表示感謝:「向參加過50年前那次歷史性的轟炸東京的倖存者和保護我們墜落飛行員的中國公民致以特別的問候。我們向中國善良的人們致敬。在那次轟炸後,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為受傷的美國人提供住處和保護。由於他們人道主義的努力。這些轟炸機隊的成員才得以重獲安全。」
抗日烽火中的台州記憶,硝煙瀰漫裡的鐵血故事。為英勇不屈的家鄉子弟、抗戰英雄點zan!!!
(編輯:楊葉 來源:市黨史研究室)